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 | 高士明:山水,世界观的艺术

2016-07-25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山水,世界观的艺术

文/高士明


本文曾以“山水的危机”为标题刊于《光明日报》2016年07月25日第十五版“文艺评论专刊•美术评论”专栏,因篇幅限制,有所删节,现将全文刊出,以求教于方家。作者对山水的态度是:一往情深,一己之见;不加掩饰,不怕拍砖。


当代山水画之弊,非徒绘事之衰微,尤在山水沦丧,山水经验之不彰也。山水画之使命在藉绘事重振国人之精神魄力,再续山川元气。假大块以文章,此画之大者,亦是中国画学传统的精魂所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即点明绘画之宗旨在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千载以降,中国画距此远矣。毛延寿描述灵光殿中的绘画“图绘天地,品类群生”,而在今天,这俨然成为了国家地理频道的专职。后者以其精密的技术和巨大的资本打造出一种客观的视觉-感知模态,通过观察和记录使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纤毫毕现,而究其基础,则是一种以实证科学为根底的视觉意识形态,其根源是一种对世界的对象化、技术化姿态。而我们今天所谓“山水”精神,是指“世界的山水化”。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而非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旧时山川。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人的自然观已经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宋元的山水之象连同其中蕴涵着的观物方式,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切身感应,而更像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破解的精神密码。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造化”与培根所谓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集合。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造化有道却无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画的世界里,物我之际所发生的最原始之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感怀兴致,世界与我的共在关系由此情兴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所欲观察的自然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之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此浑然天地应情兴而当下生成,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


在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中,宗炳就明确提出“含道暎物,澄怀味象”,这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相亲相近之感通冥契。宗少文说:“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这是一种“畅神”,来自面对山水时所生发的神思。这是圣人之“游”与味象之“乐”。与这种“游”、“乐”相匹配的,不是对象化的观察与描摹,甚至也不是石涛所谓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不是惨淡经营的“造境”,而是一种莫名的“合契”。苏东坡谈论李龙眠画的《山庄图卷》说: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其人,此岂强记不忘者乎?”曰:“非也。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鼻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苏东坡集》前集卷二十三《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北宋画家李公麟《山庄图卷》局部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画家李公麟《山庄图卷》局部之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大物也。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载的是我們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已经不再具有宗炳、苏东坡所说的境界,它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笔墨游戏与本体之危机。


古人画山水,多为记游,以作未来追忆之载体。而如苏东坡所指出的,此追忆之功,却非基于强记之能,山水画“类之成巧”,是把山川形势纳于画面之中,由是,观画者得以如亲临山水般面对“山水景象”,产生观画者心灵与山水趣灵之间的“应会感神”。古人之所游所乐皆在山水与画卷之间的这一交相感应的神思运作。宗炳所说的“畅神”,来自“披图幽对”所引发的神思。《宋书》记载宗炳时常感叹:“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宗炳所言,是要在观画的同时,使人的精神回返山林,徜游在山水之灵趣中,也就是“卧游”、“味象”。宗炳实际上是在游历山水与鉴赏山水画之间连接其“重神”、“体道”的同构性。寄身于画卷而能获得与造物者游的欣然,这便是圣人之“游”与味象之“乐”。而千载以下,历经明清、近代以来的诸多变革,山水画的这一源初功能已渐渐泯没。


玄对山水,悦于画卷,二者共生同构,相契相合。而玄览、畅神之间自有其本质渊源。山水画是一种回忆,画家幷非直接对景记实,而是凭借回忆作画,记回忆之踪迹,使记忆在一片虚白中成形显像。而观者观画之时也同样在经验一次回忆,在书斋中身心发动,卧游八方,藉图画追想游历山水之中的经验,于书斋之中领略山川之回响。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者使回忆可视化,一者令回忆现实化,或者说情境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山水图画原本系于一物,此或涉及法式,然更关乎画旨。后世文人于山水画卷之关注日甚,经卧游而追想继而畅神的观赏,渐而演历为对作品本身的品鉴。荆浩于画中求“真山水”,周密却从孤山中看出“得意笔”。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画界诸君,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行走在通往山水的道途中,历代画家只在追摹那同一幅画卷。这幅画卷,历经千古,于岁月轮转中损蚀磨砺,于变乱漶漫中有迹可察。这幅画卷,即是山川造化本身。山水非独眼前所见之景物,亦不止吾辈登临之林泉丘壑。山水者,山川道路、丘石林木俱为一体,眼前世界俱平等相。一气化形,万物成象,山水浑然一体,物象连绵不断,上下前后广延不可分割,无分无界无量无限。


如此画卷,无关“得意笔”与“真山水”之辩诘。此中真意,欲辨忘言。当此画卷,画者之能,仅在于把握造物者的手势,捕捉万物生发、自然化育的蛛丝马迹。师法造化,在临在摹。临者山在眼前,身居其中;摹者以思御景,身与境化,要在画者与物象之间如胶似漆,如琢如磨。琢磨而出乎其中者,乃是一种世界观的展示——天光云影,龙蛇起陆,神变无穷,幽微难测;画者“伫中区以玄览”,因秘响而旁通,于岁月遥永间探其幽微,造化之秘遂在无数物象的集聚与铺陈中变现而出。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之所以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对此,王弼注曰:“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道以自然为法,“自然”何以可“法”?“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而自然既通向天地之生成造化,更指向“不知其然而然”的“无称之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以为公;“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以存私。老子所言之“天道”有更深远的意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所“法”之“自然”是无亲、无私、无情的。这一“自然之法”或可为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而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攫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明清以降,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留连于古人皮相,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只是山水画的危机,而是山水之危机。而要直面此危机,第一要务在于跳出山水画传统之藩篱。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这种危机,山水画界提出了诸种方案,中体西用者有之、中西调和者有之、抱残守缺者有之……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乃中国现代性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云屋去来天峔客,一肩明月旧山河”,今天,这旧时月色已遥不可及。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呈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吾人之使命乃在此山水之阻隔离乱中重新理出次序,在历史之盛墟中再次追忆起天地初开之际的浩瀚冥漠、氤氲盘礡。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山水经验与我们的山水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我相信,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通过所谓回到传统的桃花源,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更不应以所谓文化基因自欺欺人,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成为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传统的继承都是重新发明。


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山水在今天依然是一项开放的、不断增长的事业。


我理想中的山水或可通达于洪荒世界,此山水并非传统山水画讲求的“可游可居之境”。山水寂泊茫昧,拒绝人的进入。此山水之境界,或可以颠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儒教精神,吾人所要做的,是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一种应和。“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春华秋实,生机勃发;秋收冬藏,枯烂殒灭。山水由此而达至天地洪荒。以山水之境界晋入天地洪荒,意味着不拘于一山一水,一丘一壑,而是冥会造化中所寄寓的天地刑杀创生之道,所蕴含的死生变化之机,五代、北宋之山水巨帜于此或有所得。


我理想中的山水亦可相应于山河岁月。在潘天寿先生最后的日子里,红卫兵带他回老家批斗,回杭州的火车上,潘先生捡起一只烟盒,写下了三首诗。这三首诗可以说是潘先生的绝笔,其中有一句是“万山最深处,饮水有生涯”。这句诗中镶嵌着的“山”和“水”透露出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资粮。这山河岁月,人间世自在其间,人的身世浮沉、百姓周而复始的生命力于其中隐现,万物之情和人生在世的情怀捏合在了一起。援历史而入山水之境,此山水即牵系国人之命运,于沧桑岁月中演化迁变出家国山河。这是一种不同的山水,此山水的命运与人之命运相契相连,这杳无人迹的山川中蕴含着人间情味,既有一番历经磨难后的宽恕与慈悲,更有阅尽沧海桑田之后的天问——彼黍离离,天何言哉? 


天地洪荒超乎历史界域,山河岁月担当世事变迁。就前者而言,画者欲彰显不可言诠之象,焕发难以名状之境,于风云际会中领悟神变幽微;于无迹可寻中成就气象万千;于万千气象中追索大衍运行;即后者而论,画者于人事之琐碎中体味百感交集,于世事之无常中披露万不得已,于常情常理中别开生面。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这是禅宗的追问;“天地已如此,江流不暂停”,这是儒者的应答。历史周行不殆,有物独立不改。每一时代皆有其可变者,亦有其不可易者。大衍运行,恒转如流,惟变不易,吾人只得“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山河岁月终破碎,风雨江山尝易主,恒常不变者,天上游云,山间明月耳。这林泉之思,正是中国文人内心的桃花源,庸鄙如我,做不得超然居士,惟有在红尘中砥砺向前。真义微茫,大道遥遥,红尘染我,不若我卷红尘,只不知此生能否体证杨廷麟所云——我我周旋久,鸿蒙破晓天”。

全文完


:经作者授权,本文全文发表于“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因篇幅所限,该文经过删减,曾以“山水的危机”为标题刊于《光明日报》2016年07月25日第十五版“文艺评论专刊•美术评论”专栏。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策展人、批评家高士明教授。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光明日报》文章详情,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高士明,策展人,批评家,现居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其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当代美术馆(PSA)理事与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等。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创建了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以及亚洲思想界组织“亚际书院”,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以及策展实践。2002年以来,他策划了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计划(2002-2004)、“影子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07)、“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2010-2011)、“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2012)、“进程:首届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3)、“亚洲社会思想运动报告:首届人间思想论坛”(2014)、“第三世界六十年:纪念万隆会议系列论坛”(杭州-科钦-北京-东京-香港-那霸)等。


近年来出版的学术书籍包括:《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视觉报告》(2003)、《与后殖民说再见》(2009)、《巡回排演》(2010)、《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2011)、《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2012)、《后殖民知识状况:亚洲现代思想读本》(2012)、《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史中的一百件艺术物》(2015)以及“人间思想”辑刊和丛书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