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导读】桑园围水适应性研究——整体性、差异性和联动性

点击关注 > 城市规划
2024-09-04


1

研究背景

在快速城镇化、气候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水灾损失逐代增长等背景下,探讨水适应性特征具有重要性。围田是筑堤而成的水利田,位于河口三角洲的低地,具有强水适应性;桑园围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修筑较早和规模较大的围田,其水适应性是珠三角基围水利景观中极具研究价值与地方特色的典例。目前,桑园围的相关研究已有初步成果,但缺乏对桑园围的水适应性研究,对景观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和差异化的水适应性的量化关系有待深入探讨。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桑园围地区,位于珠三角中上游,围内面积约265.4km2。研究边界参照清代地方志的范围,包含南海、顺德两地14堡(图1)。

▲ 图1 | 1929年的桑园围
资料来源:底图根据1929年广东陆军测量局测绘的广东省五万分一图、1967年USGS历史卫星地图、《重辑桑园围志》、《南海县志(全)》、《桑园围总志》、《顺德县志(全)》绘制。
资料来源包括大规模城镇化之前的地方志、历史地图及航拍等。研究方法以文献综述法、形态学上的图解分析法为重点,田野调查法、GIS技术为辅助。首先,对上述资料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解译,在GIS中进行地理坐标系投影。其次,对各区景观要素的密度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表格分析。再者,基于形态学分析,通过对上中下游三区的水利、农田及聚落三层体系的平面形态解析及构成特征归类后,对比三区差异化的水适应性。最后,对研究结果归纳,梳理其发育演变特点与原因,总结共性与个性的水适应性特征等内容。

3

桑园围的背景环境


3.1 桑园围的自然环境



3.1.1 水文环境与气候

江与海在珠三角产生2个交界面:潮流界、潮区界,2个界面间形成3种水文环境即洪涝区、洪潮区、潮水区(图2)。桑园围位于洪潮区,受西江、北江的洪水影响较大,受潮水的动力影响较小。

▲ 图3 | 枯季珠三角水环境分区示意
资料来源:DEM、水系数据依据地理空间数据云、标准地图系统,分析来源于《珠江河口演变》。

3.1.2 地形地貌

全围有大面积易涝低洼地(图3),贝丘遗址为早期人类聚居点,位于丘状台地,能反映成陆边界和建围前古人类对不同地貌的划分(图4)。这些早期聚居点与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后,对将来田制划分有影响。

▲ 图3 | 地形分布与主要洪潮灾害

资料来源:依据USGS和MET共同发布的12.5 m ASTER GDEMV3数据分析自制。

▲ 图4 | 成陆边界与不同地貌的划分边界

资料来源:分析依据《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自制。


3.2 桑园围的历史沿革



桑园围的建造历史分为3个阶段(图5):

▲ 图5 | 干堤修建演变

资料来源:底图根据1929年广东陆军测量局测绘的广东省五万分一图、1967年USGS历史卫星地图、《重辑桑园围志》、《南海县志(全)》、《桑园围总志》、《顺德县志(全)》绘制。

第一阶段:10世纪末至14世纪末,桑园围被动防水以筑开口围。乡民利用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和洪峰向西北江下游降低的水文特征,筑成一条向东南箕形开口围。

第二阶段:14世纪末至18世纪末,桑园围开始逐步合围。

第三阶段: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桑园围完成开口围到闭口围的转变,并建立一套适应当地水患的工程制度。

4

桑园围对洪潮灾害的整体适应性


4.1 围涌并行的水利系统


水利系统由堤围与闸窦、河涌水网、海与基塘组成(图6),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由疏到密的趋势,堤围与河涌基本平行,发挥防洪、挡潮、排涝的作用。

▲ 图6 | 水利系统分层分析

资料来源:底图根据1929年广东陆军测量局测绘的广东省五万分一图、1967年USGS历史卫星地图、《重辑桑园围志》、《南海县志(全)》、《桑园围总志》、《顺德县志(全)》绘制。


4.2 基塘为主的农业系统


农业系统中,形成以围田为主,坑田为辅的土地利用方式(图7),两种田制的分布与排列方式受围内微地形与围外水文环境共同影响,呈现出上游坑田、高围田为主,中游中围田为主、下游低围田为主的分布特征。

▲ 图7 | 土地利用方式分类

资料来源:分析依据《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与演变过程》、结合1967年USGS历史卫星地图自制。


4.3 居墩近水的聚落系统



聚落的选址与布局遵循坐落在土墩且靠近水源的原则,结合当地地形的特色命名方式,将聚落分类为岗地型、涡塱型、涌型、滘型,聚落分布的聚散程度与各片区的地势、水灾影响程度紧密联系(图8)。

▲ 图8 | 聚落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重辑桑园围志》、《南海县志(全)》、《桑园围总志》、《顺德县志(全)》、《广东省佛山市地名志》、《南海市地名录》、《顺德县地名志》绘制


4.4 都堡分级的水管理系统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桑园围实行县—都—堡的行政管理制度,堡内遵循堡—干堤与子围—子围内小围的水管理制度。此都堡制是官员与乡坤在长期抗洪下对其地理空间的基层区划,并随着不同时期区划的变化(图9),从侧面反映出上、中、游地区不同的水灾类型、治水策略、水利诉求。

▲ 图9 | 不同历史时期的桑园围行政区划
料来源:分析依据《南海市地名录》绘制。


4.5 水适应性的类型分区


结合自然条件形成上、中、下游地区的划分边界、土地利用方式的划分边界、都堡制下的行政区划边界、景观要素的分布特点,对桑园围的水适应性进行初步类型划分,将其分为上游堡地区、中游堡地区、下游堡地区3类(图10)。

▲ 图10 | 上、中、下游堡地区类型划分边界

5

上、中、下游堡地区对洪潮灾害的差异适应性


5.1 上游堡地区



此区主要灾害特点为旱灾、洪水;水系结构适应性上,主要通过坑塘、干堤来实现;土地利用适应性上,通过岗地的坑田与涡塱地的高围田适应当地地形与排水;聚落选址适应性上,岗地型与涡塱型聚落最多,岗地型、涡塱型分别是利用地形适应旱涝灾害与兼顾避涝与就近耕作的最佳模式;水管理适应性上,主要治水策略为干堤防洪与利用地势排涝(图11)。

▲ 图11 | 上游堡地区的水适应性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1967年USGS历史卫星地图解译绘制。图12、图13同来源相同。


5.2 中游堡地区



此区主要灾害特点为内涝;水系结构适应性上,主要通过九江双涌来减缓下游的排涝压力;土地利用适应性上,通过中围田来适应全区最易内涝的地形;聚落选址适应性上,受水利设施布局影响,该区涌型聚落最多;水管理适应性上,此区各堡共同商讨严格控制子围、河涌形制与位置,随意新增或拆除水利设施易引发各堡农业灌排、航运等问题(图12)。
▲ 图12 | 中游堡地区的水适应性特征分析


5.3 下游堡地区



此区主要灾害特点为咸潮;水系结构适应性上,通过合围应对咸潮倒灌洪水,设山塘以补淡抗咸;土地利用适应性上,通过中、低围田适应咸潮环境与低洼地形;聚落选址适应性上,该区滘型聚落最多,滘型聚落散布河涌交汇的基围上,或基塘中间堆筑的土墩以聚居,这是在水患下形成集中应灾的组团模式;水管理适应性上,此区各堡力争合围,使得三区协同应灾成为水利共同体(图13)。

▲ 图13 | 下游堡地区的水适应性特征分析


5.4 对比分析


对比三区(表1),上、中、下游堡地区随地势降低和水患压力增加,呈现出差异化的水适应性特征。

▲ 表1 | 上、中、下游堡地区差异化水适应性分析

水系结构适应性中,水利设施密度反映了水系结构人工介入的强弱。

土地利用适应性中,基水比反映了农田和水系间的耦合比例关系,其中高、中围田开垦历史久,淤泥逐年累积增多,因此基水比较高;低围田在低洼环境下,四基六水比例能兼顾防灾、经济、生态效益。

聚落选址适应性中,聚落密度由上、中、下游堡地区依次增加,但水患压力增大,说明水患压力是促进各聚落联合聚居的关键因素。

6

讨论与展望

在自然与水文环境长期演化过程中,人们从被动到主动适应洪潮灾害,自发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基围水利景观。水土环境整治的背后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各景观要素的尺度、聚集度变化的规律,还有精神层面的水利社会的发展脉络。然而,桑园围以往联结紧密的水利社会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变得薄弱,如何促进当地居民对人水、人地关系的再认知,激活水利社区更新,成为桑园围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6.1 整体性


为适应周边水文环境和地形特点,乡民通过长期水文干预使水利设施营建变得系统化,围内水适应性特征逐渐分化,田水、村水关系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强有力的水适应性体系,提升了整体对珠三角复杂变化的水文环境的适应能力。


6.2 差异性


从空间尺度与土地划分上看,三区分别构建了不同的土地利用和聚落布局方式,形成差异化的水适应性营造模式。4类单块田的尺度、基水比由大变小,土地承载力则反之。水利作为驱动力,各地以最经济的方式用最恰当的田水比来适应不同类型的水灾,激发土地最大的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与生态效益。


6.3 联动


堡之间既联动修围,也存在水权水责博弈,堤围、河涌作为各堡联动或博弈的物质载体。联围后的桑园围形成了联合的水利社会,是各堡利用族群力量构建防洪水利体系的重要前提。


6.4 展望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桑园围的水适应性特征与生态作用被灰色基础设施蚕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桑园围灌溉工程是古人传统智慧的体现,需以世界灌溉遗产的视角来发掘桑园围的景观价值,需结合多学科共同参与保护与恢复桑园围现存差异化的水适应性特征,带动当地美丽乡村与人居环境建设。

本文撰稿:谢诗娴  郭巍  张清然



原文介绍

桑园围水适应性研究——整体性、差异性和联动性》一文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8期,第87页-100页

【doi】10.11819/cpr20230806a

谢诗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184447893@qq.com。

郭   巍,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本文通信作者,gwei1024@126.com。

张清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zhangqr98@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长三角圩田景观的传统水文干预、空间营建和管控模式研究”(5207804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研究”(22ZD16)。

【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63v2hNcriO1bzwIKTdV_wuwl_yY3Zny8s_VBudjtD7hvapO88Q9bU&uniplatform=NZKPT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规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