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八届十中全会的春风,寒意袭人——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⑪

2016-02-19 ​刘蕴一 尽知天下事

刘蕴一爸爸的生日报

钱钢老师附言

政治,不只是报上的公报、口号,它一次次强势进入乡野,左右着百姓的命运。在展示爸爸生日报时,刘蕴一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家的“抢粮”的故事,虽寥寥数语,却令人震动。1963,阶级斗争来了。


196322号,我爸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前一年的秋天,刚开过八届十中全会。

 

翻看我爸出生那天的《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和《邢台报》,几乎所有的版面都是围绕春季农耕工作展开,到处可见“防旱抗旱”、“保春播”、“加紧备耕”、“扩大农业生产”等字眼。

 

 


 

在《邢台报》的第四版上,有一整版总标题为《春之歌》的诗歌和散文。




在这一版上,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王石祥!!为什么?因为我“恨死”他了!他是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邢台清河人,曾为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了词——《十五的月亮》!为什么说我恨死他了?因为我的文青爸爸是他的粉丝,最爱这首《十五的月亮》。我清晰的记得,我中学时代的每个周末,每当我想赖床时,我爸就会拿出他的二胡和口琴,端坐在我的床头,又吹又拉上演这首军旅歌曲,表情陶醉,口中还念念有词“这可是我们邢台的大文学家作的词!”。若干年后,脑中依旧能单曲循环,每每思之,倍感惆怅。

 



按当时的标准,我爸算是个文艺青年。他也总说自己出自“书香门第”:爷爷当时是镇上的中学校长,奶奶曾经是地主家的女儿,从小也饱读诗书。爷爷给我爸起名叫“斌”,希望他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从小成绩优异的爸爸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喜欢写诗貌似那个年代文艺青年的标配,我爸也不例外。记得我小时候总能从家里的书柜里翻出爸爸当年和妈妈来往的情书,其中不乏很多文笔细腻的小诗。但是这些年几经周折的搬家之后,这些珍贵的回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丢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小诗的内容。第一首诗是一个叫尧山壁的人写的《迎春曲》,他也是我们邢台最著名的诗人和作家之一。“河里浪花岸上柳,送粪姑娘堤上走,风摆柳,浪点头,跟在姑娘后……”看完这首诗,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幅大地回春、杨柳依依、姑娘小伙欢声笑语的场景。

 

 

可是接着往下读,却发现画风有点不对。比如王石祥的“春雨淅淅沥沥,社员欢欢喜喜,家家笑谈春早,争夸党的决议。八届十中全会决议,各个社员都满意。公社日子步步高,春雨点点滴心里”。

 



 

这些歌颂春天的诗歌文章跟我们平时读到的不太一样,显然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这和几个月前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有密切关系。报纸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和社会动员工具之一,理所当然的承担起思想宣传和引导的责任。署名双柱的散文《春降人间》写道:“人间之春来得早,又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八届十中全会向人们发出了新的伟大号召,……党的政策进一步贯彻犹如春风送暖……”

 

尽管报纸上、小诗中的描述是土肥苗壮,人们干劲十足,但是人民公社固有的低效率并没有提高多少当年的粮食产量。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9638月,邢台经历了一场特大洪水,据《牛城晚报》回忆文章显示:“19638月,邢台连降大暴雨,以致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巨大的洪水势如猛兽,奔腾咆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令人触目惊心”,用爷爷的话说“当年庄稼颗粒无收”,“大饥荒”再次上演。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还记得我之前说的,我爷爷当时是中学校长,这是什么概念?能领商品粮啊!在“统购统销”的年代,粮食分为商品粮和农业粮两种,商品粮是加工过的粮食,在当时只有非农业户口能领取,包括国家干部、公办老师、国营单位职工等,每月可以向国家领取粮票。你们试想一下,当周围的人都没有粮食而只有我们家有,会发生什么?

 

对,抢粮!!!

 

尽管那个年代的法制不像如今这么健全,但“无产阶级”们抢粮的由头却名正言顺。这还是因为19629月的那场八届十中全会,会上除了提出发展农业生产,还提出一句影响了千万家庭的口号——“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八届十中全会照片,会上毛泽东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会上还批判了“单干风”、“翻案风”,“包产到户”责任制受到指责并被取消

 

虽然反的是资本主义复辟,但是身为旧时代地主家女儿的奶奶也成了人们的众矢之的。1963年洪水过后,乡里的人打着“打倒地主家的小姐”的口号来家里抢粮。这次抢粮风波后,经历过打倒地主、本就精神敏感脆弱的奶奶彻底的疯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时侯我拿着面包站在院子里玩儿,奶奶总是不知道从哪儿就窜了出来,夺过我手中的面包拔腿就跑,爷爷说:“这是那年抢粮留下的后遗症,你奶奶虽然疯了,但她还记得要给孩子们抢回粮食。”

 
蕴一家的老照片,下排中间是奶奶

 

写“抢粮”并不是要对当时人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只是觉得,虽然那年的报纸上反映出一片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场景,但对于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却在经历着一场寒冷的冬天。而这一阵阵刺骨寒风的源头,正是当年八届十中全会鼓动起的“春风”。透过爸爸生日报上那星星点点的记录,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口中常说的,“一个家庭的不幸与整个民族的悲哀”。历史已经过去,伤痛却依然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记住历史,不再让悲剧发生。

 

 我们来说些轻松愉快的。(其实可以结尾了我知道……)

 

在这些歌颂春天的小诗里还夹杂了一篇关于电影放映员的小诗。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山区电影放映员这个职业也许相对陌生,只在电影中见到过。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爸爸说,那时候每到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电影放映员就在村头的广场上,利用庙门口的石柱拉起一根绳子,在绳子搭上一块白布,对面摆好手摇式投影仪,敲锣打鼓,周知村民电影快要开始了,人们便欢欢喜喜、两两结伴的搬着小板凳聚集到庙门口,在一片喧闹声中电影就开始了……




 在这版报纸的最底部,一串有趣的数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当时邢台报经理部的电话竟然是110。作为一只新闻狗,我条件反射地想要知道11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报警电话的。原来,在国民党政府执政期间,蒋介石在在重庆将110设成报警电话。之所以选110,是由于旧式的电话采用转盘拨号,拨1时间是最短的,0 是最远的。所以打完1,为确定你的确要报警,所以打0,让你不会打错,且拨完还有时间挂断;新式电话是按的,所以不存在拨的时间长短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报警电话一直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落后,除了一些机关单位,小门小户很少有装电话的,人们有报警需求就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直到19876月,电话相对普及,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自此时起,110正式成为报警号码。


作者介绍

刘蕴一,2014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财经传媒硕士在读


下期预告

“武媚娘”的爱情故事在电视剧不厌其烦的演绎下为人熟知,而回到文革,那时候的武则天又会是什么形象呢?刘蕊从1963年2月18日河北日报上的一则戏剧广告说起,揭开武后声名的历史沉浮。

请期待2月22日第十二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武则天“变形”记——刘蕊爸爸的生日报》。


回复下列关键词,可获取“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系列文章:

BD0:如约而至!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演示

BD1:在万劫不复的"大右派"们身后,"大跃进"的门打开了

BD2:"五亿农民不是好惹的!"——啥情况?

BD3:冷酷的狂热

BD4:靡靡之音的前世今生

BD5:小米粥加榆钱儿,北京人的荒年食谱

BD6:“被失踪”的英雄

你分得清六小龄童家族这些"猴"吗?

BD7:童子牛怀了孕,娘子军分外红

BD8:红"旂"下,那些命悬一线的孩子

BD9:护田地 揪瓜贼 王六斤成了党报大典型

BD10:真假"第一夫人":王光美、江青和哈蒂妮的1962


 长按图片,关注"尽知天下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