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十年,两代人与南信大的故事
往期精彩
时光荏苒,一直以来,石奇光始终传承着南气院精神,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管50多年来没有回过母校,但他仍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变化。而当年只有两个专业的南气院现在已经成为以大气科学为鲜明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孙子石佳永高考,在规划理想院校时,石奇光毫不犹豫地向他推荐了自己的母校。对于石佳永来说,他自己对电子科学十分地感兴趣,了解到南信大曾是爷爷和奶奶的母校,便坚定的把南信大填入自己的高考志愿中。
不负期望,石佳永录取至南信大长望学院电子信息类国科大联合培养班。时隔50年,石佳永来到了这个满载爷爷回忆的地方,成为了新一代南信人。
校园的设施和景色,在五十年间天翻地覆。但有些东西,纵使岁月变迁,却永远不会改变。
六十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是石奇光在校感受最深的是,即使条件拮据,学校都会尽力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当时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教室数量十分有限,学校还是为每个班级都设置了一个专属的自习室,方便大家随时去学习。
以生为本的宗旨,从来没有变过。
现在的南信大建有图书馆大楼,每栋教学楼都可以供学生自习,甚至食堂都成为了同学们学习讨论的好去处。为了方便学生上课来往,还有专门的小公交和电动小蓝车……
除此之外,不变的还有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课外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大学别样的氛围。
现在学校组织的迎新晚会、运动会、各类运动比赛,其实在62年就有。石奇光说,那时候考上大学很不容易,他们都很珍惜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在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但是学校始终让大家要学会劳逸结合,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他都会不遗余力地积极参与。运动会时,他擅长足球、篮球、排球,还担当了班级的旗手。元旦假期,大家会聚在食堂里开迎新晚会,每个班级都会排练合唱。在当时,这就是他们的娱乐方式,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代人宝贵的青春记忆。
石佳永如今已经度过了在南信大的第一个学期,他与爷爷奶奶的想法一致,大学里一定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课外努力参加竞赛磨砺技能。珍惜光阴,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多去大活看几次演出,多去风云赛场打几次球。
石佳永新生入学时,由于疫情原因,担心会给母校添麻烦,爷爷奶奶都没有送孙子上学,所以也还没能亲眼看到南信大变化的新模样。对于石奇光来说,除了对孙子的殷殷期望,他还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学校好好看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希望新生代的南信人带着前辈的嘱托走好南信路,也希望疫情早日消散,让无数想念母校的学子能早日回来看看。
文字:程雷 赵雨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来自融媒体中心图库
编辑:陆王欣怡
责编:王星彭
审核: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