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CAT研究中心 | 展览阅读] 刘秋旭:“星星1979”展陈设计工作手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画刊杂志 Author 刘秋旭



值“星星1979”展览展出之际,《画刊》和OCAT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策划了一期特稿。希望以文本梳理的方式,呈现“星星1979”策展团队的展览理念、研究方法和工作思路。在这期特稿中,《“星星美展”:梳理、再现、重构》(巫鸿)、《策划一场展览史:“星星1979”述评》(容思玉)以策展人的视角阐述了本次展览的策划思路和研究意义,《“星星1979”展陈设计工作手记》(刘秋旭)分享了布展的空间逻辑和具体的视觉展陈方案。而在《“星星”研究与出版》中,我们从尚未出版的展览文献中节选了5篇文章,呈现了有关此次展览与“星星”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期特稿载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2期。







“星星1979”展陈设计工作手记
Work Notes of Stars 1979’s Exhibition Design 
刘秋旭(Liu Qiuxu)

“星星1979”展览现场


我们在2018年底开始讨论是否策划一场“星星美展”40周年的纪念展,2019年初敲定这一展览项目,于6月初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文献梳理、信息核对、艺术家访谈等基础工作后,便开始进行展览架构的工作。基于策展人容思玉对于首届“星星美展”展线的研究成果,我们决定将整个展览围绕首届“星星露天美展”进行讨论,将展览讨论的焦点放在四个方面:1979年的社会文化环境、“星星”与文学群体“今天”之间的互动、“星星露天美展”的重构、观众对该展览的反馈及“星星”成员的个人反思。完成前期工作后,便进入展陈设计的环节,我将主要从内容及空间逻辑、色彩与灯光等方面进行讨论。


OCAT研究中心的展览场地不同于常规画廊及美术馆的“白盒子”空间,分为上、下两个展厅,上层主展厅一侧连接美术馆入口的长廊,另一侧是顶部嵌有天窗的长廊。下层展厅为半下沉空间,除大空间外,一侧有四个等大的格子间。两个展厅顶部齐平,造成了两个空间的高度差。这一空间条件的利弊十分明显:它天然地划分了几个展示区域,上层展厅可以借助天光,无论是光线还是层高,都适合于展示文献类展品;下层展厅与外部光线完全隔离,形成天然的“黑盒子”空间,较高的层高则更适合于展示绘画、装置、影像等作品。然而,这也为展陈设计带来另一种局限性,空间布局似乎已经为展览设定了作品摆放位置和展览路线。在不打破展览内容和叙事的前提下,如何运用好展览空间进行展陈布置,这是贯穿在整个策展工作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OCAT研究中心模型图


正是基于展览空间这样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展览分为了四个部分:1979-转化的一年;“星星”与“今天”;首届“星星美展”;“星星”和首届“星星美展”。内容上形成“引导—进入—观看—反思”四个层面。在空间上,使得四个部分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


展厅入口的长廊分为两个部分——“照片墙”和大事记”,作为“引导”,将观众引入这段历史。“照片墙”选取了带有强叙事性的四张黑白老照片,放大至与墙等高,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大事记”是对1976年至1980年间的社会事件和文艺活动的梳理,将文字、图片、文献、影像等资料融入一个大的时间轴中,丰富了展览层次,使平面化的内容更为立体。


“星星1979”展厅入口


“星星1979”展览现场


上层主展厅用以展示展览的第二部分“‘星星’与‘今天’”。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单元,也是作为展览的背景,让观众“进入”20世纪70年代。第一单元是《今天》杂志从1978年创刊至1980年停刊之间的文献及活动梳理。此单元主要选取了与“星星”相关的部分文献,从这些文献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团体的很多成员是重叠的。“今天”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星星”成员的相遇,和后来“星星美展”的发生。第二单元是“星星”与“今天”两个团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展出内容包括举行诗歌朗诵会、舞会、郊游的照片,参与创作的诗集,以及“星星”成员创作的文学作品插图等。这些资料集中体现了两个团体在1980年前后频繁的交往活动。第三单元开辟了一个独立的空间,空间外部的墙面铺设一张80年代的北京地图,将“星星”和“今天”成员的居所、集会地点,以及当时重要的文化艺术场所在地图上做了标注。这一单元以手绘、涂鸦、钉图的形式提供一条暗线,让观众去发掘两个团体成员之前的联系和活动场所。空间内,用旧门窗、旧家具、旧书籍、背景音乐、“星星”艺术家作品等要素,对艺术家、诗人团体在胡同里集会的场所进行空间重构。这一空间既是他们的居所、画室,也是他们聚会、沙龙活动的场地。为了还原更真实的居所场景,墙面进行了做旧处理,形成粗糙、泛黄的墙面,加入了老式暖水瓶、茶具、盥洗盆、挂衣架、收音机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元素。书籍和音乐均来自70年代,既是对空间内容的补充,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文献与背景资料。同时,利用这一空间中展出了部分“星星”艺术家创作于1979年前后的作品,其中一部分作品曾在画舫斋和第二届“星星美展”中展出。这些作品摆脱了博物馆、美术馆式的陈列方式,被散乱地放置在墙面、地面、柜子上和床上。这一场景设置,使观众能够了解更多背景信息,拉近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艺术家起居室老照片,由黄锐提供



艺术家居所概念重建初稿


“星星1979”展览现场


通过一系列文献与背景梳理,引导观众进入展览的主体部分——首届“星星美展”。通向下沉展厅的楼梯通道,右侧选取一位观众进入露天展览的照片和当年展览前言的老照片,左侧则选取了一张观众摩肩接踵观看露天展览的照片,将1979年的观众与今天的观众置于同一空间,由此延伸至展览现场。我们利用下沉展厅的整个大空间对“星星露天美展”现场进行复原,根据大量文献、影像资料的支撑,在“星星”艺术家的帮助下,复原了130余件作品的展线。但是这些作品中一部分不得踪迹,一部分流失海外,有的作品在展览后被销毁,有些作品可能仍在艺术家手中,却无法与他们建立联系。因此,这部分是对“星星露天展览”的概念性重构,展出的作品包括部分原作,以及根据照片和资料原尺寸制作的复制品。在展出形式上,将原作和复制品做了区分,所有复制品高清打印在哑光相纸上,装裱硬纸板或铝塑板,做无框处理,原作则是有框装裱。视觉上,既保证了作品的清晰度,又十分便于区分原作和复制品。同时,在展厅中复刻了一段当年中国美术馆外公园里的铁栏杆,将一部分作品挂置在铁栏杆上,真实地还原1979年展览的展出方式,将观众带回第一届“星星美展”。四个格子间则分别展示露天展览相关文献资料、摄影作品、观众的反馈及媒体报道。将一部分带有叙事性的摄影作品与文献资料结合进行展示,另一部分摄影作品则按摄影师划分进行展示。观众反馈单元展示的内容分为留言本、来信、题诗、作曲等几种形式。在此空间的中心放置展柜,用于展示留言本、信封、信件等原件。在展厅里还复制了一份留言本悬挂在复原的铁栏杆上,观众可翻看当年观众的留言。将当年观众的作曲录制成音频文件,观众可以在展厅戴上耳机聆听当年流行的旋律。媒体报道单元以手稿、杂志、印刷品、录像等多种媒介综合展示的方式,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首届“星星美展”。


“星星1979”展览现场



“星星1979”展览现场


观众反馈部分设计图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位于上层展厅的长廊处,是“星星”艺术家的个人记忆与文献资料,以及首届“星星美展”之后他们在艺术上的反思和行动,包括他们的创作札记、评论文章、通信、会议记录、照片等材料,展出形式丰富。在内容和空间逻辑上,这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是对前三个部分的补充,使得展览更为完整。同时作为展览的延伸,引发观众思考。


“星星1979”展览现场



“星星1979”展览现场


“星星1979”展览现场


色彩和灯光对于展厅氛围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展览中的文献多为泛黄的纸张,以可阅读性为前提,墙面以白色为主。展览标题、介绍性的文字以及指引性的图形则选用了“星星”标志中的深蓝色。文献装裱和陈列的展柜以原木色为主,黑白摄影作品则选用黑色边框。为方便阅读文献,展厅内以中性光为主,两处重构空间则采用暖光灯烘托气氛。上层主展厅中《今天》杂志的文献梳理部分的墙面铺设选择与《今天》封面相近的蓝色,将这一单元区别于其他部分,同时呼应“星星”的深蓝色。复原的艺术家居所内则铺设泛黄的墙面,选用榆木色系的家具,营造20世纪70年代的室内装潢效果。对于露天展览的复原,作品悬挂的背景做了设计处理,将这些作品置于虚化的栏杆、树影、人影组成的黑灰色背景下。复原的铁栏杆选用原本的墨绿色,做了锈化处理,提升还原度。整个展览重构空间,我们试图营造作品在公园里露天展出的氛围,以及沉浸式的观展效果。


“星星1979”展览重构背景墙纸


“星星1979”展览现场


我们希望从艺术史的角度来梳理、再现、回顾首届“星星美展”,如策展人巫鸿所说,此次展览也是一次“元展览”,是关于展览的展览。希望突破传统文献展的展示方式,通过对原境的重构、多种媒介的综合展示,以及动态展线的设置,试图呈现一场更为生动的研究型展览,以期为当代艺术史的写作提供更多材料支持,激发更多研究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进一步研究,这便是此次展览的目的。





刘秋旭

OCAT研究中心展览部负责人




《画刊》杂志2020年第2期
特稿
星星1979

巫鸿:“星星美展”:梳理、再现、重构

容思玉(Holly Roussell):策划一场展览史:“星星1979”述评

刘秋旭:“星星1979”展陈设计工作手记 

巫鸿、容思玉等:“星星”研究与出版 





正在进行



[ OCAT研究中心 | 方案征集 ] 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

OPEN CALL | 2020 Research-Based Curatorial Project

[OCAT研究中心] 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方案征集延期至4月15日!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联系电话:+8610 6737 5618


邮箱: info@ocatinstitute.org.cn


媒体联系:dingguanjun@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