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特刊】有一种幸福,叫“过年不加班”

2018-02-14 云南法制报

8年只回家过了一次年 

乘警:“火车上年味也浓”

旅客每次回家的日子,就是昆明铁路公安局乘警支队的乘警们离家的日子。


春运期间更是如此,乘警们会陪伴群众一同走过万里回家路。在乘警支队,多位民警已经多年没和家人过过一次团团圆圆的春节了,李雅楠便是其中的一位。


李雅楠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8年,而他只和家人过了一次春节。


2月8日12时38分,昆明到济南的K492列车从昆明站准时出发,迎接他的,是上千名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和来回86小时的“长路漫漫”。


“这趟火车上只有一名乘警吗?”“是,就我一名,一个人就是一个流动的‘派出所’。”李雅楠回答。


K492列车从昆明到达济南共有33个站,工作8年,李雅楠经历过多次突发事件,而这些事件的应急工作需要强大的业务能力。


“反扒、调解纠纷、心理辅导、基础的医疗保健,每个乘警都要做到一专多能。”李雅楠说。


为了让旅客旅途平安,李雅楠在火车上很少睡觉。


“白天得防纠纷,晚上得防扒窃,到了济南站,乘客全都到站了,我就下车吃个早点,要么赶紧补个觉。”李雅楠说,每当睁眼,又是一段43小时的旅程。


这是李雅楠一年24趟“旅途”中的工作常态。


“想回家过年吗?”“想,其实火车上的年味也很浓!”李雅楠说。


他早已把旅客当成了家人,看着春节期间群众乐呵呵地回家,他心里也美滋滋的。


  本报记者 郑恒


声声爆竹伴着回家路

作为基层一线检察官,“回家的路”在昆明市西山区检察院刑检二部检察官闫榕桐的心中,有时,是矛盾的煎熬,有时,又是声声的爆竹。


随着今年春节的到来,和以前一样,闫榕桐同样感觉到有一些煎熬,因为每逢春节,围绕案件的人和事似乎都会活跃起来,让人抽不开身,但自己又偏偏特想回家。年前收到案件,检察官理所当然须依法告知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


一次,案件被害人与检察官约定一早来检察院,可检察官们一直等到黄昏才见到他们的身影。


当天,检察官为被害人及其家属做了很长时间的法治教育工作,他们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回家路上,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响伴着闫榕桐回家的路。


“以前,我血气方刚,遇到这些事就会想尽快解决,怕耽误了回家,但随着办理的案件和打交道的人多起来,我渐渐地改掉了焦躁的脾气,代之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和法治化的思维。检察官要为大家创造平安的法治环境。”闫榕桐说。


  本报记者 姜燕萍


“汪警官”拿到春运“敬业福”

“‘汪警官’拒绝做‘汪年’吉祥物,今年春运,它们特别敬业。”春运期间,昆明火车站、昆明火车南站等重点车站,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它们被旅客称为2018年狗年春运的守护神——警犬,它们担负着省内各大车站及线路上的护卫、搜爆、搜毒和巡逻工作。


春运期间,昆明铁路公安处警犬工作队每天都会派出5名“汪警官”和5位训导员在火车站进行安保工作,工作时间从每日7时30分至20时甚至22时。


昆明铁路警方现有警犬50只,包含有西德犬、拉布拉多等多个品种,根据警犬品种不同,工作内容和训练科目也不尽相同。


作为对敬业的“汪警官”的奖励,警犬工作队队员都会将一个个大大的“福”字挂在“汪警官”的胸口。


  本报记者 郑恒


“最温暖的路,是回家路”

2月10日,距除夕只剩几天时间。一早,开往昆明火车南站的地铁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李智和达家红也坐在了地铁上。


两人今年读大三,学的是跆拳道专业,2017年对他们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从“象牙塔”踏入社会,工作的历练让他们成长了许多,半年的实习经历,让两人从不知所措到游刃有余。


“冬天最温暖的路就是回家的路,成长就是给家人最好的新年礼物。”他们说。


和当时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不同,每逢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为不少务工人员的心理写照,贵州人黄大哥也不例外。这一年,黄大哥和媳妇共同在西山区一处城中村卖水果,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够赚一百多块,但因为家里有4个孩子,生活压力并不小。


“老父母打电话来催过,小孩也说想我们了。”想到过几天就能见到一年没见的孩子,面有倦色的黄大哥露出了笑容。


  本报记者 雷尔佳佳


第一次带孩子回家过年

2月6日晚上,陈章军处理完手上最后一个案子,整理好桌上的卷宗之后开始收拾孩子的东西,今年,他得独自带着儿子回浙江台州老家过年,也是第一次。


2010年,从小在沿海城市长大的陈章军毕业后,通过国家定向培养计划来到维西,逐渐成长为维西县法院叶枝法庭的副庭长。


因为偏远、高寒、缺氧,在维西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外地来的大学生干不满一年就得跑。”但陈章军却是一个例外,在维西一呆就是8年,一个人撑起了叶枝法庭。


这几年,陈章军收获颇丰,孩子出生,2016年获得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称号,2017年获得迪庆州先进工作者,叶枝法庭也从一个人增加到了4个人,虽然案件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老百姓对法官干警的工作却十分满意。


今年,由于媳妇春节期间要值班,陈章军便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回老家了。


又是一年没回家,陈章军说:“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但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和维西这个地方,那就坚持下去了。”


  本报记者 吴怡


“站警”担起守护春运重担

在昆明火车站检票口前的心愿墙上,一位留名为“把云南当作第二故乡”的旅客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高铁通了,回家路近了。”2月10日,在昆明火车南站,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白龙潭派出所所长顾林杰也有一番类似的话:“春运来了,回家路更安全了。”


一年前的12月,白龙潭派出所成立,成为高铁南站的“守护者”。如今,一年零两个月“大”的派出所再次担起了守护“春运回家路”的重担。


在这里,白龙潭派出所民警自诩为“站警”,“站警”已成为昆明南站一道独特的风景。


“站警”“铁警”等公安系统各警种一同成立了联勤联动指挥中心。走进指挥中心,民警王捷已经值了一天一夜的班,辅警周林峰也选择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而顾林杰更是守在指挥室指挥各项工作。


今年春节,他们不“打烊”。


每位民警都有一个春节愿望。顾林杰惦记着回家好好给家人做顿年夜饭;王捷希望妻子早日康复;笑谈中,周林峰惦记着向家人汇报“有对象”的喜讯……而他们最大的共同心愿就是,让群众平安回家。


不觉间,午饭时间快到了,顾林杰特意吩咐食堂多加两个菜,并在对讲机里招呼民警吃饭。回到派出所,顾林杰笑了——当日清晨,民警在门口贴上了对联,还挂上了红灯笼。


  本报记者 郑恒



最好的“过年味道” 

就是“家的味道”

每逢春节,消防战士是千家万户的平安守护者,回家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对于今年的春节,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盘龙区大队东华中队战士李昌江十分期待。他思念亲人,渴望回家,因为这是他9年来第一次能够在春节里与家人团聚。


李昌江是山东梁山人,自2009年加入云南消防部队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李昌江是一名通讯员,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且危险,但看到战友平安而归、群众幸福安康,他收获的常常是快乐。


今年,经过申请,李昌江获批回家过年。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还迟迟未能订下回家的票。“这是我第一次可以回家陪我的两个女儿过年,每次听到电话那头女儿说‘爸爸,我想你了’,心里总是酸溜溜的,对她们有着太多的愧疚。”李昌江说。


下一次回家过年,李昌江已猜不出会是什么时候。


他说,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陪陪家人,多吃几个父母包的饺子。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过年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本报记者 刀一波



13年春节从未离开驻地 

每次都在执勤中度过

有人说,只要从警超过3年,一般都会有机会体验到孤独的除夕。然而这样的感受,这样的除夕,对于普洱市森林公安局技术支队支队长商洪斌来说,这一过就是13年。


自从转换职业后,商洪斌就一直在林区一线执勤,13年来从未离开过驻地,每年春节都是在执勤、备勤中度过。


“我也想家,想念那两岸稻香。”每年除夕,商洪斌都会涌起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但他说:“有一种责任叫坚守,比起这方土地的安宁和谐,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他而言,13年的坚守,早已习惯了“除夕与山林为伴,林区平安自己才心安”的那份责任。


有付出,也有收获,2017年,普洱市森林公安局在商洪斌和战友们的执着坚守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普洱的山更青,水也更绿了。


  本报记者 王建萍



想到要回家心里很暖 

希望在“大家庭”中成长

“平时节假日都要值班,今年过年没有安排值班,我特别珍惜能回家陪父母的时光。”说起自己过年的回家路,昆明监狱六监区的干警王鹏飞说,心里很暖也很激动。


王鹏飞的家在大理云龙县漕涧镇仁德村,他是村里第一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王鹏飞说,父母年纪大,特别是自从哥哥生病去世以后,父亲身体不是很好,无数次想回家,可是工作太忙。


昆明监狱七监区的干警胡志猛今年年初刚刚领证结完婚,因为工作太忙经常要值班,举行婚礼的时间只好往后推。


“2018年希望自己能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也希望在七监区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成长。”胡志猛笑着说。


  本报记者 李艳



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家 

“给父母说说自己的成就”

农历新年前夕,北京盈科(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杨飞剑提前一周回了家。


与往年回家过年不同,今年家里的年夜饭桌上将多一个人——他的新婚妻子。不过,在回家之前,杨飞剑已将工作处理完毕。


“在外工作一年,年终要把工作成绩带回家,跟家人汇报汇报。”杨飞剑说。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蕾要坚守到年前最后一天才能回家。“今年过年,我要带给父母一份特殊的礼物——我的律师执业许可证。做律师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所以一定要把它带回家,给父母看看自己2017年的成就。”李蕾说,2017年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律师,从此便多了一份责任。


  本报记者 张蝉


阅读该文后有何感想?


留言给我们吧!

大家都在看↓↓

铁汉也柔情 回眸2017这些温暖瞬间


北京大悦城行凶案作案动机查明


“追逃逸者致死案”一审判决 网友点赞


云南法制报投稿邮箱:2206801726@qq.com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手机报

订阅方式:

发送YNFZ到106580009,依据系统提示回复短信,即可成功订阅。(5元包月)

云南法制报 一个你关注了就不会后悔的微信号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