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11要到了!你自认为的精打细算、讨了便宜,其实是在“犯傻”?

2017-11-08 潘晔 半月谈

人是理性的吗?


双11要到了,早在一个月前,预售商品的小广告已经开始轰炸:


拯救你老腰和双手的扫地机器人、可以装嫩卖萌的保温杯、让你颅内高潮的无线蓝牙音箱……


这些信息不断挑逗着我的消费神经。我有点心动。


但想起家里储物柜里还囤着去年、甚至前年双11的“战利品”,看着这些“要么用不上、要么用不完”的闲置商品,我有点犹豫。


我鄙视自己的购物冲动,对自己不理性的“剁手”行为感到深深自责。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过:


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一辆好车,却因为担心剐蹭舍不得开;去国外旅游,明明没有想买的东西却要以“值回票价”的名义血拼到底;买股票不买对的、不买贵的,只买单价低的股票,到头来账户里一片绿……


看起来精打细算、讨了便宜,

实则是“犯傻”。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了不少经济学经典,为啥自己拿主意总不靠谱?


经济学是启蒙运动的产物,骨子里就很推崇“理性”。很多人着迷经济学,就是喜欢经济学这个理性范儿。


奠定经济学高楼的“四梁八柱”,即经济人假设,也被称为理性人假设,原本是为了建模方便,没想到后来演化成了一种信仰。


人文学者曾经称之为道德败坏的“自私人假设”,认为这个假设是在鼓励人自私,会导致社会越来越糟糕。


面对这个质疑,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见招拆招,很快怼了回去。


他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不是出自于厨师、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我们不要讨论他们的人道,而是要讨论他们的自爱。不是对他们讲我们需要什么,而是要讲什么对他们好。”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人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有理性思考力,并且能够做出最优选择。只要能给人们自由,人们就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这个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说白了就是军事、工程、管理等领域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无论何时何地何况,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选最佳。


也就是说,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如果你是个消费者,就不会乱花一分钱,双11等促销优惠对你一点影响也没有;如果你是个经营者,每一分利润你都要赚,决策失误、一时冲动、错失良机,对你而言根本不可能发生。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会穷极一生以100%的准确率,配置你所掌握的资源,将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种方法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有种极简式的美感,品一品也觉得在理。但当现实之光照入,这样的苛求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法像计算机那样精打细算去作决策,大多数时候,我们是用一种跟着感觉走的理性来作判断。


比如,我们去银行存钱,并不用搞懂“骆驼评级法”“莫顿模型”;在购物的时候,并不需要掌握“预算约束线”“斯拉斯基方程”。我们去饭店点餐,也就是先看看自己的钱包里有多少钱,再想想自己爱吃啥,然后作出选择。


是的,我们的选择其实很难保证完全理性。

那是不是意味着“理性人假设”错了?


今年10月9日,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获奖人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他获奖最核心的贡献就是列举了大量人的非理性行为。


今年72岁的塞勒,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东奥兰治,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评价塞勒,说他在经济学与个体决策的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经济学“更加人性化”。


但主流经济学家对塞勒的贡献视为挑战,把塞勒看成非主流,认为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甚至算不上是经济学。


塞勒获奖后无可奈何地笑称,他说服不了同行们,所以只能“收买涉世不深的青年”,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经济学者接受了行为经济学。


塞勒和他的同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做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受到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存在一些本能的东西,比如厌恶感、嫉妒心、拖延症,这些东西会影响人们的选择。


他们用了一个词“Ir-rational”,来描述这种来自本能的理性。Ir-rational直接翻译成中文,叫“非理性”。但这么一翻译,很容易产生误会。中文中“非理性”的意思,给人一种“错误”“荒谬”的感觉。


塞勒的本意是:人不像传统经济学说的,大脑中有个超级计算机,随时可以算出最优解。人就是跟着感觉走的,我们就是要把这个感觉的规律给找出来,帮助人们作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塞勒和他的团队专门研究各种非理性行为,比如人什么时候会犹豫不决,什么时候会犯傻,什么时候会反应过激,什么时候又会反应不足……


这些研究极大丰富、加深了我们对人非理性行为的认识。可以说,塞勒把经济学重新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


有不少人认识塞勒,是通过他与哈佛大学教授卡斯·森斯坦共同出版一本名为《助推》的畅销书。这本书介绍的是,当人们深陷偏见和非理性中,“助推”如何帮助人们提升智慧,作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助推”的英文nudge本意是“用胳膊轻轻推别人”,而不是用手、用武力逼着别人怎么干。


具体是说,我们不能对个人的选择强加干涉,要给予他足够的自由,通过一些“设计”、稍作一些“调整”,来影响人们决策的过程,引导他们作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


比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通过在男洗手间的小便池上雕刻一只黑色的苍蝇,解决了尿液飞溅的问题;美国芝加哥有一段公路,通过让路面上的白线逐渐缩短间隔,使司机们自动减速;ATM取款机通过由“先取钱再取卡”改变为“先取卡再取钱”的顺序,就能避免人们忘记取卡,等等。


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在大事上也一样管用。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繁冗复杂,职工需要自己来选填养老保险计划。由于过于繁杂,仅有30%的员工参与了该计划。


为了让更多职工自动加入养老金保险体系,有些公司作了调整,将主动选择的方式改为只要你不反对,就默认你同意参加养老保险计划,自动参加、自动预设、自动增加。


这一方案没有强迫任何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也不存在任何隐瞒或是欺诈,只是巧妙地把人们的惰性和其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让人们自己作出更有利的选择。


这就是“助推”的力量,它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去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决策,润物细无声,无为胜有为。


我在生活中也试过、见过不少“助推”法,比如我想让孩子多看好书,就会把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放在他手边最方便取阅的地方;在网上买车票,要特别留心看清楚,如果不勾选掉,系统会默认你一并买了份保险;学校老师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会让班级里淘气的孩子当班干部,等等。



选择,

有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之选。


所谓助推,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那个相对合适、恰当又有效的方式,在黑白之间寻找一片广阔的灰色地带。


与一成不变的各种套路不同,助推是一种主动创新的影响方式,它让选择呈现一种“灰”,一种“高级灰”,让你的选择透露出迷人的分寸感。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加幸福,有时反而让我们更焦虑、后悔、沮丧。


随着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满足者,而非最优化的“理性人”。我们应该学会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减少为了琐事花费的选择时间。


回到开头双11的“两难之选”,我其实不需要把时间花在对过去选择的追悔上,尽量做到边际平衡就好,搞清楚当下哪些是一定要买的,哪些是因为虚荣想买的。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理性,适当的助推会让我们作出更好的选择;人无法完全自由,克制才能带来真正的解放。


幸福感从何而来?不是来自于别人的赞赏和羡慕,而在于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就像是鲁米写过的一首诗——


经年累月,复制他人,我试图了解我自己

内心深处,我不知何去何从

无法看到,只听得我的名字被唤起

就这样,我走到了外面。



*在文末留言区留言参与互动,留言内容获点赞数高者即可获得本期送书《无夏之年》,祝好运!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第11期,原标题《理性or非理性,选择可以“高级灰”》

专栏特约撰稿:潘晔丨编辑:李建发


主编: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