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他,把地种出“科技范”!
在从化区艾米稻香农业园的田间地头,一名“95后”青年正在巡查稻田、培训农民使用数字农田系统。
为了推动当地农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他已在农业种植一线默默耕耘了5年时间。他,就是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技术员肖德星。
🍀🍀🍀
在田野间完成“新农人”蜕变
“我是在韶关农村长大的,面对田野的时候总有种很亲切的感觉,所以选择了一份农业相关的工作。”
2018年,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毕业的肖德星应聘加入了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活跃在稻田中的农业技术员。
刚从学校踏入农业生产的真实场景时,肖德星既觉得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刚入职的时候正好是农忙季节,经常忙到凌晨才睡觉,早上六七点又要起来工作,那段时间身体和精神都很疲惫。
尽管忙碌,但看着周围金黄的稻田里热火朝天的丰收盛况,肖德星还是暗暗给自己鼓劲加油,“当时看到国家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力投入,我就觉得农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年轻人愿意扎根农业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未来农业发展肯定需要更多高新技术来支持,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在接纳新事物方面会更有优势。”肖德星提到,自己所在的企业大部分员工都为“90后”,这也给了他沟通更顺畅、创造更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为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各地乡村引进产业与人才。
越来越多的乡村企业正在同时涉足“一二三产”,更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被政策吸引选择返乡发展,这让肖德星很是惊喜:“对乡村来说,产业与青年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区域优势。”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不断赋能农业基础建设,肖德星亲眼见证着农业种植从自己小时候尚需“面朝黄土背朝天”发展到如今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已广泛普及到农田中;亲身参与水稻从种植到丰收的全过程,更是让肖德星成长为了一名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农人”,这让他颇为自豪,也帮助他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方向。
🍀🍀🍀
“大数据”赋能农业种植发展
“每天我都会去观察一下田里禾苗的长势是否正常,还要监控农作物有没有出现病虫害。”每天一早,巡查农田、记录农作物状态是肖德星的日常工作,在完成基础的观察后,肖德星还会就目前稻田的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环节,他有一个得力的“帮手”——一个个2米多高的5G数字采集站伫立在农田里,帮助工作人员采集光照、土壤、湿度等数据并发送至终端进行分析,终端能通过对数据的监测及时发现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以前的农民学技术都是靠上一辈手把手教学,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农业科学概念,我们希望能通过数字农田系统给予刚踏入农业的‘新农人’更高的容错率。”肖德星不无自豪地说,数字农田系统是一项生态“大数据”,除了能“护航”农作物生长,还存储着多套种植农作物的详细“教程”,为农户带来更科学的种植体验。
肖德星为当地学生开展粮食科普
然而在试点推广这一系统的过程中,肖德星与同事们发现,当地从事农业种植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使用更新迭代较快的数字设备对他们来说难度颇大。
为了帮助农民们解决这一问题,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覆盖数字农田的地区设置了服务团队,面向当地农户开展教学并听取他们的经验和意见。肖德星也是从化地区服务团的一员,除了培训农户,他还定期向农户们科普种植事项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5G数字采集站
在2021年召开的共青团广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彼时作为参会代表的肖德星表示,希望能在未来工作中结合从化当地特色推动数字农田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之翼。
距离肖德星说出这番话已过去了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肖德星与同事们依托从化得天独厚的生态应用场景,不断试验、升级并推广“数字管田”技术。
据肖德星介绍,目前数字农田项目已“走”出从化,在广东、浙江、山东、贵州等地超50万亩水稻田落地,为超过3万户种植大户提供农田数字化改造升级服务,输出近8000套定制化种植方案,获得各地方政府和种植大户的认可!
编辑 | 青年君记者 | 陈天旭原创 | 广州青年(ID:gz_gqt)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