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白鹿:我是清河有缘人
于拓,自然名白鹿,是位非常爱笑的女孩子。她与清河的“缘分”因清河调研活动而使很多伙伴了解——经常看到她在微信群中发的清河边野鸭的照片。清河,于她好象是北京的一个缩影;调研,于她好象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与清河的缘分,如今已有九个年头。2006年来北京上大学,生活在了清河边。毕业参加工作,依旧留在了清河边。
以前,我喜欢在早上看老大爷在清河边悠闲地钓鱼,在晚上看五环桥在清河里浮动的灯影。虽然生活在清河边,但对清河的认识,停留在从北岸走到南岸。生活在本地的人们会叫“小清河”,透着那么些亲切。也听老人们说,清河的过去曾经是臭气熏天,来往行人要憋着气从桥上跑过。幸运的是,我来到时,她是清澈的。我一直觉得她的名字起得真好,很难想象这条碧波小河曾经被人皱眉提起的样子。
直到《穹顶之下》瞬间在社会上点燃“环保”这个话题,我突然意识到,生活在这片天空下的我们都有责任,为我们的环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为清河做点什么?”这个念头闪进我的脑海。于是,我巧遇了自然之友,有幸参与了清河调研,成为了水质组的一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印象最深的是组长大白和副组长,他们投入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带领我们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正是因为有他们作为专业的后盾,才能让我以从容的心情去享受调研美好的过程。
(清河有缘人王庆雄拍摄)
还有一位特别想写的,是湿地组的一位成员,这位老人家在今年的调研里沿着清河走了一遍又一遍。我眼里的她总是小步轻快地走着,专注地辨识草地上的植物。手里拿着相机,时不时停下来拍拍花草。她不担心路途辛苦,总会走到清河的那片湿地看一看。她的热情让我也备受感染。
如今,我从清河的上游走到了清河的下游,从清河的春天走进了清河的秋天。从此,我期待,春天能看到清河岸边缤纷的落樱,夏天能看到清河浅滩栖息的白鹭,秋天能看到滨河路上渐层的植被。今年的清河调研告一段落了,但这个活动还会持续下去,而我不会停止去发现身边这美丽的清河。
有条河叫做清河,如果你住在北京北部城区,你会发现它离我们并不远。
从颐和园外的青龙桥开始,沿着北五环向东延伸,流经中央党校,圆明园,体育大学,地质大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立水桥,天通苑,北苑……最终在沙子营东汇入温榆河。
生活在它周边的居民,很多称它为臭水沟,不愿去靠近它;还有很多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与清河有了深厚的感情,希望清河能还清,大家一起努力着,记录着清河的点点滴滴。我们称这群人为“清河有缘人”,因清河而结缘走到一起,共同学习、实践,共同为环境问题而努力。
看看他们之前都做了些什么?
亲爱的自然之“友”,
你愿意也成为“清河有缘人”吗?
如果你也愿意,
蓝天实验室帮你测
了解详情,请阅读今日推送的第一条消息
了解我们,请回复“自然之友”
(提示:以回复方式获取信息,请确保已关注认证公众号【自然之友】,并在自然之友微信对话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