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码农小哥哥哭了:做美国的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蛋蛋姐Coollabs 酷玩实验室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这几天,硅谷的空气湿漉漉的,细细品来还有一丝咸味。


那是几万名印度码农,在公司厕所啜泣,或将改变硅谷的小气候。


原因很残酷——他们期待了二三十年的美国梦,被一个叫特朗普的糟老头子击碎了。


特朗普放出话来,要让印度每年获得美国H1B工作签证的人,限制在总额的15%以内。而往年,这个数字是62%


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印度小码农,可能再也呼吸不到美国香甜的空气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特朗普最近没有施压华为,是因为他转过头去敲打印度了。


印度不甘示弱,加征美国关税,开打贸易战。


而美国对此的应对,却是要限制印度到美国工作的人数。


这就不合常理了:拒绝印度码农来硅谷,不是把人才往印度怀里推吗?


但特朗普这一记闷棍,正中天灵盖。


因为印度人想留在美国工作都想疯了。


根据统计,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是印度两倍,但是申请工作签证的数量相比,印度是中国的四倍。



他们申请的,叫做H1B工作签证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你想留在美国工作,你就需要搞到这张纸。


但是印度,要这么多签证干什么呢?


一切源于30年前的一件小事。


当年,一个叫穆尔蒂的创业者,遇到了大麻烦:他的小创业公司因为无法与国外大型跨国科技公司竞争,濒临倒闭。


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中,穆尔蒂注意到了一件事:


英国之所以引领了工业革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印度殖民地抽取了资源。


而如今,美国正在尝试引领IT革命。他们想必同样会需要一个能被抽取资源的印度吧


图: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不幸的是,穆尔蒂真的成功了。


他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盈利方式”,长期为美国输送”IT革命“的兵源,或者说,炮灰


这一输送,就是270万人。




1



2005年,印度有一个寺庙成了网红。


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总之,这座庙里的神决定——保佑印度人民的”签证通过率“


这个决定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此之前,由于当地人更多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这座印度神庙建成之后几乎无人问津,每周大概也就见到那么两三个香客。


然鹅,如今这座庙每周来拜访的香客达10万人之多,他们都是为了来见下面这一尊——


签证神


图片来源:Wiki


是的,你没看错,来这的人都是祈求签证通过的。


这是因为,拿到美国的签证、去美国工作,是很多印度学生的“美国梦”。


恰好这个庙就处在海德拉巴高科技园区的边上,不仅有大厂、大学生,还有很多想出国的大学生。



这让当时寺庙的大祭司嗅到了一丝“商机”。


为了摆脱连香油钱都付不起的贫困生活,大祭司决定,赋予这座庙里原本保佑健康的”巴拉吉神“一个新身份──“签证神”


大祭司每天都在寺庙周围寻找有意向出国的大学生,鼓励他们前去寺庙祈福。


大祭司说:我也不要你们的香火钱,要是你们成功了,就帮我宣传一下。


要是你们不成功,那只能说你们求的还不够


结果,真的有人在庙里拜了一圈,拿到了美国签证,2005年还上了当地报纸。


经此一役,“签证庙”的名头就响起来了。


人们甚至拿着签证前来,供大家祈愿。


图片来源:CNN


当然还有给护照开光的操作。


图片来源:梨视频


大家还会聚在一起,聆听大祭司的教诲,彼此分享签证经验。


图片来源:slate


来这里的每个人都十分虔诚,在祭司的带领下,朝拜者会在内殿绕11圈。


图片来源:CNN


如果顺利如愿,还要再回来还愿,绕着寺庙走108圈,一圈都不能少。


图片来源:slate


每个人都会拿号码牌记录,走完一圈划一个,生怕少了一圈。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而这座”签证庙“,似乎也真的挺灵验。


很多人拜完之后就拿到签证了,比如这个Arjun小哥哥,就成功回来还愿:


”在我来了这的第四天,我就接到了电话,让我提交护照。“


在这之前,他的签证因为一些问题已经被搁置三个月了。


真·可喜可贺。


也是因为这样,大祭司甚至一度放话说:我们的神比川普要厉害的多!


图片来源:slate


不谙世事的大祭司特意点川普的名,是因为大家去求的签证,正是美国的H1B工作签证。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的H1B签证通过率,确实是全世界通过率最高的。


仅2007-2017的十年间,印度就申请了210多万份,牢牢占据申请量第一的宝座。


而第二名中国,则仅有29.6万份,不过其小小的零头。



而印度的签证通过数量,更是全世界最高,占到总数的60%以上,是中国的4倍。


但是这一切背后真正的功臣,并不是什么签证神,而是下面这位——


印度IT之父纳拉亚纳·穆尔蒂,靠着1200美元白手起家,身价20亿美元,被誉为印度的比尔盖茨。



穆尔蒂创建的公司,叫做”印孚瑟斯“,在印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位仁兄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每年都可以帮求职者拿到大量的H1B签证。


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振兴了印度IT产业。


在他的带领下,印度诞生了一个有点魔幻的特色业务——IT外包劳工产业链。


大家可能觉得IT外包,听起来很平常。但是穆尔蒂这个,可是极不平常。


穆尔蒂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粗暴:


把印度低廉的码农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去,为IT大公司搬砖


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太明白。


是这样,如果是印度公司去承包国外的项目,在印度做完,再把软件出口,这需要一定的周期,客户会很不满意。


所以穆尔蒂,想出了前无古人的一招——直接把印度员工送到海外,送到客户的跟前,直接对接。



但是这样大批量的三哥劳工输送,怎么解决签证问题呢?


这个问题没能难住我们的小机灵鬼,穆尔蒂。


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H1B签证获取难度大,反而成为了穆尔蒂的核心竞争力。


他开辟了一项新业务——签证外包服务


但签证是美国人签发的,穆尔蒂凭什么能掌控?


确实掌控不了,所以穆尔蒂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


因为H1B基本上是随机抽签的,所以撒的网越多,自然中的签越多。


来,感受一下~


图片来源:myvisajobs.com


2015-2017三年间,全世界的H1B申请量,印孚瑟斯雄踞第一。什么IBM、微软,都被远远甩在身后。


不只是遥遥领先,经常比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还多


堪称“撒网”第一名。


穆尔蒂是这样做的:每年,印孚瑟斯都会替同一名印度码农,重复提交大量的签证申请。


比如你作为中国人,可能只提交了一份申请;但是你的印度同学,背靠穆尔蒂这座大山,分分钟提交十几份上去,尽量多的占坑。


而H1B,就是在这一堆申请里随机挑选。占坑占得多,自然被选中的几率就大。


排名靠后的公司申请通过率只是印孚瑟斯的零头


穆尔蒂的公司之所以可以这样操作,一是因为名下注册了很多不同的公司,每个公司可以提交一次;二也是因为有钱,毕竟申请也是要钱的,目前每份签证光是申请费用,就已经达到4000美元左右。


这样一系列操作下来,穆尔蒂的公司签证通过数直线攀升。连带他们的业务也增长神速,赚了不老少的钱,就连印度政府,都要对他高看两眼。


于是,这个产业在印度被迅速地发扬光大,几乎成了解决失业率的神器


怎么玩呢?


是这样的,为了能更快更多地输送“人才”去美国,外包公司开始了全国抓壮丁行为。


原本,印度是一个文盲率极高的国家,文盲率占到总人口的40%,也就是说每10个人就有4个是文盲。



而另一方面,由于印度软件外包业务扩展太快,人才供不应求,码农的用工成本上涨。


于是不知道是谁这么机智,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直接把文盲抓过去,培训几月就送去当程序员。


这样培训出来的程序员,显然技术是不过关的。


怎么办呢?


没关系,我们穆尔蒂,可是有完整产业链的大老板。


即使你什么都不会,他们也可以在你的简历上添油加醋,延长你的工作经验,夸夸其谈这都不在话下。



总之:吹嘘,尽最大可能编造一份好简历


就这样,靠着围绕”印度码农劳工“的一系列产业,穆尔蒂把公司做上市了,还做成了世界500强


1999年,印孚瑟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印度历史上的头一份。


在公司上市以后,穆尔蒂开始向从高管到门卫的所有员工提供股票期权,其中一些人成为了一类新的印度工人:领薪水的百万富翁


又经过20年的熏陶,程序员早已成为印度最炙手可热的职业。


2011年至2017年,越来越多的印度学生即使贷款,也要读计算机工程专业。


但由于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红利的结束,以及工作岗位的饱和,只有40%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


截至今年年初,印度整体失业率达6.1%


低质量的编程技术学校层出不穷,但实际上,这些速成班的学生技术堪忧,只能做非常低级别的搬砖工作。


而如今,即使是搬砖,他们可能也搬不了了。


因为川普下令,将开始限制印度的H1B签证。



印孚瑟斯的申请通过率在2015-2017年间,下降了38.1%。


与之相反的是,硅谷大佬们的申请通过率大大增加。


穆尔蒂突然发现,自己为美国鞠躬尽瘁30年,输送了不计其数的廉价劳动力,但是美国人并不感恩


不但不感恩,如今连这一点点施舍也不想给了


正应了那句老话:


做美国的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2



当然,印度也不全是文盲。


你也许听说过,现代印度广为人知的成就之一,就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硅谷高管


两家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谷歌和微软的CEO,都是印度裔


除此之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印度高管的身影遍布硅谷各大公司。


而且,他们确实都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在印度接受教育,然后才到美国出人头地。



这背后,培养他们的这所大学,叫做印度理工学院(简称ITT),这可能才是现代印度真正的传奇。


印度理工学院,被称为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录取率只有仅仅2%。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

在麻省理工学院,老教授遇到了一个优秀的印度学生。


老教授感慨:”你们国家明明有印度理工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你还会选择我们麻省理工呢?“


印度学生回答道:”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来麻省理工的。“


因为印度理工每年只录取13000人左右,所以一份ITT的烫金证书,就意味着精英阶层的身份,意味着千万卢比的年薪,意味着一家人的苦日子熬出了头。


为了印度理工,我们印象中只爱唱歌跳舞晒太阳的印度人,可以非常拼。


科塔镇,是印度版的”衡水高考工厂“:一个班级200多人,每天只睡6小时,18小时高强度运作。


他们中的不少人,来到科塔镇之后就没看过电影,没看过课外书,也没有谈过恋爱。



因为压抑,科塔镇的学生自杀率很高。5年间,警方通报的自杀人数有58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


他们用吊扇上的绳子,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放眼整个印度,每过一个小时就有一名学生自杀。


比如今年四月印度高考放榜,引发了19名学生的连环自杀案。



每年总有人自杀,也总有人从千军万马中杀出,站到印度理工的门前。


这些天之骄子,被全印度寄予厚望。


毕竟印度理工学院从诞生起,定位就是培育国之栋梁。


1956年,总理尼赫鲁在开学典礼上说:”这里象征着未来,象征着印度正在发生的变化。“


为了培养这些精英,印度政府砸锅卖铁供他们上学。


2019年,印度理工学院只有几万学生,但经费独占全印度教育预算的六分之一。剩下的六分之五,属于3600万印度大学生。



虽然政府好吃好喝供着,印度理工的精英们却并不领情。


三分之二的印度理工毕业生,选择留学美国,逐梦硅谷


原因很简单:钱。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影射过印度理工。


主角之一法涵的父亲是印度理工毕业生,按理说算得上精英出身了吧?


但他只是一名工程师,月收入25000卢比,家里只买得起一台空调,每天要骑小摩托上下班。



而更聪明的印度理工学生,一毕业就投入了跨国公司——要么是硅谷,要么是华尔街。


他们的生活是百万卢比,是私家庄园,是香车美女。


而远去欧美的毕业生,很少再回来。



每年高校经费的六分之一都为他人做嫁衣,这一切是多么讽刺。


印度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曾经呼吁:


”我们希望看到人才增长,而不是人才流失。“


部长接着苦笑道:


”我们称印度为IT中心,却没有自己的 Twitter,Instagram,Facebook 或 Whatsapp。“


而最有能力开发印度IT业的精英,还在给硅谷打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印度的明天在哪里?


印度的老百姓看向精英,而精英的目光,却一直锁定在硅谷——他们的眼里,从来没有印度。




3



2000年前后,美国失去了50多万个科技业岗位。


而与此同时,印度的H1B签证技巧,则出神入化,渐入无人之境——除了印度人以外,其他国家都很难拿到H1B签证。


于是,也是在2000年前后,印孚瑟斯的员工几乎翻了一番。


如今在印度,印孚瑟斯这一类型的IT外包公司,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Facebook和谷歌的总和,也超过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总和。


在印度,纳拉亚纳·穆尔蒂,就是比尔·盖茨。


而他的公司印孚瑟斯,“创造了印度的新中产阶级。”


确实,这样的方式,已经造福了整整一代印度IT人。


而且,深刻地改变了这个被“种姓制度”深深困扰的古老文明。


在印度IT行业最发达的城市,班加罗尔,似乎和印度的其他地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其他地方仍然以“种姓制度”为社会的根基,而班加罗尔,才是真正的亚洲硅谷——这里是和Facebook、谷歌别无二致的精英社会。



班加罗尔发达的技术和经济,让它突破了印度多年来无法摆脱的社会枷锁:


在这里,没有人关心你属于什么种姓;在这里,你可以对老板直呼其名;在这里,男人和女人被认为能力平等。


过去,种姓好的女性,绝不会下嫁给比她差的种姓;但如果对方在美国做程序员,则另当别论。


因为到了美国,谁还管你是什么种姓呢?



就这样,班加罗尔,成为印度最富有也最先进的城市,有时风头甚至超过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也拥有了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技术公司:


戴尔、英特尔、通用、微软、IBM、SAP、甲骨文、德州仪器……


只不过——


没有一家是印度自己的。


但谁能想到,一夜变天。


特朗普上台了。



去年4月,他签署了专门针对H1B签证的“购买美国货和雇佣美国人“行政命令,印度的H1B签证申请被拒绝的数量处于历史高位,自动续签则根本再无可能了。


到今年夏天,特朗普更是放出话来,要将印度的签证缩减到原来的四分之三。


印度程序员的行情一落千丈。


如今班加罗尔唯一在急剧增长的,是心理医生的工作量。


印度的在线心理健康平台YourDost,甚至开设了一个专门的热线,用来处理失业方面的提问。


印度人这才发现,印度的“新中产阶级”,并不是印孚瑟斯创造的——


而是美国创造的


美国既然能帮印度创造出“新中产阶级”,也就能把他们变成“新失业阶级”


一切只看特朗普高兴。


其实不止是特朗普,美国民众对H1B的调整,也似乎感到高兴。


去年3月,一则新的广告铺满了旧金山的地铁:



“美国技术工作者!”

“你的公司认为你昂贵、

配不上高薪、可以被牺牲

国会修改H-1B法案

这样一来

企业必须寻找和雇佣美国工作者!”


你很难想象,像这样充满了”移民歧视“的海报,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在了美国——一个世界上著名的最崇尚平等自由的国家,还是在最富饶的旧金山,人人都要路过的地铁站里。

而更诡异的是,这则广告的投放方(一个NGO)表示,对投放效果非常满意,因为“广告引起的反响非常积极,带来了很大的支持”。


也许硅谷的IT老板们,会为这项政策的变化感到头疼,但是大多数的美国工薪阶层们,却对特朗普举双手赞成。


怎么说呢,搬砖的码农对硅谷来说,是挺重要。但是,绝不仅仅是印度才有。


而相比之下,对于印孚瑟斯来说,没有了硅谷,世界之大,竟再也没有容身之所。


30年前,穆尔蒂想到,正在尝试引领IT革命的美国,会需要一个能被抽取资源的印度。


从那时起,班加罗尔,似乎真的成为了硅谷的“IT殖民地”


只不过,和当年不一样的是,被英国殖民的印度,诞生了圣雄甘地和伟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殖民者进行了历史上最温和却又不屈的抗争。


而今日被硅谷”IT殖民”的班加罗尔人,却以此为荣。





尾声



2010年前后,“金砖四国”的说法风头正劲。中国、印度,都位列其中。


这让当时的中国人很有危机感。


尤其在IT行业。


彼时的中国人,也曾以能去硅谷的IT巨头工作为荣。


如果没办法去硅谷,那至少也去个“外企”吧。


但是大家都说,印度是英语母语的国家,所以编程方面比中国有着巨大的优势。他们有可能将会占领硅谷,把中国人挤出去。


谁又能料到,没出几年,中国的BAT崛起。在中国的IT市场上,美国的大企业们纷纷遭遇了滑铁卢。


一边是因为水土不服而没能站稳脚跟的Uber,另一边是因为缩减开支不得不裁员的甲骨文。


如今的中国人,人人都想进BAT。


甚至“外企”这种说法,我都很久没听到了。如果有人提起,后面多半会加一句“很闲,适合养老”。


毕竟,已经10年过去了。


过去总有人说,印度的班加罗尔和中国的深圳,有希望竞争成为“亚洲硅谷”。



而截止到2016年,深圳的IT业产值,是1.6万亿人民币


班加罗尔是多少呢?


我没查。


因为2016年,印度全国的IT业总产值,也没有到1.6万亿人民币


光凭深圳一个城市,已经超过印度全国。


2018年,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金灿荣,在一次演讲中,又提到了已经不太有人提的“金砖四国”,他说:


“什么金砖四国,除了中国是金,其他都是砖。”



而如今,金和砖,都在和美国打贸易战。


贸易战对中国当然有影响,但是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观察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直接影响。


BAT仍然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公司,程序员也许不再像往年那样紧俏,但仍然是体面多金的好职业,可以当选“相亲角最受丈母娘喜爱的职业”。


而印度的程序员小哥哥们,则完全面对着另外一个世界。


如今的穆尔蒂,已经从他创办的印孚瑟斯退休,将公司交给了现在的CEO史维学


有记者问史维学:我们所知的印度‘IT奇迹’要结束了吗?


他回答:


“它死了,结束了。”


穆尔蒂发明的给硅谷做廉价外包这样魔幻的盈利方式,确实曾经拯救了他的公司。


但是,这份成功,是美国人施舍给他的。


而如今,向别人赊来的繁荣,到了要还回去的时候。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翟文喆,《外篇:三傻大闹宝莱坞(上)》,发布于人人网

Venkatesh Hariharan,《Can India Plug Its Brain Drain?》,发布于MIT Technology Review

李彼得&福克斯,《注意!程序员不能抽H1b?不,其实是打击印度人开挂》,发布于留学生日报

文艺喵,《印度有座“签证神庙”,拜了能抽中H1b…还有这种操作?》,发布于北美留学生日报 2017-07-19

网易科技,《奇迹过后,印度繁荣的IT产业终于停滞不前了吗?》译者:乐邦


Modified on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