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卅载激昂拓疆町 永葆初心攀高峰——写在学校办学体制改革30周年暨西南工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

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 2023-10-11

卅载激昂拓疆町  永葆初心攀高峰


 

——写在学校办学体制改革30周年暨西南工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


 

 蒋道平 郭鸿雁  



2023年金秋九月,美丽的西南科大校园溢满丰收的喜悦。

这月,教育部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荣誉,正式授予了由学校党委书记董发勤教授带领的“环境健康与矿山生态修复”教师团队。董发勤教授庄重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在西南科大‘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引领下砥砺前行,不断擦亮‘非金属矿’金字招牌,创造不负‘国家队’称号的更好成绩!”

这月,来自五湖四海的10272名新生开始筑梦西南科大,开启人生新征程。校长黄琦教授殷殷寄语学子“志存高远、不负韶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强国复兴中堪当时代重任,努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这月,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继1997年迎评合格、2007年迎评优秀之后,再一次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这月,学校以稳健之姿,迎来学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暨西南工学院成立30周年、本科办学45周年和建校71周年……

改革创新引领时代潮流。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秉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学校精神,秉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坚定信念,坚守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踏行30年坚实步伐趟出了一条办学体制改革新路,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为奠定学校百年基业和伟大事业感到无比自豪!




敢于先行先试  主动拓展疆町




时针拨回30年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热潮,教育领域的改革大潮洪波涌进。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国家经济社会在发展,地处非省会城市绵阳的四川建材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却遭遇了发展瓶颈。因为信息、交通、待遇等都不及成都等省会城市,教师“跳槽”现象严重。学校领导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对学校进行改革,才能吸引、留住人才。改革首先必须突破部属学校的客观局限,主动发掘利用本地区的“科技城、电子城”优势资源和国防军工力量。

时任主要校领导万朴教授大胆提出,借鉴北美高校的校董事会制度,学校由建材部和绵阳市共建,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组成学校董事单位,参与学校管理、资源共享,实现“共建与联合办学”。方案美好,但实际运作却困难重重。“巨人”单位并不看好学校。学校以“弱者有强项,强者有短板。建立联合办学董事会可以共享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办学理念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一一说服了这些“巨人”。

1993年7月1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向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函,申请学校作为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学校。同年8月25日,喜讯传来,申请得以通过,学校更名为“西南工学院”,万朴担任首任院长。1993年9月25日,西南工学院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国家建材局副局长黄书谋担任首任董事长,亲自出席并主持会议。


西南工学院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本次改革探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学校吴坚教授至今仍对学校与董事单位联合开设第一个全国重点本科专业的事情记忆犹新。1994年,吴坚任西南工学院副院长,他和学院领导班子一起到学校董事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参加座谈会。席间,一位专家偶然说起,单位新分来的人才用起来不满意,还不如自己培养的人好用。吴坚回校后马上酝酿起草了联合办班计划书,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开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专业。1995年,该专业经国家教委批准,纳入招生计划,被列入国家重点高等院校录取批次,成为普通院校中的重点招生专业。1998年流体力学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答辩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担任考评导师。专家们分外惊奇:“这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完全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吴坚一点都不奇怪地告诉他们:“这些学生都是高工们手把手带的,毕业设计项目都是实打实的科研项目,站在了科技前沿……”

1993年,西南工学院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先河。学校从199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遴选出3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建“长虹班”。该班成为学校电子工程专业的“开门”班级。全体“长虹班”学生,由长虹培训中心及学校老师共同任教,摸着石头过河,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与电子工程专业,特别是与长虹公司直接相关的电视机原理、空调原理等课程。1997年6月24日,经过校企协同“跨专业”培养,全体“长虹班”学员顺利毕业,进入长虹公司工作。


学生在做实验

从1994年起,西南工学院按各联合培养单位的需要举办了多种培训,先后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东方汽轮机厂、长城特殊钢公司等单位举办英语口语强化培训班;为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绵阳卷烟厂全体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在长城特殊钢公司和绵阳北川县建立现代远距离教育学习点等等。

学生在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实践学习

在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中,学校充分利用绵阳一流的科技人才资源,打造了一支以本校教师为主、联合办学单位中的高科技专家为辅,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师资队伍。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43名专家学者受聘成为学校兼职教授,按照教育计划参与到相关课程和教学实习指导与科研工作中。


学校与董事单位召开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座谈会


联合办学探索取得的成功,给了学校发展新思路,也为学校争取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增添了有力的砝码。2000年8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同年12月21日,组建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吴坚担任首任党委书记,激动万分又饱含深情地主持了庆典大会。历史的跨越和美好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每一名西南科大人心里。


2000年,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


人民服务办公厅作为全市政务办事系统的中枢机关,要深刻领悟党的重要会议发布的重要精神中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然更知其所以

共建联合办学  与“巨人”携手并进




199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国家建材局和四川省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交流了西南工学院共建和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情况,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充分肯定,将学校的改革誉为“西南工学院模式”。2003年11月出版的《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他对学校共建和联合办学体制再一次给予了肯定,说:“在原西南工学院、绵阳经济技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等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合办学,西南科技大学开始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2018年,在学校建校66周年之际,李岚清同志篆印“学研产紧密结合共建共享西南科技大学的贡献”赠予学校,又一次肯定了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特色和取得的成绩。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篆印赠我校寄勉励


30年砥砺探索,在董事会共建体制机制下,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科研水平、服务社会能力、对国家的贡献等,都有了大幅提高。

学科专业跨越式发展。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联合办学董事单位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拓宽和改造行业性较强的基础学科专业,增设地方急需的应用学科专业、与董事单位联合开办特色本科专业等途径,实现了本科专业由原来的19个扩展到现在的85个,学科设置涵盖了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学校拥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在先进材料、环境资源、信息与控制、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生物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学科基础及优势学科群,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科性学科结构日臻完善。


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文件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以“解决董事单位燃眉之急”为契机,充分挖掘董事单位潜在的教育资源,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了以校内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基础,董事单位实验室、车间(工厂)和研究所为延伸补充的实践教学和科技研究网络。共建共享实验室47个,联合共建研究所(中心)21个、实习(实践)基地301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30年来,学校在校生规模,由1993年的7000余人,发展到现在包含研究生、本科生、外国留学生在内的4万余人。核学科、材料学科、信息学科、制造学科等本硕博学位论文题目60%来自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和部队急需的科技攻关项目。学校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在2015-2019“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居全国第67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在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五轮总排行榜中居第58位、省属高校第1位……

2017年,西南科大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决赛一等奖


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学校联合董事单位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整合科研力量合作申报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构建了与董事单位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了学校科技源头创新。近年来,学校与董事单位联合申报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300余项,合同经费数亿元;承担了一批重大国防军工科研项目,授权发明专利5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

30年来,学校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坚定“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发展”的理念,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在绵大院大所大企等“巨人”们携手并进,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办学体制特色。1996年11月,由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同申报的《实行“共建”体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荣获国家建材局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5月,该成果获得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学校“区域产学研联盟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办学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成为教育领域的典范,成为学校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




构筑“四维共建”特色发展格局  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




30年持续探索,学校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不断深化,董事单位已达到60多家,涵盖材料、信息、环境、机械、土木与建筑等多个学科领域,地域覆盖四川、重庆、北京、广东等10余个省份。同时,学校善于抢抓机遇,构筑了包括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支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支援、董事单位联合办学的“四维共建”特色发展格局,把服务地方建设和学校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有力支撑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

2001年6月,教育部将西南科技大学列为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并安排中国科技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当年7月22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亲自率队,来到学校,与西南科大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明确两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中国科技大学长期对西南科大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给予指导和帮助。一约既定,万山莫阻,两科大情谊绵延至今,愈加浓厚。2022年6月,两科大第5次签约,约定持续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人才共享共用,精准凝聚战略科技人才;协同创新,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冲刺世界一流学科;合纵连横,积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联合培养,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展现大作为。”


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我校再次签署对口支援协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2006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在北京签署协议,对西南科技大学实行共建;4天后,学校国防科技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局省共建的“载体”和学校发展国防军工学科的“抓手”。学院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5个国防军工特色专业。2007年,学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获批立项,成为学校最早一批部委级科研平台;2010年,学校“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团队成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19年,学校“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团队成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局省共建深化了学校国防军工学科专业的发展,有力扩大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和社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2006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在北京签署协议


2013年8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意见》正式发文实施,学校成为四川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工程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条件,重点支撑学校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科”“生物学学科”五大优势学科群的建设水平。


《四川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意见》文件


30年来,“四维共建”模式下的西南科技大学,始终扎根科技城沃土,为科技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立足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培养和输送高端创新人才,自组建以来,陆续有2万余名各类人才留绵工作,毕业生在各个行业中逐渐发展成为中流砥柱。同时,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特色专业,为绵阳科技城构建“686”现代产业体系培养了大批急需紧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支撑和引领科技城加快发展的人才摇篮。

学校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契机,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统筹区域优质资源,助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学校拥有5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学校“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智库”为绵阳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国家大学科技园注重培养军民融合型企业。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军民融合创新实践” 课程,“军民融合战略人才”“弹药自动装药工程”等创新实践班持续推进,为在绵国防军工单位输送了大批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特色日益彰显,有力支撑了科技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此外,学校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与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江油市、梓潼县、三台县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校地合作纵深推进,全面服务科技城及区县发展建设;围绕科技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展学术应用研究,建设新型高端智库,成为科技城发展的重要智囊团;利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研平台优势,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深入区县开展科技扶贫等等,不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助力科技城打造西部经济强市;先后成立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王右木研究中心、嫘祖文化研究所、“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等,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优势,助力科技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位……








卅载岁月风云激荡,敢闯敢试开拓疆町;西南科大初心未改,砥砺前行勇攀高峰。今天的西南科大人,将继续坚持“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传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朝着“双一流”和百年科大奋勇前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抒写西南科大新篇章!


(本文资料参考西南科技大学校史、学校老领导回忆文章及相关新闻报道。)




END



【往期回顾】


集结,明天见!



乐享科大 | 你想知道的那些事~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文丨蒋道平 郭鸿雁

编辑丨李蕊琴

责任编辑丨王娟 李蕊琴

总编审丨肖国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