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正能逆袭成功的,往往是能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的人…… | 未读·声音

2017-08-19 未来网

NO.019/2017 未读播音:敏君

1

中午一起吃工作餐,在场的双方领导们,平均年龄大我俩20多岁,他们边吃饭边聊天,说起当年怎样耐住性子,十年磨一剑地做企业。

饭后等车时,在我和那位年轻同事单独相处间隙,他对我说:时代不一样了,领导们年轻时贫富差距小,能一门心思钻业务,加上那时市场机遇好,容易出成绩。可是到现在,房价高企,日新月异,要坚持做点什么真的不太现实,看着别人买车买房,谁的心能淡定得下来?

我觉得年轻同事的想法十分眼熟,在我身边,未必有人想一夜成名、一夜爆红、一夜发财。

但看着周围的人,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比你忙碌还比你美丽。

修得两个学位的超级学霸,经营三家公司的创业天才,横跨四个领域的跨界牛人,让多数人处境焦虑、内心浮躁。

年轻人希望自己少年得志,普通人希望自己逆袭成功,创业者希望自己抢占风口。

但其实逆袭成功的,往往是那些能静下心来,把时间、精力、金钱、资源和毅力形成合力,投注到做一件事上,争取把事做好做透的人。

先别说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才需要积累一万小时之类的老生常谈。

就算在网上下载连续剧,如果多个任务同时进行,要等更久才能下载下来,而先把第一集下载好,边看前面边依次下载后面的视频,才能高效追剧。

我越来越相信,心思分散、浅尝辄止的人可能一无所获,专注深耕、持之以恒的人常能笑到最后。

2

最近有条读者私信:他是今年的应届本科生,离校2月,跳槽3次。

他说自己急于做出成绩,想尽快买车买房,但是跳槽越频繁,心里越迷茫。

我很想劝他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静下心来坚持下去,但又怕说服力不足,于是找来《万达工作法》里的识人术。

一般从普通员工到基层管理层,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年龄一般在26岁以上;中层管理者一般在32岁以上,需要3~5年的时间;高层管理者一般在40岁以上,且需要更长的沉淀时间。


万达在招聘时从这几个维度来识人:

  • 连续性:如果出现了经历断层,不是创业、身体原因,就是找不到工作;

  • 稳定性:如果1年内出现1次以上的跳槽,可视为稳定性差或能力不胜任;

  • 定位性:如果几次跨行跳槽,说明规划和定位模糊,属于走一步算一步;

万达的识人术,大概能代表了很多公司的用人之道。

就算不站在用人方而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我也想劝他沉下心来,不是说跳槽不好,而是精进业务需要时间。

以前我做海外销售时,有个同期入职的男同事,开局打得漂亮,比很多人积极主动、高效进取,是我们印巴市场界的成单小霸王。

后来他觉得公司的提成不高,跟我们说了自己要在30岁之前买房之类的话后,就带着手上的资源跳槽。

那家公司开出的条件不错,但印巴市场没有优势,他手上合作过几次的客户对他也没有多少忠诚度,他重新开拓其他市场,后来陷入越跳越糟的循环。

当时公司有几个同事,爆发不强,耐力十足,越做越精通。

其中一个女同事,毕业后就没换过工作,在流动性很高的公司实属难得,很多离职的同事交出的客户资源,老板优先分给她,她过滤一遍,把利润率不高的客户交给其他同事。

她渐渐掌握公司的核心资源,业务能力十分精湛,老板和老客户都很信任她,她30岁前房子买了2套。

我有个做HR的女友跟我说过,跳槽有个3、5、7的年份之约,她说掌握技能至少需要3年时间。

职场上,30岁之前的跃迁,取决于“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

3

我用这个段子来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做出来的作品,别人也会静下心来欣赏。

就像我看《战狼2》的时候,手心捏汗,全情投入。

后来知道这不仅仅是剧本上的精打细磨,还有每个镜头的力求真实。

吴京提前18个月加入军营接受训练,一镜到底的水下打斗拍了半个月,为了防止投资方塞人拒绝了不少投资,最终有了这部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电影。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句话: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不存在才华这个词,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这句,还真是一句顶一万句。

就连像日本这样匠人很多的国家,也有位作者发出感慨:这个时代时兴高速度,不知不觉,一般民众对时间失去了耐性,不能心平气和一直专注于某一事物了。我认为,恢复这种平静的心情是种修养。

你若浮躁,自乱阵脚。

在自己身上克服浮躁,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远见。


小马哥今日推荐: 从现在开始请记住这7句话

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

时间会证明一切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把心安顿好

管理好你的每一天

去,过你想要的人生

点击每句话进入

   迷你音响

大家都在看

         你怎么过一天               世上唯一等你的人         

         好朋友逐渐疏远           毕业后做对这四件事   


 来源/哪梁爽哪喜庆 责编/马骁 编审/李远


朗读/敏君(河南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