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辉:确保生态安全必须提高森林质量
本文作者沈孝辉,自然之友会员。本发表于自然之友编纂的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6)》。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森林的保护方式,问题将仍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
昨天,是《森林法》大修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最后一天(修订版什么样?点这里看全文:从49条到75条,够不够?《森林法》等你提意见!)。感谢参与意见建议的读者朋友、自然之“友”们,自然之友已经将公众、专家们的意见整理汇总,递交到国家林业局。今日头条消息即为自然之友递交的意见全文。
离开原始林和天然林,奢谈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常被林业工作者作为业绩资本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等主要指标,其实并不能完整的反映森林生态的优劣,更无法反映森林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当原始林和天然林在持续砍伐中萎缩消失,而只是靠人工中幼林的增长,维持一定的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那么即使“绿化”蛋糕做得再大,也只是表面的繁荣现象,它掩盖了深层的生态危机。
了解更多“为什么”,请花一点点时间,阅读沈孝辉老师的这篇文章。
不少人认为,只有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中国生态状况才能明显改善;达到30%,才能进入生态状况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森林覆盖率决定论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一直热衷于森林量的扩张,因此大量营造人工纯林就成为最便捷的选择。国家的十一五规划,造林目标……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和多种服务功能。20世纪下半叶,从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这几项惯用的统计指标来看,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然而,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全国生态与环境质量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随着森林数量上的增加而有所好转,反而呈现出“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现象,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尽管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天然林破损严重,而人工林树种单一,导致生态脆弱的事实。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
关键词:森林质量、生态安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森林质量的标准及在我国的表现
何谓森林的质量?其评价标准又是什么?遗憾的是,这一关键问题迄今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对于林业人而言,更是一头雾水。不久前发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仅仅是从“林分每公顷株数”和“蓄积量”的增加;“中龄林和近熟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的提高,来评价我国森林质量,并做出“有所改善”的结论。
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品质、性能优劣的界定。根据现代人对森林的多样需求,森林质量也就体现在多方面,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见图1-1)
图1-1 森林质量评价指标
由图1-1可见,仅仅从林分单位蓄积量、林木株数,中幼龄林与近成熟林、阔叶林与针叶林比例的数量变化来判断森林质量的优劣,是片面的,也是肤浅的,不可能真实的、完整的反映出森林的整体状况。至于经常使用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也只是反映森林数量指标,而非质量指标。森林的面积、覆盖率、蓄积量,以及林龄比例、针阔比例等,也只有结合森林的综合服务功能指标体系,才是对森林质量的完整评价。当前,我国急需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各类森林质量的指标体系。
1.中国现代森林质量评估
中国现存的森林,可分为原始林、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营造人工林等类型,其生态和经济功能大不相同。(见图1-2)
原始林是天然起源和人类干扰破坏未曾大举介入的森林,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结构和防护功能,生态系统稳定,自我更新与自我恢复能力强。原始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服务功能,亦即森林的整体质量最高。
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估计为60%以上,全部为原始林,算起来有600万平方千米。经过历朝历代斧砍火烧的消耗,时至今日,98%的原始林均已消逝。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全球森林地图,目前中国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仅有约5.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滇西北、川西以及内蒙古的大兴安岭与新疆阿尔泰山的最北端,多为自然保护区或人力未及的深山区,并呈破碎化、孤岛状,处于萎缩之中。
天然过伐林是原始林经过强度择伐后残余的林分。这种林分结构不合理,但仍具有较好的防护功能,如获得合理经营,有望恢复到近原始林的状态。当原始林经过反复破坏或严重破坏后就会变成疏林地或无林地,植被恢复困难,生态功能显著降低。疏林的自然演替有两种前景:一是植被强度破坏造成立地条件严重退化,或者因为海拔过高,立地条件太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森林植被,如云贵高原高海拔的森林分布上限,一经强度砍伐,森林无法进行天然或人工更新,遂退化为高山石漠。另一是立地条件较好的疏林由天然更新而形成次生林。次生林一般由先锋树种组成,由于丧失了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性与生态功能较低,但如无人为干预,依靠森林自身的演替,可在几十年后恢复良好的群落结构。
我国天然次生林总面积约9300万公顷,其中70%以上为中幼龄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森林生态系统,在木材生产、燃料供应和维持当地居民生计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天然次生林的作用被长期忽视了,有的转变农业耕地,有的退化为无林地,有的被改造成人工林,后续的破坏有增无减。直到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国的天然次生林才开始获得保护和恢复。但几乎与此同时,在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拍卖荒山、林纸一体化和林权改革的工作中,出现了“砍树种树”、“毁林造林”的风潮。南方集体林区不少天然次生林被置换成人工速生丰产林或经济林。这是当前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我国营造人工林的历史悠久。在陕西省黄陵县桥的黄帝庙中至今犹存的一株侧柏,相传是五千年前的黄帝手植。此后历朝历代虽然也种植了一些人工林主要是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树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规模都不大,保存下来的也少。直到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天然林的急速消耗,我国加快了造林绿化的步伐,人工林营林事业取得空前的发展。几年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造林面积从每年六七千万亩猛升超过1亿亩。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53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毫无疑问,这些人工林在贮存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改善小气候和局部生态环境、保障工农业生产、提供林产品、发展地方经济上均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造林的目标是实现快速“绿化”,树种选择和结构设计均按人工用材林技术模式进行,造林不管自然条件,强制更新,因此,森林质量过低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2.我国森林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中龄林比重大,单位蓄积量低。
在8亿亩人工林林分中,中幼龄林面积达77.4%。我国人工林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3%,而蓄积量只占森林总蓄积量的8.28%,每公顷人工林蓄积仅28.4立方米,不及天然林单位面积蓄积三分之一。全国有1亿亩人工林为低产林,有的长成几十年也长不高的“老头树”。一些省份在“灭荒”和“绿化达标后”由于刚营造的人工林质量太差,再投入后续资金,进行“低产林改造”。营造这种低产林和低效林是对林业生产力的很大浪费。
(2)纯林及比重大,混交林及阔叶林比重小。
我国人工林中针叶纯林占2/3,个别省份高达95%,且分布集中。在17个针叶造林树种中,杉木、马尾松、落叶松和油松4大针叶林的面积高达80%以上,占绝对优势。这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人工林只是树木的集合,而非健康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图1-2 中国森林分布状况
(3)森林的人工化和单一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而今濒危的高等植物有四五千种。在濒危动物中,有兽类94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7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的全世界640个濒危物种中,我国就占了约1/4。今日我国有15%至20%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生存的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除生境退化、栖息地破碎化和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因素之外,森林的人工化,也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人工纯林的面积及其在森林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十分不利的,甚至起着负面的作用。
(4)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
重庆南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飞播营造马尾松纯林,至今已40年。然而许多树如患侏儒症,成为永远长不高长不粗的“小老树”,火灾、风灾与虫害频频袭击,仅森林病虫害就有359种之多,脆弱不堪。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1.3亿亩,每年因病虫鼠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林木年均减少170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近880亿元。这种“无烟的森林火灾”所带来的破坏更甚于冒烟的森林火灾。随着我国人工林的与日俱增,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也大幅度扩大。20世纪50年代年均1286万亩,70年代年均5478万亩,到2004年发生面积1.419亿亩上下。短短半个世纪,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猛增了11倍。
(5)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低。
人工林,特别是人工针叶纯林抑制下层植物生长,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差。
在大凉山区,1958年飞播的云南松,由于林木过密,很多树40年只长得碗口粗,林下红土裸露。以“灭荒达标”著称的湖北省谷城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46%,土壤侵蚀模数相当于黄河流域。以往,有不少地方采用炼山全垦的方式造林,这种做法的本身先引起了地表侵蚀和营养元素的流失。全垦整地的水土流失比局部整地大4至6倍,有的地方在整地第一年每公顷土壤侵蚀可达数十吨。
(6)针叶纯林易发生森林火灾,并导致地力下降。
人工林林下干燥,特别是针叶纯林。如云南松林的地表被难以分解的松叶层覆盖,土壤中缺少腐殖质和水分,加之云南松含有树脂更易助长火势。又由于在针叶纯林中,对改善土壤肥力,促进营养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土壤无脊椎动物以及其它生物均难以生存,因此,同一块林地连续营造针叶林会导致地力下降,林木生长一代不如一代。
(7)营造转基因林的生态风险。
人工林还有一种尚未引起充分警惕的转基因树种污染问题。使用转基因技术可使树木生长迅速,在短期内获得更多也更廉价的木材产品,经济效益显著而深受开发商的青睐。然而,树的花粉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而基因工程树的这种“遗传漂移”不可避免的将污染非基因工程树种,甚至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紊乱与瓦解。对于转基因材种的生态威胁,至今仍在研究之中。在美国,转基因工程树种只允许在实验场种植。这些实验场占地一般控制在两英亩之内,并且受到严密的监视,不允许进入开花传粉阶段。而在我国,在对转基因树种的危险尚缺乏研究的情况之下,已经至少在七个省区种植了100多万株转基因杨树。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治理而获得改善和清除;然而,一旦人造基因混入了自然基因,造成基因污染,则是无法消除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 我国森林整体质量差的原因
1.理论层面:指导林业发展的理论滞后
20世纪下半叶,受当时两大阵营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制约,我国学术界向苏联一边倒。在森林经理上,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永续利用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解放初期,我国引入的则是苏联莫托维耶夫的《森林经理学》,批判了德国的森林永续利用的林学思想,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在林业实践上,苏联当时搞的是一套“采掘式”林业:即像开矿一样开发森林的木材资源,认为每一个森林单位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按木材资源的总量,计算开采年限、投资成本以及利润,并不考虑木材生产的永续利用,更不要说是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永续利用了。
20世纪60年代,与苏联关系破裂后,由于我国林业并未形成自己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走过了不少弯路。直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林业才顺理成章地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政策层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森林木材产品与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的单一化追求。
我国工业化发展晚起点低,造成了以自然资本的高投入支持经济的高增长,以生态资源的高损耗,即环境的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加之人口压力大,更造成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掠夺式、超强度采伐利用。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林业生产以木材利用为中心,木材成为经济建设最直接、最便利的原材料。当时以“会战”的方式从全国各地调集数以十万计的人马集中开发东北、内蒙古林区和西南林区,相继建立了以采伐为主的130多个森工企业,以致林业产值曾位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几位。尽管林业也提出了“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针,但受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经济体制的束缚,从未得到落实。实际上是越来越少,越采越坏,青山并非依旧在,永续成为空谈。
历次政治运动也对我国森林资源带来冲击,50年代的“大跃进”和“大炼钢铁”,60年代至70年代的“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以及80年代初开放林木经营的政策等,均造成了天然林的巨大破坏。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林业进入森林培育与利用并重的阶段。此期一方面木材产量仍居高不下,仅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我国成过熟用材林的面积和蓄积量均锐减了三分之一,消耗量大大超过增长量,年均森林资源赤字17亿立方米。因此,时值80年代后期,大多数森工企业纷纷陷入可采资源枯竭、林业经济危困的窘境,并引发了以洪涝和荒漠化空前加剧为代表的全国性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以80年代初开展全面义务植树、“三北”防护林工程和消灭宜林荒山以及退耕还林为代表的绿化运动,都注重于森林资源数量上的扩张。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分别以年均420万公顷、60万公顷和400万公顷的速度推进。自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实现了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的“双增长”。人工林面积空前增长,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治理、好转。然而,天然林的这一减和人工林的这一增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互相弥补抵消的,它不仅意味着中国森林整体上的次生化、人工化和低质化,更意味着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衰退,远非能同昔日的原始林相媲美!
以海南省为例,清朝初年,海南原始林占全岛面积80%以上,至上世纪80年代初,降为26%,面积约97.8万公顷;九十年代又降到8.8%,面积约33.1万公顷;而今原始林仅存6.43万公顷,仅占全岛面积的1.89%。近半个世纪,海南全省的原始森林竞锐减了92.6%。因此,尽管海南的森林覆盖率在近几十年间由于大力营造人工林而获得迅速回升,至2005年底,已达55.5%,却由于原始林和天然林的严重破坏,大大消弱了对水源涵养与调蓄的功能,导致全岛生态退化,非旱即涝。由此可见,仅仅依赖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的数量扩张,生态安全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的。
3.林业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层面
林业经营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过程。经营林业不单纯是一项技术问题,森林经营包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管理,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法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经营粗放,没有正确定位,自然不可能“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苗生产
苗木质量不仅决定造林的成败与林分的生产力,也决定着森林长久的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高低。
林业发达国家的良种使用率在80%以上,而2002年,我国良种使用率仅28%,造成林木种苗先天不足。
树木种苗生产经营与市场管理不规范,不少地方的种苗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混为一体。大量假苗、劣苗充斥市场。
许多重要的造林树种尚无种子园和母树林采种基地,许多有价值的乡土树种尚未开发利用;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往往只注重少数速生的“短轮伐期”树种,而轮伐期长,经济与生态效益高的珍贵树种,往往被冷落忽视。
近年林业六大工程的启动,使每年人工造林高达1亿亩以上,加大了对种苗的需求。以往种苗的品种质量已经造成了我国目前“北唱落叶树、杨家将,南演马家军、杉家浜”,服务功能低下的单一纯林的格局。毫无疑问,今日种苗的品种和质量,也将左右着我国未来森林的命运。
(2)毁林造林
不能生长乡土树种的土地,也是难以营造人工树种的。因此,我国南方大部分所谓荒山荒地,其实多是已经恢复或可以恢复天然林的土地,并非寸草不生,毫无生物生产力。正是由于对“荒山荒地”的界定过于笼统和宽泛,一些人便打着“灭荒”的旗号,毁(天然)林造(人工)林。
桉树是外来树种,原产地澳大利亚。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桉树被我国大量引种,对绿化国土,发展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把桉树大面积种植在海南和云南这种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的地区,无疑将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在原产地,适应力强是桉树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并与原产地环境相协调;然而到了异地之后,桉树极强的适应性使其自身茁壮生长,却对当地的乡土树种产生了极强的抑制作用。桉树的生长控制了其他本土植物的生长,这就与当地的环境不相容了。因此,我们本应严格控制桉树发展的地理区域与造林规模。
然而,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桉树人工林目前已突破200万公顷。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栽培的桉树几乎达到了可供利用土地的极限。桉树不仅从平地上山,而且越过南岭,向北扩展到湘南、赣南、向东蔓延至闽、浙沿海,向西挺进滇、川山地。
把桉树大面积引种到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文山、德宏、临沧等地,无疑是一场新的生态灾难,特别是为了营造桉树人工林而大肆砍伐当地珍贵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据媒体报道,被誉为“绿海明珠”的思茅市翠云区在“林业产权改革”的名义下,向造林公司转让集体山林,已连续4年皆伐天然林达11万亩,将无数珍贵树种、古树巨木一扫而光,而后种上速生经济林木。今仅印尼金光集团在滇南规划种桉面积便高达两千五六百万亩,而规划种桉的山地多为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天然林。继大量资本圈水建坝之后,今又开始乘林权改革之机大肆圈山,毁林造林、砍树种树,在保持森林面积及覆盖率的障眼法之下,大片天然林被人工林“隐秘替换”。
从严格的意义讲,速生丰产林不属于森林的范畴,而与农业相似,是一种“作物林”,不具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多样的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种植速生丰产林是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今各国科学家都对引入的桉树产生的危害进行研究。新西兰已经全面砍掉引种的桉树。世界银行也停止了对桉树种植项目的贷款和援助。唯独我国种桉如火如荼。
(3)木材生产
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学观点,重新审视反思我们以往的木材生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实际上,我们是在用一种机械的和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大地上最复杂、最奥妙的生命维持系统。
小面积皆伐曾是长白山林区各森工企业惯用的一种采伐作业方式。但经过多年连续的采伐,小面积皆伐就变成了大面积皆伐。皆伐铲除了整个林分的立木及结构,破坏了森林环境,也就同时毁灭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大大削弱了自我更新恢复的能力,并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
采育择伐是小兴安岭红松林区普遍采用的一种采伐方式。按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的规定,采育择伐要保留0.4的郁闭度,但红松为浅根性树种,易风倒、风折。采伐促进了林木的倒伏,一两年后郁闭度就会降到0.1至0.2,成为疏林地。正是这种单纯以取材为目标的采伐方式,造成了号称“红松故乡”的小兴安岭红松资源的剧减。
大兴安岭林区的建群树种是兴安落叶松。采用分次逐渐伐掉的方式进行木材生产,曰“二次渐伐”。落叶松天然更新良好,伐前更新已经完成。只是由于采伐和拖拉机集材作业,绝大部分幼树幼苗不复存在。森林环境严重破坏,本来就贫瘠的表土被降雨冲刷侵蚀,使森林人工更新困难。这就是大兴安岭之所以出现许多荒山秃岭的原因。
(4)乱砍滥伐与超限额采伐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根据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实际,总结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经验教训,吸取国际上林业发达国家的成功举措,由《森林法》明确规定并经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一项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制度和根本性措施,自1987年开始实行。但这项政策的实施却不尽人意。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超限额采伐高达8600多万立方米,每年发生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达50万起。最新公布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 7554.21万立方米,仍属居高不下。足见森林资源执法与管理的漏洞之大。相比之下,国家每年投入近百亿人民币,每年也只减少森林资源消耗6100万立方米。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比正常的木材生产更大。两者屡禁不止,也是我国森林质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国家投入巨资实施天保工程,限制与减少木材采伐量;而在另一方面,全国超限额采伐又持续走高,使天保工程的成效大打折扣。
(5)森林覆盖率标准降低从统计数字上所反映的我国森林整体质量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即从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始,将部分技术标准降低,使大面积本来不计入森林的疏林和灌木林,统计入森林资源。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4-1998)修订后的技术标准与第四次森林资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森林郁闭度标准由0.3(不含0.3)改为0.2(含0.2)以上。森林郁闭度是计算森林覆盖率的依据。郁闭度从大于0.3改为大于等于0.2,这就意味着有2596.9万公顷的疏林进入了森林范畴。
如此一来,虽使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在统计数字上显著提高,同时也使单位森林的平均蓄积量和生长量降低。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相比,全国林分平均郁闭度由前期0.6下降到0.5,林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下降了0.431立方米。
尽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技术标准的变化,客观上与我国现存森林的状况无关,但是统计技术标准的变化使前后的统计数字丧失了可比性。奇怪的却是,在各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报告和文章中,却常将由于统计技术标准的改变后本来已经丧失可比性的森林覆盖率等数据,仍在照比不误。这样做,显然存在着虚夸之嫌,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林业是一门伟大的科学与艺术
森林的演变、退化与恢复都有着共同的规律。世界林业所走过的也有一条基本相同的道路;这就是从自然林到无林化,从无林化到人工化,再从森林人工化到自然化。也就是经历从采掘式和种植式的林业到近自然林业的转变;森林的经营也经历了从木材的可持续生产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人类对森林的认识,一直是非常肤浅的,林业经营和管理更是以简单轻率的办法对待复杂深奥的森林生态系统。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探讨林业的新哲学、新策略,掀起了一场环保的革新浪潮。
怎样提高森林的质量?依笔者所见,就是要在充分尊重与遵循森林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坚决保护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力恢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积极建设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1.坚决保护原始林
世界资源研究所称保持原始生态的天然林为“前沿森林”(距离人类占用土地的前沿,这个用词的本身就含有某种危机感)。一旦原始林失去“前沿”地位,就意味着进入人类开发利用的领域不复存在了。据研究,8000年前,全球森林约有80亿公顷(全部为原始林),现仅存34.54亿公顷(含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并且目前继续以每年1200多万公顷的速度消失。人工林可以随时营造,而原始森林或前沿森林则是失而不可复得的最为珍贵的自然遗产。学者们主张,应当划一条界限,就是前沿森林的界线,人类再也不要跨越这条最后的分界线了,给野生生物,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净土吧!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我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已经丧失了98%的原始森林,剩下的也多呈破碎化和岛屿状。
今天,我国的大部分原始林均已划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但也还有少部分继续承担着国家下达的木材生产任务,这是十分可惜的!当务之急是我国仅存的这2%的原始林不能再继续流失了,可以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建立的全球前沿森林数据库和分布图,将之全部划入自然保护区,永远不再开发利用。
保护原始森林是提高我国森林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固然保护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但保护比破坏后再来搞恢复与建设可以避免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保护现有的原生生态系统,不使之继续退化和消失,比简单的造林工程更有价值,也更迫在眉睫。须知,就本来的意义而言,“生态”是不可能人工“建设” 的,生态只能保护、恢复与改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是脱离原来的生态系统,去盲目建设—个新的生态系统。”
2.大力恢复天然次生林
封山育林是一种“无为而治”,特别适合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人类的能动性总是促使他们想更多地去做一些什么事情。但是,有时候不做反而比做更好。特别是当大自然能做,并且注定比人做得更好的情况下,人就无需“事必亲躬”了。须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不可能人工“再造”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人更无法“克隆”。
自然生长的森林是生物圈经过亿万年进化的杰作,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能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演化以及对自然干扰进行自我适应和修复的结构极其精妙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由众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类群共同组成相生相克的生物链结构。这种系统和结构,并非人工培育的简单的树木组合体所能具备的。
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封山育林和封育河谷林——利用自然力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应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首选。封山育林就是一切光热水土、坡向、海拔等条件适宜的地方,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封育保护、禁伐、禁猎、禁牧、禁樵采,使自然植被完成自我更新演替,逐渐建立稳定的顶级群落,即由乡土物种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但是,也有不少自然条件差的,或高寒、干旱,或土壤瘠薄、沙漠化严重的地方不能恢复森林,或本来就不长树,那么封育工作就应着眼于育灌育草,称为“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总之,因地制宜,不可强求一律。
以自然力恢复并不排斥人为促进因素。人为适当的干扰可促进次生林生长和演替,加快恢复速度并利用一部分林中资源,如补植一些乡土的珍贵树种和林下药用、食用植物,可增加经济效益。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在木材采集的过程中更多地推广使用重型机械,对森林生态的破坏引起广泛关注。保持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降低修路、采伐和集村的强度,减少对林地的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和对剩余林木及林下植物与植被的损害。实践证明,限制高强度重机械的采集技术,代之以轻机械与传统人力、畜力相结合的木材生产作业,并非生产方式的倒退,而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举措。对此,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最近,我国林业专家提出了一个“生态采伐”的新概念。生态采伐的原则是使木材生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尽可能不造成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在采伐设计中优先考虑维持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树种结构、森林功能与景观的完整性。生态采伐设计要求在林分层面上,系统的考虑树种构成,树木年龄、经级及森林物种的优化组合,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求采伐过程模拟原始林景观状态、保留一定的枯立木、倒木和粗木质残体,以满足各种森林生物及森林天然更新的需要。此外,还要模仿自然的风干扰和火干扰对森林系统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天然林自身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更新的能力。天然林的各种环境因子往往就是维持健康森林系统的建设力。如历史上大兴安岭天然林依赖于火干扰更新,而长白山天然林依赖于风干扰更新。而今,林业人却将风力和火力一律视之为森林的破坏力,而不加以利用,岂不是因噎废食?
鉴于我国现存天然林多处于退化状态,因此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和生态采伐在林业企业中应用推广,应为当务之急。
当前的林权改革涉及全国1500个县,牵动57%的森林面积,计25.2亿亩集体林林地。要警惕企业与资本以造林的名义圈山圈林,演变成新一轮的破坏天然林的风潮。
3.积极建设近自然的人工林
我国已有近8亿亩人工林,在今后不到10年还要再造10亿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今天不在造林规划、造林实践和造林管护的全过程中,身体力行,努力遵循生态学原理与原则,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那么,十年之后,全国森林势必将进一步单一化和非自然化。
应该说,在我国林业建设的早期阶段,面临着全国森林覆盖率低,资源总量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的具体条件,林业部门顾及不到更高的造林质量,先“绿”起来再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条难以绕行的发展阶段。但是问题在于,低投入和低水平的“绿起来”,并不能带动植树者们“活起来”和“富起来”。甚至山绿了人反而更穷了。今天已有不少国有林场贷款灭荒,以致负债累累,度日维艰。“林子长得像筷子一样”,一代不如一代。不仅如此,在生态保护事业上,由于大面积的人工林过于单一,一些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水土流失),另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生物多样性减少),还有一些问题则会随之加剧(如森林病虫鼠害)或潜在加剧(如森林火灾)。总而言之,低水平重复的造林绿化不可能遏制住我国生态在总体上持续恶化的趋势,有效解决我们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同时,也是对林业生产力的一种浪费。
究竟是什么反映造林质量的高低?
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是量的增长,森林生态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才是质的提高。“当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之类的着眼于具体种植技术的要求只是从局部的浅层次的角度来抓质量,而只有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角度提出要求和进行衡量,才能抓住质量问题的根本和要害。要将“造林绿化”的着眼点放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上。简单的一味种树,最终不仅将保不住“造林绿化”的现有成果,而且将造成新的生态失衡。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生态工程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注重营造林的林种、树种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结构是否完整,生物多样性水平是否恢复,森林景观是否赏心悦目,森林生物生产力是否提高,减少多少土壤侵蚀和雨季径流量,增加多少旱季水流量和植被生物量,以及森林火灾与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否降低等等。
使人工林具备多样化和自然化是当今世界林业研究的方向,也是林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经营人工林有近300年历史,并就生产木材而言已经十分成功的德国,为了恢复生态率先反思并改弦更张,在欧洲掀起了向近自然林业转轨的运动。
近自然林既不是天然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林,而是一种模拟本土原生的森林群落中的树种成分与林分结构,进行人工重组的森林系统。这比我们今日提倡的营造针阔与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更接近自然的本源,是营林史上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对于原生林破坏时间已经久远,天然林封育恢复又较缓慢的地区(如中原一带),采用德国的近自然林业应该是一种效果更佳的营造林模式。
不同类型的乡土树种和森林群落具有不同的生态学特性,在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生境方面具有各自的功能。美国林务局为了维持和扩大林内的野生动物种群,专门培育适宜的乔、灌、草供野生动物取食、栖息、繁衍。这种培育特定的造林目标的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适用于建设供野生动物迁徙与不同隔离的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走廊。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中,这种“特定目标造林法”,应该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鉴于木材日益成为稀缺的资源,用于木制品生产的工业人工林在我国加速发展的势头锐不可当,仅用作浆纸的原料林预计在2010年将达500万公顷。尽管这类工业人工林不适合进行近自然的改造,但是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人工林的树种多样性和森林稳定性。如注重发展乡土珍贵用材树种;进行针阔混交;使人工林与天然林处于带状镶嵌分布状态等等。当然,更应大力杜绝工业人工林继续出现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绝不能为眼前的经济增长赔掉惠及子孙万代的生态!
美国林学家卡洛维茨说,林业是“最伟大的一门艺术与科学”。新世纪的中国林业必须从简单的木材生产和营造林提高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水平。走出低水平重复的误区,就要在思想观念上,从注重人工向注重自然转变,在工作实践上,从注重规模向注重效益转变,在确保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稳步、有效增长的同时,注重森林整体质量的提高,只有提高森林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因有的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对森林在生态、经济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也只有提高森林质量,我们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增长,才更有实效、更有意义。
(本文作者沈孝辉,时任自然之友理事)
文中数字基本源于全国林业清查统计数字。
沈孝辉是谁?1956年出生,1968年,沈孝辉到东北林区工作,从此与森林结下不解之缘;1978年,他自愿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从此与环境保护订下终生盟约。几十年如一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他曾在林业部工作多年,已经或将要出版的书包括:《长白山》、《中国自然精华》、《万绿之源》、《来自地球村的警报》、《混凝土森林》、《能源与污染》、《雪山寻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从2005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到十余年来一直努力推动环境司法实践,自然之友一直在努力。如果你也认同我们的努力,请加入我们,请支持我们!
有环境污染线索,请扫二维码在线提交:
法律问题咨询,请致电:010-65232040或
致信gyss@fonchina.org
污染受害者法律咨询,请致电
CLAPV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010-62267459或
致信office@clapv.org
觉得我们的行动有意义,
请关注我们的行动、传播我们的文章,或
点击↓↓↓“阅读原文”成为自然之友的捐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