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6年以来股市监管舆情分析报告》 (下)

2017-03-02 大瀚团队 大瀚舆情

编者按

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了“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等方面情况发布会”引起多方关注,刘士余主席答记者问引起了一定的舆论反响。前不久,大瀚舆情团队受托,已将针对股市监管的全景式研究成果---《2016年以来股市监管舆情分析报告》报送证监会,接着上期发表的内容“政策解读及各界反响”,小编今天将该报告的核心内容“分析建议”脱敏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期待股市健康发展!


1

大盘指数分析


 

截至2016年12月30日收盘,沪指报3103.64点,深成指报10177.14点,创业板指报1962.06点,自从2016年2月20日刘士余接任证监会主席以来,沪深股指总体稳中有升。


注:图片来自大瀚数据集群中心   


2

大盘走势分析

 


注:图片来自大瀚数据集群中心 

   

从K线图来看,沪深大盘在分析时间范围内走势基本一致,起伏都不大,整体稳中有升,在舆论高峰期大盘呈跌幅状态,深证较上证波动弧度稍大。

 

注:图片来自大瀚数据集群中心


2016年股市大盘有几个重大节点对股市的走向造成了影响。如1月极为短暂却让股市遭受重创的熔断机制、2月20日刘士余接任证监会、6月到11月险资大举入市的举牌风云和十二月底深港通开通。注:绿色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相当于国内主板)黄色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当于中国的创业版(科技类)),蓝色是香港恒生指数。 


3

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及“三个监管”政策舆情分析

 


在上任之初,刘士余提出了“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监管理念,即“三个监管”。在2016年2月20日到2016年7月20日这段分析时间范围内,共有868篇相关舆论,最早的舆论在2016年2月20日发布在新浪网_股市评论,标题为:寄语刘士余:注册制是个好东西,是健康市场的前提。后续舆论主要集中在境内,新闻类型的相关舆论最多,主要来源于搜狐、东方财富网、热点新闻网、中金在线、新来宾网等等几大站点。

 

注:图片来自大瀚数据集群中心  


由图所示,关于刘士余接任证监会的舆情爆发在02月20日。新闻类型的数据较为突出,在02月20日证监会换帅当天的变化最明显,媒体和网民对此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度将事态发展推向最高峰。从时间上看,关于“三个监管”的舆情事态发展趋势较为起伏,刘士余履新三个月以来的监管治市思路作为五月的热门话题,在5月23日的变化最明显,媒体和网民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达到最高点。


4

热点舆情信息源大数据分析


 

新闻类型的数据占了较大的比例,而且网民、媒体的言论多为正面,多数为境内的信息。其中,媒体和网民的讨论,报道集中在新闻和手机网站,分别占69.4%和18.7%。媒体网民关注的信息,多数为正面信息,从统计图看出,正面占80.2%,负面仅占3.9%。

热点舆情信息源参见下表:


5

网络意见和建议


 

1、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用更好的方法引导市场化进程。


2、既然是全面监管,那么作为A股体量最大的投资者——“国家队”也应该纳入监管。


3、中国股市不规范,主要问题根源还是怎么营造和确保公信力问题。


4、现在市场最大的危机事件,是证监会监管人才方面的危机。


5、股市只是一方面,跳出股市看股市,现在整个市场都缺乏信心。信心比黄金珍贵。


6、目前执行的策略,如果能坚持一年,所有人都会感谢刘主席和证监会。当下所有的责难,都会变成赞美。“所有人”最终都会感谢。难点是现在顶住压力,继续执行目前的策略,不动摇。如果半途而废,就难说了。真正明白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是墙头草。


7、实体经济在缺乏虚拟经济的支持下,形成了一种缺血的状态。不打破脱实向虚的趋势,我们的经济体将进入一个死循环。消除虚拟经济的垄断色彩,才是最终实现脱虚向实的重要途径


8、没有退市制度安排,就免不了圈钱嫌疑,与政府赋予股市的融资功能和脱虚向实大大违背,此制度改革一日不推出,圈钱名声就一日没法摆脱。


9、我国与美国的差异在于,银行经营并未迅速恶化(至少表面上未恶化),所以占比迟迟不下降。直至2015年,银行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比GDP增速更慢了,该比重才开始下降。 我们与其抱怨银行盈利不佳,还不如庆幸,经济虚拟化程度缓解了。


10、著名财经评论家、财经名博博主皮海洲:“新股加速发行无害论”不负责任,管理层应正视风险。


11、“应该支持刘主席目前的做法。事实上,目前新股发行的节奏并未影响有价值的股票,而大跌的创业板股票,其大跌之本质源于其自身的高估,与新股发行并无本质关联。如果,高层能坚持目前之新股发行政策和节奏,不出一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走出二十七年以来的阴影,说是获得重生,并不为过。这并非一己之见,而是周围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


12、目前的市场情绪对于新股发行速度有争议,有人认为新股发行过快分流市场资金,导致股市下跌。但新华社出面评价,新股发行能帮助企业直接融资,加快发行速度,可以减少IPO排队数量,有利于实体企业补血。


13、既然2015年千股跌停和16年熔断大跌都挺过来了,留在股市的散户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新股不也在加速发行吗。趁早实施T加0和退市制度,要让改革彻底一点儿吧!


14、有投行人士认为,证监会主席再一次在2017年开年重申了IPO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体现,此后例会上也提到,要抓住时机,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非常坚定。



6

国外专家及机构建议

 


1、在维护大局的情况下,尊重市场供求规律。可继续目前执行的审批之下的“事实注册制”。


2、有进有退、有上有下。到达标准的企业随时可以上市,不再符合标准的企业随时退市。违法者严惩不贷。


3、高盛认为,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荒对亚洲股市构成利好,因此将亚洲股市评级列为“优选”。对于中国股市,高盛认为其涨幅落后于其他亚太、新兴市场,依此将MSCI中国指数由中性上调至增持,并认为该指数12个月内目标价仍有9%的上行空间。

                       

7

2017年大瀚舆情给证监会舆情管理建议


 

2017年,中国证监会的曝光度与关注度仍将会居高不下,个别公司仍有可能处于舆情高发状态。新的一年,中国证监会的舆情工作需要上市公司、行业协会、政府、媒体等主体的协同参与、整体联动与高效配合,坚持常态防治与危机应对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新闻媒体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舆情防治机制,实现媒体公关的全平台覆盖、舆情危机的全面应对以及对舆情危机全流程的有效介入。


舆情防治应坚持常态监测与应急相结合。建议将舆情防治纳入中国证监会公共关系工作的范畴。


1、建立常态舆情监测机制

防患于未然。通过自建或业务外包,展开对中国证监会等相关内容的舆情监测与信息搜集,对于敏感信息与危机萌芽及时进行公关化解。


2、建立舆情危机应急机制

针对突发的舆情危机, 科学应对,坚持问责制、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作、权威证实的舆情危机处理原则,迅速启动媒体公关,修补形象;及时展开善后补救,争取谅解。


3、加强信息公开

以一个声音及时公布信息,让信息更具有时效性与公信力,减少谣言及不准确信息误导股民。信息发布时应注意兼顾受众的喜好,形式要人性化,契合网络媒体传播特性和新形势下的社会心态,并规避形式死板、内容生硬的信息发布。在信息充斥的网络空间和个性化表达的网络语境下,信息发布要以更吸引眼球、网民更能接受的形式出现。


 4、加强动态管理

做好日常沟通工作,抢先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抢先“定调子”,占领第一手解释权。熟练掌握与相关媒体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与媒体展开良性沟通互动,打好媒体牌。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舆情监测,消灭舆情危机的源头。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督促、处置,杜绝舆情危机的发生。


5、遏制谣言,修复形象

利用重点媒体平台齐发声,引导舆论“风向标”;组织意见领袖推出重头文章与股评,实现舆论“强引领”,形成重大互动社区造势“广覆盖”,做到突出重点,立体引导,联动智库与相关机构有效介入,积极响应、快速行动、依法问责、妥善解决。使谣言无处藏身,负面形象快速修复。


感谢杨天南、匡志勇、齐中祥、陈阁、王恩博等专家指导,郭颂、李凤鸣、杨梦莹、李依环、谭玲珑参与!


                                     

                (主编:梅昌雄   小编:胡庆麟)



             你向我走一步,

                             我携你99步万山之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