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新车发布会让人听不懂
“当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父亲在马自达经销商工作,有一天他开着一辆第三代马自达RX-7(1992-2002)回家,在那一瞬间,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它。”
在土田康刚(Tsuchida Yasutake)的少年回忆中,整天在笔记本上画汽车占据了他在学校里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致使今天的他坐在了全新一代马自达3车系首席设计师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专业汽车设计师的成长经历,甚至就连今天在国内高校学习汽车设计的年轻一代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因为热爱而了解,因为了解而期望更加完美,这正是设计的原始推动力,也是使设计师能够日复一日地去忍受,忍受那些在追求的理想和工程制造之间纠结痛苦的支撑。
汽车设计在工业设计分类中是最复杂、周期最长、报酬也是相对较少的工作,或许苦干十年也没有一个成功作品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能在这一行里坚持下来的人,大都是因为对汽车的热情和痴迷。
相比较而言,只是热爱设计的人更期望得到设计本身的成就感,也就更倾向于产品设计周期短、见效快的一般工业设计。再加上国内汽车行业对汽车研发周期的不断缩短,甚至迫不及待地要用30几个月就将产品推向市场,以至于在造型设计上根本来不及反复考量和推敲。
这就让那些车企在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上介绍产品设计时的语言显得空洞和虚无。人们都明白激情澎湃、动感时尚这些词汇意思,但当车企把它们用来描述一款车时,舞台下的人基本都是云里雾里地听得直懵,他们根本就无法体会这个线条做成这样代表了什么,这个线条用完之后怎么就高端越级了。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设计讲解,显然设计过程在其背后没有经过仔细推敲。如果是一个好的设计,理想状态下应该是不用人去讲,光是看一眼就会感受到那种不凡的脱俗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息,甚至能够让人嗅到设计和工程人员赋予的内涵,就像一位样貌出众气质非凡的美女,总是能在人群中自带光芒和气场。
很显然,土田康刚所在的设计团队做到了这一点,在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设计·品牌风格负责人前田育男(Ikuo Maeda)的带领下,整个品牌一直专注“KODO”的设计主题,也就是“Soul of Motion”魂动设计。
而“KODO”设计的原点就是希望能够加深人和车之间的情感联系,并努力为车赋予感情和生命之美,早前马自达RX-VISION和VISION COUPE两款概念车的亮相为这个品牌所要表现的主题设立的方向,作为第七代产品中的首款车型,全新一代的马自达3也遵循着“KODO”的这一本质。
作为进化的一个重点,前田育男的团队希望新车设计能达到“造车如艺”的境界。也就是说,作为根植于日本的品牌,将日本的美学意识体现在造车上,这是很重要的。因此他们将这种美的意识命名为“减法美学”。
不同于其他品牌的设计语言,“减法美学”这四个字让听者通俗易懂,其内涵之核心就是彻底删减多余要素,并使美感突出。“通过深化打磨重点要素,展现出一种内敛却强悍的美。”土田康刚在9月26日全新一代马自达3的上市发布会上用了这段话表达。
在这样的背景下,土田康刚赋予了全新一代马自达3与上一代车型完全不同的风格,老款车型具有楔形和短车顶的比例,是偏向运动型年轻化的Coupe Sedan风格;而新车型是具有水平基调的三厢造型,并强调要致力打造具有成熟味道的Sedan风格,并在具体收尾时突显后备箱的存在,做到在视觉上的延伸。
新一代造型设计的关键在于车身侧面的光影反射,马自达设计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去研究这一反射效果在车身上的流动走向,但这一点仅凭设计师的力量绝对无法实现。设计师需要把这种想法完整地传达给制造现场,再得到工程师们的共鸣,整个过程必须是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促成的成果。
正如全新马自达3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照片一样,设计师们亲自去到制造现场,在生产一线与工程师反复对钣金形面进行调整。土田康刚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最终在车身表面呈现出高级的反射,让新一代车型变得更加流畅和优雅。
魂动设计理念的提出已经近十年,始终想通过抓住动物瞬间爆发的力度和美感来表现汽车的形态。“这是因为,在魂动设计理念中,汽车被比喻成有生命的动物,其车灯就像动物的瞳孔。”土田康刚表示,马自达一直采用的单眼设计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
他相信,只有将所有要素都水平化,才能打造稳定且端庄的车头视觉效果;而尾灯的设计同样进行了水平方向的拉伸,其造型甚至传承了第三代马自达RX-7的尾灯精髓。或许,这也使得土田康刚夙愿得偿,重回少年记忆中的美好时代。
马自达是一家特别尊重设计师地位的企业,设计团队所花费的周期在其他品牌设计师眼里是件奢侈的事情。但也正是如此,成就了马自达品牌向轻奢甚至豪华层次去迈进的可能。“现在的奥迪、奔驰都比不了。”曾有资深汽车记者如此评价,此话并不夸张,我们可以在其他车型上找到大把的多余线条,被堆积起来的各种“时尚元素”企图大而全的占据全车,致使设计师在讲解设计时无从下手且没有重点。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报名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