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绵阳分校返京40周年系列报道一】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光辉岁月

绵阳北郊,涪水之滨,是我们的西南科技大学。几十年前,这里曾是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出于保密,代号“651工程”,对外称“清华大学651分校”或“201信箱”。

翻开老照片,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以战备为中心“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翌年,清华大学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开始筹备建设西南分校(1969年底改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651工程”。1965年初,时任高教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蒋南翔亲自到青义的分校现场,确定选址和建设规划。


1965年初,蒋南翔(前二)、胡健(前一)等勘察选定分校校址

1965年,蒋南翔(前中)、胡健(前右)、解沛基(左一)、谢照唐(左二)与土建系教师审阅分校规划



自力更生 建设校园


初到绵阳青义镇,校址场地除了少数农地外大部分是荒山野坡。“建好三线,让毛主席放心!”的口号嘹亮,响彻山头。清华师生们白手起家,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盖楼大会战中。

没有校舍,土建系的师生自己搭帐篷住在青义镇,每天步行到分校规划的山头画图、设计、计算。


师生在进行地形勘察



开始建设后,清华师生们仍自己动手担土填坑,盖窑烧砖,铺路建房。几乎每天加班加点,大年初一都要来回一个多小时去一公里以外的西山运石头,每天翻山越岭到三公里外的涪江边筛砂运石……


平整场地,准备修建学生宿舍楼群

309楼的天花板安装和抹灰


就是在那样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下,一幢幢科研教学楼平地而起,一排排车间厂房从无到有。即使到了后期分校开始招生,进行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时,分校师生仍是一边专业建设一边投身基建,用双手与汗水使荒芜的山坡上逐渐出现了一个占地1000亩,基础设施完善,具有相当规模的清华分校。

施工中的家属楼

103楼施工现场

完工后的教学科研区建筑群



自强不息 艰苦创业


一边建设,一边办学,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从1970年开始招生,老师基本上都是五十年代毕业的老清华大学毕业生,聚集了一大批我国电子科学领域的名师大家和领军人物,其中有我国著名科学家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常迵院士等。


大功率微波管慢波线冷测

大功率器件测试台

半导体器件测试

激光专业在研制新型氦氖激光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分校多条工艺线逐渐成型;教学配套设施也逐渐建立。一个具有通信、雷达、半导体、真空器件、激光等专业的大学分校已然成型。



 焊接车间

铁水要出炉了




学生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


绵阳分校期间,10年共招收和培养6届学生1429人,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那时条件艰苦,却不减教学热情。教师自编教材讲义,没有实验设备自己造,师资不够四处调。“包乘组”、“机务段”为教学保驾护航;开门办学,让知识走进工厂;倡导“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


雷四学生珍藏的当年教材,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中大部分是教师自己编写油印的

进工厂、下部队、下农村时,师生们吃住在一起,学生睡上铺,老师睡下铺。在十年艰难岁月里,分校师生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先后培养出了包括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教授在内的1417名优秀人才。


在车间参加生产劳动   

开门办学,在工厂做实验


学生新党员宣誓

由分校师生组成的篮球队威振绵阳




科研工作 顶天立地


在绵阳近十年的时间里,分校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的许多科研项目。


数字微波接力站


师生先后建成了雷达、通信、电真空、半导体、激光及电子机械六个尖端专业,以及机械和电子两个生产和实践基地;孕育了数字技术、集成电路和激光技术三大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后来回北京后建设微电子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川沪输气工程”国家重点项目完成的PCM-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开启了清华大学在数字微波领域研究的先河,二次雷达和目标引导雷达、固体微波器件、MOS集成电路、电真空器件、激光器等成果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连续波注入式正交场放大管


其中五项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许多一流的科研成果都诞生于这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成为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



微波集成电路及参量放大器的专著《微带电路》一直保持较高影响力,2018年重新出版

“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分校的科研项目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机加工车间生产的空压机很受欢迎

服务社会 建设三线


地方厂区对分校的发展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而分校牢记“建设三线”的口号,与地方相互扶持、密切合作。清华分校办学期间,分校承担的科研项目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扶持了绵阳730厂、重庆716厂开创了数字通信的方向和产品。


与工厂技术人员讨论 


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沿线,集中了一批电子工业的企业和研究所,当时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分校通过科研合作、产品转移及人员技术培训等与它们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成为分校服务社会,建设三线的重要阵地。


在工厂办短训班

分校在绵阳长虹机器厂开门办学期间,参加了长虹电视最初产品的研制。半导体教研组和成都970厂以及青川、仁寿、都匀、凯里等半导体厂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电真空教研组和成都776厂、广元779厂、凯里771厂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两个生产车间研制生产的产品更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同时,车间先后为青川、绵阳、仁寿等地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培养了百余名工人和技术人员。

农机班的教师在讨论


农机班、短训班,面向农村、面向部队办学,分校与周围的农村也建立了合作关系.


1972年1月首届解放军学员(抗大排)毕业合影


1977年初冬,半五班同学合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特大地震。四川的平武、松潘相继发生了强烈地震,分校有较强的震感。

由于有预报,分校震前就成立了抗震办公室,组织预报和抗震救灾工作。建立了包括激光、土地电、生物电、地磁等预报检测手段,随时发布预报,在校内搭建了10个抗震棚,为师生提供临时住处。由分校领导带领教职工和学生组成的救灾分队,分两批(每批近60人)先后携带帐篷和食品等救灾物资赴平武救灾。分校被四川省评为防震抗震先进单位。


1976年抗震救灾第一小分队在平武水晶镇留影



编辑 | 李媛媛

指导老师 | 王娟

【近期精选】

@SWUSTers,来接受这份答题挑战吧!

叮!你有一份考证攻略请查收

戳进来!2020年春季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报名开始啦!

遇见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