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离性侵❗美国儿童保护专家给孩子上的两堂课。

2017-01-24 粒粒赵 美国教育漫谈


最近最引人关注的件闻

莫过于

17岁女生家长花16万请家教

被首师大附中“名师”性侵一年


事件发生在

家长信赖的“高素质”人群

性侵时间竟长达一年

。。。

而这种例子并不在少数

上个月粒粒赵参加了

学区组织的

名为“守护孩子:从黑暗到光明”

预防儿童性侵的培训

——你的私人保护计划


听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数据


竟然

30%性侵来自家人

60%来自父母最最信任的人


原来

中国、俄罗斯是仅次于非洲各国的

儿童性侵高发地

(我曾怀疑这是美国“栽赃”)



最令人难过的是

所有经历过早期性侵的儿童

成人后无论多么成功

都难以走出那片黑暗的阴影


比如她——一位世界小姐

年幼时被继父性侵十几年

妈妈却选择了沉默


成年后曾无法面对婚姻

即使年过半百

再次回想仍饱含泪水



参加培训的每位老师都被要求写下

10个想要保护的孩子

我写下了自己女儿的名字

和班里9个女孩的名字


可是

在一大堆的真实例子和数据面前

我们常常忽视了

对男孩遭受性侵的保护和预防



经过大量的案例调查显示

所有被性侵的孩子

有一个共同点

因为害怕、羞耻心

选择忍耐和沉默


“大声说了出来”

美国儿童保护专家实战课



之后我们学校组织了“儿童自我保护学习”的内容。请来了一位美国儿童保护协会的专家来给学生做隐私保护讲座。(她每一年都会来学校讲这个系列的课)。


她一共来了两次,每次30分钟,给1-5年级的学生都讲了如何防范性侵。


我一直觉得这个话题谈起来会很“费劲”,其实不然。



第一课

哪种抚摸我不要



第一种:安全的抚摸。


举例子:给学生看一张照片——爷爷和孙在坐在台阶上,爷爷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


思考:你觉得这是安全的抚摸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爷爷没有很用力,这个抚摸让他们觉得很放松,他们觉得很舒服。这个孩子的脸上没有看出出痛苦等。


然后学生们一起认识了其他安全的抚摸:妈妈的拥抱,轻轻拍打后背,击掌,让自己感到高兴的抚摸!



这个导入可以让学生正确去辨别安全的抚摸,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在谈论侵害问题时会忽略的正面例子。直切切入不安全的问题会让孩子产生混淆、恐惧等情感。


第二种:不想要的抚摸


这是一种安全的,但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举例子:你今天很累,后背很疼,这时候你想静静地坐着,不想让任何人碰你。
思考:这时候如果有人想给你一个拥抱,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分析回到:我会说我不想要,因为我后背疼等。

It is ok to say “No”。说NO是一件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但是要礼貌地拒绝并说出原因。

第三种:不安全的抚摸


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抚摸,感觉到哪里不对或者是摸到了你不想被人碰到的身体部位。特别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碰“个人隐私部位”



哪些部位是个人隐私部位呢?


举例:凡是穿游泳衣时候需要覆盖的部位,都是隐私部位。



讨论:如果有人触摸你的隐私部位,你要说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请不要摸我!
专家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纠正:去掉“请”,不需要讲礼貌。大声说“不要碰我!”

遇到第三种抚摸怎么办?——三步走!


1.大声说No
2.快速离开
3.告诉大人,一直不停地告诉大人,直到有人肯听你的话。



最后,哪些人是你可以选择告诉的对象?
学生讨论:父母,祖父母,邻居,老师,学校员工,警察,医生等等。



介绍结束后,学生一起总结了三种不同的抚摸。这就是第一课。


预防从最基本的“抚摸”开始,如果有人摸孩子的私人部位,孩子就开始警惕、防范,并告诉成人,那么接下来施暴者还敢进行吗?



第二课

哪些秘密要公开





两种秘密你要怎么选择?

一种是为了制造惊喜,另外一种为了包庇坏的行为。



说出来是不会有问题的  It is ok to tell


举例子:如果做校车的时候,你的同学不系安全带,然后你提醒他之后,他对你说保守这个秘密。你要保守秘密还是告诉司机?


学生回答:要告诉司机。

提问:为什么?

回答:因为这样很危险,他们会影响司机的注意力。

结论:对于不好的事情要说出来。说出来是不会问题的(It is ok to tell)!



案例分析

上周,Kara去好朋友家,并跟好朋友一起过夜。好朋友的哥哥在她们睡觉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被子,并摸了Kara的个人私密部位,他还威胁Kara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必须保守秘密。


问题:Kara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不舒服,害怕,担心,生气,不知道能不能告诉别人。


专家表示认同,并分析每一种情感的原因。


不舒服——因为这是自己的个人私密部位,别人不可以碰。

害怕——因为那个男孩比自己大。

担心——万一他再做怎么办?

生气——他不可以这么做,这是不对的。

不知道能不能告诉别人——因为遭到威胁。


这是哪一种秘密呢?


这是不好的秘密,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要说出来,而且说出来是不会问题的“It is ok to tell”。


只要说出来,永远不太晚It is never too late to say


提问:这件事情是上周发生的,现在说会不会太晚了?

直接给出结论:It is never too late to say.永远都不会晚。


追问:一个月以前的,会不会太晚了?

更加肯定:永远都不会晚。


思考:为什么说出不好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晚?

引导提问:如果不说会怎样?

学生回答: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到底该如何说出来 The more the better


专家说:我们上一节课讨论过跟哪些人说,那么这种事情怎么说?说什么?

学生回答:朋友的哥哥摸我的隐私部位。

专家摇头:不够具体。


学生补充:我上周去朋友家过夜,她哥哥摸我的隐私部位。

继续摇头:还不够具体。


学生疑惑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专家指明应该给出具体的信息:请说出那个人的个子,年纪,戴的帽子,穿的衣服,鞋子,皮肤颜色,发型,五官特征等。。。


学生:哦,恍然大悟。因为这个人你知道是谁,别人不知道。只有越多的信息,别人才能更清楚地找到那个人。


角色扮演,模仿感知

 keep telling 


专家找了两个学生,分别告诉他们自己要说的话。


然后专家表演一个被冒犯的小孩,说:“有人摸我的私密部位,他长得高高的,有大胡子,穿着套头衫。。。”

第一个学生回答“我不相信”。


启发全班:“我该怎么办?他不相信。”

其他学生回答:继续告诉其他人。


专家继续表演跟第二个人说。第二个学生回答她“快给警察打电话。我来帮你。”



这个演习告诉每一个人如何“一直告诉,直到有人开始听你说,并相信你说的话。”


这两堂课没有哪件事情是“难以启齿”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并且帮助学生思考、讨论、演练。



按照年龄的不同这个话题应该有所差异。我介绍的是三年级的情况,我女儿是一年级。当我问她有人抚摸她私人部位的时候该怎么办?


她非常清晰地回答我:“我们有3个rules,第一说NO,第二快跑,第三告诉大人!”当我听到的时候,作为家长我非常欣慰。至少我的孩子有意识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老师和家长

我们能做些什么



下面分享粒粒赵接受美国儿童保护培训的内容——五个步骤


1

了解事实

Learn the Facts


在事实和数据面前,我们至少不应该因为尴尬而忽视性侵这个话题。。我们要看到无论是新闻还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存在,如果它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就意味着有机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孩子。

2

减少机会

Minimize Opportunity


当你稍微觉得孩子跟某异性(包括部分同性)单独接触会有潜在危害时,你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避免它,否则你或者你的孩子就要去承担这个潜在危害的后果。

3

和孩子一起讨论

Talk about It


当孩子开始认识身体部位的时候,要明确地跟他们讨论每一个部位,隐私部位就如同介绍眼睛、鼻子一样,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而每一部分都有他们独特地地方。


跟孩子读书是再好不过的了。我女儿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一系列的书,无论是从绘图还是内容都非常符合小孩子的需要。经典的书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每本都读过几遍,直到现在也经常翻翻看,一起讨论。


扫码(文末)进入公众号,回复“不要”,可获得《不要随便摸我》电子绘本

4

识别这些信号

Recognize the signs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拒绝或恐惧跟某些个人接触,对某件事情担忧,容易紧张、惊慌或者走神,做噩梦;当你发现孩子身上有淤青,皮肤病,内衣附着物明显增加等。。。你要警惕这是一些潜在的信号,你可以仔细观察并试着去跟孩子讨论。


5

负责地做出回应

React Responsibly


没有家长希望发生这种事情,可以万一呢?我们要置之不理吗?

饱受性侵和精神折磨的孩子比家长痛苦一百倍,不是吗?

我们除了谩骂、状告那些禽兽不如的东西,还能做些什么?还要做些什么?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重新建设健康的心理,让孩子再次爱上自己,找回尊严和爱的权利。这也是作为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饱受风雨后,仍相信TA是被爱的。


结语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看见什么,说什么)。这是我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对影响我们环境的事情视而不见或者沉默不语,我们有责任大声说出来,虽然是别人家的事情,但它关乎你我。


本文作者:粒粒赵


美国教育研究生 |中文教师 |10年教学经验

也是一位80后家长

客观地探讨中西方教育观

多角度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教师/家长分享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