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福全:为什么汽车这么热?

赵福全 汽车商业评论 2022-04-14


撰文 / 赵福全(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Editor's notes编者按


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暨第五届铃轩奖典礼去年11月26日和27日在武汉成功举办。这是汽车行业少有的连接整车企业采购与零部件供应商、聚焦汽车供应链的深度交流平台,在2020年的特殊全球气候下更具意义。


当时,刚刚卸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并被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的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铃轩奖评委赵福全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汽车产业变革与供应链转型”的主题演讲。



赵福全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社会,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你必须得有新打法,得会玩了,因为这个时代改变了。”




产业变革,供应链怎么做?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汽车这么热?背后是万物互联潜在的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去争议但是可以讨论。


万物互联的汽车产业,变革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四化吗?四化是总结出来的,背后有哪些特征?要讲供应链就要讲整车企业怎么做。


最后讲一下供应链企业发展的趋势。我的看法,如果和大家的想法一致,就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不同,你要思考,为什么意见不一致?是不是自己错了?


万物互联的三个改变



万物互联了以后,每一个机器都更聪明的时候,就实现了单体智能,所有的单体打通实现联网,就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



首先要看一下现在我们处在怎样的社会状态,就是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是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网,传递信息,信息是一些知识的载体。互联网让人人可以跨越时空进行最快速度的信息分享,实现了知识的大爆炸。到物联网时代,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网,只要是人造的东西,都会加传感器联网,都会捕捉数据,会传播知识。知识会赋能机器的时候,机器就变得智能了。


互联网和物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产生的方式不同,原来是人才产生知识,未来机器会产生信息和知识。载体的变化带来了能力的改变,未来才能真正做到信息无处不在。现在如果感觉到信息无处不在,是人与人之间的,未来是物与物之间的。这个带来的万物互联才真正改变我们的制造业,改变产业。


会改变哪些?未来由于机器的传播数据,带来了人工智能,机器能力会大幅度提升,会有新的能力,会更好的完成使命,更好的服务人。人造的东西是服务人,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物无处不在时,每一个物有了智能,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很有可能会出现人工智能无所不能。



当人工智能无所不能的时候很可怕,受控制的服务变得更重要,未来人和机器的关系就会重新定义,原来机器是你的工具,未来有很多东西可以超越你,会更好地服务你,这时候就不是简单的工具,是你的伙伴。


如果机器有很多能力超越你的时候,人和机器就要重新分工,人更重要有创造力,机器更多的要专,原来说这个人真聪明,什么都记得住,现在肯定超不过手机,这是第一。


第二,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质的改变,原来人是管理机器,生产车间里面的工人管理机器,未来人会领导机器,但是很有可能有的机器比你厉害,机器会领导你,人和机器进入了共生的时代。


万物互联了以后,每一个机器都更聪明的时候,就实现了单体智能,所有的单体打通实现联网,就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人类所有的东西都厉害,社会才进步,未来进入设备的协同智能。这是超级智能时代的到来。


所有资源的组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组合的能力就会改变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趋势。原来是你有钱,或者你有权,但是未来不是这样的,谁能掌握更多的资源,能把这些资源打通,就会出现新的机会,有多少资源不知道,如何用也不知道,一旦做好了就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


原来的创新就是简单的组合,未来的这种组合会成为融合,就是八宝粥式的创新,资源的组合从物理反应变成化学反应,这是我对未来的看法。



因为这种资源的组合,就有机会改变旧世界,原来我们觉得不好的东西会改得更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来的不是建立一个全新世界,而是首先要对旧世界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会发现有很多潜力没有释放,我们就会做增量,旧世界的改变和增量的增加合到一起去,我们就会创造一个新世界,所以不要以为万物互联了,上来就是全新的,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这是第一个要改变。


第二个改变,我们发现因为万物互联了,人造物都有新的智能的时候,同样的一个硬件,所谓的工业化时代这个硬件,到了后工业化时代,这个硬件加了这个软件,有智能之后,它就更好地服务人类,这就是制造+服务。我们由原来简单的智能工业化时代的产品,变成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制造+服务。


后工业化时代的制造+服务,不是制造不重要,是只有制造不够用,这点非常重要。实际我们真的要知道这个社会咋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板没想明白。


第三个,跟大家讲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为什么定义产品呢?因为软的东西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服务才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综合起来讲,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社会,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你必须得有新打法,得会玩了,因为这个时代改变了。


这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社会



汽车在这里面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最大的载体、龙头和抓手,它非得要拥抱不可,根本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整个社会的改变不是我们汽车人愿不愿意的问题,是社会在改变,因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给我们变化的机会太大,这种潜能到底有多大呢?不知道。


我们看一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到底带给汽车产业什么东西?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现在谈的所有热点的问题,基本上跟汽车行业有关的,云集了人类社会未来30年所有的高科技,没有一个跟汽车没关的,很多东西原来跟汽车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我们要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新一轮的技革命改变的是社会,而汽车产业不被改变,这个产业就要被淘汰,这个产业一定要拥抱改变,才能更好服务这个社会。


不是因为汽车产业要改变了,这个社会才改变的,而是因为这个社会拥有了这么多技术,这些新的东西,所谓的5G、大数据、云根本跟汽车原来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汽车就不需要吗?需要,但是社会不需要,或者我们没准备好,现在是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甚至在其他领域都做得很好了,现在轮到汽车了。



为什么汽车会慢半拍呢?因为汽车难。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社会,汽车在这里面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最大的载体、龙头和抓手,它非得要拥抱不可,根本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


我们再看一看所有的这些改变,实际我们汽车并不需要创造多少,只要把新一轮所有数字化技术做重新再组合,就会改变我们的产业。


汽车产业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改变?我跟大家讲汽车产业永远是一个集成式创新,0到1的创新不是我们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要做的,但是我们要关注,更多的要做1到N的集成式创新,5G、AI、芯片和AR、VR正在到来,这些东西会改变我们的社会,汽车会因此而改变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在座做汽车的人,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要认识到这一点,新汽车时代正在到来,未来已来!


很多人说未来哪来了?你可以说还差5年,可以说还差10年,可以说已经来了。今天上午很多老总们在讲已来了,很多人心里面还在纠结,因为好像要来了,但是还没有来,所以我还可以专注眼前的事儿。


我认为5年、10年不重要,但是正在到来,可以说已经来了,只是百分比不够,什么时候新能源会发生质变,市场只要有15%的份额的时候,到30%的时候很可能是两年,从1%到5%可能要20年。我们从1995开始就做新能源和电动车。


汽车的演进方向是怎样的



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重点,是基于联网在线数据的流通进行优化,实现自我净化,确保这个车常用常新,越用越好。



在这种大环境下,汽车的演进方向是怎样的?


看一下汽车的作用演进,从基本的功能,制动、转向、空调向性能转变,就是标定、匹配、软件控制实现了更好的性能,四缸比两缸的强,要向体验转变,汽车要让你体验好,就是服务,服务是大改变,就是让坐在车里的人感觉到出行爽!


有人提出未来的出行服务,客户要求的是无感出行,我稀里糊涂被从这个点拉到那个点去了,这个过程中就是爽,这就是体验。可能八缸机还是配真皮座椅,他感觉就是不好,那不行,要做服务硬件要向软件转化,汽车的能力将由原来的简单通讯转向联网,最终一定要做在线。


我在访问阿里的王坚时,他说汽车未来一定要做在线,一旦强调体验,最终通过在线实现的时候,汽车就变成了新物种,未来智能汽车就是智能移动的生活空间,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是移动的生活空间,绝对是第三空间,不是第一空间。


这种情况下要在线,要智能得有数据,还要有高级的计算能力。你会发现未来的汽车,什么样的人用,有什么样的体验,需要怎样的生态,就变得至关重要,未来的汽车是生活空间的时候,要最佳的体验时,一定是本土化的,不是本土化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未来汽车产品一定能连接巨大的、开放的生态,同时有强大的数据支撑的移动性改变。什么意思?我们都讲出行产业,还没有跳出汽车的移动,实际未来跟在座的各位分享的是,英语里面的是移动性不是出行,移动性就是最终不需要坐车。


我加盟了清华,什么都不如你们,最厉害的是每天比你们少两小时的通勤时间,我不知道老板在哪儿,不知道在哪儿上班,事情照做,这是对于时间的节省。因为这一点具有区域特点的强大开放生态,要实现强有力的移动性决定了未来汽车是区域特点主导的全球化竞争。这个说起来很可怕,当你和很多的外资老总讲未来是区域性特点的、全球化竞争的,他们就真的不会玩儿了。


在这里,哪两个生态最重要?很多人说是未来汽车的生态有两个,未来汽车就是大号的手机,我认为完全错了。从连接外部应用生态角度结合微信和支付宝,这就是大号的手机,这叫应用生态,没有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汽车和手机有本质区别,就是功能和性能开发的生态,这个生态决定了制动、转向所有在乘车驾车过程中的体验,这是由供应商决定的,不是什么档次的供应商都来做的,这部分的功能和性能里,80%都和安全有关,这部分手机没有。这部分的生态决定了千车千面。


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重点,是基于联网在线数据的流通进行优化,实现自我净化,确保这个车常用常新,越用越好。常用常新是车本身,越用越好是车能迎合坐车的人。贾可就喜欢飙车,一看他的ID上来了,这个时候把他的数据调出来,就是驾驶性能好的。老头老太太上车,一快速就出现晕车了,那就有问题,这就是千车千面。


整车企业新的商业逻辑



产品一定是服务化,企业一定要做平台化,不做生态,要研究生态,从这里面找到你的上下界限。



有时候开玩笑讲,很多传统造车人不服气,说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想造车,这是因为这个产业需要的能力越来越强,很多是传统车企没有的。6年前我管它叫“产业无边界”,后来觉得夸大了,很多人觉得你们汽车行业要把我吃掉,我改嘴了叫“产业边界界限模糊”。


凡是认为未来是多元化的企业家,都是没有把边界想明白的,认为一下子生态化了,好像到处都有发财的机会,就用PPT造势来忽悠,今天修路,明天修能源,错了。企业经营必须有边界,从生态里找到自己应该做什么。


未来怎么做?大家一定要知道,未来不是汽车产业,所有的产业由于万物互联,都是产业生态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生态化的产业,一定是商业协同化,靠自己谁也玩不住,要找你的上下前后左右伙伴。


这个时候产品一定是服务化,企业一定要做平台化,不做生态,要研究生态,从这里面找到你的上下界限。我跟很多企业家讲过,未来谁做不了生态,谁做生态谁死,企业一定要研究透生态,生态没有谁都能玩得转,谁离开生态都活不了,企业在这里面最大的作用就是平台化。


讲了这么多,下面开始切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说你讲了这么多,整车企业转型的发展趋势,你的预判是什么?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里最核心的革命不是硬件,也不是软件,是万物互联、知识赋能机器,这是核心,在这里会产生新的工业文明。新的工业文明不是造的车质量好就够了,也不是造得便宜就可以,而是会产生新的商业逻辑。


在这种万物互联知识赋能机器的时候,最大的逻辑改变在哪里?本质是第一性原理变了。



第一是数据的流通,不能产生数据没有用,产生数据不流通也没有用。有钱没花不行,没有钱更不行。


第二,因为万物互联还有一个最大的逻辑,资源组合成为了可能,数字要流通,资源要组合,这叫新的生产力。


这就需要改变新的生产关系,企业的组织关系,你的业务关系,你的供需关系,你的产品内涵和买卖方式,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写文章写错了再改就可以了,企业不一样,有几百几千万辆的市场,有这么多的供应商干了这么多年,这时候如何调整组织关系?你想干,工会主席不同意;你想电动化,搞发动机的人上哪儿去?


所以在这里面,我们要重视很重要的一点,未来的整车企业在这种大形势下,要重塑品牌。新的工业文明和新的商业逻辑就决定未来你在市场上的产品不一样。整车企业最重要的绝对是服务第一,不知道怎么服务,怎么做,整车企业更多的是集成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企业要做什么?智能移动生活空间。未来OEM会越来越从原来的买卖关系向使用关系改变。


现在,我们智能网联很多都说车路协同,怎么可能?智能的路在哪儿?我们国家必须确定哪些是社会成本,哪些是企业成本,哪些是消费成本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车路协同永远做不下去。如果车路协同解决不了,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永远在园子里跑,即使实现了,也就是2公里范围,算完账,做一个亏一个。


未来叫SOPX



未来产品发展的趋势是看得见的都一样,看不见的实际都不一样,这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最大差别。



未来的整车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跟所有的老总谈的最强感受,就是没有一个会放弃产品定义权,因为那是支撑品牌的,否则就真的变成富士康了。他们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不一定拿到但我一定要控制数据。


整车企业,你要知道风往哪刮,未来的王者,有可能是5年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一定是做个人智慧出行的提供者。这时候一定是基于汽车的出行,智能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出行。



第二点整车企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今天有很多老总还讲要平台化模块化,我跟大家讲,未来和原来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原来叫看不见的都一样,看得见的都不一样。未来恰恰相反,产品发展的趋势是看得见的都一样,看不见的实际都不一样,这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最大差别。


未来整车企业会硬件一次到位,做不到的会努力,对供应商会越来越要求苛刻。靠什么实现看不见的都不一样?就是通过软件迭代实现进化性能,这是核心。


最主要的原因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了,不用去争议。很多人讨论是软件定义汽车还是硬件,硬件不重要吗?我认为是抬扛,不是硬件不重要,是只有硬件不够,原来硬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硬件是必要条件,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硬件是必要但是软件才充分。没有必要何谈充分?只有必要没有充分是行尸走肉,没有了必要只有充分的东西,那是孤魂野鬼。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软硬一定要结合,这是从功能的角度,软硬一定要融合从化学的角度产生反应。软硬一定要分离,因为开发模式和开发的主体,包括未来开发软件的根本就不知道我在用怎样的硬件,要软硬结合,所以软硬一定要分离。


软硬最后还要平衡,一次性的硬件得满足整个生命周期内软件的迭代,硬件留多了性价比差,留少了迭代没有用。



第二,我们会因为OTA彻底改变原来的SOP概念。原来SOP是投产,所有人还没有跳出这个概念,现在因为OTA了我们就有不同的SOP,还有叫SOD开始交付,我认为不够,SOD是一次性的概念,未来一定叫SOPX,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N多次的量产。


绝对不是简单的交付是量产,会有不同能力的东西,但是是基于软件对于硬件功能的放大升华,所以我提出叫SOPX这个理念,有的人说是SOD我认为SOD不对,SOD还是有一次性交付的概念。


未来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整车企业很多开发的理念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软件就会成为整车开发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不断的SOPX就不可能用大的供应商掌握软件,你用你的数据成天帮我更新,那是不可能的,那等于是我雇了一个外面的团队帮我做产品不断的开发,没有一个企业会这样做,因为这些供应商会遇到巨大的问题。


因为未来的更新一定是围绕整车驾驶能力和客户体验,关于自动驾驶和自动座舱的关键零部件,很多整车零部件会整合,已经成为未来的最重要一部分,只有软的没有硬的不行,必须要深度的了解硬的,不是你博世公司给我做了我买了就可以了,它已经成为了软硬融合的一部分。


我认为软件定义汽车的时候,整车企业会越来越做基础的软件架构平台,做点应用的软件就已经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我认为有问题,最终应用的软件很多时候交给了供应商来做,整车企业不会做底层的操作系统,要做操作系统的中间件,要管理所有的软硬件平台。


供应商怎么改变



谁也不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研究产业变革,要讲我是谁,我在哪儿,要去哪儿,怎么去的问题。



现在讲讲供应商怎么改变。


很多企业认识到了,很多企业不敢迈步。供应商有哪些改变?零部件供应商这个词落后了,不要用了。沈总说他们不叫供应商,他们叫伙伴,我认为也有问题,不是所有都能叫哥们,有的只能叫认识,所以叫伙伴也有问题。未来供应链是个大概念,包括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不展开了,这是第一个理念。


很多供应商我跟他们交流,同时给特斯拉和传统的巨大的企业供货,他觉得里面讨论的问题完全不同,回来就很困惑说,赵总,我到底信谁的?这就是不争的事实,我说你谁也不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研究产业变革,要讲我是谁,我在哪儿,要去哪儿,怎么去的问题。


未来零部件产业要研究软的东西,软和硬要结合和融合,不要因为分离了只研究硬的不研究软的,大家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把硬件所有的东西进行基于原理的研究,关键的进行数字化,要让写软件的人通过调数据和数字就可以控制这个功能,这才叫真正的软硬结合。


因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未来一定要把硬件标准化,而且要抽象化,让软件调这个数据,就已经把物理原理解决了,才能真正实现所有的向软件生态开发。你有你的边界,制动器不是随随便便改的,OTA也不是随便可以升级的,安全汽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未来有一天给车说一下加速,就加速了,说一下快加速,结果就撞墙了,这些边界要设定的。



我要跟大家讲,只有与软件结合,整车企业才能开放生态,否则软硬结合就是蒙人的。不要认为未来供应商不重要,是更重要了,但是跟原来的打法不一样了。


最后因为这一点我跟大家讲,未来供应链的层级化1.5、1.0已经没有了,只是什么时候的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原来我们为了降成本,供应商AB点我也玩了20多年,那个已经不重要了。如果按照这种,蔚来NOMI就永远不会诞生了。


第三点我要跟大家讲供应商一定要参与生态的建设,要把生态想明白。电池是最大的生态,现在都讲电池开发再利用,如果不把前期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怎么回收利用,使用过程中所有数据不能有效的收集起来未来电池也用不了,因为电池是有记忆的。


所以如果我自己是造整车厂的老大,我一定要开发电池,但是不一定生产电池。你不管这么多就建立不起来电池的生态。


未来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运营平台比你想象硬件更重要,这不是淘宝网,是我们未来产业变革,让硬件的东西用好的重要核心。


主机厂供应链的布局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满足消费者最大的迭代,比便宜更重要。



最后讲一点关于供应商布局的事儿,现在大家都讲逆全球化,我认为叫新全球化,和我们原来理解的全球化不一样。你认为原来是全球化,现在觉得不好了,肯定觉得是逆全球化。有三点对我们供应链建设非常重要。


第一,原来基于平台化、模块化设计都是为了降成本,未来可能从灵活供货的角度更重要。


第二,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和模块化多点布局有效的组合。我在疫情期间和很多老总交流说,赵总真的没有想到,我都不知道我们还有这么一个小件在罗马尼亚,这就是数字化管理不好。有的企业就是因为这个管理的到位,他知道这个东西在哪儿,所以想做临时供货也能找到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一个最大的问题,老觉得中国是最便宜的,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去想,实际上真应该考虑到现在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管理能力上了一个层次,应该思考比中国更便宜的地方,去进行我们的产能转移。


第三,大家觉得现在好像是区域化布局,从产业安全的角度一定会发生。这一次疫情让很多政治家有了100个理由说,你必须回来,否则我就认为你不是好公民。



你们只知道其一,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产业发展的快速进步,产品快速迭代,消费者对于定货就想要拿到。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满足消费者最大的迭代,比便宜更重要。


我定了这个东西明天就到货了,或者两周之后才到货,很多人就因为这个东西就把这个单取消了,这部分被疫情放大的局部化布局,是误导大家的,没有疫情没有逆全球化,很多大企业也正在思考对于周期比较长,快速反应快速的东西,就做布局。


为了满足快速的市场反应,这部分时间的缩短带来的成本增加,远比时间的变长丢掉市场更可惜。



敞篷车没有未来



魏建军的氢能生意经:淘金热中卖铁锹



SK与LG在美掐架,中国电池厂商受益?



汽车鄙视链,神车、爆款、明星车、网红车、及格车



其实不太多,小米造车的路径选择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