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隔五十年,两代人与南信大的故事

融媒体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3-04-08

往期精彩

滴——快来接听你的辅导员来电

点点点……心心念念的南信大专属思念瓶来啦

重要通知!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温馨提示


1960年,我校以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建校
两年后,我校62级校友石奇光
作为第二代南气人入学
在南气院,他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也因气象与爱人结缘
59年后,他的孙子石佳永
考入长望学院国科大联培电信班
成为新一代南信人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祖孙两代与南信大的故事

缘起南气院,缘续南信大

石佳永的爷爷石奇光高中时就特别喜欢数学和物理,在高考前填报志愿时,偶然注意到这所刚刚由中央气象局建立的气象学院,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上了,录取结果出来后没想到真的被录上了。他清楚地记得,62年入学时,由于学校建校只有一年多,只开设了两个专业,全校只有两个年级,总共200多个学生。学生不多,但是正因如此,他总会为成为首批南气学子而感到自豪

右下一为石奇光

石奇光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的部队里锻炼学习一年。一个人来到遥远的异乡难免不适应,但在锻炼学习过程中,他认识了同是南方人的姚静霞,仔细一问,发现两人竟然同是62级气象专业的校友,她在2班,而他在1班。奇妙的缘分下,有着共同专业爱好的两人有着很多共同话题,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从相知到相熟走向相恋。

62级气象2班毕业照,第一排左一为石佳永奶奶姚静霞

后来二人响应国家号召,进入辽宁省基层的气象站工作。1979年,石奇光在中科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学习,参加计算机控制的针式打印机课题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微机应用刚刚起步,他抓住机遇,学习了BASIC程序设计语言,自此石奇光与计算机结缘。

在辽宁朝阳教育学院,石奇光担任主讲教师,开展了几期微型计算机基础和应用学习班;后受聘担任辽宁朝阳长征轮胎厂的电子计算机技术顾问。1986年,二人回到石佳永奶奶的故乡——常州定居,爷爷以常州市科技人才身份引进调入常州石油化工厂计算机部门,奶奶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

时光荏苒,一直以来,石奇光始终传承着南气院精神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管50多年来没有回过母校,但他仍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变化。而当年只有两个专业的南气院现在已经成为以大气科学为鲜明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孙子石佳永高考,在规划理想院校时,石奇光毫不犹豫地向他推荐了自己的母校。对于石佳永来说,他自己对电子科学十分地感兴趣,了解到南信大曾是爷爷和奶奶的母校,便坚定的把南信大填入自己的高考志愿中。


不负期望,石佳永录取至南信大长望学院电子信息类国科大联合培养班。时隔50年,石佳永来到了这个满载爷爷回忆的地方,成为了新一代南信人


五十年时光,见证变与不变

石佳永的爷爷回忆起62年的南气院,那时候学校只建有一栋教学楼和两栋宿舍楼,食堂同时承担礼堂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易的卫生所和一个洗浴室。

而五十年后的南信大已经大不相同。校园扩大为东、中、西三苑,新建有整齐干净的宿舍楼、品类丰富的食堂和现代简约的教学楼,但也保留了一些原来古朴大气的老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历经风吹雨打,却历久弥新,见证了代代南信大人的青春与成长



校园的设施和景色,在五十年间天翻地覆。但有些东西,纵使岁月变迁,却永远不会改变。


六十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是石奇光在校感受最深的是,即使条件拮据,学校都会尽力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当时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教室数量十分有限,学校还是为每个班级都设置了一个专属的自习室,方便大家随时去学习。


以生为本的宗旨,从来没有变过。


现在的南信大建有图书馆大楼,每栋教学楼都可以供学生自习,甚至食堂都成为了同学们学习讨论的好去处。为了方便学生上课来往,还有专门的小公交和电动小蓝车……


除此之外,不变的还有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课外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大学别样的氛围。


现在学校组织的迎新晚会、运动会、各类运动比赛,其实在62年就有。石奇光说,那时候考上大学很不容易,他们都很珍惜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在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但是学校始终让大家要学会劳逸结合,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他都会不遗余力地积极参与。运动会时,他擅长足球、篮球、排球,还担当了班级的旗手。元旦假期,大家会聚在食堂里开迎新晚会,每个班级都会排练合唱。在当时,这就是他们的娱乐方式,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代人宝贵的青春记忆。




鸿庠承运,薪火相传


石佳永如今已经度过了在南信大的第一个学期,他与爷爷奶奶的想法一致,大学里一定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课外努力参加竞赛磨砺技能。珍惜光阴,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多去大活看几次演出,多去风云赛场打几次球。


石佳永新生入学时,由于疫情原因,担心会给母校添麻烦,爷爷奶奶都没有送孙子上学,所以也还没能亲眼看到南信大变化的新模样。对于石奇光来说,除了对孙子的殷殷期望,他还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学校好好看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希望新生代的南信人带着前辈的嘱托走好南信路,也希望疫情早日消散,让无数想念母校的学子能早日回来看看。


文字:程雷 赵雨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来自融媒体中心图库
编辑:陆王欣怡
责编:王星彭
审核:于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