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从核电“老大哥”到彻底弃核
全文2432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撰文 江伟欢
编辑 姜黎 刘文慧
近日随着欧洲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德国2022年彻底退出核电的决定又被热议。作为昔日的核电巨头,在欧洲天然气价格和电价齐齐飙升的情况下,德国依然坚持明年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很多人认为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德国核电的转折点,德国政府由此下决心彻底退出核电,但其实反核情绪一直深深植根于德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德国的核能研究起步很早,西德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核电研究,建立了一系列核能研究中心,并且大部分研究中心和大学的研究院都拥有实验反应堆。1960年西德建造了德国第一座核电站——卡尔实验核电站。1969年,西德建成了第一座商用的核电站——奥布利希海姆(0brigheim)核电站。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西德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核电,西德核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是西欧最重要的核电研究中心,西德在民用核电领域走在西欧乃至全世界的前面,与法国并称欧洲两大核电巨头。
特别是在安全性能较好的压水堆核电技术方面,西门子公司通过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日趋成熟的压水堆核电技术,同自主研发成果相结合,开创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压水堆核电机型——四回路Konvoi堆型(130万千瓦)。Konvoi反应堆的设计达到了当时最高安全标准,目前使用的第三代压水堆主流堆型EPR就是在法国N4型和德国Konvoi型核电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60-80年代,德国的核电技术一直领先世界,公认是最安全的。在权威报告《2000年国际核电站电力生产比较》中,根据性能与安全评议出的世界十大最安全核电厂中,德国占到了6座。
然而,21世纪初开始,德国的核电技术发展逐渐掉队,和法国拉开了巨大差距,还成为了西方工业大国里第一个全面弃核的国家。德国发生了什么?
德国的反核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倡议反核的组织举行了针对个别核电站建设项目的抗议活动,并得到了跨党派的支持。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汉诺威和波恩约有2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使用核电。在政府考虑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存放地点时,更多的抗议接踵而来。反核运动是1980年绿党(Bündnis 90/Die Grünen)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绿党最为活跃的地区正是德国核工业密集的西北和西南部。
1986年4月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是引起了德国人对核能的普遍恐惧,并放大了反核情绪。德国的政治家开始强调核能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选择,1989年后就没有再建造新的商业核电站了。20世纪90年代,公众抗议仍在继续,主要反对乏燃料元件的运输和存放。下萨克森州的小镇戈尔雷本(Gorleben)有一个临时存放乏燃料的仓库,抗议者占领小镇道路阻挠乏燃料运输车的镜头是德国人每年都会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1998年,绿党第一次登顶德国政坛,与社会民主党组成的红绿联盟赢得联邦议会选举。施罗德政府上台后与四大能源供应巨头(意昂集团E.ON、莱茵集团RWE、巴登符腾堡能源集团EnBW、大瀑布Vattenfall)达成了所谓的“核共识”。2001年,老牌核电公司西门子将所有核电业务出售给法国法马通公司,西门子占34%股份,法国核电巨头法马通集团占66%股份。西门子不再从事核岛业务,而专注于常规发电设备业务及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和常规岛业务。2002年,施罗德政府颁布了一项“核电逐步退出”的法令,将核电站的使用寿命限制在32年,明确最后一座核电站须在2022年关闭。当时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默克尔反对这项法令,认为其“破坏国家财产”,并称如果基民联上台,将撤销这项法令。
2005年,默克尔领导的联合政府上台。基于经济形势考虑,默克尔政府认为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德国需要供电稳定且清洁的核能,于是2010年9月撤销前政府的退出核能计划,并推出了新的能源方案,将7座核电站的运行时间延长了8年,将其余10座核电站的运行时间延长了14年,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间由2022年推迟到2035年。这份方案当时在德国引起极大争议,导致绿色组织和反核人士游行抗议不断。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德国反核运动掀起新的高潮。在民意压力下,默克尔政府内阁做出了“全面退出核电”的决策,并于6月在联邦议院宣布关闭8座核电站,将其余9座核电站的运行时间限制在2022年。
德国除了宣布2022年完全弃核,还计划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电厂。根据德国能源与水经济协会BDEW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德国电力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41.4%),其次是褐煤发电(17.8%),然后是天然气发电(16.7%),核电(11.7%),硬煤发电(8.4%)。弃核又退煤后,德国需要依赖可再生能源、进口天然气及进口电力来填补能源供应缺口,按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个缺口占比高达37.9%。
数据来源:德国能源与水经济协会
德国在本世纪初大力推行能源转型,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计划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65%,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100%。但如果受天气影响风光出力不足时,德国恐怕会面临较大的电力缺口。因此除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外,德国还顶住了美国的压力确保“北溪-2”天然气管道铺设完成。德国通过这条直通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获取廉价优质的天然气,并在欧盟内拥有进口天然气的分配权。“北溪-2”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约为550亿立方米,可供2600万户家庭使用,启用后可使俄罗斯输送至德国的天然气量翻一番。
知识小卡片
北溪-2:铺设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其他欧洲国家。
另外,德国正在从电力净出口国转变成电力净进口国。根据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电网局发布的报告,2020年德国进口电力总量同比增加38.8%,其中从法国进口的电力增长尤为明显。而法国约有70%的电力来自核电,在法德边境就建有Fessenheim和Cattenom两座核电站共6个反应堆。德国绿党要求联邦政府向法国施压,关闭这两座位于法德边境的核电站。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仅靠可再生能源无法安全地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发展核电可以提振欧洲经济,减少因天然气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并总体上降低欧洲对第三国的依赖。需要像对待其他低碳能源一样对待核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