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限停电的真实逻辑、潜在后果与政策选择

江一鲟 南方能源观察 2022-06-03


全文493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江一鲟


缺电已成为影响今后几个月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与以往曾经发生过的缺电情况相比,本轮限停电有更深刻的驱动因素,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越了能源电力系统的边界,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考虑逻辑关系、潜在后果和解决办法。从限停电的影响因素看,既包括电力供需基本面的问题,也存在地区供应、成本、安全压力差异,还有国内政策组合的协同性问题。此外,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策等。本文试图厘清不同驱动因素及影响程度,对潜在影响和解决方式做出分析。


1

供需基本面的确定性强

目前条件下近期较难改变



经济增长及对应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基本面。2021年上半年,生产和消费“双强”是电力供需缺口的主要变量。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快,工业生产整体偏强,能耗和排放增长较快;疫情后经济复苏带来的出口坚挺,带来国内能耗和碳排放增加,相当于我国出口全球的商品隐含补贴了全球碳成本。目前我国的出口激励政策已经减弱,继续加强和完善该政策,在降低国内能耗和碳排放的同时,也能减少出口对国际大宗品涨价的拉动,同时也能减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国内消费增长强度也将是影响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能源供需基本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煤炭供需关系严重失衡。2021年1-8月全国煤炭供应量减少了10%,而煤电、钢铁、水泥等煤炭消耗大户的产能有平均10%的增长。一减一增,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煤价变成只涨不跌。据《CECI指数分析周报》,截至9月23日,5500大卡、5000大卡煤离岸综合价为1210.44元、894.08元。基本上到厂标煤价格都要到1700元以上,煤电度电燃料成本已在0.5元以上,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煤电成本也难以通过电价机制向下传导。


电力供应方面,局部地区供需缺口较明显。近期,煤电成本骤增等因素导致电力供应增速跟不上电力需求增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尤为明显,导致这些地区电力供应压力升高,同时引发成本传导压力和电力安全压力升高。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增速、质量)的增量,难以支撑短期电力消费增量和减碳任务。目前情况下,由电源结构低碳清洁转型产生的电力系统可靠供给能力下降的局面,将难以有效改善。阶段性、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电力供应紧平衡、不平衡等问题或将持续。上述问题在“十四五”中前期会尤为突出。


装机容量方面,现有煤电装机总量有保障,煤电发电权受限。由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严控等政策,以及通过碳市场、绿电交易、绿证核发等方式消费端向“绿电”转向,煤电低利用率(小时数)下,将产生新增煤电项目“高设计产能、低核准产量”现象。短期内的煤炭供应量少价高是导致“煤电顶牛”的主要矛盾。即便能够足量供应,也难以调动煤电发电积极性。整个“十四五”时期煤电“增容控量”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排除局部地区仍有增建煤机动力。“十四五”时期,电力供需仍呈现紧平衡,煤电电量维持高位或仍有微涨。煤电定位正在向保电力安全转变,增建煤机不会导致更多煤电发电和电煤消耗。


民生用电方面,居民生活用能电气化趋势明显,冷冬保供难度大。空调季刚结束、供暖季即将到来。部分地区冬季负荷已超夏季负荷,尤其是长江沿线地区,有冬季取暖需求的冬冷夏热地区面临较大的冬季保电压力。2021-2022冬季冷冬可能性大,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冬季供电、供气压力指数。保供年年有,冷冬尤其难。


综上,供需基本面上,煤-电价格倒挂导致煤电发电意愿不足是主要原因,煤电装机量足够但发电机会不足;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以支撑电力消费增量,重点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规模与出力不足;需求旺盛导致供需缺口加大,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安全压力有所提升。东北等部分地区民生限停电,可能是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的一个直接反映。


2021年全国能耗控制形势不容乐观,呈现总量上升、效率下降趋势。据中信证券的测算,总能耗增速下降,但总量仍在增加,能耗强度下降率呈衰减趋势。2021年前8个月,全国电力能耗、钢铁能耗、水泥能耗三项占全国能耗的60%以上,这三个部门是影响年内能耗与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关键。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能耗双控、限产限电的宏观分析与展望》


2

各地区压力指数不同

与经济、能源结构相关



江浙(长三角)、广东(珠三角)是外向型经济,受到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刚性影响较大。限停电将影响相关产成品的国内外供需。能源双控压力指数高,去产能压力和冬季保供压力指数较低,控“两高”压力居中,但江浙压力高于广东。目前经济形势与政策条件下,短期生产能耗排放压力大,碳达峰压力大。


云南代表的西南地区有非化石能源优势,但近期经济增速较高,“两高”行业能源需求大。能源双控和控“两高”压力指数高,去产能和冬季保供压力低。


蒙宁甘陕晋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初级产品、中间品支撑全国发展。内蒙尤为典型,2020年因“双控”被国家发改委约谈以来,2021年更多采用了强制限停产的手段,实现了前两季度的能源双控双绿。但企业财务平衡持续承压,除了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风险外,可能向社会风险(就业与稳定)、金融风险(债务违约)传导。此外,山西产业结构严重依赖煤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就业人口多、自由调整空间小,煤炭大量外输、外溢效益大。这类地区产出初级产品将受较大影响,并传导到全国。这类地区能源双控、控“两高”的压力指数最高,受去产能影响也很大,但能源供给无忧,冬季保供压力较小。


东北三省,本地煤炭已经较难自给,尤其是取暖季,需要区外调运。当前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十分明显,本地煤电发电动力不足,沈阳等负荷中心外来电保障脆弱,解决手段非常有限。2021-2022年大概率冷冬,东北民生取暖等驱动的冬供压力特别大且可能提前来到。而东北地区受能源双控、去产能、控两高的影响较低。


综上,区域差异方面,各地压力指数不同,冬季保供(电、煤、气)、去产能、控两高、能源双控及组合效果对各地影响差异较大。总体上,江浙、广东、内蒙等地压力更大;能源双控是既有政策,主要作用于消费侧,总体影响较去产能低,东北三省、湘鄂赣渝等地的电、煤冬季保供压力较大。


3

国内政策组合仍以行政调控为主

边际效应递减



政府调控仍通过能源及产业政策实现。能源依然作为经济调控工具,但边际效应越来越差,副作用和压力指数不断提升。现有经济调控工具难以应对经济、能源、环境(碳排放)、安全(国际)等更加多元的压力。


去产能的影响是煤炭生产集中度提高,国煤价格高企。“煤电顶牛”是影响煤机发电的主要因素,更突出了动力煤的产能产量问题,已经压减的产量可能恢复较快,但已压减产能需要更长试产才能恢复。限两高旨在减少能耗与碳排放,减少电煤压力,但也导致相关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涨。应该认真考虑是否只能部分控增量?能否真正控得住相关产量及对应的能耗排放?要综合衡量进口替代的潜力和代价,看进口替代能否满足需求及产业链安全,尤其是初级产品。


能耗双控是持续性政策工具。表面上看,能耗双控对地方和企业有影响,尤其对重点耗能企业影响更大,但这并非本轮限停电的根本因素。


督察巡视考核作为中国特色的有效约束工具,政治压力可以逐级传导,引起各级官员重视。考核有必要,但需要考虑是否“一考就灵”,通常考核类工具只能发现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目前,地方缺乏有效政策工具,或地方政府诉求差异大,导致“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比较普遍。未来需要调整优化考核政策的重点、方向、强度和内容。


市场化政策方面,电力市场发育程度不足,尽管市场化电量增加,但整体成熟度依然较低。电力市场更多考虑时空差异因素(时间信号、位置信号),并结合经济调度,需要电量市场化向电力市场化过渡,更多考虑为供电质量付费。


电价机制是成本有效传导的关键。目前电力成本传导机制不畅,电源(煤电)、电网已无力再承担增量成本,有向终端用户传导的诉求。终端电价上涨已在预期之中,特别是结构性(分用途)、地区性(按时序)的价格调整。在不突破保民生底线前提下,提高居民电价势在必行。尤其在承受力较高的地区,电价政策应加快调整,以成本有效传导为导向,减少交叉补贴。


综上,政策手段方面,考核等行政手段依然是主要政策工具。考核标准未能及时反映供需矛盾本质并及时调整,政府调控手段的边际效应和政策效果不足,只能通过统筹协调来缓解短期电力供需压力,不能彻底解决短期的电力成本传导和电力缺口问题。市场化工具短期贡献率严重不足,核心是当前的电力价格传导机制难以反映电力商品属性,尤其在电价上难以准确反映时空差异。为保电力电量,向下传导成本压力加大,终端电价尤其是居民电价具有调价动力。若无有效的电力成本传导机制,即便通过短期政策协调也就不能根治限停电、煤电发电信心问题。


4

需考虑更高战略层面

与国际博弈视角的政策目标平衡



国内方面,“十四五”首年控碳成绩比较重要,碳达峰的压力体现在短期内影响会较大。限停电、限停产,已经不是中观政策层面协调可以彻底解决的。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工具调整尚未显现。控实物量(限停、考核等)的行政手段依然会起主要作用,控价值量(碳定价)等市场手段作用很低。


国际方面,全球碳约束强度、全球碳定价可能性,以及气候变化COP26会议成果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考虑中美竞合、疫后恢复等关系,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有厚度,为提交更好的双碳目标首年成绩,可以牺牲一点速度换取短期减碳成效。当前调控压力结合COP26博弈结果,要待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


综上,中国或采取以进为退的策略赢得短期减碳效果,主要应对前期“运动式”减碳的后果和即将在COP26进行的减碳博弈。目前中国有条件降低一点经济增速换取短期减碳成绩,以此换取更多的国际博弈筹码和国内“补短板提能力”的时间空间。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出台后,与碳排放控制、电价改革相关的具体政策也需要及时跟进。


5

政策选项

从“堵”到“疏”,前期止血,长期治根



本轮限停电是复杂的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依靠单一的能源政策难以有效解决。


年内还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统筹协调政策,主要依靠央企、地方国企,依靠煤炭企业、煤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用户企业协同度过难关。目前电网企业已经设法挖潜,但煤电企业发电意愿依然不足。短期内,去产能的政策强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宏观层面上,适当调低经济增速预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排放压力和电力安全压力。这都是短期速效药,并不是长期解决之道。


煤电项目方面,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存量煤电机组,实施清洁化、智能化、灵活性改造,建立基于灵活性价值的服务变现市场机制,合理控制煤电发电总量与占比,促进煤电由电量主体电源向安全保障性基础电源转变;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建以发电量为主要功能的煤电项目,从碳排放约束、能耗双控等多方面形成此类煤电项目严格投资门槛,确保新建煤机不会导致更多煤电发电量和电煤消耗。


“十四五”时期,应加快电价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有节奏地放松管制电价,有效传导电力成本,才能激发煤电企业积极性,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调高居民电价,减少交叉补贴压力。电价改革除了应对缺电外,还应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将电力时空差异转化为价格信号。实施电价改革,除了要精准判断民生用电的可承受力、电力成本上升对二产竞争力的影响外,还需要足够的调价政治决心。


至碳达峰前的时期,基于双碳目标的考量,“控能源碳排放成本”胜于“控能源消费实物量”,企业对成本更敏感,稳妥推进以碳排放控制替代目前的能源消费控制,整体效果更高效,碳价信号和控排指标,便于企业安排长期投资。有必要进行“碳双控”,但目前乃至“十四五”时期碳排放总量控制仍较难具实施条件,至企业层面的碳核算机制仍亟待完善。“十四五”时期,碳市场、碳定价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改进版的能源双控依然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但须优化总量制定与初始分配机制,更好适应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结语



减碳有代价,转型有成本,低碳转型“拖不得”也“急不得”,减碳需要以能源安全为底线。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久久为功,电力市场化需要成本有效传导,低碳电气化需要可持续。我们需要系统性考虑,为减碳可以承受什么代价,谁来承担成本,以及通过什么机制来有效传导成本变化。


附表:限停电的基本逻辑与趋势


(作者为资深行业研究者,本文不代表机构立场)


推荐阅读


好消息!

eo商城上线啦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订购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