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人上课0人听讲,大学选修课没用?

邢妍妍 光明网 2023-05-26

最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同学分享的照片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图片中,一位老师坐在讲桌前,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黑板上是稀稀落落的板书。该同学在配文中写道:选修课只有7个人,上课时同学们也都在做自己的必修作业,课间的时候老师在想些什么呢?

我们无法揣测这位老师的心情和想法,但还是有不少网友透过照片捕捉到了老师眼神中的落寞和惆怅。据了解,这位老师是业内一位很受敬仰的书法家,他的行书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在前几年他的课程也很火。这些都说明这位老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课程水平是很高的,最起码不算是“水课”。可学生们面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依然弃如敝履,老师难免不落寞。

逃课人数多、课上没多少人认真听讲,其实是很多大学里选修课的现状。可是虽然常见,也依然算是个悲哀现象。在不少学生眼中,选修课的作用就是用来拿学分的,选课的标准也是追求高性价比。老师管得松、不点名、给分又高,那就是他们心中必选的课程,至于老师讲得好不好、课程对自己的知识提升有多少影响,一般都排在选课标准的后面几点。

这样的选课标准显然无法简单地用好坏去评价。当下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确实前所未有。有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68万,同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面对绩点、论文、实验等学业压力,以及要考研考公的准备,学生们确实需要选一些能提高绩点又没有太多压力的课。这对于他们个人而言,不能说是没有好处。但若将目光拉长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选择。在绩点内卷与开阔知识视野之间,若后者一直不能被选择,那我们不免思考,培养大学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优质人才的筛选标准又该如何衡量?

新华网发(王正 摄)

绩点高低往往是考核学生一个最为直观的标准,它虽然并不能代替对一个学生的全部评价,但无论考研还是就业,学生们显然都逃不过绩点的“羁绊”。这其实也暴露出了大学课程的趋应试化,以及绩点考核制度的单一化。能够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课,愿意打破固有信息差为了开拓视野而选课,而不用非得考虑成绩的影响,高校的课程学分设置方面显然需要尝试一个更为积极合理的改变。

而对当下的学生而言,还是要珍惜大学里能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试着不把学习变成功利倾向的绩点追逐,就让自己沉淀下来,去吸收老师们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积攒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才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

不过当下的大学生真的都不爱上选修课吗?这倒也不是。搜索新闻发现,有不少大学的选修课经常座无虚席,学生们要争着抢课。比如上海海洋大学的书法篆刻选修课一上线就会被“秒抢”一空,上课甚至都需要占座;西南政法大学的摩托车选修课、成都大学的川菜理论与实践课等,都是十分火爆的课程,广受学生们好评。这也说明,选修课的设置还是要能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做到实用有内涵,能够真正让学生们学有所获。

推荐阅读


1、“多校现场接收小升初简历”?北京西城警方辟谣

2、受贿超2000万!曾经的“高考状元”忏悔书披露


★更多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光明网视频号




责编:李佳琦  编辑:岳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邢妍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