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从梁思成骂到市委书记,竟获得中国第一个建筑诺贝尔,狂人王澍

2016-06-12 酷玩实验室 酷玩实验室

我第一次听说王澍

是因为他拿下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而且据说他在领奖后说:


我认为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

我是一个,我导师齐康是半个!




事情是这样的

在建筑学界有一个“诺贝尔奖”

叫普利兹克建筑奖

对于每一个学建筑的中国人来说

得这个奖是毕生理想

相当于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

在2012年以前

从来没有过中国人得奖


这个颁发给

在世最伟大建筑师的奖项

得过这个奖的

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伍重

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梅隆

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

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



而就在2012年

这个第一个中国人终于出现了

他却是一直自称“体制外”的建筑师

一直以叛逆闻名的建筑师


王 澍



这个王澍

到底叛逆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栗子,硕士的时候

他写了一篇引起轰动的论文

从梁思成开始,

一直评到他的导师,

所有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著名的大师

一个一个地都评论一遍

说是评论,实际上是从头到尾的批判


这篇文章在修改后

成了他的硕士论文《死屋手记》


这个论文在导师评委手里争论很激烈

但是最后还是全票通过了

但是到论文审查委员会手里

他们觉得面子上下不来

最后还是没有给他发硕士学位


叛逆的王澍,

对此事满不在乎,他说:

有个老师评论我说:你读过太多不该读的书,想过太多不该想的,也做过太多不该想的事


我当时的回应是:你给过我们太多不应该给的评价



王澍的狂妄

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因为他的母亲是图书管理员

上世纪70年代初

大部分人对图书馆还没什么概念

10岁的王澍已把翻译过来的

外国文学看了个遍


到了读大学的时候

他虽然是学的建筑

却什么样的书都爱看

那个时候正值文革之后

高校里的人才严重缺乏

王澍常常觉得自己比老师厉害多了


王澍说:


老师们讲的东西和我看的东西一对比,肤浅幼稚保守陈旧,就是这八个字。


如果我提前三天预习,就可以在课堂上问出一个问题,让老师哑口无言


就是这样整天说着

没有人可以教我”的王澍

因为觉得作业总是画商业效果图‘太假’

就带领三五个同学和教授谈判。

这次谈判的结果是,

在他的本科学校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成立70多年的历史中,

第一次开禁,从此学生的作业

可以选择自由的表达方式。


王澍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读研期间,

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

他在会上提出了一个“三无理论”:


中国没有现代建筑理论,没有现代建筑师,也没有现代建筑。


这也是后来他的那篇被毙掉的

学位论文的基础


没有拿到硕士学位的王澍

干脆选择了离这个体制最远的方式


当时正值1988年,中国进入了

改革开放的高潮时期,

国内外建筑师准备大展拳脚

而王澍却急流勇退,

来到被他称为“最美的地方”的杭州隐居,

访问农村,行走乡间,

每天挽起袖子和工匠一起生活


他认为,那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们

脑子里只有快和钱

而他一直在思索

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后来十年里头,无数的设计师做了无数的东西,彻底摧毁了我们的文化


我的憨笨帮助了我,我想不清楚,我就不敢做



在那个几乎是隐退的10年间

他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是他一直在学习

向工人学习,因为这是学校里没教过的。

工人每天早上8点钟上班,12点下班,

他从第一天开始,8点就站在现场,

夜里12点一起下班。

他要看清楚这个工地上,

每一根钉子是怎么钉进去的,

全部要看清楚。


所以我到今天为止,做任何(建筑的)事情底气十足


他一个准硕士研究生

就这样每天和一群农民工谈笑风生

度过了10年的光阴



1998年,王澍已经35岁了

这个时候他一无所有

除了一个“叛逆”的名声

和他一直坚持的建筑理念:

做回归自然的,真正的中国建筑


王澍说:


再过十年,中国的城市里头,大家还能说我是中国人吗?


这个城市所有的和中国传统的一切都会彻底的铲平,剩下了几个像文物一样的保护点,剩下的东西放在博物馆里。


正是坚持这样的“预言”

让王澍成了非主流建筑师

吃了很多苦

但是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惊喜


2000年之后,中国的建筑界

整个的理念有了一些变化

有一些想做“中国”的建筑的人

就会找到王澍

要想做这样的东西

他们只能找王澍


2000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的王澍

来到位于杭州的中国美院任教

中国美院要新建一个校区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找到了王澍

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新校区

造价预算却只有同样规模工程的一半


王澍对院长许江说:


你定这么低的造价标准,还要求达到国际水准,这些我都能做到。我只有一个要求,彻底的自由。


许江答应了。

也许只有在杭州这样的城市

在中国美院这样的地方

才有这样两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

有这样的和这个时代不相称的心灵唱和


图: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作品



在校区建筑的六七年中,

许院长没提任何要求

只是前后写了3首诗给王澍


如今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是王澍的代表作

在占地800亩的象山校区里,

有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来的

700万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

它们在这里的屋顶和墙面上

恰到好处,重现新生。



今天拆那么多房子,老房子,新房子浪费惊人,怎么样把这个东西回收,而且要把它变成有尊严的艺术,而不只是不仅仅是回收


靠着这种回收的方法

他使整个校园的造价下降了一半

而灰白色调的各种风格的建筑

与田园式的园林景观交相辉映,

身处其中,感受无处不在的惬意和宁静


图: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作品



但是这个建筑

从一出生开始

就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


2004年第一期建成的时候,

杭州的建筑师圈子里

传出来的评价是——


如果要在杭州找最难看的作品,

就去象山看。


王澍对此的回应是:


他们不能理解。他们不认为满城一模一样的房地产是难看的,他们认为这个难看的...


2007年,象山校区工程完成,

裹挟在一片农田里的那些建筑,

墙面都不抹灰,院子只造3面墙。



在杭州象山的中国美院

在建筑史上来说

也许是现代中国最独特的建筑


知乎上的一个高赞回答

这样描述象山校区:


“那校园去过只一次,

谈不上感动,但我是愿意久呆。

边走边拍,拍不出什么盛景,

因为没有标志性的建筑体;

苇塘柳径间,一条小狗叭叭的走过

自然的就从心底觉得:

“哟哈,你在这住呀”



如今靠山垂野的大学区处处皆有,

但有没有第二座校园,

能让其中漫步的小狗,

在游人眼里映现出一种主人的自得?


陈嘉映赞美过这座校园,

他说,这是国内大学里少有的,

能让师生咖啡馆小酌、秉烛神游夤夜,

而毫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


(游记转载自知乎作者:野渡)



在那之后,王澍的作品

越来越多

他坚持的理念从来没有变过

他的叛逆也从来没有变过


2006年,王澍接到

宁波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我到现场去考察,给我的是一个完全被拆平的地方,它和周围所有的东西失去了联系”


图:宁波历史博物馆,王澍作品



环绕四周的是宁波的新区,

王澍想到了带有厚重历史感的瓦片墙。

他从建筑新区拆掉的近30个村庄里,

回收了600多万块废砖旧瓦,

把超过40种不同尺寸、

来自不同年代的旧瓦片,

作为建筑原材料。


得知这个消息,一位负责人找到王澍

对他咆哮道:


“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新中心,

用这么脏的材料做博物馆,

什么意思?”


王澍据理力争,

负责人摔门而去……


如此的争执经常发生

在无数次的和甲方的沟通后

王澍都坚持了下来


宁波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

原定每天3000人的参观规模,

却连续3个月人数破万

有人指着墙壁说,

“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个院墙上的”


这一块块的老砖感动着游客

而游客不经意的一句话也感动着王澍

作为一位建筑师,

作为一直和这个时代抗争的建筑师

等待着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新建的房子是没有回忆的,但是我的这个房子是有回忆的。这种记忆特别重要,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


图:宁波历史博物馆,王澍作品



2009年,杭州如今的著名景点

“南宋御街”准备开始重建

王澍接手的时候

整条街非常地破败

这条南宋流传下来的“御街”


“当时的感觉是大家决定这个地方不要了,所以很长时间也不去维护。


油漆都剥落了,很少人,街上总是稀稀拉拉的,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图:杭州南宋御街,王澍作品



这条破败却充满历史的老街

要如何重建?

杭州许多出名的建筑师都不敢接这个活

这里面过于复杂

不仅是设计角度的、和历史的关系

还有杭州一整城市民的期待、

和政府的关系

全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王澍思前想后,

最后提了3个苛刻的条件:


第一,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你们马上就做设计。但是这样的项目,要想做好,至少要做三年。而且做之前要给我半年执行调研。


第二,生活的真实性的保持,要求一定要有原来的人住在这里,如果我们把人全部搬走了,改好了,只是商业,我说生活的魅力就会失去。


第三,国内现在普遍的做法就是假假古董,包括保护,都是先做保护性拆除,完了做一个假的,这个是普遍的做法,比如说假古董,我说我从来不干。


图:王澍在南宋御街



提完这3个条件之后

王澍原以为对方会知难而退

没想到杭州市政府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王澍接下了这个项目

于是摆在王澍面前的

是改造南宋御街的种种难题,

他首先带领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

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调研

改造这条古街道的思路逐渐明晰。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不断面对

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

和解决设计之外的很多问题。


图:杭州南宋御街,王澍作品



有一次在市政府开会,

有的官员问他:


“这就是一条破烂街,就是一堆破烂,不知道王老师你准备怎么改”


王澍就在会议上

用非常激烈的口气

对着市委书记发言,他说:


整个杭州城你看一下,不是说这条街是一条破烂儿,看一下过去20年杭州市中心区的建设,我说这就是整个一堆的大破烂


恰恰是这条街看上去破,但它还保持着一个美好城市的远远的一种影子


这是杭州市城市复兴的开端,是从这条街开始,大家重新认识什么是好的城市。


图:杭州南宋御街,王澍作品



在那之后他去上厕所,

有几个下层官员跟着他进了厕所,

说王老师,这个市政府大楼里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

对市委书记说话的,你是第一个。


在这个关键时刻

市委书记接受了王澍的意见


如今的南宋御街

是杭州著名的景点之一

重建之后,南宋御街上保留了

原本的宋元、明清和民国的建筑

中西方的建筑在这里浑然一体


图:杭州南宋御街,王澍作品



对于杭州这座城市来说

有王澍这样好的设计师

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但是王澍能遇到一届开明的政府

也是王澍的幸运


尽管作品越来越多

但是王澍仍然是那个“异类”

走的是和中国主流建筑师

完全不同的道路

受到的一直是各种各样的质疑



直到2010年,王澍与陆文宇

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2011年,王澍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

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

中国本土建筑师


2012年,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是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公民



直到他在国际上成名以后

反过来,他才真正被国内认为

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个大师


普利兹克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


我们原本以为,

按照王澍的性格

他可能会说:



但是当被问到的时候

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个好建筑就是你一开始有一个很纯粹的、带有理想的想法,完了以后你要像长征一样的,经过很多的险阻,中间很多次都是有人想摧毁你、否定你,你必须能够做到百折不挠,而且要说服大家。


最后走到终点,你还保持了你最初理想的那个纯度,没有半分的减损,甚至更加的坚定,这就是一个好的建筑师


很多人说王澍的成功太过偶然

他很幸运,能够遇到

一位能懂得他的市委书记

和一位能够懂得他的校长


实际上这背后的一个更深的问题是

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到底应当保留什么,放弃什么

应当追求什么,传承什么


这不是一个王澍能够给出的答案

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

一起慢慢思考、用心做

才能做好的事情





回复【建筑】查看视频

王澍访谈《一个建筑师理想与现实》




酷玩实验室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对于未经授权的转载,我必投诉到底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我们正在进行的

“造架飞机送自己”活动

将带你1小时内学会DIY无人机


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微信群

每天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

15天内你就可以驾驭无人机!


请大家直接扫一扫下面图片

加导师乌鸦上尉为好友

附言:训练营

他会带大家入群DIY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