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牵丝如缕 面线里的乾坤

靳铃涵 梁天天 光明网 2023-05-26
小小的面团,
在传统面线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加的手中,
上下翻飞,一拉一放间,
竟然能变成一件巧夺天工的
传统手工艺食品。

细可穿针,丝丝动人。

本期《匠心坚守》非遗传承系列节目
来到福建厦门,
跟随传统面线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加,
一起去探究记录,

一根根面线里的中华文化故事。

“未有厦门,先有同安;

未有同安,先有金柄”,

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金柄村,

号称“厦门第一村”,

它背依青山,面朝平野,

远离城市喧嚣的质朴,

充满历史气息的古韵,

纯手工制作的面线是金柄村的响亮招牌。

工面线制作技艺
至今已经有800多年,

厦门传统面线制作技艺

始于清光绪二十年,

至今已有100多年。

传承到黄加师傅这里已经是第四代。

制作纯手工面线,

是一项既辛苦又精细的手艺。

传统的手工面线要经过

和面、切条、甩面、搓揉、

盘面、拉面、晾晒等九道工序,

制作过程要充分运用

“搓”“揉”“捏”“挤”“拉”等手法,

一根面线全部拉开,

虽然只有1毫米粗细,

长度却可达到32米,

细可穿针。

纯手工制作出的面线,

白如雪,韧如筋,细如丝,不易断,

下锅易熟不浑汤,

保留浓香的古早味,

深受闽南大众和台湾

以及东南亚地区人们的喜爱。

作为传统面线制作技艺

非遗传承人的黄加

参与了《舌尖上的中国3》的拍摄。

随着节目播出,

黄加和他的手工面线制作技艺

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越来越多的食客慕名而来,

品尝手工面线,

黄师傅也承担起了更多

传承这项非遗技艺的责任。

100多年的面线手工制作技艺,

在厦门得到了保留传承。

一心一意,

只为做出一根根好面线,

这是黄加师傅的信念。

他深谙,

传承并不是简单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

更多的是留住舌尖上属于家乡的味道。

越来越多的人们,

开始用机器取代纯手工。

可是,黄加父子依旧坚守纯手工面线技艺,

因为他们知道,

亲手铸就的“一丝一线”,

总有一种情分在里面。

丝丝缕缕的面线,

饱含着闽南人绵长的记忆,

是闽南人享受悠闲生活的见证,

也是闽南民间生活画卷中的一个瑰丽缩影。



责编:岳沛  编辑:李佳琦、李佳奇(实习)
来源:光明网  记者:靳铃涵、梁天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