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情和年终奖都救不了2021,但是音乐可以

橙子 意外艺术 2021-01-11

 
你好,我是主编大橙子,也是意外人文艺术学院的总制作人。
 
如果你是熟悉意外艺术的真爱,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秘密”
 
在8年多的时间里头,我们做了六季的《艺术很难吗》,写了上千篇推文,讲过无数遍的梵高、毕加索、也讲过雕塑、建筑,中国传统文化,但有一样艺术形式,却几乎被我们“遗忘”——


老实说,音乐对于我们而言一直是“禁区”一样的存在。
 
为数不多讲到音乐的一期节目,还要回溯到古早的《艺术很难吗》第二季,用提琴协奏曲《梁祝》带大家如何听懂交响乐。
 
▲ 《艺术很难吗》第二季02期
你敢相信你的耳朵吗? 

实不相瞒,这一期用乐器的特点代入梁祝角色的人物性格,通过《梁祝》认识交响乐器,还是我们当时关在旅馆里闭关讨论时,因为偶然点到的电视节目在播《梁祝》从而有的灵感。
 
比起一幅画,我们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轶事,从色彩、构图等可视化的内容去传递分享我们的解读。
 
以听为主的音乐,的确让我们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

▲ 《艺术很难吗》第二季02期
你敢相信你的耳朵吗?
 
怎么讲清楚音乐这件事,从哪里开始讲?讲旋律?讲音阶……

音乐很难吗?确实挺难的。
 
以至于前几天当我们尝试发了一篇我听了十几年的下课铃里,藏着贝多芬的意难平后,真爱们“血书”点赞要求安排上音乐史专题。


如果放8年前,我们可能还是不敢轻易去碰音乐这件事。
 
但8年后,当我开始做意外人文艺术学院,遇到了韩嘉天老师,在一起打磨了《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课程后,我可以自信地告诉你——
 
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和你分享关于音乐的解读。
 
戳视频,看我和韩嘉天聊聊
音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你可能不知道,韩嘉天老师其实和你一样,也是意外艺术的真爱。

 

我最开始做我的音乐节目时,也是受你们节目的影响。因为我认为音乐可以那么讲,可以不要那么规矩地去讲。

大家要了解的并不是说很学术的东西,而是要了解他跟艺术之间的关系。
——韩嘉天《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


而有意思的是,我也曾听过韩嘉天老师的音乐普及节目,是他超过880万听众中的其中一名。
 
 
市面上不乏有关于音乐普及的课程节目,有人介绍音乐的背景,有人在讲音乐史,有人讲技巧,教你如何欣赏音乐……
 
但很少有人去谈到音乐是感觉,是自由,谈到音乐和生活的关系。
 
韩嘉天老师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其中一个。
 
▲ 《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拍摄花絮
 
在他这里,音乐不是用来治愈你的,不是用来宣泄情绪的。
 
音乐从来就不是你生活里的一种工具。那么,音乐是什么?
 
音乐应该是你的一个朋友。

 

我真的能够看到音乐背后,创作者他心灵里面的东西。我希望跟他交朋友。每当我听一个作品,实际上我都交了一个朋友,都读懂了一个朋友。
——韩嘉天《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


▲ 莫扎特(1756~1791年)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原来音乐作品和我是同一个东西。
 
当你建立和音乐平等的关系以后,你就没有仰视或者俯视音乐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音乐才有可能流动,才有可能走进你的心里,成为你的朋友。
 
这个时候,如何避免在音乐会上打瞌睡,才不再是我们听音乐会时会产生的问题。


 
在讨论设置《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这门课时,有一个词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中——


听起来很虚是吗?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谈感受。
 
绘画也好,音乐也罢,其实它们都只是一种介质,是它们把我们和艺术家连接到一块。
 
音乐家用音乐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表达他们各自不同的感受,而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从中找到契合点,最后找到自己。
 
▲ 电影《海上钢琴师》


每个作曲家他都有不同时期的影子,当你找到那个影子是什么,你就会发现音乐史它并不是分开的、不同的历史。

它是我们认知的历史,是一个整体的感受的历史。
——韩嘉天《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

 

当你感知到创作者眼中的世界,找到听懂音乐的角度,你再通过这个角度去形成自己的一套音乐感知系统,打开的就是生活的另一扇门。
 
就像韩嘉天老师分享的,关于他选音乐有自己一套“好听的标准”

 

好听的标准就是撞不撞我。如果撞到了我心里了,我就不敢再听,就留给听众了。


关于创作者,关于音乐作品的完整感受是需要你自己去感知的。

只有你打开了自己的感受,音乐才会溜进你心中,发现你比你想象中懂音乐。
 
 
这也是我们这堂《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课程希望带给大家的另一种欣赏音乐的视角——
 
让感受成为打开古典音乐大门的钥匙。
 

 
音乐被创造出来,除了要被演奏,更是需要被聆听的。
 
“没有聆听者就没有音乐。”
 
当结束整个课程拍摄后,我第一次有了想要马上冲进音乐厅,重新去听一场交响音乐会的冲动,去感受下这个曾经熟悉却又陌生的“音乐声”。
 
▲ 坂本龙一:playing the orchestra 2014 图源网络

和音乐做朋友,建立平等的视角,当你有这个感觉的时候,你再去听音乐,感受作曲家的表达,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你跟他一样伟大。
——韩嘉天《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


在课程拍摄现场,其实还有个特别的“小插曲”
 

 
这是一张现场花絮,右边这位自然是韩嘉天老师了。而左边这位,你猜是谁?
 
老师的家人或朋友?某位作曲家?乐队成员?统统不是。
 
他是这次《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摄像师,跟拍录制了整个课程,可以说是学院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学员”。
 
 
在最后几堂课的拍摄间隙,我经常会看到他趁着休息时间,拉着老师聊各种关于音乐想法。
 
有时候说到兴奋处,摄像师会掏出手机播放自己喜欢的曲子,乐起来会发出北方汉子爽朗的笑声。
 
在那个间隙,有手机收取信息发出的滴答声,嗡嗡的电流声是设备长时间工作的“抗议”,偶尔是工作电话打进来的窃窃私语,伴着角落窸窸窣窣的音乐声,钢琴键一下下在心里头敲击。
 
这是我在那一个下午感受到的,关于音乐所谓的穿透力究竟是什么。

▲ 拍摄现场
 
记得在拍完课后,我问韩嘉天老师,希望意外人文艺术学院的同学在上完课后收获些什么,老师是这么回答的:

 

可能他不是某一个知识,或者说你可能没有在学完这个课以后真的走进音乐的大门。如果我们通过这个课,能够给大家提供的一个视角,去提醒你——

不要变成越来越钝感的一个人。

我觉得这个也是我特别开心和期望看到的一件事情。


音乐是土壤,而不是一个结果。

听懂音乐不是目的,音乐是你走进自己的理由。

套用我们之前做《艺术很难吗》的那句话,音乐很难吗?你比你想象中懂音乐。

如果你想要重新认识音乐这位老朋友,欢迎你来。

在意外人文艺术学院里,我们一起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