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与非洲交往史知多少?原来我们已走过千年

红网 2019-07-09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

漫长友谊之路上,

湖南是极为重要的一站,

湘非情谊曾留下无数史迹。


图为展出的“黑石号”复原船模及其复原画(右上)


“黑石号”的长沙窑飞鸟纹碗。


1998年,阿拉伯商船“黑石号”在印尼海域被发现,打捞出长沙窑瓷器5万多件。这批瓷器,留下湘非往来最早的痕迹。


2018年,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第一届博览会6月27日在长沙召开。


如同1200年前“黑石号”号隔空再续前缘,中非友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如美酒一般,愈久愈醇,历久弥香。

再续前缘 友谊之花绽放

袁隆平院士(右前一)与时任马达加斯加农业部秘书长菲勒贝(左三)、时任农业部农业总局局长马米(左二)在长沙杂交水稻田间考察。


非洲人都说,中国在非洲有两大知名品牌,一个是毛主席,他帮助非洲人民站了起来;一个是袁隆平院士,他解决了非洲人民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非洲的农业生产。改变非洲的还有湘非友谊之花的不断绽放。


从1982年长沙“牵手”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算起,湖南与非洲的友好城市交往已经走过了37年。37年里,省与省的交往、城与城的交流,湘非双方在合作共赢道路上结伴同行,渐入佳境。


近年来,湖南向更多的非洲小伙伴发出了“好友申请”。2018年6月底,湖南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正式“牵手”,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截至目前,湖南和非洲共有8对友城,其中省级友城2对、市级友城6对。


相继绽放的友谊之花,让湖南与非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一个个项目传递深情厚谊

2017年3月17日,援南苏丹项目第一期教师培训正式开班,南苏丹驻华大使迈克尔·哈森、南苏丹总统教育顾问威廉姆.亚昆提波、南苏丹教育部次长隆格里奥、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出席开班仪式。


曾经,“援助”一词在与非洲交往中频频出现。如今,谈到与非洲有关话题时,更多的关键词则是“促进合作”“扩大共识”。


非洲中部的卢旺达,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住房项目——肯英雅保障性住房项目,将由远大住工开发建设装配式建筑。


位于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市的埃塞·湖南工业园,将打造一个集工业制造、出口加工、商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新城,开启湖南在非设立境外合作经贸园区新模式。


毛里塔尼亚糖业公司与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打造非洲特色“甜蜜小镇”,毛里塔尼亚将逐步由糖制品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与此同时,湘非文化交流也不断促进。


中南传媒为南苏丹量身打造国家教育体系,成为中国教育援外模式的首创。中南传媒以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按质、按量、按时推动项目,使“南苏丹”模式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对外文化交流模式。


截至2018年底,湖南累计培训了13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近2万人,其中来自非洲的学员人数占到近50%。


目前,湖南高校共有在校非洲留学生1102人,湘潭大学等6所高校与非洲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高职院校为在非企业员工开展境外培训,近3年累计培训4254人次。


湘非,相知愈近。

湖南制造、电商在非洲书写潇湘诗篇

中非电商平台Kilimall在肯尼亚搭建了全非洲最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在非洲首次实现本地物流核心城市实现1日达。


2005年开始,湘非进出口贸易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1亿美元。


在尼日利亚一座农场里,来自“中国农机之乡”湖南双峰县的柴油旋耕机仅用6小时就把30亩地翻耕好;在被肯尼亚人称为“世纪铁路”的蒙内铁路上,有120台三一重工设备参与项目建设;在埃塞俄比亚巴哈达尔·马科斯公路项目,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曾经创造单个旱季摊铺100公里沥青油面的“中国速度”;水电八局建设的加纳布维水电站,年发电量10亿度,有力保障了加纳人民的生活生产用电;一群湖南青年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为名,打造出非洲第一电商平台……


2018年,湖南对非贸易进出口额达181.5亿元,湖南的机电产品、服装箱包、假发、打火机畅销非洲,非洲的矿产资源、咖啡、红酒也源源不断进入湖南。


6月11日下午,长沙至内罗毕首航仪式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举行。


今年6月长沙直飞内罗毕新航线开通,湘非之间再也没有难以抵达的旅程。

随着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召开,开放的湖南,开放的中国,正跨过山海,与非洲人民一起,结伴而行,构筑梦想。

湘非友谊不完全记录

1962年,湖南茶叶在马里栽培成功,载入了非洲大陆茶叶种植的历史。


1973年,湖南向塞拉利昂派出了第一支援外医疗队,至今已派出31批368人次,完成病人救治百万人次,手术20万次,并为非洲培养大批专业人才。


1978年,湘潭大学成立非洲问题研究室,2005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


1982年,长沙市“牵手”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缔结友好城市。


1999年,湖南大学首次接收了来自马里和贝宁的10名非洲留学生。目前,湖南省高校共有在校非洲留学生1102人。


2000年,湖南神州龙实业公司在阿尔及利亚设立阿尔及尔神州龙有限公司,开启了湖南对非投资的序幕。


2000年至今,湖南省与南非的被开普省、长沙市与刚果(布)布拉柴维尔市及乌干达的恩德培市、株洲市与南非彼得马里茨堡市相继结为友好省(市)。


2004年,湖南在长沙举办了“湖南非洲艺术节”,来自非洲9个国家的专业艺术团体与湖南艺术家同台献艺。


2008年,长沙理工大学在利比亚建立“孔子学院”。


2008年—2009年,我国首个“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相继落户湖南。湖南援外培训,其中来自非洲国家的学员占75%以上。


2009年,湖南举办“中国杂交水稻中非合作部长级论坛”。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先后承担了30多个非洲农业合作项目。


2015年至2018年,湖南举办“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等大型对非贸易活动。


2017年,湖南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尼日利亚克罗斯河州签订友好州省意向书。


2018年,国家级的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


2018年3月,湖南企业在非投资项目达120个,中方合同投资额7.6亿美元。


2018年8月,中南传媒援南苏丹教育项目结项,湖南被授予“南苏丹在华文化推广大使省份”。


2019年6月27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召开。


更多中非经贸博览会内容
请访问红网、时刻新闻


|推荐阅读|



来源:红网

欢迎和红网小编做朋友,个人微信号:red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