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世上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一次颠覆“学校”概念的经历

沈群 Steven 中美企业峰会 2021-12-09

PART.1

源  起


大儿子快到入学年龄了,需要给他选个学校。以前我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个事,在美国想让孩子被照顾的好点,就自己出钱上个私立的学校,否则就到附近找一个满分十分的公立学校的学区租个房,自动就可以入学了。这一点在洛杉矶尤其不是难事,因为哪一类学校都可以有N个选择。

 

但现在不同了,经历过2020年,美国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美国。不管是黑命贵运动,还是总统大选,还是一系列奇皅法规的出台,都让我们懂得现在的美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一个关系到我的家庭未来是否撕裂,他的未来是否还是一个正常人的严峻问题。

 

我绝不容忍当自己一天到晚埋头打拼事业的同时,把孩子交给了一帮脑残的白左老师,任由他们天天往我一无所知的孩子头脑中灌输违反人性的歪理。最终闹得像无数华人家庭现在的状态——两代人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今天的美国,无数这样的悲剧正在上演。第一代华人移民来到美国创业,怀着无限的希望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但当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人时,家长们才发现他们貌似很懂这个世界,实则不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无比同情(譬如说一提起黑人就充满了理解和同情,那怕是那些持凶器抢劫的恶棍),而对自己的亲人却冷血无情(面对为他做出无数牺牲的家人吵起架来就咬牙切齿,怒目圆睁)。

 

特别是在民主党大本营的加州,公立学校的老师可以教育学生无脑到对于一个人性别的认定不以科学和社会的标准来判定,而只根据他自己声称的性别而确定。

 

应该说美国已经算是一个很有纠错机制的国家了。人们觉着总统有问题就可以去弹劾,觉着州长市长有问题就可以去召回。但儿子有了问题怎么办?当他在5-18岁这13年人生意识形态打基础的阶段脑子中被灌进无数糟糠,他的人生还能被召回吗?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老婆便达成共识——一定要让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进私立学校,这样除了孩子可以得到更贴心的照顾外,更多的是因为作为家长的我们付着高额的学费,一旦发现问题就更有权去追究老师及校方的责任。

 

当然,为了避免日后走到追究责任那一步,还是未雨绸缪,在选择学校时就仔细甄别,然后再申请。正所谓珍爱生命,远离脑残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我就开始了一项工作——在老婆初选的基础上开始一所所地对这些私校进行政审。

 

当我对这些学校的介绍开始研究时,不禁令我想起35年前我人生中第一次选择美国学校的情景——那是给我自己选择美国的大学,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哪所学校可能给我奖、助学金。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没有哪个家庭可以给留美的孩子付得起学费。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本科又是中文专业的我来说,在成千上万的留美申请生中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说句实话,那时不是我在挑选学校,而是我在努力争取让哪所学校能挑上我,给出资助,我留学美国的梦想才能成真。

 

但现在是不同了,现在是我拿着钱来挑选美国学校。我要做主让哪所学校来给我提供服务。


PART.2

政审学校出真知


几年前我和老婆就看好了一座教育5岁到12年纪学生的私立学校,她坐落在洛杉矶知名的富人区。4年前我还专程拜访与那所学校老师进行过交流,当时那老师所表达出的教育理念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学校会教授知识,但教授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仅有知识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学校还要教学生很多。譬如要教孩子懂得诚实的价值,要教育他们有责任感,还要让他们学会怎么做决策……”

 

因为有这种理念的认同,所以这个学校一直被我们作为孩子的首选。只等着孩子到了年龄搬家过去入学。然而一件事发生却改变了我的想法——

 

就在去年美国黑命贵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老婆偶然浏览这学校的官网,突然发现学校把网站中心位置的白人学生照片换成了黑人。

这种应时的举动立刻引起我的警觉——一个私立学校也要这么没有骨头吗?这还是我们愿意选择的学校吗?

 

于是我就开始明白——不能简单地以私校还是公校作为评判意识形态的标准。我必须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对老婆初选过的四所私校的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第一所就是洛杉矶地区排名第15的私立学校——圣·玛格丽特主教学校。打开官网的第一页我看到是这样的文字——“每一天,每个学生的品格、精神、健康和幸福就是我们努力塑造的一切。”

 

“我们的学生是男孩和女孩,是正直、具有责任心和富有同情心的年轻男女。”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和Google


——这真说到我心里去了!学校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没有提学习知识,没有提学校的排名等那些事,是因为它们与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塑造来比根本不值一提。


——长久以来我一直痛恨国内学校的一点就是,虽然他们也口口声声说“教书育人”,但实际上无一例外地只教书,不育人。更不要说还有很多学校的做法实际上是害人。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使得学生往往装了一脑子公式和解题方法,但却没有人格,精神空虚,而且还神经脆弱,自私自利,稍遇挫折就会引发自杀或者他杀的悲剧。

 

接下来从这官网上我开始看到这个学校在不同阶段人生教育的全景画面。这里我按照该校对4个不同年龄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


——不得不说我确实被惊着了!在我60多年的认知范围内,“惊讶”本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情感体验,但这一次这个观念被颠覆了,我的惊讶一直在持续,或者说一个一个接踵而来——

 

1

入学前的幼儿园


看到这里老师的介绍我就吓了一跳——她们平均幼教经验是28年!——我的妈!28年难道不是一个女老师几乎一生的职业年头吗?难道这学校只选择距离自己退休之日不到十年的老师来这里教学吗?

 

这个信息立刻让我意识到了私立学校——这种在美国不能赢利的机构收那么高的学费,钱都花哪儿去了。

 

与此相对应,我们都知道公立学校就不允许这么聘人。它们不仅对应聘老师要做到“人人平等”——即对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也不能“歧视”,而且还有强大的教师工会监督实施。殊不知正是在这种实施所谓“平等”公立学校失去了像私立学校的这种从聘人时就可以追求的教育质量。

 

点击视频,我听到了学前班老师这样说:“一个人从出生到5岁这约2000天是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大脑的发育在这个阶段完成一生中的93%。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拓展他们的体验。在教室内,在教室外,也在我们的花园中……”

 

我们喜欢看着他们学会怎样系上自己的鞋带,喜欢看到他们怎样用小手拿好笔,喜欢看他们因新的发现而惊讶地将眉毛竖起……”

 

接下来,我看到了该校学前班的亮点——这是该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户外课堂示范点。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在户外度过。校园内设有安全独立的户外教室,其中包括花园和种植园。视频中我看到一个个孩子那稚嫩的小手人生第一次抓起一只硕大的草莓,抓起还带着孵化温度的鸡蛋……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和Google


我的两个小孩子都在这个年龄段。得益于这次疫情,我可以天天在家陪伴他们。我最清楚每天俩孩子最欢快的时光就是在户外的玩耍。没想到这学校给孩子的教室竟是这样的!

 

视频中,我看到学校老师带着小小的孩子拎着小木桶给植物浇水,看到他们追逐空中的蝴蝶,看着老师教他们认识什么是种子和果实。

——天哪!学校竟然养了一只红冠白羽的大公鸡来与小孩子互动!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一幕被刚走进屋的老婆发现了。她诧异地说:“你这是怎么了?看一个学校介绍还能看得热泪盈眶呢?”

 

老婆不知道,我流泪还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种没有人来照管的野蛮生长。我们一群小孩子被大几岁的孩子王挑逗着在三层楼顶只有一尺宽的墙头上行走,比谁胆大。谁不在上面走谁就会被所有人嘲笑为胆小鬼。——那是一个闪失就会摔得伤残乃至送命的玩耍,却没有一个成人来看管。还有,在游泳池边被大几岁的孩子霸凌——在还完全不会游泳时我被一把推入水中,呛着水努力呼喊——若不是好心人及时抢救我也早就终止了小命。再有,当天黑了别的孩子都回家后,我因为不敢回到没有人的家里,只能孤独一人站在空空的街上,在路灯下等着妈妈回家。直到看见白天挨了一天批斗的妈妈从黑暗中匆匆跑出把我一把抱入怀中……


回到圣·玛格丽特学校介绍中来,我看到这个3-5岁的学前班的学习是在动手中综合进行的。例如,一个孩子在花园里追逐昆虫的时间,包含了所有“学习倾向”以及认知发展:科学(“这是什么虫子?”“他们吃什么?”);数学(“它比另一个大还是小?”“你今天找到了多少?”);语言(“帝王蝶是橙色和黑色的。”“让我们写一首关于蝴蝶的诗吧!”);社交技巧(“我们怎么能看到?”“接下来可以轮到你了。”);身体发育(追蝴蝶,小心翼翼地移动植物,操纵蝴蝶网);和创意(画一幅蝴蝶在其栖息地的图片。像一个人一样跳舞和移动。)……

 

圣·玛格丽特幼儿学校计划的课程支持儿童发展的所有领域:认知、社交、情感、身体和创造力。

 

看到这里,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我儿子早一天进入这个幼儿园。

 

2

5-10岁的低年级


在学生进入到这一部分的初期,学校是这样声明的——我们不去划分“数学时间”、“科学时间”或“语言时间”。学习无处不在,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得到教师的支持,而老师则擅长根据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寻找、创造和发现学习的时刻。

 

该校学生的描述是这样的——圣·玛格丽特的学生和校友都是品格优良的人,他们关心和尊重他人和周围的世界;他们有目标地生活和工作,有信念地领导,他们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健康快乐的贡献者。

 

——不得不说,这种描述深得我心。具体学什么和爱好什么都不重要,孩子首先需要长大成为一个心智健全且胸中有格局有远方的人。

 

该校是这样讲述他们老师的使命——在探究和批判性思维、深入分析和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真正的参与和持久的理解。这些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远远超出了专注于死记硬背和材料深度覆盖的教学。学术课程遵循最高的衡量标准,重点是掌握学习方法,但同时也认识到并非所有学生都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式学习。

 

老师不受常规教学节奏的约束,因为这些要求往往会破坏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的乐趣。

 

点击视频,我听到一位低年级的女老师这样说:“我们从三年级起开始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方法学习编程,然后教孩子用3D技术设计食品。”

 

从这一阶段起,“创新”便成为我们教学的核心词汇。

 

低年级的计算机科学强调“ICE”,即“创新.创造.想象”。学生们在学校的ICE实验室得以发展他们的潜能。

 

圣·玛格丽特小学技术课程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未来成功所需的 21 世纪技能,并促进对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创造的探索。

 

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利用他们的知识来开发创造性的、与课程相关的、经过充分研究的项目和演示。

 

——如果说上面这些话有点似曾相识,可能出现在任何一所优秀的学校对自己的介绍的话,那么下面这段话又颠覆了我们对常规教学的理解——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受预设课程的限制,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在课堂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最鼓舞人心和最有效的课程作业、思考主题以及教室中的学习。因此,我们的课程,从最年轻到最年长的学生课程,都充满了您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内容和规划,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所做的事情。

 

这些话使我不由的暗自感叹——在这样的学校任教会有多大的压力!这同时也让我想起当年我在美国文理学院(私立高校)任教时,老师教学质量如让学生不满意,学生们是可以在校园内抗议游行要求解聘老师的。

 

——在这里我又看到一个美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重大不同。在公立学校也有老师对预设课程的改进和创新,但那不是普遍的,而是个别的,是靠某个老师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但在圣·玛格丽特这样的私校,这却是学校对老师的要求。

 

如果你觉得官网上的描述是学校对自己的标榜,那你点开视频就可以听到老师自己的话语——

“当我们鼓励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时,我们自己同时也要做到。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变化,如果我们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就无法成为一个好老师。”

 

很明显,那种一成不变的、年复一年重复的教学在这里是被摒弃的。即便是教授“1+1=2”这自古不变的数学公式,老师也能引入社会上最新的理念——如在社会学意义上1+1为什么会大于2,以及为什么顶级数学家还在研究1+1并不等于2的道理。

 

试想一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将会对世界有怎样的认知!

 

3

学校的中学部


 老师在视频中这么开宗明义——“我们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心任务是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因为这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在特定的情况下会让学生在一项工作做出很多努力后推倒重来。他们必须经历这种挫败,因为这就是未来世界真实的样子。”

 

我们建立一种结构它可以使学生在未来不管遇到什么环境都可以成就自己。那才是一个可以面对未来的能力”

 

此外,教育心灵的使命要求圣·玛格丽特的老师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激情、兴趣、与之关联性的意义及其所能产生的动力。同时通过对多样性、人类经验的相互联系以及真实的全球和环境挑战的理解,让学生们在一个充满活力、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体验学习。在这个环境中,问题很复杂,答案很模糊,但学生们会得到培养和引导,进而提出主张并找到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和Google


在这里我看到了该校创新的战略规划。这个由低年级延伸过来的“战略规划”是董事会和学校校长 Will Moseley 于 2016 年启动的一项有远见的举措。她为圣·玛格丽特的学生设置了一个大胆、有抱负和变革性的课程,从而有目的地关注学校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以同时满足学生在学习、成长和幸福方面的需求。

 

就此,圣·马格丽特学校已被全国独立学校协会评为其创新战略的领导者。

 

在这一部分的教育,我看到了不止一位老师所强调的学生的“转变”(transform )——“令人愉快的是看到学生的转变。不管是他们解出了一道题,还是解决了一个交友的问题,正是这种“转变”,是每一个学生在成长中所需要的。而看到他们的这种转变也让老师们有一种成就感……””

 

交友?学校甚至要了解学生的交友?——我最初以为是不是我把视频中的英文听错了。但再接下去,我听到了另一位老师的讲述——

 

“对我来说,我不仅要知道我的学生在学业上需要什么,而且要知道他们情感上需要什么,在家里需要什么。他们的宠物怎么样了?他们的亲戚是不是要来访,以及他们的家庭是不是在计划着一次旅行……”

 

——这是在开玩笑吗?这还是学校的老师吗?多少观念再次被颠覆!

 

这些话不仅让我重温前面学校强调的“教育心灵的使命”所具有的内涵。

 

4

9-12年级的高中部


官网的视频上出现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微笑的女孩——认识一下 McKinley,她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大一的新生。她当年就是从进入圣·玛格丽特幼儿园开始的。跟随她的足迹让我们看到她在这学校里的“每一天”。

 

(文章篇幅所限,我只截取她履历表上各项成绩的一部分——

 ·Mu Alpha Theta 数学荣誉协会主席

 ·杰出的AP学者

 ·国家功勋学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奖获得者

 ·TEAMS 工程竞赛团队,2014 年南加州大学第一名

 ·校篮球队队长

 ·田径校队队长

 ·空手道成人黑带一等奖,八次不败USSD女子陪练冠军

·表演艺术舞台经理

 ·三届摄影学术艺术与写作奖:2个金奖,3个银奖,2个荣誉奖

 

她给学校的留言是——“真正想要了解我并挑战我的全部潜力的老师和同学激励我取得成功。”

 

然后是她在视频上的自述——

 

“每个人恐怕都有对于什么是“教育”的理解,但真正从一个人所热爱的事物中得到收获,那一定是对着一个人的心去教学。而这正是这里的所有老师每天在做的事。

 

我想我能够全力以赴尽我所能地去学,是因为我给了自己一种学习的动力。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所在的环境,是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使我真正地想去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我之所以可以实施这样一个满负荷的日程安排,实际上是因为我的学校、我的老师和同学促成我这样做的。在这里每个人都想看到自己身边的其他人走向成功——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我觉得圣·玛格丽特之所以成为最好的学校是因为她有如此多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机会的受益者。

 

我一点都不害怕走进那个人们所说的“真实的社会”,因为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

 

在这个学习阶段,学校非常注重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无论是科研实验小组,还是学校篮球队的比赛,还是学生交响乐团的演奏。学生们从无数的活动中领悟到——没有相互间的密切合作,就完全不可能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和Google 


作为一所中学,学校还与半小时车程外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建立了联系。使有兴趣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加州大学的实验室,亲身体验那里的研究生、甚至研究生导师对项目的分析。并且建立一对一的电邮联系,以交流自己的思考。

 

正如很多在校老师认同的一点——校园中充满的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可以在同学间相互感染的。

 

篇幅有限,上面的文字对于这所学校的方方面面只能算是一个缩影式的展示。

 

最后,让我们听一听各位圣·玛格丽特老师的心里话——

 

老师1: “我喜欢在这里教课,喜欢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工作,是因为让我兴奋的是我在和教室中一群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工作。”

 

老师2: “每天来到学校让我感恩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努力学习。”

 

老师3: “你能感受到未来一个能够做出美好事业的人士有你今天贡献的一部分。这是能让人感到骄傲的。”

 

老师4: “我的工作中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在校园内行走时看到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不管是老师、员工还是学生,没有什么比这个感觉更特殊了。”

 

再听一听这学校里学生的话——

 

学生1: “这里是一个让你感觉永远受欢迎的社区。你属于这个整体。”

 

学生2: “在这个学校里最愉快的一件事就是当你遇到困难时,周围所有的人都愿意帮助你。”

 

PART.3

结  语


为儿子在美国选学校让我深入了解了圣·玛格丽特学校的风貌。对于我这个出身中国教育世家,又亲自做过美国私立文理学院教师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颠覆我关于“学校”理念的经历。这个经历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育。

 

我的生命已无法重头再来。我现在所有能做的就是帮我的孩子把握好接受这种教育的机会。当然我也一定可以在感慨中去分享他们在其中成长的快乐。

 

当我把我对这所学校的研究不停地讲述给我老婆之后,老婆开口了:“老公,这事已经定了啊,咱们再要一个孩子!”


 

中美企业峰会主席 沈群

 

往期回顾

在全民盲从中最冷静的声音 —解读她睿智的失败学

逼着孩子优秀的我们能否追上孩子的步伐?——一发而不可收你准备好了吗?

留学美国怎样才能安全无忧?——一个“老美国”的八条忠告

到底是谁打了谁?和孩子一起长大 ——人生第一次家长会的感悟

不走寻常路,他要去向何处?——一个美国高中生的人生抉择

年届六十,我为什么做出这个人生选择?——一个梦和一份招股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