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今天,记住他们!

广州青年
2024-09-01
今天
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
这些历史不能忘、不敢忘!



为什么是9月3日?



1945年9月2日
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
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新华社发

1945年9月3日
被全世界公认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

毛泽东题写的庆祝抗战胜利题词,刊登在1945年9月3日出版的《新华日报》第二版。

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1949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
曾将8月15日
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了通告
将“抗战胜利纪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4年、3500多万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这是当时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新华社发
78年前的这一天
每个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

为了这一天
中华民族浴血奋战14年
3500多万同胞伤亡

为了这一天
无数先辈们
为了国家之存、民族之续、人民之安
做出了伟大牺牲

河北平山县民兵埋设地雷配合主力作战。新华社发(石少华摄)

幸存下来的战士们
见证了千百战友俱往矣的昨天
也见证了
日寇低下头颅的那一天



这些英雄事迹请讲给孩子!


每一位抗战老兵
都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

 曾晖 

2012年9月12日凌晨
广州最后一位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
十九路军102岁老兵曾晖去世

曾晖是增城中新镇福和茅田村人
曾是抗日名将蔡廷锴贴身卫士
淞沪抗战后,他随部队转战各地
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等著名战役
身负九处枪伤

曾晖身上最严重的枪伤
是一颗子弹从心脏位置上方穿透后背直打穿左胸
躲过数次劫难后
他说自己并不后悔
“不愧对战友,不愧对国家,
不愧对自己当兵的初衷,就不后悔。”


 郝财旺 

郝财旺出生于1929年,1944年7月入伍
194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别人问起他当时为什么要参军时?
他大声答道:“打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

郝财旺在淮海战役的枪林弹雨中不幸负伤
右胸被打穿了一个大洞
“当时,我身受重伤,
被放在棺材中救治,
如果救不活直接盖住棺材盖,
还好我挺过来了!”郝财旺说

如今,郝财旺右胸上的大伤疤清晰可见
这个战争留下的伤疤也是他最光荣的军功章


 柯愈金 

老兵柯愈金
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军的战士
23岁参军,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
柯愈金在缅甸经历了惨烈的松山战役、八莫战役
抗战胜利前
一路收拾日军残余部队,打的都是胜仗
1945年,他从缅甸回国,并来到广州

在广州,他亲历了日本投降仪式
当时,在现在的广州人民公园附近
他和战友们向空中鸣枪,漫天震响,庆祝胜利
  “把全部的子弹打到天上,真的很轻松!”
老人说那是他最兴奋的一天。

2014年7月,柯愈金以93岁高龄
重走抗战胜利时抵达广州的路线
回忆他跟随部队奔赴广州接受日本投降仪式
沙面、人民路一直到人民公园……
当老人重回旧地
眼中重现往日的光彩
激动时,老人更是扔掉拐杖
颤颤巍巍操正步敬军礼

2016年的一个早晨
柯愈金老人因结肠癌晚期出现转移
在广州黄埔珠江村的家中去世

回望一生时,柯老曾说:
“人生最难忘的事情就是打仗,
唯一的目标就是消灭敌人。”
而他最大的希望
则是人们能记着他们这些老兵
虽然老兵渐渐都走了
但历史不要把他们彻底遗忘


郭玠

1921年出生的郭玠,在读完了小学、初中之后
读高中时伴随着日寇的占领
不得不一次次随着学校迁移

“当时,日寇的飞机经常会对城镇轰炸、扫射。”
郭玠回忆说,那时根本没有办法安心学习

1940年,在日寇的轰炸机的轰鸣声中
19岁的郭玠离开了未能毕业的学校
毅然投奔新四军参加革命

郭玠老先生戴着三枚他最得意的勋章留影,这三枚章分别是:抗战胜利60周年勋章;抗战胜利70周年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勋章。

1943年到1948年
郭玠在东海县工作了五年
在这里,他认识了与他相伴一生的妻子刘凤梅

“那时斗争紧张、生活艰苦,
我们约定,不打败日本不结婚。”
郭玠回忆说,当时在东海工作的五年
他和刘凤梅共同工作,相互了解,建立了感情
但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他们
坚持要等到抗战胜利
才结婚成为革命伴侣


“1948年4月,我被编入南下干部二大队,
同年10月,被分配到新建立的
中原桐柏区党委办公室任秘书,
1949年3月调往
南阳地委办公室任秘书组长,
1951年离开河南继续南下,
被分配到位于湖北武汉的
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
1952年,来到南下的终点——广州。”
郭玠说,广州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昔日老兵一个个老去
凋零的是肉身
不朽的是精神
今天的中国
再也不是1937年的中国
这和平,来之不易

今天
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还原属于他们的荣光

致敬老兵
致敬永不妥协的抗争
更提醒你我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这些历史
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丨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南方+、广州日报、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央视网、南方日报、广东省总工会、大熊历史
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近期热文回顾


1、广州结束防汛应急响应!台风过后要注意这些↘️

2、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开学第一课的关键三句话

3、“苏拉”路径再调整!今日20时起,进出广东省列车全部停运!


点亮,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州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