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马云爸爸的演讲能力,为何如此逆天?

2017-07-05 小人物大超哥 小人物大超哥


马云爸爸的演讲功力之深厚,无愧于他“风清扬”的称号,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他的演讲水平,是如何炼成的呢?这里我们深度剖析一下,从中或许可以得到自我提升的捷径。

马云的一整套表达模式——从属于他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都处在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不同的训练集中提炼出一套自己的体系。

从少年时期的外宾导游到后来的学联干部,再到后来的大学教师,直至后来的企业领导者,他的表达风格实际上是糅合了不同经历的积累。

当然,做到他这个级别的人物,全球影响力也是国家领导人级别的,所以四十五岁以后的气场开始向官本位靠拢,以至于在2016年乡村教师晚会上和宋小宝客串小品,其出场的姿态都像极了一个官员,尽管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自己二十年多前的老本行,但显然已经回不去了。

因此,官派是马云“话风”的最后归宿。

但仔细分析马云的演讲,你还是会发现多种风格的痕迹。

譬如马云的演讲很少严苛的扣题,一般是漫谈性质的——由一件小事说起,然后天马行空胡侃一通,最后扯到主线上。

这种风格的演讲者多半有较长时间的教师经历,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一个不会讲段子的老师很难受到欢迎,而中国的课堂又是教师训练口才的天然土壤,因为应试教育很枯燥,没有什么趣味盎然的实践教学,课堂段子便成了唯一的润滑剂。

这方面登峰造极的是袁腾飞,此人由于是历史老师,所以段子占了其课堂内容的80%以上,而另一位老师罗永浩,直接造就了新东方的段子文化,段子成了老师绩效考评的一个间接因素,因为它和学生受欢迎程度挂钩。

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上时常见到的某种能扯的老师,经常从A点扯到B点,再从B点扯到C点....最后他还能从Z点扯回到A点,你不佩服都不行。马云也是这一类老师。

传统的中国企业家多半是实干家,最怕讲话,三句话恨不得一句话讲完。

唯独马云不怕,某种程度上他要感谢这段教师经历,因为阿里巴巴早年的推广,早期的国际站的外贸客户见面会到后来的网商大会,有点类似于歌星的巡回演唱会,全国各地开专场,全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

那个时候马云的神已经造出来了,全靠他压场,他从来不打草稿,直接就上,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

第二个是他更早的导游经历,这个也很重要。马云在国外的演讲以及和外国人士的对话模式完全是百分百切换的,从说话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个“条件反射”如此自然是早年的习得,和澳洲友人长达数年的深入接触和访澳的经历让他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待人接物的方法。这一定程度上甚至锻炼了他察觉受众情绪的能力,让他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合适的反应。

譬如在妇女大会上,马云会提到阿里巴巴女性员工的比例非常之高,进而得出“阿里巴巴的成就是女性的成就”这样片面但讨喜的无伤大雅的结论;和阿汤哥见面会,蒋小涵主持的那一次,马云就说自己以前看过《壮志凌云》,但是明显搞错了时间,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然而《壮志凌云》上映的时候马云已经上大学了....;在贵阳,马云就扯了一个茅台酒的冷笑话,然后通过黑蜀地的交通闭塞来捧贵阳的逆袭;到任何大学,马云都要提一句“XX大学是我当年非常想考的学校,但是当年我考不上。”通过黑自己三次高考的经历,来顺便抬高了一下贵校,拉近了距离。马云总是能够针对场景和受众做出个性化的台词定制。

除此之外,马云的演讲里还有一股魔力,有一种鸡汤+鸡血的号召力。之前在一次饭局上遇过一位大叔,他和马云很久以前就认识,说到马云这个人很喜欢结交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后来我们也知道有李一王麟这样的大师,早年浙江传销盛行的时候(那时候还是传销还是一个时髦的事物,还没有被禁止),马云也遇到了一些这个行业做的比较大的人物,就研究他们的洗脑讲座,从中吸收一些长处,比如煽动性的暗示,激励式的手段等等。

这些方法在早年马云的内部讲话中特别明显,后来随着年龄渐长,他慢慢地放弃了这种风格,但还是能够流露出一些痕迹。因此,马云是一个很擅长从不同人身上学到东西的人,甚至是一些歪门邪派,他都能看到闪光点,并且为我所用。

所以在李一道长被扒皮的时候,马云公开的表示不满,“我有这样的朋友怎么了?!”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马云还很擅长话术中的太极推手,面对媒体的提问,他总能跳出问题本身,站在一个拔高的角度来解构问题,时常让提问者忘了自己提了什么问题。

其实60后的口才普遍很差,很多人上去讲一个祝酒词,就五六句话,居然还要秘书把打印好的稿子递给他念。

相比之下,马云这样的口才帝,真的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最近看到的某郭姓敏感词先生,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口才唯一可以跟马云爸爸一战的60后企业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