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王会军院士——携手合作,打赢减污降碳的“持久攻坚战”

往期精彩

新生VS老生,你就是这样暴露的

演练!“蓝朋友”来了

热烈祝贺黄建平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节能降碳问题与大气污染防控问题同根同源,都对我国走上清洁发展、绿色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为求解“双碳”路径,今年以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联合打造了“院士话‘双碳’系列对话”品牌栏目。本期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院长王会军参与访谈。王会军就碳问题来源的科学逻辑、“双碳”目标实现的策略选择、江苏“率先达峰”的可行路径等问题,给出了详细且专业的解读。


碳问题归根到底是能源问题

记者:我们都知道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为了防止气候恶化,我们需要降碳减排。事实上,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哪些气候环境方面的原因,迫使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起“碳问题”,必须率先实现“碳达峰”?


王会军: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的利用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地球系统的能量来源是太阳的短波辐射,它经过大气之后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而到达地面的部分最终大都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返回太空。这就可以解释,从地面到对流层,为什么越往上温度越低。这是因为,加热大气的能量实际来自地表。通过计算得出,到达地面的热量与从大气顶部排出的热量并不相等。事实上,截留的长波辐射是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了,臭氧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温室气体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们存在于大气中,会使得全球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下降30多摄氏度。


但是,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并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也指出,“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超过95%。所以我们要控制温室效应,不能让地表温度过度增高,这就迫切需要减少碳排放,这便是碳问题的来源。2021年8月4日,《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气候背景。


碳问题归根到底主要是能源问题。碳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不仅离不开能源,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这个意义上,“双碳”战略要回应的首要问题就是能源问题。我们要下决心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这个问题与大气污染控制是同根同源的。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于2020年9月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既要减污,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又要降碳,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打好坚实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


1850~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

(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


减碳需各国各界并肩奋战

记者:温室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还会出现很多极端气候情况。既然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提出了“双碳”目标,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王会军:在能源结构调整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系统性规划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加快研发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也就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或最低限度干扰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减碳目标。还有一些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掘海洋生态系统固碳的潜能。这些都可以作为能源结构调整以外,我们积极应对的策略选择。


控制全球气温升高2℃是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事实上,早在2008年,欧盟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发布的《2℃目标》评估报告认为,如果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人类社会还能够通过采取措施进行适应,基本能够承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损失;如果是3℃或是4℃,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社会有能力适应。


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义上来说,双碳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控制全球温升幅度的积极策略之一,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科学界已经在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策略——地球工程,即采用工程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也叫气候工程,这一概念由英国皇家学会2009年首先提出。它是指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进行大规模人为干涉,以应对全球变暖或部分抵消全球变暖的影响。地球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碳移除,是指移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另外一种是太阳辐射管理,即控制太阳辐射,干预进到地球系统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地球对太阳能量的吸收来抵消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不过,目前这些手段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工程实施的阶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据现有事实进行科学总体判断,气温上升幅度过大对全人类的负效应非常巨大。尽管说气候变化有着很大的区域差异,但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是关乎全人类利益与福祉的大事,这是一场需要各国各界并肩奋战、携手合作才能打赢的“持久攻坚战”。


IPCC网站截图


科学提升能源采集与使用效能

记者:江苏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您认为,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江苏各领域各行业应如何作为?对于企业和公众而言,又该如何贡献自己的个人力量?


王会军: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江苏率先碳达峰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响应相协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民素质都较高,这些都为江苏率先碳达峰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能源利用方面,要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做深做实,广大公众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因为仅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公众能源意识比较强(比如在我们江苏,随处可见太阳能设施的使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公众树立使用清洁能源和节约能源意识。此外,所有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需要激发企业自愿节能减排的动力。在这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需要企业切实从转变生产思路到变革生产方式,进而真正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其次,我们必须要对能源特别是新能源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在践行目标的同时,时刻牢记“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惠及百姓”。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


江苏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这当然是有益之举。但是由于一些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客观上增加了将其加入电网的困难性,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通过更多的科技赋能、管理增效的办法,攻坚克难,尽力将新能源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目前,江苏盐城、连云港、常州、镇江等地都尝试采用“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我认为是个不错的办法。水上利用光伏发电,水下用于水产养殖,这种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的电站模式,既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光伏发电效率,符合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清洁能源政策,值得推荐。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柳阳
责编:王星彭
审核:林雯

点亮“赞”和“在看”,
一起助力节能减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