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领巾爱首都 | 牢记习爷爷教导 红领巾诵读——《治学三境界》

北京青年 2022-04-10

READING编者按

本栏目以《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内容为基础,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精选出16则故事。故事内容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是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建立文化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优秀读物。



治学三境界




诵读者

2020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中学 张一腾



正 文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延伸阅读

“治学三境界”,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著作《人间词话》里的一段话。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治学三境界”将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个词句巧妙化用,将原词对爱情浪漫缠绵的刻画改造成治学、创业的三种境界,增添了哲理意味。

 

第一境界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国维以此寄托胸臆,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引用自北宋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王国维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轻而易举,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直至人瘦衣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国维以此引申,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就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习近平以“治学三境界”阐释理论学习,把劝学的道理寄托在优美词句中。“治学三境界”启示我们,学习不仅要有远大追求,也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清冷和寂寞,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其中的真谛。

查看更多文章

新时期的侨务工作要打破地域的界限 | 青春读书会

编 辑 | 王 琪  后 期 | 王 琪  校 审 | 关灵子

审 核 | 朱 贝  来 源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日报评论部、市少工委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