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除“SCI迷思”,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杨金志 半月谈 2020-09-10


半月谈评论员 杨金志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有关科研攻关和论文发表的话题屡屡引发公众关注。


今年1月底,科技部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相关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作者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主管部门就同一问题连续、联合发出通知,并不多见。发通知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在于科研论文的价值被人为扭曲。正如多个通知中所指出的:一些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没有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些部门和人员存在“唯论文”的倾向;一些部门和人员存在“SCI迷思”。


什么是SCI?它并不神秘,也不“高大上”。它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业内人士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不能直接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因为SCI的背后是KPI(关键绩效指标),也就是“考核”指挥棒。这根指挥棒的出现,使得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SCI迷思”与“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现象交织在一起,使得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严峻的疫情是一面镜子,暴露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平时就已存在,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疫情也是一次契机,我们要抓住这次契机,大力破除SCI背后的KPI,深入清除科学界的“不科学”现象,让科研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提倡破除“SCI迷思”,打破“唯论文”倾向,绝不是不要科研论文,更不是要断绝国际科研交流。疫情暴发以来,钟南山院士和他的团队在扎实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和同事们创办的“华山感染”公众号,连续发表与疫情有关的论文,这些相当专业的医学论文屡屡获得“10万+”的阅读量。


钟南山、张文宏们的论文为什么受欢迎?因为他们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写在救人治病最紧迫的当口。同样的道理,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忙着下田耕作、研究稻种,是为了让中国人不再挨饿;屠呦呦与同事一起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着要得诺贝尔奖。这些人,才是中国科学家的楷模;这些人的论文观,折射着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半月谈评论115 | 农时不等人!疫情下保春耕急需“绿色通道”
半月谈评论116 | 倡公德明私德,全民战疫中没有旁观者
半月谈评论117 | 敢言,是一种宝贵的品格!
半月谈评论118 | 落泪是金!请记住,这些感恩的心
半月谈评论119 | 立功受奖很神圣,评选不能乱方寸
半月谈评论120 | 殉职的战疫英雄,理应得到烈士的称号
半月谈评论121 | “属地化管理”不是借口,病毒面前没有行政级别
半月谈评论122 | 办证陷入“死循环”,企业复工咋这么难?
半月谈评论123 | 莫把战场作秀场,病毒面前需要“真刀实枪”
半月谈评论124 | “舌尖上的捐赠”,这是真爱!
半月谈评论125 | 这情景,让人倒抽一口凉气!
半月谈评论126 | 对“托尼老师” 望眼欲穿?不妨让民生小店有序营业
半月谈评论127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半月谈评论128 | 疫情下,别让困难群体“掉队”

半月谈评论129 | 对待受灾商户,各方要守望相助,患难与共!

半月谈评论130 |对非新冠肺炎病患救治“不能停”

半月谈评论131 | 愿融洽的医患关系成为常态!

查看所有“抗疫系列评论”,
请点击公号底部菜单栏  “疫情动态——系列评论”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杨建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