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考试12小时,4个学生晕倒,95%不及格,这到底是所怎样的学校?

2018-01-02 蛋蛋姐 酷玩实验室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最近

《自然》杂志评选出了

2017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中国只有一位科学家上榜

这位科学家叫潘建伟


早先关注蛋蛋姐的人

一定知道

蛋蛋姐曾写过

这个牛逼的科学家

从只能考40分的农村娃

到把“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送上天

人们说:

他是中国离诺奖最近的科学家


然而

蛋蛋姐研究后发现

潘建伟牛逼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他上了一所牛逼的大学


这所学校

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

但是她却是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


她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创建

她的筹建速度

却创造了世界纪录——

仅仅三个月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

有11位在这个学校任教

他们培养出了

20多位共和国“科技将军”


在文革南迁损兵折将后

又绝地逢生

她的本科毕业生中

平均每千人就产生一名院士

和700多名硕士博士


在中国

她是唯一一所

用一个学校

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大学

它的名字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以下简称“中科大”)


时间拉回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那时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

就像一个怪异的婴儿

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排挤

除了苏联


于是

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

一切都开始向苏联学习

当然,也包括大学


于是

中国的高校里

就开始了“拆啊拆”

科技?拆!理工?拆!

原本的综合性大学

变成了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

就连清华北大也不例外


然而

那时贫弱的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

“两弹一星”的研制迫在眉睫

人们都在跟着潮流

狂热的拆

这样培养出来的“瘸腿”学生

怎么能担当起建国大任呢

这群科学家

心里十分着急

可是在那样一个社会里

又能靠谁呢


于是

这群科学家决定

自己亲自上

他们要专门为“两弹一星”

创办一所大学


1958年6月8日

中科院院长郭沫若

带着一群科学家开会

一番激烈讨论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了

郭沫若


这群科学家们

把心中全部的焦虑

都投入到了学校的建设

六月份才拍板

九月份就建成了

仅仅三个月

在全世界都没有过这样的速度


在这所学校

这群中国最厉害的科学家们

亲自教学:

华罗庚教数学

严济慈讲物理

钱学森讲“星际航行”

郭永怀、吴仲华、赵九章...

这所大学的讲台上

几乎站了半个中国科学 40 37528 40 15232 0 0 2992 0 0:00:12 0:00:05 0:00:07 2992界


不过呢

通常情况下

老师越厉害

学生就越惨


既然是综合性大学

这所学校要求:

学工的要学理

学理的少不了工

你最好再懂点文


所以

别人四年就上完大学

他们得五年


但是

考试还是会很惨

有一次期末考

钱学森出了两道题

一道概念,一道计算

开卷考试,不限时间

听起来是不是很爽


请看题:


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到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出解


就是这道题

从早上8:30

一直考到中午

没有一个人交卷

钱学森让大家先去吃饭

回来接着考


没有手机可查

大家也不彼此交流

在那时的学生眼里

作弊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到下午三点的时候

居然有4个学生

被考晕倒了

但是还是没有人交卷

一直到傍晚

大家实在没办法

才终于交了试卷


结果

全年级近400人

居然有95%不及格

钱学森自有他的办法

他把大家的卷面成绩

开方,再乘以10

结果70%的人及格了

又加了个平时分

80%的及格了

剩下20%的人

对不起,下学期接着考


不过结论就是:

这届学生不行


于是力学系58级学生

全体留校补习了半年

才顺利毕业


比别人多学了一年半

但是,分配工作后

他们并没有比别人

多拿一分钱


只是

靠着扎实的基础

从这里走出的许多学生

都成了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常永福去进行核试验了

45次核试验他参加了44次

张志成投入了导弹研制

胡成行去研究运载火箭了

周建生去研究“东方红1号”了

。。。

这里85%的毕业生

进入了国防科研部门

这些人里

诞生了20多位共和国“科技将军”


他们说

之后他们才知道

在科大学到的数理知识

会给他们的工作

带来那么多帮助


直到几十年后

许多学校才逐渐回过神来

亦步亦趋地跟上

恢复了综合性大学


这样一所好学校

如此多大师级的老师

又赶上了和平年代

我们本可以憧憬

她为新中国

培养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


然而

历史最爱做的事

仿佛就是戏弄人们


无比幸运

这所学校出生的晚

没有赶上抗日战争

没有经历那场民族的被迫逃亡


然而,很不幸

她终究是没有逃过文革

在那时

知识和自由

是最见不得光的东西


曾经她所有的优秀

她最骄傲的科学家们

此刻全都变成了她最夺目的靶子

炮火猛烈地向她袭来

这所人们最骄傲的大学

开始一点点滑向黑暗的深渊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她被迫停止招生

书记停职反省

校长离开


1968年

她被工、军宣队控制


1969年

这个文化圣地里

只有无休止的批斗和劳改


终于

偌大的北京再无她的容身之地

1969年10月

中科大接到通知:

离开北京,整校南迁


上面的通知很快到来

“分四批走,

自11月5日至20日走完,

家属都要走,

包装自行解决”


几千人的队伍

15天之内搬完

然而在那时

他们甚至都还不知道要搬到哪儿


上面说搬到江西

江西说:

我们已经有类似的学校了


上面说搬到河南

河南说:

只能在山区丘陵地带临时接收

在这个知识被视为毒瘤的时代

这样的中科大

没人想要,更没人敢要


好在还算幸运

安徽省接纳了他们

1969年12月

带着无限的凄凉

中科大开始了这场南迁


中科大的校史中这样描述:


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


像百科一样的寥寥几笔

还有几个冰冷的数字

然而这对于中科大而言

几乎是一场覆灭


从北京到安徽合肥

仪器设备损失2/3

教师流失50%以上

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已不足百人

教授、副教授仅剩21人

这些留下来的人

几乎都是曾经的中科大毕业生


即使学校没了

即使老师走了

即使设备丢了

。。。


这些曾经的中科大学生们

无论如何也不忍心

看着他们的母校

看着这所为中国做出贡献的学校

在没有一枪一炮的和平年代里

就这样覆灭消亡


他们依然在坚守着

知识分子的骨气

在安徽劳动改造之余

他们积极筹建学校

70年代初

在安徽的那所小城里

他们率先恢复了教学科研工作


然而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所处的城市

和所能争取到的资源

是多么的重要

他们也想回到北京啊


70年代

许多迁出的大学

都陆陆续续回京

他们也开始积极争取


1972年,他们给周总理写信想回去,总理看了,没有表态

1978年,他们再次上书,如石沉大海

1985年,他们再次争取回京,依然被拒,因为原址已经被占

万般无奈,他们申请到南京、上海办学依然没能成行


十几年的争取

最后是如此结果

这意味着

中科大再也回不到北京

也再也无法离开合肥


可是

所有优秀的学生

都想往大城市跑

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

她怎么能争得过北上广呢


这所学校

再次发挥出了她不服输的劲头

也开始了她的又一次创新

开办少年班


刚刚经历十年文革浩劫

在那十年里

中国失去了太多人才

百废待兴的国家

无比渴望人才


而中科大

以13岁天才少年宁铂为起点

少年班诞生了

接着,谢彦波、干政

天才少年的故事

频频见诸报端

震惊海内外

这是那个年代

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

人们提起中科大少年班

眼中便会闪烁着光芒


接着

清华、北大、复旦、西安交大

那些中国最好的大学

都开办起了少年班


然而

在这个世界上

你得到多少关注

就会惹来多大非议

因为

你的一点一滴

都会被放大到无以复加


宁铂遁入空门

干政与世隔绝

魏永康自理能力太差被退学

。。。

就像今天的00后出任CEO一样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人们开始纷纷质疑

这个少年班是不是在揠苗助长


更有甚者说

他们不是那么厉害吗

现在的政商界精英

也没有听说哪个出自中科大少年班啊


那是一个

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的年代

而公众从来都只愿意相信

他们想要相信的东西


中科大没有说话

他们只是默默地办学

用他们的实力

打了无数人的脸


尹希31岁成为哈佛历史上

最年轻的华裔正教授

庄小威40岁成为美国科学院

最年轻的来自中国大陆的院士

张亚勤更是担任多国外籍院士

历任微软、百度总裁

。。。

这些全部都出自中科大少年班


庄小威


也许有人会说

少年班的人本就优秀

那我们再来看中科大

根据统计

这所学校

平均每千人就会产生一名院士

产生700多名硕博士


在中国

我不知道还有哪所大学

会有这样的成绩


这些也许都只是对个人的影响

而对于中科大来说

最重要的是

身处合肥

她没有忘记

反哺当初接纳她的城市

没有忘记对这个国家的担当


1949年刚解放时

合肥还只是一个县

两条街道、几万人口


1970年

中科大落户合肥

这所内陆的偏远城市

似乎不一样了


许多合肥人都说

读书的时候

每次路过中科大

都觉得那里闪耀着光芒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许多在外地的人说

每次提起中科大

想起那是我的家乡

都觉得内心充满骄傲


这所大学

成了合肥所有人的骄傲

更重要的是

有人才的地方

就会有资源


以中科大为依托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

智能所、固体物理所

一个个相继落户合肥

合肥这个城市

一跃成为中国四大科教名城之一


随之而来的

是一系列高科技企业

就在2017年11月27日

一百多名中科大海外杰出校友

带着信息技术、新材料、环保

等一系列“高精尖”项目

到合肥寻求合作发展


要知道

合肥这个城市

说历史悠久

比不上西安洛阳

说资源环境

比不上北上广深

为什么他们还要去

因为中科大


在21世纪

让一个大国在国际上

挺直腰板的一定是高科技

而这些高科技

必然少不了人工智能

少不了量子通信

以及核聚变


而中科大

正带着这些成果

让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提起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从1999年开始深耕

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7%

是可以代表中国

和国际竞争的企业之一


说起量子通信

曾经的中科大学生

如今的中科大副校长

潘建伟被称为“量子之父”

他许多次带着中国的成果

走入全世界的目光


可控核聚变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世界对中国

都难以望其项背

而中科大是中国这一领域的顶梁柱

在曾经最艰难的年代

中科大为“两弹一星”而生

她产生的人才

几乎撑起了新中国的建设


她曾经有过委屈

一度几乎覆灭

艰难存活后

也遭受了许多非议


然而

那群科学家们

用智慧和坚持

带领中科大

走过了每一次生死存亡


让如今的中科大

在21世纪的科技中

带领中国大放光彩


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一次次油然而生

从内心骄傲地喊出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

我们可以为中午吃什么

纠结上半个小时

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在微博上吵上8页


我想

我们每一个人

都幸福并感激着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而请我们永远记得

在征途之下

有许多科学家

正在倾他们生命之力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李延军 《有家大学叫“科大”》

袁岚峰 瞭望智库 《这才是合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