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闯入者》遇冷,只因来错了时代?

2015-05-23 出版人杂志
点击上方“出版人杂志”关注我们


空巢老人、入室谋杀、复仇、同性恋、“文革后遗症”……当所有这些元素集中在一部电影时,它会不会吸引你?这就是王小帅的《闯入者》。

就在今年的“五一”黄金档,作为去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以及在约30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展映、未映就取得了无数好评和期待的高口碑影片,《闯入者》在国内市场惨遭滑铁卢,“惨死”在了“闯入”的路上:4月30日首映当日,排片1%,票房50万。在“五一”小长假三天全国票房破6亿元、较去年增长2.54亿、涨幅高达68%的情况下,《闯入者》仅仅获得330万元票房。

与同期上映的影片相比,这个数据显得更为触目惊心:《何以笙箫默》三天进账1.7亿;“速7”持续领跑,在单日票房方面与“何以”轮流坐庄;港片《赤道》也有近亿元的收获。相比之下,《闯入者》的票房总和还不及“何以”的一个零头。王小帅说:“我那一整天是在震惊、沮丧和绝望中度过的。我拍电影以来,不管遇到再大的事情,拍摄多么困难,过程多么曲折,都比不上4月30日。这一天,让我看到所有的努力遭遇了一个如此冷冰冰的现实。而1%的排片无疑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谋杀。”

在心痛之余,王导当晚在微博上发出了以“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提头的公开信,得到了高圆圆、范冰冰、徐静蕾、姚晨、崔永元等一众好友、媒体及网友的支持。但有人指出,《闯入者》选错了档期,严肃电影跑“五一”档凑什么热闹,活该!也有人说,艺术电影做好艺术表达就行了,要什么票房?还有人说,王导的公开信无疑是矫情、乞讨、输不起、撒娇求抱抱,大搞悲情营销……对此王导回应:“市场给我判死刑,我不能申诉吗?”


>>>>史在重演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身上有个很明显的标签,就是他的作品总是离不开文革“老三线”(19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剑拔弩张,毛泽东“要准备打仗”,决定大搞“三线”建设,把重要的工厂搬到偏远地区的山沟里):从2005年的《青红》到2012年的《我11》,再到今年的《闯入者》,王小帅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生命三部曲”。

然而可怕的是,电影题材没有变,电影的票房也没有变:2005年《青红》票房400万;2012年《我11》票房475万;在王导采用公开信等紧急呼救的情况下,截止5月12日,《闯入者》票房收入达到了911万,成为了王导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只是,2006年,全国才有3000块银幕,如今全国银幕数量已经飙升到2.7万块,容量膨胀了九倍,然而《闯入者》票房并没相应膨胀。这不得不说,王小帅的历史一直都在重演。


王小帅

历史重蹈并不意味着品质上不能超越。作为一位善于用偏类型化的叙事方式讲述有深度、有社会现实意义故事的导演,王小帅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1966年王小帅生于上海,出生后不久随父母从上海迁往贵阳,一去就是十三年,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身上总是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痕迹:从《青红》到《我11》再到《闯入者》,他反复拍摄与自身经历有关的题材。三线建设的持续时间,囊括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十年,与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有重合,这些事件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无可避免地留下痕迹:《青红》讲述的是那个特殊时代与爱情的交错下,青年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我11》是那个时代里极富戏剧性又略带残酷的童年记忆,带着王小帅的半自传性质,是从孩子的角度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旁观与窥探;而《闯入者》则从真实的生活入手,演绎一个心怀愧疚的老人对往事的忏悔与反思。很巧妙的是,这三部电影分别从少年、青年、老年三个视角展现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面貌,构建起了一段无法忘却的时代记忆。

电影《青红》讲述的是特殊时代与爱情的交错下,青年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电影《我11》带着王小帅的自传性质,从孩子的角度观察混乱的时代

>>>>工匠人的窘境

有人说,《闯入者》与其他同期上映的影片的博弈,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甚至不是一个时空的较量。

在观众眼里,王小帅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传统手工匠人,想着写出一个好故事,寻找合适的人物演员、封闭式地认真拍摄,然后把它输送到各大院线撞大运。单方面地认为故事精彩自然上座率高,制作质量精良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他忽略了一点,这已经远远不是工业文明的时代,而是“无奇不有”的互联网时代,这不是传统手工匠人的“居家小日子”,而是大数据精算师的“黄金时代”。

拿热映的《何以笙箫默》来说,它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首先,它基于大数据分析、IP转换率、寻找到一个已经拥有海量受众基础的故事,故事本体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气火爆,何况“何以”的故事还是不错的;然后,尽可能地植入广告以减少成本,甚至不惜为讨好广告商专门设计剧情;再然后,寻找偶像派演员出演,演技好坏以及是否适合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巨大的粉丝作基础;继而开放式地拍摄,拍摄过程本身就是营销和二次积累粉丝的过程,粉丝会持续关注这个过程,参与感越强就越发期待看到产品,当这个产品最终进入市场,制作方无非就是收割利润,根本就不会亏损。


商业片《何以笙箫默》的票房大热,反衬出以《闯入者》为代表的严肃电影的无奈

或者说,大数据算出来的影片都是可以吸引基数庞大的主流观影人群的,像《闯入者》这样比较严肃的艺术电影本来就是比较小众的,不应以数据论英雄。在此,借用徐静蕾导演的话来说:小众也是众,小众不等于就没人看。

是的,艺术电影的观众是存在的。很多观众在观影之后纷纷给出了“王小帅最好的电影”“最震撼的电影”“五一最值得一看的国产片”等高口碑评价,豆瓣、时光网、猫眼电影,新浪电影等平台的《闯入者》评分都不错:“王小帅的影片,总是很耐看,而这一次的《闯入者》,耐看到要命”“《闯入者》让我看到了最好的王小帅”“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王小帅”“我相信到年底的时候我会说《闯入者》是2015年我看到的最好的国产电影,它符合我对好电影所有的期待”……从这些真实的好评来看,正如王小帅导演感伤的:“不是我没有观众,而是我的观众想看都看不到。”涓滴可以成河,问题是涓滴如何成河?也许谜底还是离不开互联网。


>>>>来拯救“小众”电影?

互联网全面渗透影视行业,猫眼、格瓦拉、微信电影票、大众点评、淘宝电影、新浪电影等购票网站的出现,给了片方一个方向,让整个行业更易数据化。影院也会通过这些线上平台的预售情况来判断观众对这部影片是否有消费力,所以和这些购票网站合作变得极为重要。《心花路放》与猫眼合作1000家影院预售,预售票房就达到了1.1亿人民币,这大大加强了影院排片的信心。当然互联网预售只是一方面,还有靠全方位宣传,团购、众筹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此外,除了大银幕的争抢,艺术电影还可以转投互联网播放,更多地向腾讯、乐视等影视平台的会员点播转移,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小众躲藏在那里,他们才是你的观众,他们的购买力才是艺术电影的长尾消费。


《心花路放》的成功就是互联网渗透电影行业的典型例证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低票房仿佛是很多艺术电影的宿命,但这是它们不妥协、不从众、不逐流的主动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艺术电影在票房上是失败的,但就艺术价值而言,低票房恰恰成了它的“荣誉勋章”。历史上很多著名的艺术电影都曾经遭遇票房的失败,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了影史经典。电影奖项、影迷口碑、影史评价是对低票房的某种“精神补偿”吧。

无论怎样,愿有情怀、有追求的王导,能继续走下去。




出版人杂志
[publishers]

随性读书,认真写字

严肃活泼,偶尔脱线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爱书的你,想不想

来玉渊潭看看樱花,聊聊出版?
点击“阅读原文”

内有出版人杂志社招聘启事(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