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下了全国第一!还能“飞天遁地”!
今年以来广州各区气象代表站的平均雨量相比常年异常偏多,接连的暴雨让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运维工程师李濛和同事们更忙了。
勇夺全国电缆竞赛“金牌技工”
2018年,李濛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供电局工作,从事高压电缆的运行维护工作。
尽管专业对口,但起初在接触电缆专业实操时,李濛还是有点无所适从。李濛说,幸运的是,单位提供了各种渠道帮助员工快速提升:从常态化的技能培训及技术交流、到技术技能双线并行的师带徒机制、再到定期的自主检修和实战联合培养。这也让他很快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自己动手的转变。
2019年,广州供电局迎来了110千伏棠茶线的自主检修,这是李濛第一次参加实战工程施工。“想到自己做的电缆头将要深埋地下30年,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我内心既紧张又激动。”李濛说,他负责完成了核心工艺环节——电缆断口的处理。然而到了下一步的打磨环节,他却犯了难。由于对这项工艺掌握得不好,最终李濛没敢自己上手,而是交给了经验更丰富的老师傅完成工作。
“这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激励着我在后来不断奋进,勤学苦练打磨技术技能水平。”李濛说,在前辈们的指导下,他一路“打怪升级”,先后参与了多项工程实战以及各类技能竞赛。
在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电力电缆安装运维职业技能竞赛中,李濛更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一举斩获个人一等奖、团体一等奖,取得“中国职工技术协会金牌技工”的称号。
飞天遁地的“电力人”
入行前,李濛也曾对电力系统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象中,我们的工作环境可能会是宏伟高大的办公楼里。”李濛说,真正踏入工作岗位后,他通常都是在电力生产现场忙碌。
在城市里各个繁忙的施工工地、在路边的电缆沟和电缆井、在崇山峻岭里的铁塔上,李濛和同事们都练就为飞天遁地的“高手”,上能到几十米高的铁塔搞检修,下能到数十米深的电缆隧道做施工。
在日常工作中,李濛是一个对技术问题兴趣浓厚的人,乐于花时间去钻研思考,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7月25日晚上11点,220千伏犀永甲线因本体故障跳闸。作为线路的“设备主人”,李濛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因为电缆线路都是埋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对于电缆故障,第一要务就是定位到故障点。”李濛介绍,这时往往需要对电缆施加高压信号,在故障点产生放电,工作人员戴着专用听筒去捕捉放电的声音来进行定位。彼时正值广州最热的盛夏,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下,好几台故障车都因长时间工作导致过热先后“罢工”。
“我们一定要找到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李濛说,经过一天两夜的连续奋战,最终成功定位到了故障点。“开挖确认寻找到故障点的那一刻,兴奋感和成就感满满。”他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获得的这种成就感不断支撑着他前进。
“李濛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这孩子做事认真细致,有想法也很靠谱。”李濛的师傅刘东林说道。
“像绣花一样做电缆”
高压电缆是一个精细而又复杂的专业门类。“我很幸运,入职不久便分到了广州供电局输电二所电缆班组,并跟随前任班长陆浩臻师傅学习过一段时间。”李濛说,陆浩臻是全国劳模,更是一名在一线摸爬滚打40余年的资深电缆人,他有一句口头禅:“像绣花一样做电缆”。这句话也成为李濛心中一直信奉的箴言。
如今,作为技术技能专家,李濛也开始为新员工讲解技术要点。“我们的汗不能滴在电缆本体上的,所以要在头上、脖子上裹着毛巾。”在220千伏犀永甲线抢修现场,李濛叮咛跟班学习的新员工:做接头是一门手艺活,不仅要耐得住性子,更要经得起锤炼。
工作后,李濛柔软的双手早已磨出细茧,万家灯火璀璨的背后是他和同事们日复一日的守护和艰辛付出。
“领奖台上站上去的是一个人,但是背后有一群人的支持和帮助。”李濛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广州电缆人”,自己只是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名代表。
他表示,未来,自己将牢记作为一名广州电缆人的初心与使命,锤炼本领建新功,勇挑重担,继续奋勇前行。
来源 | 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羊城晚报、羊城派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让龙舟在碧水上“狂飙”!为他点赞!
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