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墨尔大学”创始人唐宁:唯一的超车道,名为智慧
本期嘉宾:詹唐宁
这是归心之旅第50位专访嘉宾
詹唐宁,中国第一所互联网生命成长大学“墨尔大学”创始人。“美好集团”、“美好活法”等多家平台创始人,社会公益项目“守护大地”发起人。
詹唐宁:唯一的超车道,名为智慧
采写 | 张涵予
图片 | 墨尔大学
四月末,广州。连天的大雨刚刚清洗完这座繁华的城市,大地吸足了水分,温润又安详。不远处就是洲际酒店。它的位置很好,整片场域一点也不喧闹,稳定地矗立于斯。在酒店左侧一层会议厅,160多位来自至少30个不同城市的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主题而来:生命品质。讲者是我的采访嘉宾,“墨尔大学”创始人唐宁。
三月我们刚刚聊了一次,很多人因而对唐宁已有所熟悉(请见专访文章《唐宁:每个人都能活出真实圆满的自己》)。四月下旬,我们再次相约在广州见面。这是我第二次去到唐宁的课堂,今次她的课程主题叫“活出生命品质”。她的第一本书沿用了这个名字。5月12日,《活出生命品质》正式面市,在这本近15万字的作品中,唐宁把她过去多年来的学习心得和实践体悟,毫无保留诉诸其中。
她一向就是非常勤奋用功的人,十多年来经常每天工作至少十小时,精力旺盛,看重效率,也从来不缺点子和创意。哪怕是几年前去学习生命智慧的课程,唐宁的“精进”也令人赞叹。即便自己做主办方,她也常全程学习,“全力以赴给出自己,尊重分享智慧的老师”。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做助教的机会,中场休息时她常站在茶歇区,主动询问学员是否听懂了老师讲的,如果有疑问她会协助来做答疑。
相较于一两年前,唐宁现在的工作效率又提升了很多。每日的管理工作、团队搭建和沟通,线上分享,线下工作坊备课讲课,再加上写书,一件不落。多件事齐头并进很难不叫人焦虑慌乱,但唐宁看上去并没有受到干扰。她说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临在感”。在“活出生命品质”的课堂上,唐宁的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共鸣,“不害怕失去,不期盼得到。不追悔过去,不担忧未来。”全心全意活在此时此刻,牢牢扎根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是她愿意和来听课的人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
怎样从躁动忙碌的“猴子脑”安静下来,进入“临在”的状态?怎样从局限的观念和思维中跳脱,活出全新的有创造力的生命品质?唐宁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学习后总结出的两个工具:觉察与修正。觉察,是如实看到自己脑子里的各种情绪各种念头,只是看见,不打压不评判不对它做什么。修正,在唐宁这里,意味着调整内在对于此事此景的画面。如果遇到一件让自己不舒服、很受挫的事,不是去改变这件事外在的部分,而是通过修正内在对此事的视觉画面,从而外在自然发生改变。当然,更详细的阐述,要去她的课堂或者读她的新书。
所有真切的行动,都源于心灵被触碰。《小王子》中有一句话深入人心:“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唤醒他们对大海的渴望就够了。”在唐宁这里,那片大海就是生命的智慧。因为深深领略到智慧的珍贵和它对生活的馈赠,她发起了“墨尔大学”“美好生活”等多个平台,并主动站上讲台把她所感悟到的分享给听者。“很多人还没有看到智慧带给生命巨大的益处,没有看到如果你全力以赴去做,你的奖赏、回报会有多大。事实上,智慧是人生的底层架构,当你的智慧上去了,你生活各个层面的品质自然就上来了。”
唐宁希望透过墨尔大学,透过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唤醒人们对生命智慧的渴望,唤醒人们对生命品质的追求,从悲伤的受限的剧情里走出来,主动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这条道路,刚刚开始,任重道远,但她没有任何担心。她确信,若一个人在“道”上做事,所需要的任何支持会同步到位,“从输出的角度打磨自己给出的品质,让它越来越精粹和成熟”,只是去做就好了。
对话
对话唐宁:我从不给自己设限,多条道路可以并行
问 | 涵予
唐 | 唐宁
问:你今天提到欲望。我想很多人来你的课堂上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取得的成绩很有说服力,让大家更确信说我也要这样。你觉得从欲望的角度,比如我想要怎样,想要哪些东西,到心中真正有爱,体会到你说的“临在感”,这中间的距离有多远?
唐:一个人越来越了悟的路上没有标准,有可能有的人透过几次顿悟,有一个更成熟的阶段。也有可能你透过一些很大的事件给你一种推动力,突然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感,你下定决心更有勇气地达成某事,激发出你更大的潜能。这些都是有机会体验到的生命版本,所以没有快慢和距离远近(一说)。
问: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学习智慧背后的驱动力其实是为了达成某种成就,是因为某个欲望的话,会不会越走越远?
唐:不一定的。有的时候就像钟摆摆荡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因为某个欲望,就像佛法讲的“先以欲勾牵”,你可能对一个行业感兴趣被吸引,投身其中,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人对你有新的启发,遇到的顾客改变了你的初衷,都是可能的。所以欲望在生命中就是像宇宙大爆炸一样,是一个big bang,是一个推动你往前的力量。如果没有最初那个一点点的欲望,什么都不会发生。
问:现在你生命当中最大的欲望是什么?
唐:最大的欲望是把自己完整的能量、注意力牢牢地放在当下,放在眼前正在经验的这个事情上,百分之百深深扎根在这个事情本身,完整地经验这个过程。你可以称之为对临在的体验的欲望。
问:当我们说到欲望的时候,它一般指的是还没有拥有的一个东西或者状态。
唐:不见得,有的时候是希望越来越好。就像你有了一辆车,你希望有一辆更好的。当我深入到临在的一个状态,我知道还有一个更深的临在状态在等着我,你会越来越靠近那个更深入的状态。对我而言,带着觉知探索,牢牢地临在于当下每件事情里,是我现在很有兴趣的事情。
问:你心目中“最高版本的自己”是怎样的?
唐:我觉得人们是有一个最高潜能的。它仿佛是一个金字塔,有个顶点,这个顶点可以是佛家说的圆满,也可以是爱,是合一,是本自具足。从金字塔的顶点向下延伸出不同的品质。比如有的人在耐心这个品质上有深入探索,有的人是在智慧的面向上很成熟,有的人是其它的品质和美丽,种种。我们都在透过自己的独特生命旅程去探索从顶点自上而下的某一种可能性。
那么,你活出了最高的潜能代表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你在具有你的独特特质的面向或道路上,活出了最为成熟的程度。比如特蕾莎修女在“无条件的爱”的品质上活出了最高版本。比如稻盛和夫在商业哲学上到达了极致。
第二层含义是你不是从源头自上而下活出了极致的100分,而是自下而上回到了金字塔的顶端。这时候,你不是从无条件的爱活出了最高潜能,不是在智慧的层面比如像佛陀活到了最高潜能,而是你本自具足在那个最高的顶点,就像每一朵小浪花的特质都汇聚到这个顶点。你对自身品质的拓展是无限的,你完全有可能在“无条件的爱”的品质上拓展到特蕾莎修女的程度,同时你也完全有可能在“商业智慧”的面向上拓展到稻盛和夫的程度,只不过我们的头脑认为我们是有局限的,我们觉得很难在一辈子的旅程里同时达到。
我从不给自己设限,对我来讲多条道路是可以同时展开的。所以无论当下你设定什么样的品质,你尽量从输出的角度打磨自己给出的品质,让它越来越精粹和成熟。这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问:相对而言你很看重的品质是什么?
唐:因为我原来是急性子嘛,所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花在培养耐心上。后来对我来讲,无条件的爱是一个很吸引我的话题,我也花了很长时候去探索,真的可以无条件的爱吗?真的能够把钱、收益放在一边,从最纯粹的初心去做事情吗?我现在的状态是越来越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尽量在每一个念头上真正做到考虑整体利益,这是我做事所遵循的原则。这是一个过程,就是觉察、修正、觉察、修正的过程。
问:你讲的修正,是修正内在的意识中不完善的地方,或者说种子?
唐:我们要修正的是自己的内在世界,修正自己的意识包含潜意识里所有的信念、定义、观点和视角,先从令你感到不舒服的情绪开始入手。只要你有一个不舒服的情绪,代表这个情绪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对你而言造成限制的信念。这个信念背后是你选择了某些观点,对一个事情采取了某些定义,所以我们去调整它。这是非常积极和主动的,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
所以修正不是找到一个问题或者错误,然后改正它。因为在更高的意义上没有错误,所有来到你生命里的每个人都是如此正确和可爱,你生命中发生的每一步都是必要的阶梯,你必须去热爱你生命中的每一步。
问:我感觉这里有一个悖论,如果我全身心地觉得当下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问题,我可能就没有修正的心了。
唐:因为修正讲的是你要如何朝向你真正要创造的下一集的剧情而主动编剧和导演,我们当前还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探索和游戏,还在路上,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还没有说我就不玩这个游戏了。你舍得不玩这个游戏吗?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你可以体验的剧情,还有那么多两个面向的极致情绪,你可以经验所有悲伤的痛苦的,或者是喜悦自在圆满的,如此丰富的旅程,你舍得现在就不玩了吗?它本身就是一场游戏,游戏是说最终一切都是幻象。
问:所以你会觉得你是在帮助大家把这个游戏玩得更开心吗?无论说是更丰盛也好,或者活出更高版本也好,其实等同于把这个游戏玩的更好。
唐:嗯,是的,可以这么理解。学习智慧的过程本身就在揭示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活出更好的品质,就意味着你需要去理解整个宇宙更深一层的运行规律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转的;所有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卡住时是卡在哪里,顺畅的话是做对了什么样的道……我们理解了背后的这些东西以后,的确能够让你在生活中活得更好。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场游戏的话,相当于你掌握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就解码了那个游戏的通关秘籍。
问:你是什么时候很确信这一点:这个宇宙有一个运行法则,而我要掌握这个运行法则?
唐:其实在所有的生命存在里,的确有某种规律。比如大到某个星系完美地在运转,地球、太阳为什么是圆形的,我们的身体之内这么多亿兆的细胞,每天可以新陈代谢,一切的运转里面的确有某种我们前辈称之为“道”的东西。
当你能够去看见在事情表面背后的运行规律时,当你按照那种运行规律去工作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到顺流的状态和你违背道去做事的时候,完全是两种生命的状态。你可以从你的生活情境中去印证到很多东西,就像人的心中一定有某些共鸣的东西。
当你能够顺应宇宙规律去办事的时候,它一定能够迎合人心,很多人会为你做的事情拍案叫绝,拍手称好。人们都知道什么叫好,都知道心里想要的是什么,都知道当被支持被滋养得到爱的时候,那个感受是什么。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哦,透过人们的反应,这件事情我在道上做着,在顺应宇宙的规律在做。
问:当我们说宇宙规律或者道的时候,是很抽象的,似乎离日常生活很远。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说你一直在遵循一些法则的话,它们是什么?你会怎么表述它?
唐:确实这个宇宙中存在很多法则,但是能够在现在去分享的部分,比如一条运行规律是因果法则,这个是大家能够从生活事件中反复被认知到的东西。当然爱也是一个,你会有正能量的感受,你感觉是扩展的。
问:就像你在课堂上说你做一个选择,会问自己是出于爱还是恐惧,你会选择基于爱而出发。这是你遵循的法则。
唐:对,会。我牢牢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我从爱和合一的角度出发,我会如何回应这件事情,我会给到对方什么样的新的支持,然后做出全新的移动。这个就是修正的过程。
问:所以你说的修正是在一个大的法则的指引下,然后按照那个法则去做调整?
唐:嗯,是的。
问:我们很多人听到了这个说法,“我要遵循爱的法则”,可是因为内心不见得真的感知到爱究竟是什么,所以做出的修正仍然不见得是处于爱,可能还是某种私利。
唐:理解。爱和道,是很难被言说和传递的东西,只有透过感受和领悟,以及透过在能量层面上传递,仿佛量子的跳跃一样。比如说,一支蜡烛的烛光如何能够到另一支蜡烛?那你需要拿没有被点亮的蜡烛去靠近被点亮的。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
比如我们靠自己一步一步向前领悟,最终你发现了那个就是道,没有另外一条道路,这个是你可以在自己的生命道路里印证的东西,古往今来智慧的圣人、先人已经在他们的道路里印证了无数遍了。
另外一条稍微快一点点的道路,就是透过量子的跳跃。烛光从这根蜡烛直接点亮那个蜡烛,它需要一个touch(编注:触碰)到心的共振,此时会有一些顿悟的体验。的确“道”很难被言说,不是一个用语言可以去传递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可以用头脑理解的道理或者思维。
当我们来到工作坊,我们透过别人的存在,透过师者being(编注:存在)的状态,能够有机会去经验到一种深深的临在感是什么。这仿佛是一种从来没去过的状态的能量印记,它就像你前方的路标一样,你会更有迫切感地想要主动去探索你的生命。
如果我们是一根被点亮的柴,靠近那个临在觉知的火堆的话,你这支火柴本身的火会烧得更旺,你本身的意识之光就越来越亮。这个是分享所能带来的可能性。
问:你说的临在,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唐:对我来说,以前的状态就是很聪明地在使用头脑,脑袋就像电风扇,像猴子脑,每天呼呼呼地转。但是当你能够更深入在临在的状态,临在对我来说就像一条河流,我的双脚深深扎根在其中,做的所有事情是从心的感觉给出去的。你的能量中心是以心轮作为中心点,能够清晰看见头脑的活动,念头变得比原来更慢了。
以前经常是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然后会“哎,我为什么要那么说”。现在你在说很多话之前,已经先看到了你等下要说那句话的念头是什么,然后你仿佛有一个意识的光照进了思维的海洋。你依然可以使用你的头脑使用智能,但是它对你而言是被你有觉知地在使用的,你的头脑和手脚是一样的,被很清晰地使用着。
问:墨尔的英文More的意思是更加怎样,所以对你来说,让一切更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吗?
唐:这里面有一个哲学上的悖论。从存在的本质来说,每个人已然是圆满的,向来都是美好的。但是从你依然还在体验生命过程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你会发现宇宙、银河、星系都是螺旋的方式在旋转。我们手指的指尖、头顶也有螺旋,花、海螺的背后也有螺旋。那个螺旋的定义就是向上成长、进化。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个向上,就是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但是从真相上来讲,你并没有一个更好的自己,你只要在每个当下存在于这里,你就是圆满的自己,那是我们内在的本质。所以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总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遗忘了自己圆满具足的真相。所以我们要同时兼顾这两个面向。
我们说生命的本质是一个回归的过程。我们是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无论我们怎么翻腾,怎么进化,但永远不要忘记了每一朵小浪花都包含了海洋的特质,海洋的咸味、温度、水质都在浪花之中。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更高的本质就是没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没有一个更好能够比完全圆满更好,没有一个更好比你本来就是的那个更好。
问:对于很多人来说,心里的受伤感、痛苦,多是来自于觉得自己不够好,来自于匮乏感,就像你今天课堂上说的“坑”。我们会觉得我要是拥有的更多、各方面更好我就更幸福了。或许,恰恰是这个“觉得应该更好、更多就会幸福了”的观念让人不幸福。所以教导的重点是否应该是如何让大家体会到圆满具足?
唐:当人感觉到这个不够那个不够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到这样一种状态,要么是评判过去的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成功,要么是通过现状的分析判断,又对未来产生了担忧和恐惧。当人感觉这不够那不够的时候,很难感恩,很难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但是的确我们存在的本质就是丰盛。就像我们上次开玩笑说的,我们连觉得不够的想法都那么足够那么多。真理也好、智慧也好,之所以会成为真理,是因为它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得到印证。
~ end ~
嘉宾—詹唐宁:中大哲学才女,生命智慧导师。“美好集团”、“墨尔大学”、“美好活法”等多家平台创始人,“守护大地”发起人。
近年来,她发起了影响数百万人的社会公益项目“守护大地”;并创办了美好生活方式平台“美好活法”。她最新的创业项目首轮估值四亿元,获得了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先生的战略投资。
在生命智慧领域,她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互联网生命成长大学“墨尔大学”,引进和主办了上百位国内外导师的课程,迄今已陪伴了数百万人次的生命成长。她自身的教学和分享,也令很多渴望探索和成长的人,深获启发。
「归心之旅」诚意推荐
原创专栏 | 归心之旅对话集
探访并讲述那些丰富心灵的故事
Now 归心之旅
就在此刻
回归一颗心
我们 重新出发
专访、转载合作:晓西(微信:xiaoxi36699)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在线购买「活出生命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