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是大学生产出能力最强的城市? ——中国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排名

2017-09-25 罗天昊国与城 大公馆


编者按


关注不了“大公馆”的新朋友,您请抓紧移步 “大公馆2013"(新的公众号:DGG-668)马上保持同步关注。而,因为“你懂的”的原因,旧朋友您一旦取消了对“大公馆”本号的关注,就不可以回来再关注了哟,因此,您的关注,也是一种难得的信息特权了哟。


大公馆2013(新公众号:DGG-668)会在次日清晨发布,内容基本与旧大公馆的保持一致,但或有一点点的改变(多数情况下,会多一点视频)。那里,是我们的新馆,那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与大家继续保持同步交流。谢谢关注!



文:罗天昊


中国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排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 


附国家标准:每万人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人。

 

数据来源

 

城市数据:来自各城市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整体排名解读

 

两个一流,一票难求。

 

近日,教育部主导推出了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引起巨大震动。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国家之兴,首在人才。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 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

 

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并且劳动力人口亦下降的关键时刻,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将是扭转颓势的决定性力量。

 

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的技术革新速度突飞猛进。十年中,中国人口增幅仅为5%,GDP增幅255%,全但是,授予国内的发明专利从2006年的2.5万件,飙升至2016年的30.2万件。增幅超过1100%。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十年间,中国的发明专利增长速度狂飙突进,奥秘何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自本世纪初的扩招潮之后,大学生大规模涌入社会,提高了中国精锐人口的知识水平。至今日,中国22岁至35岁以下人口,近一半是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在校生人数,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

 

创新能力,出自青年,出自人才储备。是否拥有足够的大学生,考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深度。

 

城市竞争,人才的争夺也成为关键。而大学生作为传统人才的代表,成为城市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谁能抢得更多大学生,谁将成为创新时代的赢家。

 

大学生具备两大来源,一个是自产,一个是靠自身魅力去抢,虽然像深圳这样的繁华富庶之城,历年都是中国大学生的收割机。但是,这样的城市毕竟是少数,在富庶程度接近的情况下,能够自产大学生的城市,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此,谁能成为拥有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谁将赢得先机。

 

为此,我们特推出“中国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排名。

 

鉴出于统计的便利性,我们首期统计了2016年中国GDP前十强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情况,进行了相关排名,按照得分高低排出了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用以衡量其大学生产出能力。

 

首期推出十大城市的相关排名,不仅在于统计方面,更在于这十大城市,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这十大城市中,所有城市的富庶程度都超过了全国,甚至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均GDP超过10万。它们在创新方面的竞争,具有标杆意义。而进行大学生方面的排名,旨在引导一种软性竞争。提醒各个城市,要赢得未来,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要吸纳人才,宽容人才,善用人才。

 

排名方法:


在校大学生人数,除以当地常住人口,得出该城市每万人大学生在校生人数,也就是大学生密度。

 

其它城市都可以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自行计算本城市大学生密度。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私人洽购请致电1333-28-77772 联系大公馆画廊叶小姐

 

(2)各个城市分项解读:

 

武汉

 

武汉的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独步天下,其高校在校生总数多年来居全国第一,近年才被广州超越。

 

最近十年来,武汉为社会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高达250万以上。此前,武汉的最大遗憾,是高校毕业生流失率非常高,孔雀东南飞,至今几人回?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北部的北京,很多人才就是从武汉过去的。

 

最近几年,随着武汉经济的强势提升,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的兴盛,高校毕业生的流失率已下降,未来纵用一半楚才,武汉就不得了。

 

今年,武汉高调推出了两个一百万工程,号称要在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毕业生,回流或者吸引100万青年。

 

武汉不仅每万人高校生人数高居十大城市之首,接近达1000人,其对于移民的吸引力,近年也非常强势。2016年,武汉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2.6%,在中西部大城市中比例最高。

 

经常拿来与武汉比较的是郑州,郑州因为不是十大城市,未入此榜,但是其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也超过了900人,唯一的缺憾,是此前没有一所985高校,此次国家的双一流计划中,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B档,河南大学也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可谓是大丰收,武汉与郑州的长期竞争中,郑州逐步补齐了文教方面的短板。

 

参考数据: 

一流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所。

拥有一流学科的其它学校:5所

总计双一流学校:7所

 

广州:

 

近十年来,广州培养的大学生总数,也超过了250万。2016年大学生在校生总人数,超过100万,并且超越武汉,临时加冕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城市的挂冠。

 

广州经济繁华,且珠三角的高校相对长三角少,深圳,佛山竟然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十个城市中,大学生人数最少的城市的前两名。未来,按照广东的繁华程度以及财政负担能力,人口聚集度,应该设立更多大学。

 

关键问题是,未来广东的大学,是继续向广东聚焦,还是分流到深圳、佛山等城市中?


广州的大学是继续增强,还是会被削弱?一切未知。

 

参考数据: 

一流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2所

一流学科建设大学:3所

双一流大学总数:5所

 

杭州:

 

同为长三角重镇,杭州的教育被南京远远超越。


南京因为不是十大城市,未入此榜单,但是南京的万人大学生人数,与武汉、广州是一个档次,基本也千人左右,密度大约是杭州的两倍。

 

在一流大学中,杭州只有一所,在十大城市中,算是比较少的。所幸的是,杭州的抢人能力突出,近年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双创之城。同时,浙江大学也成为中国前五左右的大学,声望飙升。

 

参考数据:

一流大学:浙江大学

入选一流学科的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成都:

 

成都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位居十大城市的第四位,占比为西南第一。具有不可撼动的比较优势,在全国领域,也有相当的影响力。这是未来成都打造西部创新中心的根基之一。

 

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两所大学入选国家一流高校,与武汉、广州、天津等同,但是其入选一流学科的大学却最多,达到6所。近年成都与武汉经济总量不相上下,谁能优胜,就看人才方面的竞争。

 

北京

 

北京出人意外。


其实北京无论在大学生总人数,还是密度上,在十大城市中,都只是中游。


但是,若论顶级高校资源,北京独步天下。


在全国36所顶级高校(一流A类)中,北京独占8所,占比超过20%,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倍以上。双一流大学则达到了30所。

 

最主要的是,虽然北大清华与其它34所大学同为中国一流大学A类,但是,北大清华的声望,远远超越其它一切学校。

 

近年北京房价飙升过快,对青年人有巨大挤出效应,而且其户籍政策在全国来说,改革相当滞后,将对创业创新形成巨大阻碍。

 

雄安新区的设立,使北京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此前,北京拥有昌平和良乡两大高教园,未来若将部分大学迁往雄安,北京高校资源,或将被削弱。

 

国家用雄安垂钓北京,敦促其深化改革的意图明显。

 

天津

 

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的科教实力,向来强大。

 

南开大学在天津的影响力,不可替代。在全国也是举足轻重。同时,天津大学亦是中国一流大学。

 

天津需要增加开放度,与北京形成错位竞争,北京抬高户籍壁垒,天津可以开放户籍,北京限制外地车进入,天津可以开放车牌,不要与北京比特权,要比开放。比改革力度。

 

雄安的设立,直接影响到天津未来的地位。


天津最大的机会,在于成为北方开放之城。

 

上海

 

上海的高等教育,也出人意料。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强市,第一人口大市,上海的大学生人数却并非最多,甚至在十大城市中,连中流都不够。

 

但是,上海与北京一样,胜在顶级大学资源。


上海一流大学达到4所,仅次于北京。入选一流学科的其它大学,达到10所。双一流大学总数达到14所,几乎占全国总数的10%。

 

最重要的是上海经济发达,且是国家性中心城市,不仅本身拥有巨量的高校生,而且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之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强。

 

唯一的阻碍,就是近年房价飙升过快,成本太高,对未来创新创业造成伤害。

 

重庆

 

重庆的大学生人数超过90万,若保持当下速度,未来十年左右,超过100万有可能。

 

当下,重庆的在校生人数超过成都和西安,高居西部第一。不过,鉴于重庆人口众多,其每万人在校生人数不及成都。同时,重庆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只有西南大学一所,远不及成都的六所。

 

一个胜在总量,一个胜在密度,重庆与成都的人才竞争,将是长期的。

 

苏州

 

苏州喜忧参半。


忧的是,拥有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大学生总数在十大城市中却排名倒数第二。密度也是倒数第二。

 

略可庆幸的是,同为省会之外的经济重镇,长三角的苏州比珠三角的深圳、佛山相对幸运一点,大学生总数达到25万以上,密度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深圳的三倍以上。

 

以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拥有的雄厚财力,巨大的人口优势,未来应该可以兴建更多大学。

 

南京将面临与广州类似的处境,江苏未来的大学,是继续集聚在南京,还是将逐步分流到苏州、无锡等经济重镇?

 

深圳

 

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


数十年来,深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熔炉,也是中国最大的人才熔炉。

 

深圳人口超千万,民间更盛传真实人口接近两千万。同时,深圳是中国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达到主流发达国家的顶级城市水平。深圳经济发达,草根企业与巨头企业共存,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华为一张嘴,能吞十万人。

 

深圳拥有数十家大学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国内顶级的清华北大,都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不过,深圳本土大学却乏善可陈,产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万。

 

本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B类,可见国家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也开始兼顾人口总量,战略地位等方面的平衡,深圳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也应该至少有一所以上一流大学;虽然善于抢人,但是也应增强自产能力,大学生密度,起码也应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旦高校开放,深圳将成为高校投资热土。


就大学生就业而言,深圳仍是首选城市之一。


研发单位:经观政研院

作者: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 著有《大国诸城》

来源:罗天昊国与城(ID:Luotianhao99)


版权声明: 「大公馆2013」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社会时政类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LJZ2228微信联系。谢谢!



花好月圆,千里共婵娟;

满满的幸福,家的感觉真好。 

私人洽购请致电 1333-28-77772 联系大公馆画廊叶小姐,或点击本链接访问内页索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