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制定『家庭阅读计划』,有效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及理解能力?

2017-01-08 粒粒赵 美国教育漫谈


每次开完家长会,家长都会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当然老师会建议多读书,读好书。


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然后制定相应的“家庭阅读计划”,并付诸行动。我每次都会跟家长反复强调家庭阅读计划的重要性。同时给他们一些阅读计划实施的清单。


保证阅读时间


保证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最好是固定的时间,每天15-20分钟最好。不要一天读两个小时,然后剩下几天不读。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循序渐进的学习。




下面这个图表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出每天阅读20分钟、5分钟和1分钟的差别。


A同学每天阅读20分钟,一学年读3600分钟,共18000000个词语。

B同学每天阅读5分钟,一学年读900分钟,共282000个词语。

C同学每天读1分钟,一年学读180分钟,共8000词语。

6年级结束时分别读了60天,12天和3天。

量变自然会影响质变,相信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阅读量大的学生知识面、读写能力都会比阅读量小的学生更有优势。



阅读记录


美国老师定期会发给孩子一张Reading log(阅读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自己读的书名、作者、时间和阅读的心情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



每次读完之后,养成做记录的好习惯。




如果学校没有,家长完全可以自己制作或购买这种阅读记录的手册。我给学生买了很多“阅读存折”,也非常好用。因为有“存取”功能,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理财意识呢。




还有一种“打卡”的方式。打印一份下图这样的月份表。每次阅读后就给小图标涂上颜色。每月结束后看是否完成预期的目标。建议家长设置20-25天,这样比较有挑战,同时也能够有能力完成。




如果你需要这样的阅读记录表,请进入【美国教育漫谈】公众号,回复“1200”,就可以免费下载。



五个手指原则

检测这是否是一本合适的书


翻开一本书,任意打开一页,然后让孩子开始读书,每读到一个不会的词语时就伸出一个手指头,当这页书读完之后:


  • 没有或只有一个生词,太简单。

  • 1-2个生词是很好的选择。

  • 3-4个生词,可以尝试着读一下。

  • 伸出超过5个手指,那么这本书对于孩子来说就太难了。





家庭阅读的活动有哪些?


不只有书本才是阅读材料,周边的环境都是孩子阅读的素材。有意识地建立阅读的各种活动可以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 睡前阅读时间

  • 一起玩版图游戏

  • 去当地的图书馆

  • 一起读菜谱

  • 在餐厅让孩子读菜单

  • 让孩子负责认读商场里的物品的标签

  • 路边商店的名称等

  • 在家里尽量放置多种阅读材料,比如图书、杂志、报纸、海报、广告等,让孩子有充分阅读的机会和素材。

  • 一起搭建舒适的家庭读书角落。





一起读的方式有哪些?



  • 低龄的孩子可以用手指逐字阅读,家长帮助解决生僻字。


  • 家长读一句话,然后让孩子重复。


  • 跟大龄的孩子一起轮流阅读,你读一张,然后孩子读一张。


  • 对读过的书可以重复阅读。重复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流畅度。



一个阅读清单

帮你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家庭阅读的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据学生阅读的准确性、流畅度、阅读的速度及理解的能力。而最难的就是理解能力。下面这个清单,可以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 读题目和封面,然后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说说理由。


  • 随时停顿,并让孩子回顾所读的内容。让孩子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


  • 问一个关于书中人物的问题。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为什么给野人起名字“星期五”?


  • 当你们读完一个故事之后,让孩子说清楚故事情节的前后顺序。


  • 跟孩子讨论这本书的内容和思想。比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建立联系。讨论是否读过类似的书?现实中有哪些相似的事情?


家长可以把上面的清单打印出来,然后在阅读时逐一打勾。当孩子需要独立阅读的时候,也可以作为阅读清单,让孩子进行自我监督。


我今年发给家长的英文清单是这个样子的。





爸爸参与家庭阅读的重要性


我想很多家庭都是妈妈在承担睡前故事的角色,爸爸通常负责家中的大事。其实,家庭阅读中爸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爸爸的阅读比起妈妈对孩子更有益处。通过一年对于家庭跟踪阅读调查,Elisabeth Duursma 博士还发现爸爸应该更多地与女儿进行亲子阅读,两岁以下爸爸进行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结果显示孩子跟爸爸阅读时会更加投入,并有更丰富的产出。


如果挣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目前有一个不需要去挣钱就能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爸爸们是否愿意呢?



感慨:有一种爸爸叫别人家的爸爸



本文作者:粒粒赵


美国教育研究生 |中文教师 |10年教学经验

也是一位80后家长

客观地探讨中西方教育观

多角度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