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活动|混音、振荡!Siegfried Zielinski,FM Einheit,Carrier Band的新近实验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 2021-03-03


混音、振荡!

Siegfried Zielinski,FM Einheit,Carrier Band的新近实验


时间:2020年11月15日(周日)

10:00-12:00 

主持人:李艺卓

嘉宾:Carrier Band,Peer Bode


15:00-17:00

主持人:李艺卓

嘉宾:Siegfried Zielinski,FM Einheit


线下地点:OCAT研究中心图书馆

线上参与:腾讯会议(758 193 473)


活动免费,无需预约


“混音、振荡!Siegfried Zielinski, FM Einheit和Carrier Band的新近实验”2020年入围方案展“又何间焉:病毒特性的多介质表达”的公共活动。本次活动将以融合视觉与听觉、即兴与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形式,丰富展览和媒介。


对人类社会而言,高效率的病毒传播机制和边界模糊的机体免疫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后果?病毒不只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也感染我们的感官、思想、档案、媒介网络。在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和皮尔·博德(Peer Bode)各自已广为人知的学术研究和影像艺术之外,这次的活动重点将围绕病毒、档案、媒介等概念,呈现他们的即兴音乐创作和跨媒介实验。


“又何间焉:病毒特性的多介质表达” 展览现场



活动日程

10:00-11:00

破裂元素

Burst Elements


《破裂元素》由Carrier Band录制于2020年10月布法罗国际电影节,这是一场融合实验音乐和影像的现场表演,演出呈现了哈罗德·博德(Harald Bode)的档案素材和早期创作的影像,也是一次关于媒介传播空间和视听觉结构与形式的实验。“将声音、电影、视频视为振动系统......视频的每一帧都在漂移,破裂和翻倍。”博德这句对早年创作经验的描述似乎也适用于媒介或病毒传播的网络。


11:00-12:00

皮尔·博德对话李艺卓

Peer Bode in Conversation with Yizhuo Li 


主要探讨皮尔·博德(Peer Bode)影像创作生涯及其正在OCAT研究中心展出的作品,讨论也将会涉及到哈罗德·博德档案,博德声码器的历史和运用,博德与Carrier Band其他三位成员Rebekkah Palov,Andrew Deutsch,Pauline Oliveros的合作经历,以及现场表演在Covid-19期间的线上迁徙等有关问题。


15:00-15:30

引入: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FM Einheit、李艺卓

Program Introduction by Siegfried Zielinski, FM Einheit, and Yizhuo Li


由齐林斯基和FM Einheit为OCAT观众特别录制的视频引入,策展人将针对作品主题进行介绍


15:30-16:30

病毒—扰动、颠覆—与系统无关

Virus - Destabilization & Subversion - Not Relevant for the System


《病毒—扰动、颠覆—与系统无关》是齐林斯基与FM Einheit在今年4月合作的广播节目,混合音频和理论素材,意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病毒的传播机制与后果。在两人前些年合作的WDR电台节目《与眼共食,用耳烹饪》里,他们曾在厨房将作曲和烹饪相提并论;尽管思路和手法相似,这次的选题却沉重得多,正如今年全世界共同的严峻挑战。在混乱、破坏、死亡之外,病毒还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courtesy of the actors and MusicAeterna)


嘉宾简介

FM Einheit()与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右)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


媒体理论家,萨斯费欧洲研究院媒体考古学米歇尔·福柯教授 ,布达佩斯大学荣誉博士、教授,柏林艺术大学维勒·弗鲁泽档案馆馆长(至2016年)、媒体理论/媒体考古学与变体学教授,卡尔斯鲁尔艺术设计大学校长(2016-2018),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介中心(ZKM)策展人,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创始人及校长(1994-2000)。
齐林斯基曾先后在马堡⼤学和柏林⾃由⼤学学习戏剧学、德意志语⽂学、哲学、语⾔学、政治学和媒体学。在上世纪80年代任教于柏林⼯业⼤学,开设了有关媒体学的课程。1990-1993年,任奥地利萨尔茨堡⼤学教授,开设“视听”课程和相关研究。⾃1993年起,教授“交流与媒体学”课程,侧重于“媒体考古学”。⾃1994年创办科隆媒体艺术学院,⾄2000年担任校长。2016-2018年,担任卡尔斯鲁尔艺术与设计⼤学院长。
齐林斯基被认为是“媒体考古学”的先驱,1981年⾄今出版发表了⼤量关于媒体理论与历史的著作和200余篇论⽂,翻译成多种⽂字。出版于2002年的《媒体考古学》是他近年来的⼀本重要著作,集中了作者多年来与“视听的深层时间”相关的论述。2005年又⼀部著作《论技术视听的深层时间》,由美国⿇省理⼯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近期其他著作包括:2013年的《(…之后的媒体)—来自20世纪缓慢落后的新闻》(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和与彼得·韦贝尔(Peter Weibel)合作编辑的开创性研究目录《阿拉的自动机器》(2015年);策展项目包括与韦贝尔合作策划的“运动中的艺术:100件艺术杰作”(2018)、与Amador Vega合作的“雷蒙·卢尔与组合艺术”等。
齐林斯基还担任欧洲众多媒体艺术组织的领导职务,是欧洲电影学院、柏林-勃兰登堡艺术学院、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学艺术学院、英国幻灯协会等机构的成员。


FM Einheit 

F.M. Einheit或穆夫蒂(Mufti),本名弗兰克·马丁·斯特劳斯(Frank-Martin Strauß),德国工业、电子音乐家和演员。
Einheit因在Einstürzende Neubauten乐队中担任打击乐手而闻名。近年在独奏作品之外,还与KMFDM和Goethes Erben,以及Diamanda Galás,Mona Mur,Andreas Ammer,Ulrike Haage等多位音乐家合作专辑,同时还参与了Stein和Gry项目。在1990年代,他是Stein乐队的成员,乐队包括来自Rainbirds乐队的Ulike Haage和Katharina Franck。他在Einstürzende Neubauten之后的主要项目之一是与丹麦歌手Gry Bagøien组成的Gry乐队发行了两张专辑:《The Touch Of E!》(1998年)和《公共唱片》(2000年)。FM Einheit也参与剧院和广播剧,曾数次与Einstürzende Neubauten的亚历山大·哈克(Alexander Hacke)在舞台上相聚,进行实验表演。


皮尔·博德(Peer Bode)


新媒体艺术家、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NYSCC)的视频艺术教授及电子艺术研究院联合总监。实践跨越影像、声音、数字媒体印刷、表演、装置、舞蹈等媒介,重要展出包括惠特尼双年展、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由克里斯·希尔(Chris Hill)策划的Video Data Bank关于美国影像艺术第一个十年的选集。
博德1952年出生于德国罗森海姆,其父哈罗德·博德是电子乐器的先驱设计师和工程师,也是第一台模块化音频合成器的开发者。由博德于1997年联合创立的位于阿尔弗雷德大学的电子艺术研究院(IEA),是美国最早关注多媒体艺术的学院之一,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致力于支持版画、交互艺术、实验视频和音频的制作及出版。
博德与安德鲁·多伊奇(Andrew Deutsch)、史蒂芬·维特罗(Steven Vitiello)和蕾贝卡·帕洛夫(Rebekkah Palov)组成卡里尔乐队(Carrier Band);在电子工具建设项目上与视频系统设计师大卫·琼斯(David Jones)和艺术家拉尔夫·霍金(Ralph Hocking)广泛合作。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博德在实验电视中心(ETC)与驻地艺术家和工程师合作建造成像工具,继续他对“工具扩展”和“个人工作室制作”的探索。意识到工业和消费类技术设计的局限性后,博德试图将视频信号的“隐藏编码和控制结构”外在化,通过合成音频和视频信号来研究媒介的符号学和现象学。博德开创性的早期作品在Anthology电影档案馆、The Kitchen、纽约先锋电影节等纽约机构展出。此期间其他合作包括与编舞家Bill T. Jones,Arnie Zane和Lois Welk以及Meryl Blackman和Cara Brownell的视频和舞蹈作品。90年代参展包括:德国的欧洲媒体艺术节、荷兰Impakt电影和录像艺术节 、瑞士Viper艺术节、日本影像农场等。
在中国,博德与陈小文教授和约瑟夫·希尔(Joseph Scheer)策划了在杭州举行的IEA新媒体展览“ Mantic Ecstasy”。2001年,博德与IEA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新媒体艺术的讲座和中国首个数字艺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地也进行了演讲和展览。



关于策展人

李艺卓

策展人、研究者。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英文系和心理学系,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IFA),近年来作为纽约FRESCO艺术基金会的策展总监组织了多项学术和公共项目活动,并在多地的文化机构开展影像研究,包括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IEA)和沙特阿拉伯文化局发起的首届“阿尔巴拉德”艺术驻留项目。




正在展出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