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施国道107京港线鹤壁境改线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鹤壁准备这样干!
紧抓重大机遇,加快转型升级,
谱写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新篇章,
鹤壁准备这样干!
教育、交通、生态环境……
方方面面与你息息相关!
一起来看!
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鹤壁市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摘要)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教育厅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精神,为不断深化教育体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体育治理能力,推进鹤壁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市教育体育局特制定了《关于推进鹤壁市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是工作任务,主要任务有10项:
一、实施立德树人铸魂工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加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体育美育劳动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实施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2022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每个乡镇办好1至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比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逐步解决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推进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在高质量发展城市创新引领区建设1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三、实施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工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调推进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支持鹤壁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建设新校区、淇县职业中专建设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鹤壁工业中专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开发20个市级专业教学标准,建设20种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建设20门省、市级精品课程。
四、实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工程。加大对外合作办学力度,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创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办好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五、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教师编制动态管理,适时招聘补充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培养力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落实好教师待遇,启动农村教师周转房、保障房建设。
六、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工程。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对建档立卡户“两后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七、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2022年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数字校园达标率分别达到80%、90%以上;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新模式,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全面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八、实施教育体育综合改革工程。深化教育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九、实施体育事业普及工程。加快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着力构建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建立常态化健身活动机制;扎实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持续提升掷球、航模、拳击等重点项目发展水平;全力办好环淇河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对外展示我市体育发展成果。
十、实施体育产业提升工程。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增强市民体育消费意识,重点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推动体育与旅游、卫生、文化、养老、教育、健康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拓展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空间;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强调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督导评估等3项保障措施。
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全面服务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摘要)
一、以更强的担当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服务传统产业提质转型。以提升供给侧高质量为主攻方向,把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性运用“三块地”改革等政策,加大老旧企业自然资源再利用力度,促进企业资源向资产、资金转换,促进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再提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二、大力支持发展数字经济
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夯实数字经济时空数据基础。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争取成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试点市。完成全市数字鹤壁更新,用统一的测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融合,夯实数字经济时空数据基础。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光电子、机器人、无人机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高标准编制各类 规划,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科学布局各类网点。在城乡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现代服务业向乡村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快递、电商、专业物流等网点,为现代服务业向乡村发展提供支撑。
支持发展全域旅游。指导县区高质量编制具有中原特色、鹤壁风貌的城市街道改造、村庄建筑规划,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四、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利用卫星导航基准服务系统、卫星遥感统筹成果、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示范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好新时代新农村体验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规划布局,打造高质量智慧农业。
五、全力以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文本。
全力保障鹤壁东区及项目用地需求。把鹤壁东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创新引领区,根据鹤壁东区用地趋势和项目需求,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及时组卷报批。建立鹤壁东区用地报批绿色通道,专人专职负责,不受批次限制。依托龙岗郊野公园建设,谋求全域整治试点,合理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为东区储备补充耕地指标。
六、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高标准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打造各具特色又有我市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高规格编制和引导城镇市政基础实施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进度,同时在“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全域推动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积极争取省自然资源厅在乡村规划编制等项目资金安排和乡村建设用地整治指标使用上予以政策支持,将我市乡村建设用地整治指标交由我市统筹使用。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土地供后巡查监管力度,对未按期开工的项目进行督促,对企业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进行处置;通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闲置厂房、僵尸企业和边角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结合我市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市场需求因素,逐宗制定供应方案,实现土地科学有序投放,提高土地供地率。
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加快完成鹤壁市全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支持县区同步开展全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根据政策,2020年拟上报3至5个试点项目。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实施和指导,督促项目2020年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2020年争取批复我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采取多种合作方式运用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和市经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资金,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复垦指标、土地一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建设、矿产资源整合等生态修复工程,争取更多社会资金用于生态修复。
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2020年上半年完成3个普通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工作。依据“部门协同、四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年底新设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
加强矿产资源利用监管,严厉打击偷采盗采非煤矿山行为,防止非法牟利,严格审批涉矿企业项目,维护矿山利用秩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九、深化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和方法,激活资源要素,助力脱贫攻坚。以《河南省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施办法(试行)》为依据,探索对全市供应的工业用地推行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长期租赁方式出让,压缩相关行政审批时间,降低企业用地和时间成本。
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全面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全面落实政企合作“不动产+金融”战略协议,2020年6月前,全面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实现不动产初次登记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全面深化国土空间用途监管信息平台下的“工建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张蓝图”“一套系统”“一次申报”“一网审批”,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鹤壁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服务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意见(摘要)
为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支撑、先行作用,助推我市转型升级,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服务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意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适度超前,坚持新发展理念,从以下几方面服务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
一、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和规划,构建全市绕城高速公路环线。启动鹤辉高速公路建设,配合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建设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安阳至郑州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安郑高速公路连接线,实现对外交通快捷化,提升交通区位优势,构筑豫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和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市国省干线公路路网布局。
1
一是实施国道107京港线鹤壁境改线工程,解决干线公路穿城问题;
2
二是规划建设省道304濮鹤线内浚界至杨小屯改建工程(市区北环)、省道225安平线东杨工业区至淇水关路改线工程(市区东环)、国道342日凤线国道107至西掌村改线工程(市区南环)、省道542安鹤线开发区蔡庄村至淇县西万古村改建工程(市区西环),构建我市干线公路绕城环线;
3
三是规划建设省道225安平线安鹤界至郭家岗(快速通道北延三期)改建工程、省道225安平线淇水关路至卫贤镇(东环线二期)改线工程、省道302范林线石鼓沟村至鹤林隧道(宝山经开区)改线工程、省道305濮淇线西南山村至邪圹村(桑园小镇)改线工程、省道503安鹤界至西柴厂村段新建工程,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条件;
4
四是结合我市已被列入全省“智慧公路”第二批试点市,启动“智慧公路”示范市建设。
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加强县乡道升级改造,打通断头路,解决油返砂、畅返不畅等问题,重点建设扶贫路、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提高服务县域经济能力;加强危桥、隧道安全防护,实施农村道路安防工程,提升农村道路安全畅通水平;围绕通达农村客运班车,对通村窄路面进行拓宽改造或建设错车道,提高通村道路的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2020年,建设改造断头路、油返砂、畅返不畅道路20公里,建设山区窄路面错车道30个,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0公里,改造危桥5座。
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美丽乡村路。新改建通村入组公路30公里,推动农村公路进一步向自然村、组延伸,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先行保障作用。开展路肩培护行动,集中整治公路两侧垃圾,搞好路面保洁、绿化补植,推进路宅分家、路田分家,建设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2020年,淇县、鹤山区、浚县完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淇滨区、山城区达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标准。
五、推进“公交优先”示范市创建,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以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加密发车频次、延长运营时间、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实施公交提速工程、线网优化工程、场站枢纽工程、智能公交工程、绿色公交工程、服务提升工程、需求管理工程、特色示范工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2020年新增、优化3条公交线路,钜桥公交场站完工投入使用,城北公交场站开工建设,完成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市创建任务。2021年启动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工作。
六、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实现农村客运真通实达、便民惠民。制定农村客运网络规划,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组织方式,选配适用绿色的农村客运车辆,提升农村客运信息化水平,强化农村客运服务监管,保障农村客运安全。重点解决乡—村、村—村通客车问题,让农民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有获得感。
七、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物流枢纽建设、大运河开发等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会同发改等部门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管”,构建高效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0年,全市铁路货运量(含到达和发送)达到614.1万吨,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25%。配合商务等部门推进浚县京东电商物流、浚县九州通医药物流、浚县万邦物流、淇县九州物流、鹤山区煤炭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协助鹤山区煤炭产业园区申请河南省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配合水利等部门搞好大运河开发。
八、加强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持续开展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交通工程、公路运营和综合执法“五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平安创建”等活动,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营运车辆实施第三方监控,开展隐患排查,加强督导检查,抓好“两客一危”等重点环节,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重点时段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活动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公路保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和工程施工4个领域零责任事故、零亡人事故。
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助推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摘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现就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制定以下若干工作措施。
一、全面提升现有景区质量
1.强化规划引领。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一山两河”(南太行山美丽风光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淇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高质量编制《鹤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鹤壁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等系列规划及各重点景区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我市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2.深化精品景区建设。推动全市A级景区提质升级,拓展旅游服务文化功能,积极推动云梦山、大伾山—浚县古城创建5A级旅游景区,加快完善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严格行业监管,建立景区动态考核、定期通报、末位淘汰等机制,提升管理专业化和运营市场化水平。
二、拓宽文旅发展新业态
3.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围绕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推出更多面向广大游客的文化旅游精品。加强对辛村遗址、黎阳故城、黎阳仓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和展示,谋划开展中国(鹤壁)运河文化旅游节系列运河文化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辛村遗址豫北文物整理基地、大运河(永济渠)研究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基地建设。
4.实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开放。支持市县现有文化馆(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场)、纪念馆、展览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旅游开放,丰富内设内容,增加体验消费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及社会组织兴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特色博物馆。
5.培育特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重点打造以淇河文化、朝歌文化、鬼谷文化、瓷艺文化、民俗文化、牛派艺术为主题的大型舞台演艺项目。支持旅游景区建设驻场演艺场所,鼓励各类演艺机构进城市、进景区。
6.扶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挖掘我市旅游产品特色和商品资源优势,支持杨屯泥塑系列、黄河古陶系列、鹤壁瓷工艺美术品系列等品牌做大做强。鼓励开发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旅游商品。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建立和推出全市重点文化旅游商品企业和文化旅游商品名录。
三、拉长旅游新链条
7.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编制鹤壁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积极实施旅游公路建设和高速公路连接线进景区工程,推进旅游公路发展,3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实现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优化配置旅游目的地旅游大巴班次和旅游巴士,全面提升鹤壁区域内旅游客运能力。
8.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改造建设标准的旅游厕所。4A级及以上景区、重点交通服务区、城市繁华街区的卫生间设置第三卫生间。到2021年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度假区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全覆盖。全域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支持共享汽车在旅游业开展试点运营。
9.提升住宿餐饮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星级饭店、绿色旅游饭店,培育特色鲜明、体验度高、参与性强的主题饭店、精品民宿、温泉酒店、连锁酒店、乡村客栈、休闲农庄、汽车旅馆,促进旅游住宿向品牌化、连锁化、规范化、便利化转型升级。支持和规范民宿等新型住宿业发展。
四、加强宣传营销
10.建全宣传机制。建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及相关企业、媒体共同参与的文化旅游宣传机制,形成系统联动的宣传体系。突出鹤壁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旅游形象、产品、项目纳入旅游推广计划。
11.创新营销模式。依托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进行文化旅游宣传,精准投放文化旅游广告信息。集中力量加大在央视等重量级媒体黄金时段的宣传力度,用好抖音、网络直播等新型宣传推介方式,提高旅游宣传推介的精准度、到达率和影响力。建设集宣传推广、资源介绍、信息查询、产品服务订购、投诉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网络宣传平台。
12.开发营销产品。制作有影响力的鹤壁形象旅游宣传片、重点旅游资源宣传片,在中央及省主要媒体和重要交通枢纽上播出。制定鹤壁全域旅游手绘地图,精心策划包装鹤壁“一日游”“两日游”和“研学游”线路。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拍摄以鹤壁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引进或创办旅游专题综艺节目,打造鹤壁影视文化品牌。
13.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发展各类专业性文化节庆、体育、会展活动,创新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形式,有效融入旅游元素,培育具有鹤壁文化特色和旅游吸引力的节庆活动品牌。重点办好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樱花节、中原文博会、中国诗歌年会等主题文化展会活动。
14.确立形象标识。面向社会征集鹤壁城市形象标识和各景区自身形象标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城市文明形象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鹤壁的文化旅游品牌。
鹤壁市林业局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摘要)
一、构建“绿满鹤壁”覆盖全域的生态安全网络体系
1.加快廊道绿网建设。按照廊道林荫化要求,重点完善提升“五横五纵”等道路廊道和“三横三纵”等河流廊道为主的廊道绿化工程(道路廊道“五横”即濮鹤高速公路、鹤浚快速通道、高庙线、大海线、葛嘴线;“五纵”即南山大道、大白线、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永定线。河流廊道“三横”即淇河、汤河、河,“三纵”即南水北调、大运河、共产主义渠),加强城市出入口和景观节点绿化升位,提升道路防护林的景观质量和防护效益,完成廊道绿化3.5万亩,形成沟通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园林景观型生态绿带。
2.加快山区生态林建设。按照山区森林化标准,积极推进西部太行山区困难宜林地造林、灌木林地改造和补植补造,加强宜林裸露山体的复绿工作,注重乡土树种、常绿树种、乔灌搭配,因地制宜地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物质能源林和特色经济林;继续在山地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森林植被,完成山区造林8万亩,筑牢西部山区生态屏障。
3.加快平原绿化建设。完善平原生态片林和林网建设,与全省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相结合,完成农田林网0.6万亩,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多树种、多层次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筑粮食高产稳产生态屏障。加强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复,栽种生态片林0.7万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速生用材林、优质林果、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基地,完成造林3.2万亩。
4.加快森林品牌创建。加快浚县、淇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力争淇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试点。建设森林特色小镇,重点打造浚县王庄、淇县灵山、淇滨区龙脊山、山城区石林、鹤山区阿斗寨等一批森林特色小镇,力争创建2个国家森林特色小镇试点。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乡村,力争创建省级以上森林乡村50个以上。新建2处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2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郊野公园9个,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5.开展全民植绿。每年开展春季、冬季两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多种尽责形式,广泛开展植绿扩绿等群众参与式、体验式活动,鼓励全民参与绿化,推进身边增绿添彩。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造林,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股份合作等植树造林、城乡绿化模式,共建共享绿美宜居宜业环境。
二、构建完备的自然 保护体系
6.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林业生态红线管控。对全市性重大项目、重要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使用林地,优先审核申报,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强化征收占用林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加强古树名木管理,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一级古树和名木挂牌保护率100%。
7.加强保护湿地资源。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湿地保有量5.08万亩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制止填塘造地等行为,保护小微湿地。
8.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加强动植物检疫,严控有害物种入侵。
9.加强灾害防控。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火灾应急处置机制,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内。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防灾、防控减灾体系建设,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三、构建发达的林业 产业体系
10.打造特色精品基地。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和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发展优质林果6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统筹利用廊道两侧用地,发挥我市南花北移驯化基地优势,建设林苗一体化基地。
11.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林、工业原料林、花卉苗木、林产加工和森林康养“五大产业”。
1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专业大户、林业企业、家庭林场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力争全市林业新型主体达到100家以上。优先支持示范带动力强、联结贫困户多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四、构建有力的支撑 保障体系
1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核桃、樱花等林木良种选育或引种栽培试验,支持经营主体建设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基地。推进“保育繁”一体化,3年内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5%。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和贡献率。
14.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利用国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渠道和财政贴息激励机制,创新和推广国家储备林投融资机制和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积极作用,形成林业、财政、金融政策合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投资、营造和管理,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鹤壁市妇女联合会关于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助力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摘要)
市妇联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初心在胸聚合力、勇担使命助发展”,组织引领全市妇女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一、巾帼心向党,凝结她”力量,聚力鹤城高质量党的建设
1.不断强化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统领推动妇女工作,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办好“中原女性大讲堂·鹤壁讲堂”,用好城乡“妇女之家”、妇联“两微一端”等平台、阵地,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作用。
2.选树妇女先进典型。推进巾帼宣传队全覆盖,广泛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选树各类优秀妇女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广大妇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担负起凝聚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
二、巾帼建新功,服务“她”发展,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
3.深入实施“巧媳妇”工程。着力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服装“巧媳妇”,组织妇女参加技能培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推进“巧媳妇”工程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4.全面推进“巾帼双创行动”。引领各行各业妇女在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建功立业。举办“春风送岗”女性专场招聘会,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发挥鹤壁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作用,做好巾帼家政服务工作。
5.扎实推进“六城联创”工作。充分发挥妇联和妇女的独特作用,引领妇女群众“六城联创巾帼建功”。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动员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倡导文明乡风。组织全市巾帼志愿者,开展特殊困境妇女儿童救助、保护淇河、精准扶贫、拥军优属、义务植树、清洁家园、文明交通、健康公益讲座、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健步走和妇女儿童健康公益体检活动,创建“健康家庭”,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助力“六城联创”。
三、巾帼暖民心,解决“她”难题,接力办好省民生实事
6.着力办好“两筛”“两癌”省民生实事。细化“两筛”“两癌”省民生实事各项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任务。关爱救助特困“两癌”妇女。持续开展“巾帼情·暖民心”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7.真情关爱温暖妇女儿童。真情关爱特困妇女儿童,做到“妇联在你身边,服务随时相伴”。开展“暖心·牵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展播《守护青苹果》《你不是一条鱼》等教育片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校园周边安全”、“护苗育苗”、安全教育进校园等行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8.凝心聚力做好家庭工作。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彰显家国情,传递正能量。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庭道德观念,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和睦家庭”“清廉家庭”“健康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开展家风家教公益巡讲活动,打造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四、源头再推进,维护“她”权益,鼎力支持妇女 参与社会创新治理
9.强力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达标。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协调推动责任部门制定举措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规划终期达标。
10.合力做好维权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大维权”格局作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平安鹤壁、法治鹤壁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开展禁毒、防范邪教、防艾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创新治理。
五、改革再深化,打造“她”娘家,致力妇联自身建设
11.强化机关党建。制定妇联党建重点项目矩阵管理表,每季度盘点党建工作,打造党建亮点,树立党建品牌,推动妇联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12.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党建带妇建”,扩大基层妇联组织覆盖面,提升基层工作水平。全面推行“四组一队”工作模式,打造“四组一队”示范村(社区),形成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
13.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健全妇联干部联系妇女群众长效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市妇联将持续对接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做妇女思想的引领者、妇女发展的推进者、妇女权益的维护者、妇女需求的服务者,助力鹤壁市高质量发展。
鹤壁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推进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实施措施(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支持鹤壁市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工作,现制定如下措施,推进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担当责任意识
1.深刻认识推进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重大意义。全市供销社系统要站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为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贡献一分力量。
2.进一步明确推进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思想。围绕市委关于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对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与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支持鹤壁市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在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3.牢牢把握推进我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推动我市“两个高质量”建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在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层社改造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在促进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中创出特色、创出典型。
二、立足资源优势,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1.大力推进一站式为农服务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土地托管服务形式、内容,抓住全省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的有利契机,先行规划6个为农服务中心,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主办、社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达到县区全覆盖,每个为农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托管面积1.5万亩,服务农民5400户。
2.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社进行分类改造,按照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采取联合合作模式,对基层社陈旧设施进行改造,拓展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所需的服务。
3.推进九州建材市场改造提升项目。积极与深商投(香港)商用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做好土地评估、项目规划、旧房拆除、项目建设等工作。切实推进九州建材市场由单纯的建材批发零售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
4.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抓住鹤壁东区规划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省供销社河南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平台,积极寻求省供销社支持,探索建立豫北地区大型农产品仓储设施,把鹤壁建设成豫北地区农产品集散地。
三、立足行业特点,推动开放办社
1.创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依托供销社e亩园电商平台,创新“互联网+”模式,加快推进农产品农超、农社对接,积极在城市社区推广农产品自提店。进一步强化与铭坤等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联系,创新开展“农副产品进社区”快闪集市等活动。学习青岛西海岸供销社中央厨房和社区便民“小木屋”的经验,探索在鹤壁市区先行选择10个社区,设立扶贫专卖与农副产品线上线下直供店。
2.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依托省供销社直属院校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农村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加快乡村振兴学院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队伍。
3.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建设。深化与河南省中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合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化、体系化建设。谋划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争取国家、省供销社支持,纳入全国总社项目盘子,为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实施贡献力量。
4.探索建立县级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试点。推广信阳光山供销社经验,探索建立县级供销社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试点,开展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四、立足组织优势,推动自身改革发展
1.健全组织领导,构建科学决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好省供销合作社“七代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鹤发〔2016〕10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我市供销社“三会”制度建设,把供销合作社建成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靠得着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2.抓好文件落实,创出先进特色典型。积极与省供销合作社相关处室对接,商讨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制定工作任务分解台账,将任务逐项落实到具体科室,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推动文件落实工作。
3.做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形成服务规模优势。按照《鹤壁市供销社关于复制推广全国总社交流会典型经验的实施方案》,复制推广全国总社交流会典型经验,结合鹤壁市实际,积极推进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立足职能全力服务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摘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站在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奋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的高度,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围绕高质量电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若干措施,全力服务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
一、建设坚强电网,全力助推鹤壁市经济发展
1.突出电网远景规划引领。编制完成2020年至2021年前期工作计划,推行“先签后建”工作模式,推进110千伏翠湾输变电工程选址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助力项目落地。2020年开工建设220千伏衡汤线路工程、110千伏小河输变电工程,投产220千伏恩荣、110千伏古城输变电工程,加快构建高质量电力网络。结合鹤壁东区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从滴滴用电、物联租赁、智慧城市、数据运营四个方面,将在线视频监控、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等新型技术应用于输变电设备,推动电力能源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发展。
2.统筹城乡配网改造升级。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统筹完善城乡配电网网架结构,着力提升配网线路联络率、“N-1”通过率、绝缘化率、电缆化率等网架指标和配电自动化水平。通过打造一批“管理规范、成效突出、网架坚强、环境友好”的示范型乡村,切实发挥电网支撑带动作用,为鹤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3.确保电网供电安全稳定。根据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要求,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加大高压输电线路巡视力度、巡视频次,加强重载设备、重点场站电压的监视,做到设备缺陷早发现、早处理。打造“双六零”高压变电设备维护圈,建设可覆盖全市域的四个运维基地,本质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水平。科学、灵活开展电力调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密切跟踪天气和负荷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针对电网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方式制定事故预案,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二、勇于担当作为,全力保障鹤壁市发展大局
4.配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根据鹤壁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的要求,利用用电数据分析支持系统平台,对管控用户日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把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日用电量超阀值企业名单当日报送鹤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对部分管控企业和检查发现的“小、散、乱、污”企业按要求进行停限电,并配合县区做好现场停电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5.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响应新能源接入全开放政策,专题研究鹤壁地区局部受限区域,重点做好静脉产业园余热发电、西岗150兆瓦集中式风电并网接入工程,确保网源发展健康协调,新能源消纳100%。多渠道积极宣传实施电能替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普及电能替代常识、推广替代技术,倡导绿色能源理念。协助燃煤锅炉、燃煤窑炉等用户开展实施电能替代方案,以“集中打包”方式按增量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切实降低电能替代用户运行成本。
6.助推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紧紧围绕鹤壁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鹤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要求,深刻领会电力扶贫从“电网脱贫”向“巩固提升”转变工作特点,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确保贫困对象脱贫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策落实到位、常抓不懈,持续做好贫困村电网设备运行维护和用电保障工作,巩固电网脱贫成效。
三、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用户电力获得感
7.提升基层供电服务水平。在市县范围内大力实施“客户大走访、设备大排查、缺陷大消除、线路大治理、人员大培训”行动,广泛开展安全用电、反窃电、电费电价政策、电力设施保护等宣传活动。开展入户走访和检修,及时掌握用电动态,并现场受理居民用电相关问题及意见建议,对发现的客户用电需求和难题,现场提供解决方案并督促落实,切实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8.优化电力业务办理流程。畅通微信、支付宝、掌上电力等8种预约办电渠道,全面推行同城异地预约办电,客户经理全程上门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用电难问题。精简办电资料、交互记录和流程,全面取消普通高压用户“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充分满足客户用电时间要求。业扩配套工程坚持“应建必建”原则,全市工商业客户(即工业生产、商品销售等客户,不包括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非居民照明客户)用电设备总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可实行低压接入,大大减少用户投资。
9.整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针对每周供电服务督查和用户回访中发现的典型事件、共性问题及客户反映比较集中的供电服务突出问题,对在报装、缴费、办电、服务中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坚决查处,严肃问责。集中整治电费抄收、业扩报装、营业管理、用电检查等营销领域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吃拿卡要、违规收费、电费截留、业扩“三指定”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
鹤壁,未来可期!
一起为家乡高质量城市建设点赞!
► 省邮政管理局发文支持鹤壁建设豫北快递分拨中心节点城市、电商快递产业园……与你生活息息相关!
► 这9名鹤壁人入选2019年度“河南好人榜”,有你认识的吗?
来源:鹤壁日报
编辑:赵静
总值班:夏国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