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眼泪绷不住了......
你记得520和521
但是,你记得522吗?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
在湖南长沙逝世
享年91岁
引国人悲恸
“明天我又要到田里去
第一个动作
就是到田里去
下田去、下田去
辛苦是辛苦一点
乐在其中”
袁隆平爷爷生前
总是奔波于田地间
转眼两年过去了
每当我们捧起这碗香喷喷的米饭时
还是会想起这位躬耕田野的袁爷爷
“种子选手”袁隆平
袁隆平生于1930年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年轻的袁隆平
曾亲眼见到倒在路边的饿殍
十分痛心
报考大学时
袁隆平选择了“学农”
“吃饭可是天下第一大事
不学农,人类怎么生存?”
即使父母担心学农太辛苦
也依然尊重了他的选择
他一生致力于
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他的梦想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为此,他奋斗一辈子
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
看到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
袁隆平被这些景象深深刺痛
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
于是
他转而从事
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工作
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不让老百姓挨饿
1961年7月的一天
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
当时
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
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
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此后他耗时9年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
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这样形容袁老:
“杂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里,
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
1968年春天
袁隆平和助手们把精心培育的700颗
雄性不孕株种子撒在试验田里
这些种子不负众望
长出了嫩嫩的幼苗
一切都看起来欣欣向荣
然而,意外发生了
袁隆平的700棵秧苗
一夜之间被人拔了个精光
这可是袁隆平自1964年以来
一期又一期
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
这就意味着
四年来的研究成果全都泡了汤
袁隆平跌跌撞撞地回到家
一头晕倒在了妻子邓则怀里
晚上噩梦不断
一直念叨着“秧苗啊秧苗”
这个乐观的男人第一次感到绝望
面对莫名而来的骚扰
袁隆平十分后怕
再有人来捣乱怎么办?
1967年,袁隆平在试验田介绍雄性不育水稻
强忍悲愤的袁隆平
开始在学校里四处奔走
他又像当年寻找水稻的劲头
执着地寻找起来
直到事发后的第四天
在找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后
他终于在一口井里
发现了自己的试验秧苗
这五棵劫后余生的秧苗
挽回了袁隆平四年的心血
也再次挽救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和助手带着从枯井
捞上来的5棵幸存秧苗
离开安江农校
离开妻儿老小
他们跑遍了
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广西
两年过去了
依然没找到雄性不孕株
有一年
试验田所在县城发生7.2级地震
他冒着生命危险
从将要坍塌的房子中抢救出水稻种子
当时人们纷纷撤离
但是他却不肯走
为了守护种子
他在水稻田边的泥水地铺上草席
整整住了三个月
1970年11月23日
他们终于在海南南湖农场
发现了一株非常合适的稻谷
通过检测
袁隆平确定这就是
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袁隆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后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0年11月23日,冯克珊、李必湖(当时为袁隆平助手)在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图片来源:国际稻都网)
西方国家听闻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先是震惊、质疑
等确认后,赶紧打听是谁
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名乡村老师
“日本人是很骄傲的
但是在水稻面前他折服了
不如我们”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
在生产上成功利用
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他不是在稻田里
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
转眼1988年
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
这是国外人眼中的“东方魔稻”
让他们吃惊又羡慕不已
美国、德国、法国等等
几乎全世界国家
都在排队请袁隆平讲课指导
东南亚的印尼
杂交水稻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
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隆平稻”
198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
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证书和奖章
但他却没有被各种荣誉堆得高高在上
坚持在一线做科研
“我如果不在家
就一定在试验田
如果不在试验田
就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也是他最真实的生活
在获颁“共和国勋章”之后
袁隆平第一时间表示回去就下田
为了方便他下田
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
安排了一块试验田
这块田从此就成了他的“心病”
袁隆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
“我待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曾经有记者问他
“一直支撑着您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
他说:“我就是这样的人,
就是要挑战自己,想能有更多的突破,
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袁隆平说:“我跟你说啊
累肯定是累的
但是一到了我们超级稻的田里面
我就兴奋起来了,就不累了
不亲自下田不行的
不能隔靴搔痒啊!
必须要到现场亲自看”
袁隆平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只有一个
他曾说:“我培养研究生啊
因为是搞水稻的
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
不下田,我就不培养
我说电脑很重要
但是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
书本知识也很重要
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
你必须到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出来”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攻关方面成就斐然
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个
很率真的人
活得真实
也活得很丰富
当年一幕幕幽默风趣地问答
让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帅不帅?”
“帅!”
“我上班下班不是按规矩的
我不打卡的
自由散漫呢!
我是特殊的!”
您还坚持打排球吗?
“打!everyday!”
生活中的袁隆平很朴实
他有一个“怪癖”
专挑便宜货买
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
在科研方面,他却“大手大脚”
拿到奖金
袁隆平就想着怎么花到科研上
去支持农业发展
2016年,首届吕志和奖
向袁隆平院士颁授
“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
并奖励了2000万元港币
袁老并没有把奖金用在自己身上
而是全部投入到了
他最热爱的杂交水稻研发
他说:
“有了经费后
我就可以买更多的肥料
请更多的人员,发展杂交水稻
使水稻达到更高产量”
病危之际仍心系水稻
2021年5月22日
湖南长沙细雨凄迷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
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歌曲
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
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
但他还能讲话时
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
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把杂交水稻推广好”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
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
“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
他急了
“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
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
“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
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网上流传的一张聊天截图显示:
在他有意识的时候,只问了两件事
一件是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
一件是问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
说大家辛苦了,不要太费力气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
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坚守
家人回忆说:
老爷子喜欢乐呵呵的,爱热闹
他走的很安详,是笑着走的
他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还会继续陪着我们
有一位网友说:
爷爷就该活成一个神仙
天天开着他的小车穿梭在田间
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
带着他的小猫守着他的田……
一个被感动的博物馆
在湖南长沙有一座
隆平水稻博物馆
地址在芙蓉区浏阳河东岸
人民东路668号
博物馆的造型俯瞰
为5粒金黄的稻谷
寓意着五谷丰登
有网友发现博物馆的发票上
有写给袁爷爷的话
“您的'禾下乘凉梦'和
'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正在慢慢实现呢
我们也会好好工作
好好吃饭
好好生活
依然做那颗'好种子'”
雕像前摆满了游客敬献的鲜花
在袁爷爷的脚印雕塑前
网友感慨
“谁能想到这萌萌的小脚丫
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位老人坐在凳子上看了许久”
每一位游客把对袁爷爷的怀念
寄托在了这间独属于袁爷爷的博物馆里了
这是教科书最后一次改版了
前段时间,有网友晒出
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
袁爷爷的相关文章
其中最后一段内容的变化
让网友直呼泪目
↓
↓
从“依然活跃在
实验室和希望的田野上”
到“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
杂交水稻事业”
“最后一段再也不会改版了”
“没点开图就鼻子一酸”
教科书不再改版了
教科书里袁隆平是1930-2021
但每个人心里
袁爷爷是1930-永远
我们演奏一曲《我的祖国》给您听
除了科研
袁隆平最爱的就是音乐
而且特别喜欢小提琴
他认为小提琴的声音
是“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
袁爷爷曾在单位的新年团拜会上
娴熟地用小提琴演奏过《小夜曲》
也曾在一个全国性的大会上
公开演奏过李四光的作品《行路难》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袁爷爷曾用小提琴演奏《我的祖国》
袁爷爷
离开我们的第二个清明节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
一位青年在袁隆平雕像前
演奏袁老生前最爱的曲子
《我的祖国》
袁爷爷雕像前摆着稻穗
上面别着团徽
别着孩子们的思念
听您的教诲
我做一粒人生的好种子
2022年12月5日凌晨3点
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
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运抵北京
其中包括中国空间站里的水稻结出的种子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
“从种子到种子”
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太空水稻结出了种子
多希望这个好消息
袁隆平爷爷能听到……
从袁隆平的“粉丝”到同事
从一个普通实验员到课题的主持人……
十多年来,韶也始终把科研方向
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做实“藏粮于技”
韶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经历过艰苦年代的爷爷奶奶
常对他说:
“袁隆平太伟大了
他解决了我们吃不饱饭的问题”
就这样,袁隆平这个名字
就像一粒种子
播在了韶也的心里
2010年11月
大学毕业的韶也进入了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晃十多年过去
韶也成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韶也在课题老师的带领下
利用该技术创制了
“莲两优1号”和“韶香100”
这也是世界首次在M1代
进行目标突变筛选并获得成功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
生产试验技术负责人罗志强
曾不被村民理解
他一年300多天泡在田间地头
有人说他种不出巨型水稻
他却将稻子养得比人还高
雷雨夜,田间工作险被闪电劈中
高温天,喝解暑汤也要坚守田埂
每粒种子都是老一辈的心血
袁爷爷的梦想有人在接力
他的事业有人在传承
每一位水稻研究者
把对袁爷爷的爱戴与缅怀
蕴含在每一粒稻谷中
有衣穿、有饭吃的日子
会一直继续下去
不论过去多久
只要端起手中的饭碗
我们还是会想起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的袁爷爷
会把他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代代流传
……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
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一别两年
金黄的稻穗,请转告他:
袁爷爷,我们想念您!
编辑 | 青年君来源丨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央视新闻、央视网、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青年湖南、@人民日报、网友评论等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近期热文回顾
1、毒性极大!见到请立即报警
2、这个夏天,别再做“孤泳者”!3、中国—东盟青年发展论坛:科技为青年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近期热文回顾
1、毒性极大!见到请立即报警
2、这个夏天,别再做“孤泳者”!3、中国—东盟青年发展论坛:科技为青年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点亮 ,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