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海人遛弯又有新去处,今年将建23处会“呼吸”的小游园!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威海城市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既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市今年重点工程项目的内容之一。

眼下,人行道透水地砖铺设、街头小游园建设、生态河道整治等一系列海绵化改造项目,已在我市全面铺开。一个会“呼吸”的威海,正向我们走来……

市区多条人行道会“呼吸”

这两天,不少市民走在市区花园南路的人行道上,总会有种别样感受:明明天气晴朗,没有下雨,地面却有些潮湿。这并不是大家的错觉,能保持地面湿润不干燥的秘密,就在人们脚下这看似普通的地砖中。

原来,今年3月,花园南路(庙耩路至统一路路段)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借助市政道路改造的机会,这条路段上的所有普通地砖全部换成了透水地砖。这意味着,花园南路的人行道从地砖到路基全部具有透水性。

△花园南路铺好的人行海绵路面

人行道进行透水铺装,就相当于把人行道变成了一块人造绿地。它能在下雨时有效控制地面径流,蓄存水分,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又能在天气炎热干燥时,将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保持地面湿润,以此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与此同时,包括塔山西路在内的16条路段透水铺装也在有序推进中。根据我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人行道将逐步开展海绵化改造。

△施工人员在塔山西路铺设人行海绵路面


河道改造融入“海绵”元素

5月9日上午,在望岛河生态河道改造施工现场,已基本完成改造的部分河段看不到淤泥和乱石,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两岸垒砌得颇有自然美感的临朐石。

望岛河生态河道改造处处运用了“海绵城市”的元素和理念。河道两岸砌筑了临朐石,每块临朐石之间都有培土,用来栽种岸生植物,以此来加固河道,起到吸收水中杂质,净化河道的作用。

△改造施工完毕的望岛河部分河段

此外,为了提高河道的蓄水能力,施工人员还在望岛河中每隔一段距离增设一处溢流坝。溢流坝不仅让整个河道景观更加具有层次感,还能有效截住水流,补充地下水。同时,施工人员还对河道进行了加宽,夏季汛期时,望岛河将具备更加优秀高效的调节能力。

今年7月底,整个河道的生态改造便能全部完成。届时,河道水色与绿化景观相映生辉,河中水生植物与各色鱼类也将成为一大亮点。望岛河小游园建设将于明年完成


23处小游园助力“海绵城市”

日前,我市编制的《威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我市将以初村河、涝台河等6个流域为试点流域,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措施,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此外,我市还将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5%的年均速度,对城市道路和绿化设施等分批进行海绵化改造。

△羊亭公园里的海绵路面

今年,我市规划建设23处街头小游园,目前,已有5处完工,9处正在进行施工,还有9处处于组织招标阶段。小游园的打造不仅是城市景观改造升级,其建设过程也运用了“海绵城市”理念,除了采用透水铺装和雨水收集设施外,小游园在设计上还采用“花化”手法,通过丰富苗木品种,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色”的效果。

与23处小游园一起,被纳入我市今年“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还有5处山体公园和48.8公里绿道。根据我市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也就是说,未来,海绵型建筑、海绵型道路、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海绵城市”

已经变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成了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实体,

造福着每一个威海市民!

来源:综合威海发布、威海晚报


猜你喜欢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