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斥普洱到痴迷普洱,中间隔了一个老班章
每周一至周日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2017年3月,从月初到月末,茶人的朋友圈同时被32万老班章茶王树开采事件刷爆。一直到今天,都还有人时不时谈起这件事,有人说这纯属炒作,也有人觉得物有所值。时间再往前推,今年春节间,我们推送过一篇《以茶供佛,茶禅一味》的文章,这场活动的主事人和32万老班章的买主是同一个人,他是在上海经商的潮汕商人杨尚燃。
杨尚燃一直很淡然,拒绝了很多媒体采访,2017年5月27日,昆明翠湖边,《茶业复兴》专访了从上海过来的杨尚燃先生,两小时的交谈,32万的老班章不是我们聊天的重点,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喝工夫茶长大的人,是如何痴迷于普洱茶的。
对普洱茶,我一开始是排斥的
▽
5月27日上午,杨尚燃照例去圆通寺拜访了老朋友,中午12点,他准时出现在了我们约定的地方:一个环境宜人的餐厅,主食过桥米线,与杨尚燃同行的还有几位从上海一道过来的朋友。
两个小时后,他们就要动身去机场,乘机前往版纳茶山。
在包间还未坐定,杨尚燃连忙安排工作人员去冲泡他随身携带的“品味布朗”,茶叶放在一个很精致的小罐子里,罐子很小,最多能放两泡茶。杨尚燃身材偏瘦,步伐轻快,谈起茶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祖籍潮汕,在上海经商,我接触过很多潮汕人,“茶”是他们身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喝茶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工夫茶。
这位喝着潮汕工夫茶长大的杨先生并不是天生的普洱茶爱好者,让我们好奇的是,一个潮汕人,是怎么爱上普洱茶的。
▲杨尚燃在云南茶山
“对普洱茶,我一开始是排斥的。” 杨尚燃回忆起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喝普洱茶的感受。他第一次喝到的普洱茶,是菊普茶,是在广州吃广式早茶的地方喝到的。
从小喝着潮汕工夫茶长大的杨尚燃,对茶的香气和口感都比较挑剔,“浓厚”是他对喝茶的一个重要要求,与普洱茶最初相遇时,他觉得这个茶并不怎么好喝,还有一股霉味。与其他茶相比,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普洱茶的体验并不美好,可能是普洱茶本身多变且难以捉摸,也有可能是没遇到对的茶。
2006年,普洱茶经济最火的时候,杨尚燃开始经营普洱茶生意,但那几年他并没喝到特别满意的普洱茶,只当生意做做而已,在生活中,还是以工夫茶为主。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机缘,让杨先生迷上了普洱茶呢?
一杯“大白菜”,与老班章结缘
▽
2011年,杨先生喝到了一款名为“大白菜”的普洱茶,正是这款茶改变了他对普洱茶的看法。“ 这款茶入口浓厚,唇齿留香,回甘生津迅猛持久,我还从来没有喝过这么有特点的普洱茶”,7年后,当他回忆起这款茶,眉开眼笑,这款茶带给他的愉悦感可想而知。
“大白菜”的名称,来自欧盟有机认证的标志,这个标志的外形很像一棵大白菜。2000年,勐海茶厂开始用班章料制作这款茶,茶园基地就在老班章,这款茶至今还是江湖传奇。
当时喝了这款茶之后,杨尚燃就连忙打电话联系黎明茶厂的老朋友,询问是否有班章的料,他都想尝一尝。那年黎明茶厂的班章料并不多,2008年、2009年、2011年三个年份的毛茶加起来不到2吨。经过认真的品鉴,他们用这批不同年份的毛料拼在一起做了一款纯料班章茶,命名为“品味班章”,最后出品了4536饼“品味班章”(限量制作)。
“当时之所以用‘品味’二字,是我觉得我们还是一群有品味的人,虽然那时候接触的普洱茶有限,但我喝茶已经喝了很多年了!”杨尚燃笑着说。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品味斋
做了品味班章之后,考虑到老班章的数量有限,成本太高,同时单一山头古树茶的转化有待考验,在同好鼓励下,他采用集老班章、班盆等山头古树头春三年毛茶拼配了一款“品味布朗”的普洱生茶。“品味布朗”出品以后,得到了不少高僧大德的加持,题赠“茶香禅悦”、“喫茶悟人生” 、“无量自在”等禅门上语。
▲杨尚燃与圆通寺住持淳法法师
一箪食,一杯茶,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你现在还喝潮汕工夫茶么?我问他。
“现在的时间都留给普洱茶了”他笑着回答。
从班章茶王到品味布朗
▽
2011年,杨尚燃第一次去班章村,他看到茶中有树,树中有茶,生态很好。这一次上茶山,让他对普洱茶又多了几分了解,对普洱茶的情感也更深了。
2017年,那棵被无数人围观的班章茶王树,被杨尚燃做成了五饼“品味布朗”系列茶饼,他并没有做一款“班章茶王”的茶。
▲32万班章茶王采摘现场(上)以及这些原料加工而成的5饼生茶(下)
在杨先生看来,与茶的内质相比,包装其实并不重要。
“我是想告诉大家,包装上写着老班章的,不一定是老班章。而且班章本身也属于布朗山系嘛!内质比外包装更重要!” 杨尚燃喜欢班章,并不是因为它的命名和名气,而是喜欢班章茶的口感和内质。这一点,那些班章茶的追随者们应该都深有同感;这一点,许多痴迷班章茶的人们未必在意。
董桥在《说品味》一文中曾写过,“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
当“品”去“品”何止千里的时候,我们在品的是什么呢?
做未来的生意
▽
“茶有好坏之分,正如画有高下之别,虽说我们拥有的,大多是后者……真正的美,必定恒在自身之中,此一艺术与生命的法则,既简单又根本,社会大众却一直无法明了,人们因此承受了多少损失呢?”这段话来自冈仓天心的《茶之书》,饮茶一事与审美、与哲学有很大关系,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去定义美与丑,好与坏,而是努力去接近审美对象的类型与本质。
杨尚燃着迷于字画收藏,他的每一款茶品命名与题字都有来历。他收藏、研习过的每一幅书画作品,都影响着他对茶的审美。杨尚燃2011年创立的“尚燃藏茶”和“品味”系列,灵感都是做收藏品的思维,来源于他的艺术审美,普洱茶的审美,是综合的。
▲“品味布朗” 韩天衡篆刻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谈到,人类潜能的开发,到了极致,是去发现和发展每一种“物质之性”,这种“尽物之性”,即是创造,是天地之化育以外,唯一可以与天地动力并列的第三种创造力。
对于杨尚燃而言,他对茶的理解和审美,以普洱茶为界,不断地去发现、去创造、去达到极致,用艺术收藏和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对普洱茶这件“艺术品”的塑造。
“我要别人20年、30年、50年后都认可我现在做的茶,要赚钱是不会这么做生意的,如果真要讲赚钱,我想我更愿意赚未来的钱。”离席之前,杨尚燃先生说了这番话,意味深长。
下午两点,杨尚燃和他的朋友们准备离开,前往机场。他起身时看到餐桌上还有糕点没吃完,他说这要打包走,一会喝茶喝饿了可以当茶点,不能浪费。
文|茶业复兴编辑部
图片由杨尚燃先生提供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