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预告|“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即将开幕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 2023-10-15


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开幕及策展人导览

2021.11.28 14:30–17:00

展期

2021.11.28–2022.2.20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主办

OCAT研究中心

支持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OCAT研究中心将于2021年11月28日至2022年2月20日举办“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该展览是“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五份入围方案的公开展示。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是由OCAT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持续性年度计划,旨在推动展览策划和学术研究的结合。该计划在鼓励策展人深化展览项目的研究性和理论维度的同时,也鼓励美术史研究者和批评家将展览作为拓展学术研究的方式。

“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于2021年1月21日启动并发布方案征集启事,截至2021年3月31日,本次计划合计收到中英文投稿方案29份。


今年投稿的入围方案在完整度、研究深度和广度上皆有新的呈现,研讨的主题主要围绕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媒介与网络、艺术与科技、城市与居所等议题展开。基于研究型展览的宗旨与意义,评委组始终将方案的研究性作为评审的最重要标准,最终共选出五份入围方案:“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现代性’”(策展人:金佐宁),“为何一切尚未消失?”(策展人:薛雨竹、卢俊彦),“乐观主义的脆危之域——失败的再定义与再生产”(策展人:黄羽婷、李利、孙佳翎、徐智博),“围棋,一个当代艺术的研究实验——从吴清源到AlphaGo”(策展人:杨之彦、陈嘉艺),“算法: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策展人:张天钢)。


五份展览方案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现代性’”聚焦于如今依赖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正试图拥抱“现代”与“进步”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形式,拷问它们是否在与其地方性和当代生活的脱节中,走向不可逆的“遗产化”;“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从对智能技术的反思切入,进入真实与拟象的模糊边界寻找大众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因由,并通过展览作品中的微妙隐喻,开放式地探讨真实缺席的未来社会新秩序;“乐观主义的脆危之域——失败的再定义与再生产”将“失败”与“空间”作为两条相互缠绕的思路展开,通过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失败”进行再定义,思索“失败”可以如何作为一种生产力重塑既有的空间形态;“围棋,一个当代艺术的研究实验——从吴清源到AlphaGo”瞄准作为“四艺”之一的围棋,探寻在当代语境下,作为“旧媒体”、后卫文化的围棋如何超越其本身作为游戏的属性,在与文化实践及艺术创作交融的过程中产生更多元的可能;“算法: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则探索人工智能的技术边界,在对算法策展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同时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以算法作为工具探索未来展览的可能性。五组策展人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的暗涌,或反思或大胆提出实验性方案,并都显现出了对自身研究议题的深刻思考。在进入入围展的准备阶段后,五组策展人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在接下来三个月的展期中,他们也将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观众的对话、互动以及后续的思考推进、完善研究,希望能与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这五份入围方案将于2021年11月28日起于OCAT研究中心展厅向公众开放。开幕当天上午,OCAT研究中心将组织“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由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巫鸿及特邀评委与入围的策展人/策展团队围绕各自的策展方案展开对话,活动将以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最终评选将参照特邀评委的意见及观众对入围方案的反馈,选出一份优胜方案,在方案展结束后通过OCAT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公布,并于2022年举办。


在此,OCAT研究中心衷心感谢参与此次策展计划的策展人、研究者、艺术家和机构,以及大家对OCAT研究中心的长期支持。




 入围方案介绍 


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的「现代性」

策展人:金佐宁

正当我们忘形驰骋于全球化的高速公路上,突如其来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逼使我们拉下紧急刹车掣,时间戛然而止。物理阻隔的出现,使“流动”和“国际”暂时退却,焦点逐渐回落于格尔格·齐美尔及马克·欧杰所提出的“界限”和“地方”。这一切,唤醒着人们对因全球化所导向之文化同质化的警惕与反思,亦催使其对自身位置,对空间、地方与自我关系构成的重新研判,从而为社会运转规划了新的方向。


然则,将方向盘急速转动驶向“地方”,大众的目光虽似在积极挖掘本土精神与基因,并试图通过创造异质化文化以抵御单向度文化侵蚀。但与此同时,因特殊时期而获得极致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却迫使“地方”自身面对多重时空并置的冲突和挑战。尤其赖以地方知识作为经验产出的中国传统表演及现场艺术,“非物质”的转化使其主客合一,即通过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作出反应的流动关系模式,慢慢陷入一种被镜头过滤、主导,信息仅能单向或平行传递的数字桎梏之中;而原为“地方营造”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亦顷刻被解构成为为消费服务的、超现代性中的“非地方”。


从“地方”到“非地方”,反映着随时代更迭而反复被解构和(或)重构的感官、语言与社会关系正不断涌现;被“遗产化”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对“进步”和“永恒”的渴求,亦似乎在“非地方”中得到回应。而暗藏于探求“进步”的欲望与行动之间的,却是传统在追寻西方的“现代性”中,对历史线性滞后的假定,表达对失落的自身的愤懑与忧郁,以及连接当下与过去的无能为力。于是在乐此不疲地消费传统文化的“历史身份”,怀缅他们并未经历失去的传统以图获得额外的关注与消费筹码时,社会正因未曾真正于其文化界限及语境中理解传统自身赋有的“现代性”,及其跨越时空可重写的合法性,而使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生活日渐脱轨,逐步走向成为真正“遗产”的单程路。


“遗产化”所反映出的时间焦虑,并非只属传统文化艺术独有。它出现于任何存在价值被“消费竞争力”所定义的事物之中。时间的焦虑还成就了人们对“恢复还原”的痴迷及向往,“非物质”记录因此被视为记忆的安全堡垒,以抗物换星移。然而,并非一切都能全然被数字媒体录入,就如13世纪日本高僧道元所说的“明镜”——某些事物的存在并不为镜子所反射,甚至使之成为碎片,且时空在碎片之间挣脱了枷锁,在流动之中修通着“过去”与“现在”。


以“明镜”指代“地方知识”,《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的「现代性」》试图就当代对科技及数字媒体的依赖引起公众的反思,并重探在地方与非地方、非物质(intangible)与非物质(immaterial)和动物性能源与非动物性能源的界限之中,「现代性」该如何重写。本次展览以均质去中心化的场域装置作为开端,以8位本土艺术家、10件跨越传统和当代概念的艺术作品介绍,展示一场由昆曲锣鼓声音引发的开放式讨论,并透过概念图呈现我们如何能在界限和地方的理解上,为传统在当代语境寻找可持续的“栖身之所”。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策展人:薛雨竹、卢俊彦

展览标题取自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文章《为何一切尚未消失?》。在他的拟象理论中,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以影像的过度繁荣为标志,人们进入拟象三序列中的第三阶段——仿真。数字技术所产生的拟象构造成新的存在,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内爆”,即“超真实”。展览基于拟象理论,通过呈现蔡宇潇、丁世伟、施政、曾翰、张文心五位艺术家的六件作品,指出在虚拟技术繁荣之下,个体和社会呈现出的焦虑与复杂性。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标题取自同名小说,作为开篇。展览从对智能的反思开始,对真实与拟象模糊的界限展开讨论。第二部分“我们为何如此着迷?”讨论我们为何如此着迷于虚拟世界:一方面发达的信息系统带来强烈的窥视欲;另一方面,互联网数字技术为现实生活提供虚拟的载体,对肉体死亡的恐惧被虚拟载体的永恒性所消解。第三部分“还需要真实吗?”从真实这个概念本身出发,探讨真实缺席的未来社会新秩序。三个部分在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为观众构建一个虚拟世界云图的同时,也引出更多观看和思维的角度。


乐观主义的脆危之域

——失败的再定义与再生产

策展人:黄羽婷、李利、孙佳翎、徐智博

共处在自我驱动的“绩效社会”里,我们共享着对肯定性的极致渴求以及对乐观主义的隐秘幻想。而一种不经常被公开话语谈及,却不断被个体经历的失败及其复杂性让我们看到上述乐观主义精神中的残酷与脆危性。


本方案展试图呈现的正是上述隐匿的关系空间形态,它被排除在现代城市空间与主体的相互成就之外——每个人并非都是现代城市的功绩主体。通过以展览空间与城市空间为研究的双重空间性方法,以“情动”重新框定失败的眼光,我们希望展开以上关系的具体境况:一方面,去描摹和研究失败的空间生产;另一方面,也去反思作为个体或集体的失败者在今天的空间处境中的行动方式,从而去制造多处可以对“失败”进行再定义与再生产的脆危之域。


具体而言,展览以“景观”“想象”与“行动”作为三种交互层叠的版块。在“景观”中,我们关注在生活世界中被忽视和遗弃的城市空间,与此类空间的际遇使我们遭遇的幽微伤痕得以纾解,失落经验得以照亮,灰色哀歌得以重谱。在“想象”里,通过记录和重现失败的个体或集体经验的诸多线索的作品,我们意图去展示他们究竟是如何用此类特定的经验构型来向诸种都市空间形态提出疑问或者展开对话的。而在“行动”的层面,我们讨论失败如何可以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对既有的空间形态进行重塑。


在空间设计上,我们首先让并行的“景观”“想象”与“行动”作为三条交互层叠的线索顺应纵长的展厅一同展开,其一是对“失败”的感知空间的塑造与生产;其二是进一步对城市异质性场所的生存、观看和感受等空间经验的展开,从而在展览现场编织出上述失败的经验与现代城市空间交织而成的复杂缝隙和肌理;同时,以类似于突起的大小触角来呈现“失败”可能作为新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基本的板块划分之下,我们试图通过展陈装置的设计介入形成不同层次间的穿插及不同部分的作品间的对话,以此编织我们对于“失败”的研究里路,也提示观者在经验的唤起与偏移中勾勒出重谱失败的可能路径。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希望去提示对“失败”的普遍性感知的危险性,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去重思和介入失败。


简言之,将“失败”的情动作为观察、从事和反思另类空间定义与生产的视域,将展览空间本身作为研究的进路,本策展方案是对失败空间的谨慎礼赞,也是对城市中失败者的灿烂颂歌。


围棋,一个当代艺术的研究实验

——从吴清源到AlphaGo

策展人:杨之彦、陈嘉艺

近年来,随着电子游戏与电竞文化的普及,游戏与当代艺术的交集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定式化的灵感来源之一。然而,更多的人也意识到这种看似前卫的交集之下,存在着相应的保守与局限:无论是艺术家借鉴特定的游戏情境及风格审美,还是游戏创作者试图在游戏中融入强烈的艺术元素,常常都无法真正跳出各自媒介的禁锢。


相反的,作为一种“旧媒体”的围棋却不断释放出融汇游戏与艺术的可能性。它规则极简,却暗含无限的变化。它既传统又现代,曾位列琴棋书画“四艺”,而今又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人类的“最后的一道壁垒”,以戏剧性的方式展示了超越人类智慧的未知风景。从围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吴清源到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里程碑AlphaGo,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围棋既保留了它作为“游戏”的黏性,又从语言、空间、科技、物质文化等方面发展出一套独有的话语与美学。我们不禁追问,围棋这种后卫(arriere-garde,相对于avant garde)文化又会与当代艺术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此次展览邀请到艺术家、设计师、棋手、音乐人、学者等共同参与。通过促成一场跨领域的研究实验,我们希望打破围棋高雅、小众、神秘的刻板印象,探寻其自20世纪以来丰富多元的文化实践和艺术可能。有别于一般的当代艺术展览,本届研究型策展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来思考如何通过当代艺术的创作与展示,借由一个看似相对专业、小众的切入点,去研究诸如规则、游戏、学习、传统与现代、场所精神、跨文化交流等更广泛的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在策展方法论上进行实验。我们认为,入围展和优胜展两次展览的模式也给予艺术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孵化新的作品,而非简单借策展人之手去选择现成艺术创作并通过包装简单冠以研究之名。尤其是在展览筹备阶段,我们组织参展艺术家及各领域的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线上工作坊。参与者借鉴与围棋相关的文献材料,并从中发问,围绕游戏展的历史、围棋与当代文化、人工智能影响下传统围棋价值的重置,以及作为技艺、竞技与游戏的围棋所特有的美学与情绪体验等诸多议题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地追踪作为动词的“研究”,揭示交流、创作、展示的过程,真正做到将展览变成一个可持续的项目而非仅仅是艺术品展示的终点。这场关于展览的棋局仍在进行,而观众也将被请入局中,为他们在某方面提供更为长久的启示,无论是从围棋文化、当代艺术,还是展览实践的角度。


算法: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

策展人:张天钢

海德格尔认为控制论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因为通过系统内部的反馈回路,机器和有机体、客观和主观将能够结合。亨利·基辛格也指出,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像人类一样从偶然性中以递归的方式来学习并输出成果,故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启蒙的终结”,也即“人本哲学”的终结。人工智能算法推动了新的哲学、认识论和知识论的探索。而展览是一种独特的知识生产形式,展览的知识生产主要贯穿于策展、展示展陈和观众观展等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上述这些过程中的知识生产的方式出现了新的情况,这在各种艺术和设计实践中已经初露端倪。《算法: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旨在探讨:将展览的话语权全部或者部分交给算法,发掘算法本身的创造性,重新组织分配策展、展示展陈、参展者、观众以及非人类客观世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策展范式和展示展陈范式,探索展览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人的主体性问题、算法的主体性问题、算法诠释问题和算法创作的伦理问题等等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议题。


以算法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益强大,诸如知识发现、知识图谱、认知图谱、内容策展、算法选题、算法决策和图像分析等算法技术的发展使得算法策展成为可能。基于算法的策展实践已经苗头初露,如《X度分离》和《计算策展》。新闻领域的新闻策展是具有策展性质的新闻选题与策划活动,当下算法已经介入到新闻策展领域,算法新闻策展已经成为新的实践范式和关注热点。算法策展是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一方面,算法策展通过数据文本分析、数据文本挖掘以及其他方式生产出迥异于人类认知方式和经验的新奇知识,另一方面,算法策展是超越了人性(如《害怕错过》)、种族和阶级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知识生产方式。展览的“算法策展实验室”板块是对全球范围算法策展实践和研究的梳理与展现。


随着算法技术在展览的展示展陈中的应用,人与展品的关系不仅是人去感知物,而且也实现了展品对人的感知。同时算法以递归性反馈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为受众组织、连接、推荐信息和知识,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生产的过程,如《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推荐系统》。算法展示是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算法以非人类中心的方式,以递归性反馈去为受众组织信息和知识,实现知识生产。展览的“算法展示实验室”板块是对全球范围算法展示实践和研究的梳理与展现。


《算法:展览知识生产的魔术师》分三个板块:“算法策展实验室”“算法展示实验室”和“未来算法展览实验室”。“算法策展实验室”和“算法展示实验室”邀请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研究者等参展,展出他们的作品、文献或研究成果,梳理和呈现全球范围内算法策展和算法展示展陈的实践和研究。这两个“实验室”应用multi-armed bandit算法和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展览的算法展示展陈。“未来算法展览实验室”是一个实际的实验平台——以去人类中心化的方式生成100年后(即2121年)的展览的主题关键词或展览题目,探讨那时的展览主题。算法、公众、专家以及非人类客观世界都是实验员,这些实验员向实验平台递送自己关于未来展览的文本和数据,由算法对这些文本和数据进行演算,然后生成展览的主题关键词或展览题目。此板块以算法作为工具和方法探讨未来展览(主题)的可能性。本策展方案的展示展陈方式和具有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算法系统本身就是对策展理念的诠释,观众在算法系统的参与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算法给展览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体验展览内容和策展理念。



参观须知: 

为配合北京市疫情管控措施,OCAT研究中心于11月28日起将实施错峰限流观展,请参观“2021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的观众扫描以下小程序码预约观展,感谢配合。



温馨提示: 

*请观众预约成功后点击界面中的“查看凭证”,保存好预约二维码,以便核销。

*为配合疫情防治工作,现场观众须出示预约二维码及健康码,接受体温测量,并全程佩戴口罩。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