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孩子都应该去野营

2014-11-28 自然之友

作者:童书妈妈三川玲


野营让孩子真正认识世界;野营是家庭精神的传承;野营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独立的性格;野营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一次,我跟加拿大的一位妈妈在微信里聊天。她问我怎么度周末,我说,全家一起去野营。她听了,有些甜蜜而无奈地回复说,“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野营,我都怕野营了!”


我们家很热爱野营。缘由我在广州时的一位多年挚友。他们家酷爱户外运动,基本上一有空闲,就去登山、踏海、野营。还专门挑选无名之山,无名之海。他们不仅自己爱,还带动朋友们一起加入,甚至自己买了帐篷等装备送给朋友。终于,我们家也开始了自己的户外生活。


来到北京,参加了自然之友的活动后,更是找到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个月,我们都在大自然相聚一次。每到适合的季节,我们就背上帐篷,到野外去野营。


野营让孩子真正认识世界


现在的孩子,说幸福很幸福,有卫星电视,有IPAD,有电梯,有课外书,有汽车;但是,说可怜也可怜,没有院子,没有小溪,没有树林,没有猫狗。现在孩子们的世界,说来很大,小小年纪就到处旅行,见识匪浅。但同时也很小,到处都是人工景观,到哪里都是规划的妥妥当当。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吗?


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城市,还有大自然,除了教室,还有田野,除了玩具,还有树木,除了动画片,还有小松鼠,除了游乐城,还有无名野山……


怎样让孩子不在各种人工环境中禁锢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呢?自然,不是去公园里玩碰碰车,不是去商场的游乐场玩塑胶城堡,更不是在家里读科普图书。


只有走出去,去到真正的大自然里,在自然的环境中,有类似生活的体验。这样,才能打开眼睛,敞开心扉,认识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野营是家庭精神的传承


野营,自然是全家一起去。


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个人都要参与地点的选择,线路的规划,装备的准备,帐篷的安装,安全的防护。这已经近乎是一次家族迁徙的小型演练了。


旅行,是最容易考验一对恋人是否默契合拍的方式;野营,则是最容易考验一个家庭是否和谐融洽的方式。


当决定要去野营的时候,并不只是快乐与兴奋,伴随而来的,还有责任和考验。每一次的野营,都是家庭的每个成员,再一次地深入沟通、了解、信任,表达互相爱意的体验。


爸爸和孩子一起撑起帐篷,妈妈细心地铺好防潮垫和睡袋,全家一起躺在星空下讲故事,迎着朝霞和清晨的露水看日出。这个过程中,是最好的家庭课堂。


因为,野营是一次实践,是一个个具体的行动组成的。孩子最容易在一起行动的过程中,来感受父母想要传达的东西。这种表率和互动的价值,是任何说教与强调都无法比拟的。


野营培养健康的体魄和独立的性格


很多家长都应该有一种体会,就是每次带孩子去旅行,回来后就会发现孩子好像突然长大了很多。


这是怎么来的呢?很简单,就是环境使然。当外部的环境变化了,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随之而变化。当父母发现,孩子在短时间内学到了那么多的技能的时候,自然会觉得孩子突然“长大了”。


现在,有一种培训,非常可笑,就是培养孩子成为“未来领袖”或者“未来领导力”的课程。要知道,如果这种能力,是某个口吐悬河的讲师,通过打鸡血的一些口号,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那还真的是“游戏”了。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有两种可悲的地方。一是没有野蛮的体魄,二是没有文明的精神。


所谓野蛮,就不是在训练馆里、操场上、塑胶跑道上,而是在大自然里,泥手泥腿地锻炼自己。所谓文明,也不是考试100分,不是会弹钢琴,不是跳舞过多少级,不是读过多少书,而是从生活的每一个过程中,自己去实践,去体会,去思考。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去野营。每个家庭,都应该带着孩子,每年找时间多一些去野营。

野营让每个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一次,我和一个英国华人家庭交流。我很好奇地问身为剑桥医学院教授的爸爸,“你们的孩子,课余和假期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爸爸对正在给我们拍照的女儿说,“你来自己说说吧”。


那个十几岁的阳光女孩儿,说她刚刚从夏令营回来。那个夏令营,是设在丛林里的,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在那里的生活,并学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我问她有哪些野外生活的技能,她说基本上可以独自在野外生活一个月没有任何问题。我真的有些想象不到,这个时尚可爱的小女孩,给我讲绳索、负重、帐篷、攀岩、净化水源……每项都头头是道。


我问她,未来想做什么?她说,会像她所敬佩的父亲一样从医。但是,现在她的兴趣是摄影和设计。我看了她给我展示的网页,对她极具个性和想象力的作品惊叹不已。


这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却对自己的生活、兴趣,以及未来的志向,那么坚定和从容。


如果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心灵归属的瓦尔登湖。那么,对于孩子,野营无疑是让他更快更好地认清自己,找到归属的途径。


在山谷,在海边,我见到野营的孩子们,是那么地活跃、勇敢、大气、好知。在城市里不爱吃饭的狼吞虎咽,不爱学习的追着问问题,腼腆害羞的可以在广场上独舞……我真的觉得,那个时刻的孩子,才是他真实的样子。

有关《第一次野营》这本书

“第一次”,总是给人深刻的印象小小孩的第一次野营,更需要足够的渴望与勇气。妳太小了,根本没办法背着重重的行李走路。妳太小了,一点小事就会哭的。妳太小了,根本不会捡树枝回来煮饭。妳太小了,晚上天一黑就会说怕怕…… 小主角奈保很想很想跟大哥哥、大姊姊去河边露营,可是大家都说她太小了。


极力争取的奈保,终于获准参加,体验生平第一次的露营生活。有了奈保的加入,这次露营会不一样吗?奈保又会遇到哪些困难,独立克服并享受勇气的滋味?


当这本《第一次野营》的书来到我们家里的时候,最先看的是小丸子。她一遍看一遍乐,还对我们说,“妈妈,妈妈,你看,你看,和我们露营一模一样啊!”


我特别珍惜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对林明子的《第一次上街》还有这本《第一次野营》,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喜爱。


希望每个孩子都喜欢林明子,喜欢她的“第一次”。也开启自己探寻这个世界的“第一次”。


本文转载自童书妈妈微信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