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谈功能,我们说说行为吧……

2016-08-04 深圳观筑 深圳观筑

# 他说 #

功能,是一个没有含义的词语,它因为使用的多了,便以为有了意义。建筑设计不是从功能出发,而是要从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出发,认识行为,追随行为,适应行为,引导行为。行为不仅仅是物理的,还有心理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认识,建筑是一种人学,是一种基于对人和时空认识的对于信息的处理。


杨洲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第九设计所所长 设计总监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客程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确定这个题目之后,我就在思考怎么跟大家分享?分享些什么呢?想了想,还是分享一下设计的心得吧。

我从1990年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一直是在国营大企业里工作。前面很多嘉宾讲事务所作品的比较多一点,像我所在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这样的大型国企设计公司,几乎是国内最大的民用建筑设计公司,情况是什么样的,建筑师在这种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是不是有特殊的地方呢?设计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假如仅仅只放图片分享一些案例,很难说明问题,我们设计的建筑在现场看空间效果会更好一些,实际的项目只有在现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启发,所以今天的案例只是作为课题的论据来介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设计这个事!

第一,功能和行为模式的区别;第二,行为模式如何去认识,行为是否能成为模式;第三,行为模式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第四,建筑的魅力是在于刚刚完成时,还是全周期? 

一、功能与行为的区别

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我们所受的教育基本是“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方法,在建筑初步阶段还有夹杂着一些“布杂”的训练方式。当时主流的教育方法是做方案之初,老师就会谈两个事情:第一个注意“功能”布置,第二个要有“立意”,我不知道经过三十年了,现在是否有改变?

建筑设计是不是一定从功能开始呢?沙利文说的“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像圣经一样,在建筑系学生的头顶上飘荡了将近五六十年,我不认为这句话有错误,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建筑按所谓“功能”去设计的方法是否一定是有效的呢?有没有另外一种思维方法,有没有比“功能”更加有趣和更加活生生的东西,有没有引导建筑师更加深入思考的方法呢?

“功能”这个词是从机械学中借用过来的,不是建筑本来的用语。在早期现代主义时期,人们认为建筑是应该完成一定作用的,所以从机械学当中把“功能”这个词借用过来。“功能”是通过不同构件的组合,通过互相作用,完成特定作用并产生效果,这个叫功能。一种功能的作用是固定不变的,每一种机械有一种特定功能,这也是工业社会的一个特点。机械能突破人的能力,完成一定量的产品生产,特别是近代工业社会之后进入商品社会,要大量复制产品,这样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建筑把“功能”这个词给借鉴过来,初衷是很好的,是希望建筑也能够像汽车、像飞机、轮船等机械一样,完成社会要求的建筑的功能,并促进整体社会功能的完成。如果有哪位朋友对功能主义比较了解(我讲的功能主义不是建筑的功能主义,而是功能主义的哲学和思想),会了解到这种思想认为整个社会是有一定方向、一定功用、一定趋势的。

开始借用这个词的时候非常好,打破了人们认为建筑就是形式的组合这种古典主义的建筑思想,效果也不错,时间长了就有了问题。现在我看到很多同学做设计对于任务书和功能气泡图百依百顺,认为如果把任务书上的这些功能完成了,就是好的建筑。特别是开始外观设计之后,大家总是不停地任务书上的一些名词挤到平面中去,认为只要挤进去,这个建筑就完成了。

但是,只要把那些办公室、卫生间、电梯机房、空调室、库房等等挤进建筑里,就一定是对的吗?即使一点面积不超,全部都达到要求,放进去了,就是一个好的房子吗?

我们提出一个观点:首先我们是否能够认识行为?行为是活生生的,而功能是死的;行为是自然产生的,要做一件事情一定会有一个行为。比方说从A地去B地,我们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去完成,走过去或者是骑自行车去或者是开车去,这种行为方式可能就是一个行为的模式。

人们因为目的、习惯、文化、宗教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形成一种行为模式,这些可能是规定,但多数不是规定,它构成人类社会一个个组成部分,继而产生了整体社会一个大的模式,每个建筑都是为这些行为而设置的,如果我们认识了行为模式,就会对建筑设计产生一个好的认识。所以我们提出,是否能够把“功能”,这个机械化的、已经被固定的词抛掉,而采用“行为模式”这个词来进行设计。

行为模式和功能不是一个概念,行为模式是形容行为的,是对其固化的认识;功能指的是已经固化在纸面上的一个动词的方向我们认为好的功能是从行为模式中认识出来的,但是一旦成为功能就僵死化了,应该有发展才对;行为模式是依据功能而设置的人类行为的方法,两者有的时候是重合的,但是更多的时候不是重合的。 

二、识别行为模式

我们是否能够认识、把握行为模式,是否所有的行为都是模式呢?如果成为模式,我们该怎么去认识?

在这里我用体育建筑作为案例,为大家做一个讲解!





从体育建筑中,我们可以谈一个行为的问题。比方说,一个体育场,贵宾之前一定是要从西看台进去,在大厅里走楼梯或者坐电梯到二层,二层有一个包间,通过包间休息室再进到主席台。其实在1998年以前,中国体育场贵宾台的模式并不是这样。以前主席台的贵宾进入的模式是贵宾从门口进来之后,经过一层正中间的休息室进到场内,再从场内上到二楼的贵宾席。那么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种模式的呢?

1998年,我们团队开始设计烟台体育中心和河南省体育中心的时候,我们新创了一种贵宾进入模式。我们认为应该让贵宾先去二层休息,之后从二层直接进入主席台,这样的话能够缩短等候的时间,提高效率。

体育场主要是为大型赛事服务的,一种是田径比赛,一种是足球比赛。足球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足球比赛的模式是运动员进来之后,先去更衣室把衣服换了,然后去场内热身,接着再回到更衣室休息。宣布比赛开始后,裁判员领着运动员入场,然后双方进行比赛。比赛经过四十五分钟之后,运动员回到休息室,经过十五分钟再重新上场的比赛。比赛结束之后,如果是决赛,还要发奖,教练和主要队员要去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的问题。这些模式都是慢慢积累经验创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没有见过,不去了解运动员,没有当过裁判员,很难知道这里面的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假如仅仅是商场、卫生间,住宅,可能这些模式还容易去观察,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去认识行为模式,认识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我觉得有三个方法来完成这件事情。

第一个,认识行为的方法是调查和观察。作为建筑师,每个人都要学会观察,观察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我们要充满好奇心地看待这个世界。我在这几年常常到街边到商场,坐在角落里,看里面的人怎么去工作?93-98年期间,我设计了几个医院。我甚至跑到医院里头,到住院处,蹲在那里看护士怎样工作,我们做的一个调查就是护士每天要走多少步,要进多少个房间,这是一个方法,调查和观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去观察和调查的。比方说皇帝是怎么生活的?我们无法去跟踪调查。我们曾经在非洲设计过总统府邸,其中很多地方只能通过别人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生活的,通过这样的调查然后想象他是怎么生活。

第二个方法就是想象和设想,用我们的经验去认识,去想象。

建筑师有时候是艺术家,是小说家,他能去想象不可能看到的事情,因为很多的行为并不是之前就存在的,所以想象和设想也是认识行为的一种方法。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去创造。

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一定已经存在,对于未来存在的行为是需要建筑师创造的。比方说前面我们谈的,在体育场上,领导怎么去到主席台,怎么去领奖,怎么去发言,有很大部分是我们在98年创造出来。

通过前面谈的这几个事情,我们可以发现,行为的认识方法有三点:第一,调查和观察;第二,想象和设想;第三,创造。

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够成为模式呢?不是的。有的人开车到红绿灯的时候都喜欢抠鼻子,而且你发现很多人都会在那里抠鼻子。虽然喜欢抠鼻子的行为很典型也很多,但是它没有目的,因此并不能成为一个行为模式也不能为我们所借鉴。

只有那些具有大的作用,能够被一类的事情所归纳出来,总结出来的,而且还真的一定要是多数典型的才能够成为行为模式。模式不只是一种,因为建筑中不可能只有一种行为,而应该满足多种行为,我们要认识很多不同的行为。

文化、宗教等等很多事情对于行为的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要去采风一定要看地,一定要去当地去吃饭,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听听当地的语音什么样子,听听当地的戏曲是怎么样的,观察一下当地人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才真正的能够做到了解行为。

另外还要鉴别偶然性,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须这么做才行的。





这个是我们曾经做的上海一个游泳馆的改造,设计考虑包括坐地铁怎么出来,到了场馆怎么进去等等,很多行为方法设计的非常好。这是我的两个学生设计的,我只做指导工作,功能性行为的方法是我指导的。 

三、行为模式具有进化性

假如我们已经认识了行为模式,那么它是变的呢,还是不变的?

我们认为行为模式的在短时期内会相对不变,但是在长期是一定会变化的。环境变化、技术变化、文化变化,整个的变化都会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

在前现代时期,文化促进了行为模式的形成,也强化了行为模式,但是也僵化了行为模式。那时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地方的行为能够有所认识,比方说去一个乡村,我们会发现乡村的形态已经形成了很久,而且都很接近,尤其南方的一些乡村的形式包括祠堂、各家各户的样子都是很接近的。

旧时的学校也是一个样子,中学就是分班教学制,大学就是走课制,这个模式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那么他是否是不变的呢?

这时我们会发现行为模式是在变化的,而且在未来变化会非常迅速。到底为什么变化呢?现在我就通过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的教学楼案例来解释行为模式跟建筑设计方法的相互关系。





设计草图代表了一个思维的过程。



这张图纸非常关键,是我们基于对学院形态的认识,是我们从历史的行为模式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为模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一起合作成立的这所建筑学院,之前不叫建筑学院,而是叫做环境艺术系。设计开始的第一件事情,我就请老师带我去看看现在的教室什么样子。

各位都是建筑系毕业的,应该都知道建筑教学大概的方法,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出自于国外美术学院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室里画图、做模型,到了一定时候拿着设计成果到另外一个大的空间进行评比,而中国一般是习惯于在小范围内进行评比。

看到当时学院里学生的状态让我感觉非常不愉快,他们的教室里很“干净”,不是卫生干净,而是桌子上没有一点点作业的痕迹。学生们不喜欢在教室里去做作业,因为那是按照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

接下来的事情,第一我们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行为方式,因为都是建筑学出身的嘛;第二我们通过怎样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们喜欢这个教室,喜欢这个空间,让空间把他们的行为模式全部容纳进来,只有空间的形态和行为模式相吻合了,才能够使行为在空间中和谐地发生,相互促进,使一个建筑充满活力。

我想起当年曾经在青海、西藏做过一些考察,发现藏族的佛教寺院特别符合现代艺术教学的解决方法,它是一个一个的札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学院。药学,禅学等等,不同的札仓教学内容不一样,但是都内部空间都很接近。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小楼,两三层,周围一圈的教室中间一个庭院。

整体札仓都位于山上,建筑群的前面有一个措钦大殿,举办仪式的时候都在这里,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是在札仓里。札仓能够满足他们平时学习生活的一切需求,基本不用到外面去。其实西方的修道院也是这样的格局,建筑环绕着一个大院子,形成类似的环境。

这两个例子给我很大的启发,能不能做一个大的空间,让两层或者三层楼环绕一个大空间,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交流起来起来很方便,学生找老师也方便,老师找学生也方便。另外这个大空间既可以让他们生活,又可以让他们活动放松,可以打球,做展览,又可以进行作业的评比,还可以做讲座,这是否是一个好的方法呢?这时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就形成了。

另外由于这个建筑将是学校里最高的楼,要做到九层的高度,里面的两个学院一个是建筑学院一个是设计学院,还有一部分教室要给学校作公共课来使用,这些恰恰给我们一个机会,因为两个学院的招生人数非常接近,他们的学习方法也非常接近,于是我们设想让建筑每三层形成一个札仓,三个札仓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建筑。

如果你们有机会去中央美院,就会看到在这个楼里有图书馆,公共教室,还有报告厅,但是他们全都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能看到的最大的地方,是一个大的展厅。每年到了期末,学生们会把大厅布置得非常美丽,把最好的作业放在里面,特别是进大厅楼梯的位置很受欢迎。



这是当时我们为了研究每一个学院的空间做的大比例建筑模型,,是团队成员手工制作的,非常实用也很精美。





这是进门之后的空间。



这个是临窗的一个很长的咖啡厅,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完之后能够有一个交流和放松的地方。




这几张照片还可以看见学生在布展,每年会有好多学生给我发照片,这是对我极大的鼓舞。




这是设计学院大厅的照片,正好也是第一届的毕业展,红色的是展板,中间白色的是服装设计学院学生的作业。一层跟三层是大教室,二层是老师的工作室。白色大板后面是楼梯,整个学院里面有楼梯上下串通。



这个是从二层走廊看过去的景象。这个二层指的是实际上是整栋建筑的五层。



所有的教室都是串通的,几个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不仅仅只是上课的时候在,下课就回去了,学生们都爱上了这个地方,老师也很喜欢。



这是建筑学院。我对建筑学院是有偏心的,在学院的大厅做了天光。但是建筑系的老师对我有意见了,说头几年有些学生晚上住里面把猫都带去了,晚上都不回宿舍。

但是我很高兴,这就是我的目的。我希望一个地方,人们生活中所有的行为都能放进去,而不是割裂开来,使人们能够爱上这个空间。




美院最好的一点,就是从建校以来晚上从来不断电。我年轻的时候去美院玩,上午是永远找不到人的,不只是学生,包括老师,包括校长。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红椅子报告厅,当时任务书上给的面积小,我也没有主动做大,这是一个遗憾。国内很多建筑和艺术界的大咖都在这个报告厅里做过讲座。

如果说美院教学楼,哪点让我不满意的话,可能就是这个报告厅了。我当时应该把它做大一点,容纳更多的人,再让它有个外窗,把它放在一个更重要的地方,报告厅对于一个学院太重要了!



一个按照建筑行为设计的建筑,就像照片中这样的两把椅子一个淡淡的背景,让我们可以想象,如何在建筑中去作用,去行为?这种建筑会给我们很多的指引和畅想。

这样的两把椅子,藏着很多浪漫的信息啊!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和英俊的小伙,坐在这两把椅子上,一起谈论艺术,畅想未来,畅想怎么去做好一个建筑。

如果今天再让我去设计一个学校的话,建筑系的学生是否还需要像现在这样去学习?

中央美院的地下室全部都是车间和合班教室,现在的学生需不需要更大的空间,有时候是不是一个更小的空间就可以满足他?一台电脑,一个ipad,一个手机,未来还有VR,这些事情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在未来这些行为模式的变化会非常迅速。 

四、建筑的魅力,在于全生命周期

刚刚竣工的建筑是不完整的,建筑只有和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人的生活,来印证建筑,用空间改变生活,用生活改变空间。这样得建筑才能够完成自己的生命,建筑是变化的。

因为时间问题,第四点不展开了。回顾一下前面说的,从设计和建筑行为的关系来看,我们要认识行为,引导行为,创造行为。不谈功能也不谈建筑,我们做的是行为的痕迹,做的是行为的模式,做的是一个给人们惊艳的过程,为人们思想和意识的产生提供一个引导认识变化规律的空间,它不是建筑。

认识行为,是设计的基础,然后通过设计,我们引导行为;通过设计、想象来创造人的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建筑设计得更好。


Q&A TIME

问:以功能为核心设计可以通过气泡图推演研究,通过研究行为进行设计有没有一些相对具体的方法?

答:通过研究行为进行设计有没有具体的方法?这个还真有。

设计之初,我们会通过调查把建筑内所有类型的人全部分出来;分完之后,我们研究所有这些人的模式,列一张巨大的详细表格,越详细越好,比方说一个商场,购物的顾客、来吃饭的、还有闲逛的,带孩子遛弯的,售货员、管理者是什么样的,楼宇管理人员是什么样的,维修人员是什么样的,然后停车怎么停,包括打扫卫生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怎么样的?比方说打扫卫生的人,早上上班之后更换工作服,开始一天的工作。通过观察卫生间的记录卡,你会知道他多长时间打扫一次卫生,管几个卫生间?

我们有过一句话,这张巨大的表格完成后,建筑基本就设计完成了,通过编制一次,一批设计人员就成熟起来,再碰到类似的建筑就很熟悉了,算是一个秘密武器。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客服号

走进观筑


带上你的态度

展示属于你的思想维度


我在,等你!

欢迎交流,微信留言或致信guanzhusz@atuchina.com我们期待探讨。

本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欢迎来信投稿或推荐内容。


关于我们
 
ATU.观筑

☆源自2010年, 以“成就建筑人的成就”为宗旨;

☆搭建建筑行业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桥梁,国内有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平台;

☆立足“大建筑”和“大设计”的专业领域,线上线下活动覆盖全国;

☆一个面向公众的建筑学创新学堂,建筑师面对面交流的精神空间。

联系方式:0755-86250922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2栋6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