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ES,南信大担当
往期精彩
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是什么样的?
点击观看视频,为你详细解答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环境污染等科学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12月10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牵头,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协会旨在促进气象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共享优质平台资源,提供政府政策咨询,提高协同应对重大科学问题能力。
协会由大气科学领域教学科研为特色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自愿组成,是开放性、非盈利、非法人组织,本着“团结互信、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气象教育与科研为内涵,共建教育与科研合作平台。协会设立会员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首届理事会主席单位。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教育培训(全球校园)专业委员会,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社会服务(产业)专业委员会。另设一个咨询委员会。
目前协会会员单位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雷丁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和埃及开罗大学等30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协会成立以来进入常态化运行,已举办14期科学大讲堂和人工智能大赛等系列学术活动。2021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先生专门发来视频,祝贺协会成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协会专家
聘任仪式
李北群致辞
首先,李北群校长致欢迎辞,他表示,协会自去年成立以来,举办了14期IAMES科学大讲堂活动,携手阿里举办了2021“AI Earth”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协会得到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今年举办的第一届年会更是一场全球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盛会,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协会的发展,提升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防灾减灾等科学问题的能力,与协会成员一起共同打造全球气象命运共同体。
Yinka Adebayo讲话
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司司长YinkaAdebayo在视频致辞中称,气象教育与培训在发展气象水文事业这一关系人类福祉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AMES是WMO全球校园倡议的有力贡献者,希望参会者们就如何加强协会和WMO全球校园倡议之间的合作提出新想法。
周恒讲话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周恒司长表示,此次大会是全球最优秀的气象类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团队的一次团结合作盛会,全球气象教育科研事业未来将大有可为,中国气象局愿意为协会的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炊海春讲话
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专家一处炊海春处长表示,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合作的政策没有改变,希望南信大利用好协会这一交流平台,集聚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推动解决气象领域难题做出积极贡献。
钱文华讲话
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表示,南信大应充分利用外交部授予的一定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进一步发挥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为协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贺兴初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贺兴初表示,全省教育对外开放较好地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愿与IAMES协会携手合作打赢“科学攻坚战”,共同应对全球资源环境调整和全球环境问题。
江志红代表协会秘书处宣读机构任职人员名单
随后,江志红副校长代表协会秘书处宣读了机构任职人员名单,理事长李北群为参加现场聘任仪式的机构成员代表颁发聘书。协会重要成员单位代表副理事长单位雷丁大学副校长Paul Inman和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副校长Denis Leontyev为大会发来视频,表示非常荣幸担任协会理事会副主席,他们将发挥个人的影响力,帮助学术界同仁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开展合作。
Denis Leontyev讲话
Paul Inman讲话
许小峰讲话
协会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协会首届年会的成功召开是南信大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做出的重大举措,也是协会为全球气象教育和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的一个重要国际交流平台,为推进全球气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丁爱军讲话
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席、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一道做好引导、鼓励和指导成员单位做好教育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为协会的繁荣发展而努力。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主会场继续进行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主持。五位特邀专家分别就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大气层探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做报告。大会设有15个分会场,16-17日将有来自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海洋科学、水文、生态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在各自分会场举行共计230多场报告,共同探讨当前全球气象环境变化领域的热门话题。
关于全球气象环境变化领域的热门话题
你最关注哪些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字: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图片:林雯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张子墨
责编:丁涵泳
审核: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