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7|把恐惧划掉

平行儿女们 云南平行 2021-01-16

撰文 🌈罗预

图片 🌈网络(部分见水印)



🏳️‍🌈

异性恋的爱情故事会让人担心,如果看过就会变成异性恋吗?

可是同性恋的故事,哪怕只是影影绰绰还是被怀疑能把人变成同性恋。

异性恋可以在银幕上大方接吻,而同性之间连握手都必须“正气凛然”;

同人、耽美,这些本来就只是小众的兴趣,但也没能逃过被404的命运。

当因为“担心”而选择让多元消失的时候:

越来越多的LGBT作品被搬到台前,而不再只是见不得人的低级趣味,获得了各自领域内的奖项和肯定。

Vlog的流行,也让很多LGBT人群有了表达自己的渠道,ta们上传自己的工作、学习日常,分享生活中的开心与不悦,勇敢地表达对恋人的喜爱。


🏳️‍🌈

要如何去治疗本就不存在的“疾病”?

在2001年就已经明确“同性恋不是疾病,只是一种正常性倾向”,写进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里也不再有“同性恋”。

但是,有大量的机构在从事“同性恋矫正”的“治疗”,一家机构表示,花费16万的治疗费用,就可以从同性恋变成异性恋如有需要的话,也能让异性恋变成同性恋

但是,有大量的课程、教材仍然将同性恋看作是性心理障碍、是不正常的交往,需要被治疗、可以被治疗。

的确有观点认为,部分人的性倾向是流动的,是会自己发生改变;但,性倾向不会是一种疾病,更不可能通过治疗发生改变。

有律师回应,这些机构的宣传、广告,因为涉嫌虚假宣传,或将被罚款。而那些错误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也以致歉、删改的方式作出了回应。


🏳️‍🌈

喜欢同性和自己的工作能力到底有怎样的相关性?

当同性恋的身份被发现之后,舆论的发酵、各方的施压,从前的优秀员工遭到了辞退,因为“会教坏学生的性取向”,因为“不是正常的社会道义”,而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

在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ta们的平静生活虽然被打破,但还是选择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法院、劳动仲裁机构都选择受理案件虽然结果尚不可知,但都得到了正面的回应;

同时,企业LGBT多元计划也在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努力营造LGBT友好的企业文化。


🏳️‍🌈

去年的这一天,台湾地区的《同性婚姻专法》通过,截止2020年4月,全台湾已经有3600对同性伴侣登记结婚。

世界上每多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地区,大家都会先是振奋,而后是长长的唏嘘。

我们还有多久,可以成为其中一员?

从2000年开始,《同性婚姻法案》在“两会”一直屡战屡败,但也一直屡败屡战,情况实际上是在逐渐变好。

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次审议稿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认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应该写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同性婚姻、同性恋的话题没有被官方避讳,许多媒体、地方法院都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起了相关投票。

从避而不谈,到公开讨论、征集意见,每一步走的很慢,但是,是在往前。


🏳️‍🌈

无论是我们身边,还是大洋彼岸,有人为LGBT社群发声,和ta们站在一起;也有人因为恐惧这种“病”,会让一切发生改变,而主动/被动的成为加害者。

恐惧也不光来自旁人,很多恐惧源自自己,或许是因为环境的不友善、自我的不认同,或许是别的一些更复杂的原因。对自身取向的恐惧,也常会变成无意间的伤害。

或许人们恐惧的只是自己无法掌控超出自己的“常识”的东西,而常识本身就是一件人人都以为自己拥有,但实际上却不一定有的东西。


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只是一切的开始,这条路走向的是,让“恐惧”能够真正从人们心中被除名。


将5月17日设立为“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TB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是因为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



END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撰文|罗预」


近期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