是好闺蜜好兄弟吗?那就一起保研TOP名校!
往期精彩
姐妹花杨云帆和张嘉昕
同时推免直博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同一专业同一研究方向同一位导师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刘潇奕和曹行健
分别在东南大学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中
取得数学、统计学专业的第一名
获得了东南大学推免资格
如何做一对保研TOP名校的好闺蜜/兄弟?
速来,小龙带你围观
好闺蜜,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杨云帆和张嘉昕,来自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专业。机缘巧合之下,这对同寝室姐妹花都选择直博中国科学院大学,连导师都是同一位。
杨云帆,44门必修课90+,高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自学日语考取N2等级,作为唯一负责人带领团队搭建了一套火箭最优作业方案生成系统。张嘉昕,40门必修课90+,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两项,参加了2021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和而不同,却意外般配
杨云帆和张嘉昕,一个理性主义,一个浪漫至上;一个乐天,一个严谨;一个喜欢提前规划按部就班执行,一个热衷于活在当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看上去差异颇多的两人却意外契合:她俩学习方法不同但对待某些问题的想法类似;没有提前约定却总能在同一个自习教室偶遇;大一下学期面临专业分流时,两人的成绩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出奇一致……有时候她们自己也会出神,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我”。
早在大一时,杨云帆和张嘉昕就对学习抱有敬畏之心。她们将其他同学玩乐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我们周末基本都留在学校复习,有时候会出去玩,但最多一下午,回来就接着学习。”她俩上课都喜欢坐第一排,因为“离老师越近越有助于信息接收和头脑风暴”,课下也会一起钻研课堂内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期末时,当其他同学面对成山的知识点无奈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将功夫花在平时的杨云帆和张嘉昕反而比较轻松,“我们期末也一起复习,各自整理一部分复习资料然后交换,分工合作、事半功倍。”
成长路上从不缺荆棘坎坷,
从小白一路打怪升级
虽然英语取得了四级604分、六级588分的高分,但用英文写论文对杨云帆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她大量阅读英文文献、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学术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她还经历了科研数据丢失的窘境,“数据丢失对于科研实验是致命的打击,实在是太难了。”好在家人、朋友、老师都给了她很大鼓励支持,无论是父亲要帮她修理硬盘,还是闺蜜张嘉昕的安慰陪伴,都帮她度过了那段煎熬的科研起步岁月。
现在杨云帆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的论文已被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录用,另完成一篇论文目标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至《ATMOSPHERIC RESEARCH》。
在张嘉昕看来,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她三年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用软件出图、调控各种参数都需要自学,官网的指南、网站上的学习视频等学习信息和资源都被找了个遍。“记得当时为了画一张图并美化就要花一两周的时间,并且之后还要反复改进。”为了追求最精确的数据,他们不断推翻又重来。但张嘉昕也从中收获颇丰,编程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画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
好兄弟,是对手更是朋友
刘潇奕和曹行健分别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统计学专业。今年,他俩双双在东南大学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中取得了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的第一名,获得了推免资格。
刘潇奕的专业成绩和综测成绩均为专业第一,手握校长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A组)一等奖等奖项和荣誉。曹行健专业成绩位列专业第三,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发表多篇论文。
惺惺相惜,互补共进
大一时,刘潇奕主动结识了一些学院里“同体质”的学霸,经常交流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大家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其中就包括曹行健。大二时,他俩又成为了藕舫数学实验班的同学,后来参加数模比赛,遇到“疑难杂症”时也常常一起探究。“他是学计算数学的,有很好的计算思维,我在算法的问题上会请教他。”曹行健说。统计和信计的交集是信息论,他们对这些内容都有所涉猎,在日常学习中相互补充。生活中的交集更是点点滴滴,比如近期二人都在学院办公室值班帮忙,两人分工合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累了困了,就做点数学题解解乏
刘潇奕的学霸体质,与他对数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密不可分。“我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疲惫时、无聊时解一道数学题,身体和心理就会得到一种莫名的放松”。
在这种热爱的驱动下,大一时刘潇奕便主动接触数学竞赛,一次在做真题的时候,刘潇奕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求解过程竟然比答案更加简洁。查阅相关文献之后,他了解到这种解法尚未被证明。在反复确认自己的过程没有问题之后,他开始进一步思考题目背后的逻辑。
由现象到本质,在导师的帮助下,刘潇奕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证明了自己的结论,并把思考过程整理成一篇《利用同时合同对角阵解决几类正定矩阵相关问题》论文,刊发在《高等数学研究》上。
无独有偶,曹行健也是在备赛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去年五月份,曹行健在建模时由一道预测煤炭价格的题目,联想到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安全性问题,觉得很有意义,便主动找到经济学老师学习相关内容。七月中旬期末考试结束后,曹行健在藕舫楼和统计学的杨洲木老师聊思路,“老师建议我用因果推断的方法,他说这个方法这两年一定会拿诺贝尔奖。”
在充分准备之后,今年三月份曹行健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基于熵值统计分析法对能源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这是曹行健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他第一次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十月份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果然是因果推断领域,曹行健对老师的先见之明十分佩服,“学术之路道阻且长,而行则将至”。
独门秘笈来了!
推免资格如何Get?
杨云帆:可以提前关注各大院校的保研政策,先做了解。专业成绩好是最基本的,竞赛论文是锦上添花,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建议大家多参加科创项目、多发论文,有实质性的产出最好。
张嘉昕:在专业课程学习时,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与相关老师沟通,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因为各大高校的夏令营都很看重学生的科研经历。学科竞赛也可以多尝试参加,这些竞赛过程很锻炼自己的能力,但竞赛“在精不在多”,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
刘潇奕:首先,稳住绩点排名前5%是保研的前提。其次,可以尽早定下目标院校,学习目标院校所需要的知识与书籍。最后,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活动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曹行健:有保研意愿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参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研活动、竞赛,多发表几篇论文。这不仅是为了保研,当我们真正认真参加并完成了这些活动,会感到自信又充实。
图片来自受访者
编辑:高睿涵
责编:徐悦
审核: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