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不断强化生态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构建,规划导向从城市扩张向生态约束转变。国土空间规划中全域国土尺度上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进一步强调了结构化与模式化的蓝绿空间在规划体系中融入的必要性。组成蓝绿空间的绿地和水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要素,实现“蓝”“绿”生态效应的耦合,构建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是实现生态理性、城市灾害系统治理的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1
蓝绿空间与耦合效应
蓝绿空间耦合效应是指蓝、绿空间协调组织,达成超越单一水系或绿地空间原有功能的多元叠加效应,其内部耦合形成内部生态协同与提升,实现供给服务效应与调节和支持服务效应;外部耦合则为蓝绿空间与人类活动空间中的文化、游憩休闲、城乡建设等活动耦合,实现文化服务效应(图1)。
▲ 图1 | 蓝绿空间耦合效应与耦合模式
资料来源:本文图表均为笔者绘制。
2
多尺度的蓝绿空间模式
2.1 蓝绿空间模式演变
蓝绿空间作为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要素之一,其空间模式及与城乡的相互关系也在持续发生变化。以近现代城乡发展与蓝绿空间的关系为脉络,可将城乡蓝绿空间模式演变划分为城市屏障模式、基础设施模式、生态保护模式、城乡融合模式四个阶段(表1)。
2.2 国土空间规划中
蓝绿空间模式的多尺度特征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五级三类规划层级和类型体系,不同尺度的蓝绿空间模式所对应的规划层次、内容及目标都有所不同(表2)。
2.2.1 宏观尺度:国土空间保护格局构建
宏观尺度蓝绿空间对应总体规划层次的国土三类空间。首先系统整合农业空间中耕地资源、生态空间中水资源和湿地以及森林资源、城镇空间中公园与绿地等四大类蓝绿资源,确定自然资源保护底线和建设利用上限,构建综合性的蓝绿空间底线管控,保障由山川、林草、湖沼等蓝绿空间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图2)。
在这一基础上,以控制和连通方式构建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安全格局。在管控方面,对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具有特殊敏感性的生态区域进行最严格的保护控制,对于较重要的蓝绿空间如生态廊道和生态要素则进行识别和分级管控。在连通方面,遵循“外部连通内部、内部构建网络”的原则,构建连续和完整的蓝绿空间生态网络。具体的空间模式包括蓝绿空间集聚与连通两种。
蓝绿空间聚集模式是指以一定规则组织与集聚的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以蓝绿空间融合的规模与协同效应形成城乡发展的生态屏障,进而实现特定的生态效应并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如针对多级水源保护区,设置绿色空间以对需要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的蓝色空间进行保护(图3a);以水体岸线和植被绿地两个空间的耦合丰富动植物生境的多样性(图3b);在调蓄类水体周边设定湿地公园,预留洪水淹没空间(图3c),由此降低降雨时流向城市的水量,提升城乡洪涝安全。
蓝绿空间连通模式则是指基于全局性的生态廊道(大型河流、高等级线性绿廊、交通干道防护绿带等),将城镇空间外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效应引入到城镇空间中,串联重要生态斑块,实现城镇空间外围生态集聚斑块与城镇空间内部大型公园绿地、人工湖泊的生态连通,进而构建贯穿蓝绿空间水系通道、动物迁徙廊道的国土全域空间连通模式(图4),形成“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生态斑块”等多层次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强化全域蓝绿空间生态韧性,提升全域国土安全格局水平。
一是在城市水灾害防控方面,应以水面率作为全局性城市蓝色空间指标,并通过一定面积的面状水体(人工湖或调蓄水体)与线性水系网络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实现管控(图5、图6)。
▲ 图6 | 山地及平原地区线性水系规划模式
二是在蓝绿空间网络构建方面,对河流、绿地、交通生态廊道进行补充加密,优化城镇集中建设区的蓝绿空间网络体系,形成分类型、分等级的蓝绿空间廊道和斑块,以更好发挥蓝绿空间耦合的供给效应(图7)。
2.2.3 微观尺度:滨水游憩空间建设与营造
水系平面和剖面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理解蓝绿空间尤其是水系空间的关键,也是微观尺度蓝绿空间规划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并对应水体线形和水岸剖面两大微观设计内容。
在河流线形方面,对于还未渠化的河道,应加固河岸设施并适当后撤,留出泛洪区域,亦可通过人工介入提高其结构多样性(图11)。对于已经渠化的水体,应以恢复其生态供给功能为目标,采用防波堤、大型石块、脚踏石对水流进行偏转,增加水域附近绿色空间的布设,实现对自然化的模拟,延缓瞬时洪峰,并在河床上形成浅滩和冲刷坑洞以丰富断面。
在水岸剖面方面,在河道的自然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高水位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采用回水坑塘、圩田系统、滞留池、有架空层的休闲步道和建筑等措施,以达到多数时间人可进入、少数时间允许洪水侵入的理想效果(图12)。对于已经渠化的河道,为避免割裂人水关系,可在不改变河堤总高度的情况下逐级后退,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平台,同时在岸线变化过程中种植不同的湿地与景观植物,在微观场地上实现蓝绿空间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3
蓝绿空间指标体系构建
水面率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河流(包括江、河、渠等)、湖泊(人工或天然湖泊)、湿地(人工或天然湿地)等承载水域功能的区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率,是蓝色空间指标体系的核心。实际场地的水面率计算可以集雨区域为研究范围(图13),计算下限值和上限值(图14)。
连通度反映水流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情况,影响水流流速与流量,可将其作为蓝绿空间中水系规划的指引性指标,用于诊断区域水系结构合理性,在水系规划中作为提升河网结构合理性的辅助工具。具体指标包括水系连通环度(反映节点的物质能量交换能力)、节点连接率(反映节点水系连接能力的强弱)和水系连通度(反映水系水分输移能力和连通度强弱)。
总体而言,本文所构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级规划体系回应了蓝绿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的诉求,并从蓝绿空间两大要素的角度对控制指标提出了构想。在这一框架基础之上,蓝绿空间的地方性策略及指标、跨学科技术手段仍然对“生态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待未来研究的不断拓展和补充。
原文介绍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2022年第1期,第18-31页。
黄 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易芳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汪思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
韦慧杰,广州邦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助理城市规划师。
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通信作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285)“基于影响评估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优化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之课题(2018YFC0704603)“城市新区水环境系统与规划设计优化技术”下设子课题“城市新区水灾害安全防控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首发,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