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多年不忘初心,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习近平矢志不移一件事

2017-01-29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今天,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最牵挂的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习近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70tbmnq1&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时光回溯48年。

  1969年1月,年轻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在这里,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

  之后40多年,他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40多年不忘初心,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工作。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将是震撼全世界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正带领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奋斗不止!



“总书记为俺家算清了脱贫账”,小账本连着大情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022wjteu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临近年根,已是北方最寒冷的时节。外面白雪皑皑、滴水成冰,而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厅里温暖如春。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他家的沙发上,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一笔一笔计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着来年的脱贫计划。





  • 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村民,向乡亲们拜年。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向村民致以新春祝福。

出北京向北200多公里便是张北县。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德胜村在2013年被列为贫困村。

总书记和村民们算收入支出账,话头是从徐海成家的耕地说起的。


  • 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徐学海家中看望。


习近平问徐海成,家里有多少亩地,种些什么,收成怎么样?徐海成一一作答,告诉总书记,家里30亩地种了马铃薯、甜菜、莜麦。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种植马铃薯原3亩,亩产2000斤,一斤收入2元;一般的商品薯种了15亩,每斤是5毛钱。这价格差得很多啊。”习近平看着徐海成家的收支清单说。

“对!差很多。所以大家都愿意种马铃薯原种,一开始规模很小,从半亩发展到现在平均每家种五六亩。”村里马铃薯种植大户刘桂荣一边说一边把马铃薯原种的育苗瓶递给总书记看。

习近平说,马铃薯是个大产业。他问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马铃薯原种育种这一项有希望做大吗?郝富国答道:“有希望,我们全县马铃薯育种占到全国五分之一。”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向总书记汇报说:“除了马铃薯种植,村里还要做优甜菜种植产业和光伏产业,努力实现精准脱贫。”

习近平点点头说:“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他又看着徐海成家的收支清单说:“粮食综合直补2500多元,退耕还林补贴30元,草原奖补1140元……这些都算下来,一年收入43000元。”

“我看你家里的支出账,一年下来生产性支出12700,家庭花销29000。两项加起来42000?”习近平问。

“家庭花销主要是老伴看病,再有就是二女儿上学学中医,一年学费18000元。”徐海成说。

总书记转向徐海成的二女儿徐亚茹,问她有没有领取助学金。徐亚茹说:“有,一个学期1500,一年3000。”

总书记接着说,收入43000、支出42000,除了医疗和孩子上学,那日常生活的开销呢?这个账有点不合理啊?

“日常生活花不了多少钱。”“粮食是自己种的,亚麻油也是自己榨的。”“也就一冬天烧600块钱的煤。”参加座谈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

“在农村,主要是大病的医疗保险要兜得住,不至于因病返贫。再一个就是孩子上学,通过‘三免一补’来保证。”习近平强调。


  • 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家同基层干部在一起。


县委书记郝富国指着德胜村第一书记苏会彬对总书记说,这是省里派来的第一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引进光伏扶贫项目、打井修路、联系科研院校开展农技培训、加强基层党建。

苏会彬告诉总书记,他去年2月份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每个月都要在村里干上20多天。“我们的目标是‘不脱贫、不脱钩’。”

习近平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派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这些举措都有了,关键是要夯实,发挥实效。第一书记要真扶贫,扑下身子在这里干。脱贫攻坚在我的工作安排中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一个底线任务。我们现在决心有、目标有、措施有,关键在落实。

虽说德胜村的群众眼下生活仍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总书记帮大家算脱贫致富账给了村民们莫大的温暖和鼓励。




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几乎全部走遍。在湖南十八洞村施齐文家中,在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张成德家中,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吕有金家中,在安徽金寨汪能保家中、陈泽申家中,在宁夏固原杨岭村马科家中……习近平翻开一本本扶贫手册,“移民直补”“公益林补贴”“计生奖”“劳务收入”……他察看着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细致询问他们的收入和支出,同困难群众一起盘算脱贫致富的门路。

问的是一家一户的小账本,展现的却是脱贫奔小康的大情怀。

4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6000万,相当于减少了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规模。

不久前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脱贫攻坚瞄准了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6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创历史新高,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牵动着国家的大账本。

几天前,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宣示:“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

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账。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是人民,人民最拥护的是这样的领路人。

“总书记为俺家算清了脱贫账。党的政策好,我们有奔头。”徐海成说。

走出徐海成家,来到村里一片空地上。习近平看到村民们正在扭秧歌、舞龙,他高兴地走过去向乡亲们问好。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围拢过来,争着向总书记拜年。

一户一家,一村一地,一点一滴,脱贫之路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全面小康迈进。

来源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审稿 |大圣  终审 |潘品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